

青海省草地生态监测方法及植物识别
¥63.99
本书收集整理了青海省草地生态监测常见植物二百多种,介绍了草地生态监测工作主要技术方法,旨在为科学、高效展生态本底调查和草地健康评价等工作提供基础资料,为草地生态监测工作的展及植被种类识别提供基础。本书可供草业科学、生态学、植物资源学、环境生态学等领域的科研人员和相关专业人员参考使用。


多相流测量技术及模型化方法
¥54.19
多相流测试技术及模型在化工、能源、冶金、环境、制药和生化等领域有广泛应用。本书是“十二五”国家重图书《工业生物技术过程科学丛书》中的一个分册,系统介绍近年来先的多相流测量技术和模型、模拟方法。测量方法包括光纤探头、声多普勒测速技术、激光多普勒测速和粒子图像测速技术以及过程层析成像技术等前沿的测量方法;模型方法中包括以传统的双流体模型为基础的气液、气固体系模型和模拟,以及考虑离散相描述的CFD-DEM方法、介尺度的格子玻尔兹曼方法等。


生物催化剂:酶催化手册
¥82.48
本书是我国生物催化剂——酶的催化手册。全书共九章。章概述,给出了酶催化剂的定义,论述了酶是生命产生、维持、延续、化的关键物质,也是基因工程的核心。第二章是酶催化基本理论,包括:酶的催化特、催化作用机制和催化反应动力学、酶催化活性及其测定方法。第三章至第八章收集了两千多种酶,根据酶系统分类法,按酶六大类催化反应汇编,分别是催化氧化还原反应的酶、催化功能基团转移反应的酶、催化底物(反应物)水解反应的酶、催化底物分解和加成的酶、催化底物分子异构化反应的酶、催化与ATP分解偶联形成各种键反应的酶,已经生产、应用的酶制剂。书后附有常用英文缩写注释表和中英文索引。 本书是生物工程、生物医学、化工与制药、食品科学与工程等科技人员的重要参考书和工具书,也可供各有关工业部门科技人员和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


实验鼠解剖组织彩色图谱
¥38.99
本书介绍了实验鼠运动系统和内脏器官重要的形态、功能及组织结构,以及它们同循环系统、神经系统之间的紧密联系,同时也介绍了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感觉器官、皮肤和皮肤附属器的形态和功能,各个部分的功能形态通过一种简明的形式呈现出来,并且内容与兽医实践相结合。


实用鼠组织学图谱
¥35.34
本书用500余幅图片和少量文字详细介绍了鼠类被皮系统、肌组织、骨组织、软骨、消化管、消化腺、呼吸系统、泌尿系统、雄性生殖系统、雌性生殖系统、血液、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和内分泌系统的组织学结构。全书图文并茂、文字简洁并通俗易懂,适合生物学、动物学、动物医学和动物科学等相关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画笔下的鸟类学(试读本)
免费
《画笔下的鸟类学》中包含了从伦敦的自然历史博物馆中所选出的精彩图片,书中以优美的图片和生动的文字,将鸟类学、艺术史、传记结合在一起,这些历史文献讲述了鸟类在过去的漫长岁月中的令人惊叹的故事,鸟的形象不但具有灵活的身手但又美丽动人,通过在不同历史不同地区对这些美丽生物的图说,使读者深深地被鸟类的世界所吸引。 本书编写特: 虽然本书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编排,不过所有参与者都认为,按年代划分内容能*好地展示这个领域的发展。 对艺术家的选择当然不是任意随性的,但也远远说不上是兼容并包,因为这个领域实在是过于广袤深邃:伦敦自然博物馆的藏品(本书大量插画都出自其中)包括约五十万张的博物插图,以及一百万本书籍。 向人们展现鸟类艺术涵盖面之广博:从早期更奇异梦幻的异域鸟类插画,到近现代精确详细的科学绘图。它们还包含了各种不同的风格以及类群繁多的鸟类,从玲珑的蜂鸟到巨大的鹈鹕,这些物种令人目不暇。 希望本书不仅能让人增长见闻、娱乐身心,还能促使人们更加欣赏多姿多彩的鸟类生活,更加乐意保护这些美妙的生物,使未来的艺术家与子孙后代能继续赞赏它们的美。


给少年的科学书:遇见你生物
¥32.90
本书是国内知名的科学教育品牌果壳给青少年的学科科普读物,精选有趣又有料的科学话题,旨在通过科普阅读的形式拓展青少年的知识面广度,全系列分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5个分册。此为生物分册,内容涉及生物和环境的关系、细胞生物学、生态系统、生物演化、生长发育等内容。书中以阅读笔记的形式,对专业名词做了精确注释,每篇文章末尾还做了知识点总结,与课标知识点强关联。本书不仅仅是对生物学学科知识的讲解,更着重于生物学知识点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运用,非常适合青少年读者阅读。

物种起源
¥8.98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以全新的进化思想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把生物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提出了震惊世界的论断:生命只有一个祖先,生物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逐渐发展而来的,它所阐述的进化论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可装裱的中国博物艺术
¥42.73
《可装裱的中国博物艺术》包含32 幅原作复刻版画作和一本精美的图书,如同为读者举办了一场“18 世纪至19 世纪中国博物艺术展览”,书中不仅让读者欣赏到了只有在博物馆里才能看到的珍贵艺术绘画藏品,而且还为读者讲述了:那个时期身处中国的欧洲人、欧洲对中国的科学兴趣在其博物学中的重要地位、艺术中的博物学、身处中国的博物学家等精彩内容。 伦敦自然博物馆中保存的艺术与画作藏品跨越了三百年光阴,展现了博物学在历史上和科学研究中的一些意义重大的场景,囊括了世界各地众多探险与航海发现。其中*型的收藏系列之一属于约翰?里夫斯和他的儿子,由19 世纪早期的中国画作组成。本书中再现的动植物与昆虫画作精品就是来自这一系列。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来自18 世纪与19 世纪其他的中国收藏系列画作。 有读者肯定会问为什么叫《可装裱的中国博物艺术》。正是因为书中每张画作都是那么美,像在低语诉说:“将我剪下来,贴在墙上吧!”实在不舍得让读者剪书,出版方从书中精心挑选出32幅尺寸为185 mm *260 mm的原作复刻版画作,用画框装裱起来,就可以在自己的领地建一个异国情调的自然美术馆,体味一回当“策展人”的乐趣。 《可装裱的中国博物艺术》一书,出版方将它作为艺术品来设计:黄色的瓦楞纸板制作的书匣,犹如历史久远的古卷宗,有复古的感觉;书匣,当你将图书和装裱画取出时,不经意间书匣背面的一幅单色印刷的植物画作便出现在了你的眼前。就像书匣外贴纸上的图章“艺术=生活”,出版方就是这想用这样一种形式和态度把书中的艺术之美带给读者,让读者把它再带到自己的生活中去,书,享受属于自己的艺术之旅!(姊妹书:《可装裱的印度博物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