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满3件5折 中国古城墙(第五卷)
中国古城墙(第五卷)
主编 杨国庆
¥150.00
本书是国内*部全面汇集中国古城墙的专业性文献,收录中国古城墙400余座,珍贵历史图片1000余幅,囊括了中国晚期几乎所有形制、不同级别的城墙,也兼及长城和其它时期不同类型的城池,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全面展示中国城墙的时代特征和意义.其中不少资料是首次披露,极其珍贵。它的出版为社会各界了解和研究中国城墙提供基本资料,达到对中国城墙存史、资政、教化的目的。本书编撰的出发是为鼎盛时期中国城墙首次行家底大盘,为社会提供一部融学术性、资料性、工具性、实用性为一体的中国城墙图典,达到弘扬民族文化、保存科学研究史料的目的。它的出版将为城市学、都城学、规划学、军事学、建筑学、历史学、方志学、地理学、风水学等多门学科提供*手珍贵的参考资料。
满3件5折 中国古城墙(第六卷)
中国古城墙(第六卷)
杨国庆(主编)
¥150.00
本书是国内*部全面汇集中国古城墙的专业性文献,收录中国古城墙400余座,珍贵历史图片1000余幅,囊括了中国晚期几乎所有形制、不同级别的城墙,也兼及长城和其它时期不同类型的城池,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全面展示中国城墙的时代特征和意义.其中不少资料是首次披露,极其珍贵。它的出版为社会各界了解和研究中国城墙提供基本资料,达到对中国城墙存史、资政、教化的目的。本书编撰的出发是为鼎盛时期中国城墙首次行家底大盘,为社会提供一部融学术性、资料性、工具性、实用性为一体的中国城墙图典,达到弘扬民族文化、保存科学研究史料的目的。它的出版将为城市学、都城学、规划学、军事学、建筑学、历史学、方志学、地理学、风水学等多门学科提供*手珍贵的参考资料。
满3件5折 陟彼景山:十一位中外学者访谈录
陟彼景山:十一位中外学者访谈录
戴燕
¥20.83
  一代有一代之学术、一代有一代之思想。通过戴燕教授对何兆武、李学勤、章培恒、王水照、裘锡圭等十一位从抗战到当下的老一辈中外学人的访谈,使我们了解了那个即将过去的时代中发生过的历史,以及那一代历史中的学人的思考与抉择——他们的政治关怀和学术理想是什么?在巨大的社会变动中,他们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在各自的专业领域,他们又是如何思考历史与未来,如何承上启下的?   一个个学者,体现了一代的学术、思想的风气。这些学者,可以说是这个时代精神的脊梁,是学术文化的灵魂。鉴往知来,当今学人只有充分了解上一辈学人的学术及思想,才能承上启下,继往来。在这个意义上说,本书也是前辈学者的学人心史。
满3件5折 西潮与新潮(精)--国民阅读经典
西潮与新潮(精)--国民阅读经典
蒋梦麟
¥16.20
  《西潮与新潮》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西潮》,记录了1842年至1941年间的中国历史,主要讲述外来文化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由于前半段是作者“亲闻”的,后半段是作者“亲历”的,故被作者视为“有像自传,有像回忆录,也有像近代史”;二是《新潮》,主要讲述中国文化在外来文化影响下所发生的种种变化,但因作者病逝而未能深展论述。本书的价值正如著名学者王德照所说:“他(蒋梦麟)所希望于读者的,要多少能从著者所记叙的身边琐事中,发现重大史实的意义,以正视展在面前的新的时代和新的文化”。
满3件5折 中国古代史史料学(第三版)
中国古代史史料学(第三版)
陈高华,陈智超
¥34.14
  《中国古代史史料学》(第三版)按照时间顺序,分别介绍了殷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代、辽金西夏、元代、明代和清代这些不同历史时期的史料种类、来源、内容等,对各个时期重要的史料及其使用行了系统梳理,并对其史料价值做出了准确的判断。在体例结构上与原有版本一致,并在原先的基础上增加了近些年新发现、整理的史料成果,修订了原书中的不妥之处,学术价值极高。
满3件5折 历史的另一半:嗜血的凤冠
历史的另一半:嗜血的凤冠
李怀安
¥13.18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实际上是男人的历史,更准确地说是男人创造和主宰的历史。   女人只是扮演着“酱油”的角色,成了历史程中毫不相干的旁观者及匆匆的过客。用这样偏见来撰写中国史,实际上只写了历史的一半。   本书换个视角,让女人成为历史的主角,使读者认识到女人在我国历史程中所扮演的男人也无法替代的重要角色,恢复女人在我国五千年历史中应有的地位。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对于女性的认知一直存在着种种偏见,认为女性是“红颜祸水”。   夏有妹喜、商有妲己、周有褒姒,汉有吕后专权,唐有贵妃祸国……   本书采用小说的手法,用当下的语境去解读历史,力图挖掘那些沉没在史实中的真相,还原“历史的另一半”女性在历史程中的真正作用和地位。
中国封建历史
中国封建历史
百读
¥2.00
周部族的始祖后稷是与尧舜禹同时的人物。后稷,姬姓,名弃,意思就是被丢弃的孩子。弃的母亲叫姜嫄,是有邰氏(今在陕西武功西)的女儿。相传姜嫄一天与同伴们到野外去游玩,忽然见到路上有一个非常奇怪的大脚印,姜嫄将自己的脚踩到了这个大人的脚印里,她的脚踩上去后,感到肚子里有了什么东西似的,结果怀孕了。
史学求索(试读本)
史学求索(试读本)
罗荣渠 著
免费
  本书收录罗荣渠先生《现代化新伦》和《美洲史论》以外有关史学理论、世界历史和中外关系史系列重要问题的论文,反映了作者一生治学的深度和广度,从中可以了解到他对相关重大历史课题的长期探索历程。此外,收作者谈“五四运动”、精神文化建设、书法艺术和论述古今人物的一些文章,酌收其访观感,展现了一个人文学者的宽广胸怀和审美情趣。
历史是什么(试读本)
历史是什么(试读本)
(英)卡尔 著,陈恒 译
免费
《历史是什么?》仍不失为是一本经典著作。自版以来,毕竟卖了25万多册,自有其道理所在。像许多书一样,该书也是急就章,源于一系列演讲,文风流畅、辛辣,而以更加深思熟虑的著作来衡量,则有所缺失。和其他许多关于历史理论与实践的著作不同的是,该书包含了大量有关真正历史学家和真正历史著作的事例,生动地说明较为抽象的论。与大多数各式各样的历史初级读本和历史导论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该书不是用高人一等的口气对它的读者说话,而是以平等的态度向读者演讲。在处理深奥的、棘手的理论问题时,它也是机智的、有趣的、耐人寻味的。四十年以后它还保持着撩拨人心的力量。它不仅处理历史的基本问题,而且处理了政治、伦理的基本问题。在处理重大问题时,手法高超。该书对历史学家、哲学家、作家和思想家都有参考作用,会给他们带来思想上的惊异。卡尔知识渊博,是一位睿智之人,《历史是什么?》诱人的部分就在于轻而易举地展现出知识和智慧。
满3件5折 记忆中的星火燎原
记忆中的星火燎原
朱冬生
¥53.90
全书分为“30年征文”、“从南昌起义到陕北中央革命根据地”、“伟大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五个部分。作者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参与编辑“星火燎原”大型征文活动期间,曾与党和军队领导人徐向前、聂荣臻、许世友、刘瑞龙、洪学智等有过深的交往。本书用大量鲜活、详实的资料,追述了这次征文活动的滴滴,并通过对征文背后的故事,再现了为民族解放而付出热血、生命的老一辈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高尚情怀,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波澜壮阔的伟大历程。
增订中国史学史(全四册)(试读本)
增订中国史学史(全四册)(试读本)
谢保成
免费
《增订中国史学史(全四册)》以中国史学自身的发展为基本线索,自“史”的产生起,采取按时间跨度和史书系列相结合的框架,叙史家、史书、史法、史法演、修史制度等基本内容,分析发展演变趋势,贯通前后,直至20世纪中期。全书体大思精,既有教材式的介绍文字,又包含了作者数十年研究中国史学史的成果结晶,为中国史学史教学、研究领域的一部重要参考书。
满3件5折 王安石年谱长编(全6册)
王安石年谱长编(全6册)
刘成国撰
¥174.00
本书在前人编纂王安石年谱的基础上,主要按照年、月、日,对王安石的一生做综合性考述,包括其家族、世系、字号、里贯、生卒年,科名、仕履、功业,创作成就和学术造诣,交游网络,家族盛衰等。在材料的搜集、问题的考证、思想的阐发、方法的探讨等方面都有重要成果。
满3件5折 新史学(第九卷):医疗史的新探索
新史学(第九卷):医疗史的新探索
余新忠主编
¥23.80
借《新史学》一角,编纂医疗史的专辑,并名之曰“医疗史的新探索”,一方面固然是希望藉此向学界展示海内外中国医疗史研究的新进展、新成绩,更好吸引更多的研究者,特别是青年人才加入到这一研究队伍中来。同时,也是希望能够通过展现这一新兴研究的新追求、新取向,并阐发其意义和价值,来推动该研究的不断向前发展。这里所收入6篇专题论文和2篇学术述评,虽然在内容和方法上未必接近如我们上面所述,可归于比较典型“生命史学”的范畴。但相较于大多比较传统的研究,称其为中国医疗史的新探索,应是名至实归。这些研究基本都具有社会文化史的视角,且颇多日常生活史、物质文化史、身体史和性别史的色彩。不仅如此,它们还大多与我们倡导在日常生活的语境中关注历目前的生命的诉求相关。周启荣的《医治公众:清代士商社会的公共与慈善医疗服务》很终的落脚点虽然是期望通过明清慈善医疗的探讨,展现清代社会的士商社会特性,但其文章中诸多具体论述,实为我们更好了解和认识当时社会的医疗场域、行为和方式提供了可能。边和的《谁主药室:中国古代医药分业历程的再探讨》是一篇在具体的历史情境中探究中古以来,中国传统社会医疗行为中医学和药业关系的力作,不仅颇为清晰了梳理出来医药关系从医者医药合一到医药分业的演变历程,而且还能立足日常生活的逻辑与语境,对这一演变的原因和意义做出来颇为深入的阐释。
追踪历史的脚步
追踪历史的脚步
百读
¥2.90
翻开世界历史依靠长卷,赫然在目的是一部人类的艰辛奋斗史与文明发展史。我们的祖先依靠着聪明和智慧,谱写了四大古文明的神圣史话,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文明遗产。但是,人类究竟是从哪里来的?人类文明史从何时、何地开始的?我们至今仍未找到答案,而是在神话与臆测中迷茫了千万年。
满3件5折 中美关系:故事和启示
中美关系:故事和启示
倪世雄
¥10.50
当前,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正成为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中美共同努力、构建不同于旧时代大国关系的新型建设性关系是顺应时代潮流之举,是世界大势,有着重大的全球影响和深刻的时代意义。本书选取了中美关系从启动到定调到充实到推动的发展过程中的九个故事,从不同侧面叙述了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重要性、必然性、困难性和可能性,具体生动地传递这一“前无古人、后启来者”的伟大事业所散发的正能量。
《史学史研究》文选.史学理论卷(试读本)
《史学史研究》文选.史学理论卷(试读本)
总主编:杨共乐 本卷主编:董立河
免费
史学史研究文选·史学理论卷汇集了历年来《史学史研究》中所发表的诸多历史学者的论文,例如:白寿彝、刘大年、刘家和、侯外庐、杨翼骧、王晴佳等,保留了中国近代史学理论发展的原貌。这些历史学者多是当时中国史研究领域的名家,对中国现当代的历史研究有着广泛和深远的影响。在这些理论探讨中,他们总结古往今来历史学家的经验和教训,也将之与西方的理论成果相比较,对推动史学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全部7卷书中,史学理论卷是*总结性和学术性的。
史学与红学(唐德刚作品6)
史学与红学(唐德刚作品6)
唐德刚
¥18.80
论中国大陆落后问题的秦汉根源,当代中国史学的三大主流,海外读曹雪芹的“文化冲突”,杀一个文明容易建一个文明很难…… 《史学与红学》收录了史家唐德刚在史学理论、研究方法和红学方面的札记共计十七篇,论及史学与文学的关系、小说与历史的关系、海外中国作家的本土性、汉字拉丁化等议题。作者认为,“文史不分”是传统东、西方史学异曲同工之处,优秀的史学著作往往也是卓越的文学精品,主张史以文传,避免僵硬执拗地治史,并强调社会科学的重要性。书中细述李宗仁回忆录成书过程的篇章,可见其在口述史学方面用功之深,作者对《红楼梦》里避讳问题的集中讨论和“以经读经”分析曹雪芹的“文化冲突”的文章也颇有创见。 《史学与红学》谈的是重大的历史事件,由于唐先生的文笔有文学笔底,写得灵活,因而让读者不忍停下来,这就是文学笔法的功劳。后来跟史家唐德刚过笔仗的夏志清先生十分看重“唐派散文”,称其为“当代中国别树一帜的散文家”。
《史学史研究》文选.人物志卷(下)(试读本)
《史学史研究》文选.人物志卷(下)(试读本)
杨共乐
免费
史学史研究文选·人物志卷(上下卷)汇集了历年来《史学史研究》对诸多历史学者的访谈,例如:杨向奎、蔡尚思、季羡林、周振甫、金冲及、马克垚等,保留了大量真实的*手资料。这些历史学者多是当时中国史研究领域的名家,对中国现当代的历史研究有着广泛和深远的影响。在这些访谈录中,他们阐述自己的学术观,也回忆自己的学术历程,严肃中不乏生动,枯燥中充满温情。在史学史研究文选这套丛书里,人物志卷是*可读性的两卷。
大奥日本
大奥日本
(日) 茂吕美耶
¥34.50
德川幕府所在的江户城,是日本史上空前未有的复合建筑群,而“大奥”,是这建筑深处的存在,亦是位于权力中心的女性所建立的组织结构。 大奥的世界,因幽闭而引人遐想。至高统治的背后,将军与执掌大奥的御台所,如何度过一日三餐的常规生活?位分森严的种种规制之下,暗藏着怎样生动的人情细节?两百年的大奥一梦,如何开始,又如何落幕? “衹园精舍钟声,流响诸形无常,沙罗双树花色,显示盛者必衰,骄奢者不久长,犹如春梦一场,强梁者终败亡,恰如风前微尘。” 一部隐秘的幕府史话,悲欢虚实,从头道来。
满3件5折 我们的第一个十年
我们的第一个十年
凌云,张超,蔡志楠
¥23.99
从校园到职场,抑或到政坛、到商海,曾经朝夕相处的同窗走出了不同的人生轨迹。这里有在基层默默奋斗的公务员,有在象牙塔里醉心学术的“青椒”,有投身创业大潮的勇敢者,有追求梦想不屈不挠的自由人。 清华大学2字班校友们在毕业十年后,记录回忆、汇报成果、抒发感慨,作为一代优秀青年人,他们的发展体现了80后清华校友多样化的成长路径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风貌。他们的故事可以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力量,获得启迪,值得被流传和分享。
满3件5折 文选学研究(第一辑)
文选学研究(第一辑)
陈延嘉主编
¥34.18
《文選》學是中國古代學術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但自“五四”新文化運動以後,受到嚴重衝擊而漸漸式微了。自1919年以迄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文選》學的發展可謂艱辛之至,學習和研究都進入了歷史的冰河期。這種狀況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由於國家學術昌明,學術界開始正視祖國的傳統文化遺産,《文選》學也因而蓬勃發展起來。這個艱難過程的結束,長春師範大學(原爲學院)《昭明文選》研究所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中國《文選》學届國際學術討論會就由長春師範大學《昭明文選》研究所承擔召開。會議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來自國内外的各界學者,在會上暢所欲言,並都提交了高品質的學術論文。會議論文後由長春師範大學交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這是大陸次召開大規模的學術討論會,也是次出版《文選》學的專題論文集,這些都將會寫入當代《文選》學史中。自1988年長春師範大學《昭明文選》研究所召開首届國際學術討論會後,1992年,他們又主辦召開第二届國際學術討論會,進一步鞏固了《文選》學的發展基礎,同時也爲促進成立中國文選學研究會作出了貢獻。因此,長春師範大學《昭明文選》研究所,在當代《文選》學的發展中,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