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庸评传
¥84.00
作为著名武侠作家,金庸在中国拥有最广大的读者群体、影响了几代人。他也是重要的报人和社会活动家,热心社会事务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保存传承。金庸将近百年的一生,与他笔下的武侠世界一样,充满故事性和传奇性,堪称一代“文化大侠”。 《金庸评传》是金庸研究专家刘国重参阅数百种资料撰写的全新金庸传记。本书从金庸的家世、求学、办报、写作等方面着笔,细致微地呈现了金庸丰富而传奇的一生;并结合金庸生平,对他如何创作出十五部杰出的武侠小说,做了大量新颖且合理的分析。

唐才子传
¥8.00
鲁迅先生给好友许寿裳的儿子许世瑛就读清华大学开列了一个书目,头两种就是《唐诗纪事》和《唐才子传》。唐朝是一个鼎盛的时代,有着伟大的气魄。它所产生的天才诗人,具备了独立之人格、健全之精神、骄翔之意志,写下了不朽之诗歌。《唐才子传》则是这些天才诗人的早的和好的一部传记。读者可借着本书的品读文字之路,梦回唐朝,重温风流。


人生路遥
¥16.90
本书是关于《平凡的世界》作者、著名作家路遥的一部长篇回忆实录。上部“激流中的水手”,对路遥的成长轨迹娓娓道来。中部“兄弟情深”,细诉作者和路遥长达三十年的交往和友谊。下部“说说也无妨”,追忆路遥的人生“花絮”和难以归类的故事。作者和路遥识于微时,患难与共三十载。因为是朋友写,所以更加可信;因为是作家写,所以更加生动。


我的沉默震耳欲聋
¥51.99
以鲁迅为线索,将100年前的十四位先生串联起来,生动再现先生们青年时的思想和生活。 从生活、工作、友情、爱情等角度切,在近乎平常的有趣私交中展现先生们的宏大思想碰撞。


同步:秩序如何从混沌中涌现
¥56.60
● 成千上万只同步闪烁的萤火虫,整齐划一收缩的心脏起搏细胞,上万亿个在超导体中一致前进的电子……这些我们身边的同步现象,都指向了某种自组织现象,有关这种秩序的自发产生,是许多科学家终其一生研究的主题。而研究表明,持续、自发的同步现象与“耦合振子”的运动密切相关。 ● 耦合振子究竟如何自发同步?在什么条件下同步?什么时候同步不可能出现,什么时候又不可避免?当失去同步时,会出现什么样的组织形式?我们正在努力学习的一切,其实际意义是什么?通过阅读本书,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将遇见一个隐藏的美丽世界,一个只有通过数学才能看到的世界。 ●除了理解同步现象本身,读者还将与作者一起体验在科学战壕中工作的诸多感受——曲折的探索、碰壁的苦楚、新发现的兴奋、从学生到同事再到导师的蜕变。阅读本书将是一种难得的乐趣!


蔡邕研究
¥37.03
蔡邕,字伯喈,陈留圉人,他生于东汉顺帝阳嘉二年(133),汉献帝初平三年(192)因董卓被诛,受牵连,下狱而死,享年六十岁①。他的一生,大约与汉末顺、桓、灵三朝相始末,正值东汉王朝从衰败走向覆灭的时期,“祸始于桓、灵,毒溃于献帝,日甚日滋”、“大权移于女谒、宦坚、佥人……此今古败亡之所以不救也。”(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八“顺帝”)陶主权阉、国无宁日,蔡邕正生活在这样一个衰敝不救的时代,他一生的经历,都被打上了时代特有的烙印,从青少年时期的隐而不仕,出仕后与党人的亲密交往,到中年时亡命江海,晚年被强力征辟以及终下狱而死,都与东汉末年外戚与宦官间的剧烈斗争、两次党锢等历史背景和重大政治事件密切相关。


冯内古特:最后的访谈
¥14.99
在漫长的写作生涯中,冯内古特的小说、剧本和随笔获得了国际范围内的广泛赞誉。在这本贯穿其一生的访谈录中,我们能够知晓是什么驱动了冯内古特去写作,他对自己作品的*终评价,他如何踏上写作之路,其家族和家庭对他一生价值观的形成的影响,以及他战争经历中的作家身份。 “他能够在二战中仗,从恶名昭著的德累斯顿轰炸中幸存,失去朋友、妻子和无数所爱之人,在经历美国历史*近二十年的动荡之后,仍然相信‘一切都是美好的,没有伤害’,并把这句话刻在了墓碑上,或许还伴随着大笑。上帝保佑您,冯内古特先生,无论您身在何处,谢谢您所做的一切。” 冯内古特 x 《巴黎评论》 身为二战老兵,冯内古特希望他死的时候能有军礼厚葬,号手奏乐,国旗盖棺,鸣响礼炮。这是他一直都向往的东西,然而,除非他战死沙场才能得到。 冯内古特 x 《国家》 德累斯顿的轰炸让我了解了一种现象,就是我的失忆和那些经历过雪崩、洪水和大火的人们一样,人的大脑里有某种装置,在灾难超过一定水平后,会关掉我们的记忆。 冯内古特 x 约瑟夫?海勒 我认为男性一直怀疑女性比他们更强大、更优秀,这是从他们母亲身上感受到的。 冯内古特 x 《别笑》 库尔特?冯内古特成长于大萧条时代,他的家庭并不鼓励艺术追求。冯内古特的父亲推动孩子们朝理性主义前,他坚信科学是一切的答案,而非艺术。 冯内古特 x 《美国航空杂志》 冯内古特总是让我们尽全力去成为*好的自己,并不懈地敲我们的笑穴。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感激的事情。


谢朓传(南京历史文化名人系列丛书)
¥41.00
本书为《南京历史文化名人系列丛书》之一种。谢朓(464-499),字玄晖,南朝齐杰出的山水诗人,《南齐书》本传称其“少好学,有美名,文章清丽”。本书从谢朓的生平 经历、文学成就、代表作品介绍等多个方面展现其精彩的一生。


将过去抛在身后:乔治 · 爱略特传
¥48.86
她曾被“世界”拒绝了两次,一次是作为妻子,一次是作为作家。 BBC评选“100部最伟大的英国小说”榜首之作,为乔治·爱略特的《米德尔马契》! 1854年7月 20日,34 岁的玛丽安·埃文斯选择与还未离婚的乔治·刘易斯私奔到了魏玛,相伴 20 多年的生活里作为“刘易斯夫人”的她声名狼藉;作为作家,她则隐姓埋名变成了乔治·爱略特,即使是得到狄更斯的赞美,也不敢承认身份。但正是这个被唾弃之人写出了轰动一时的《亚当·比德》和《米德尔马契》。不过,名声越大,人们就对她私事的细节越津津乐道……从少女时代直至暮年,她始终在思索其时代定义的“女性问题”:女性如何在男权社会里生存?她既生活在婚姻之内又生活在婚姻之外,她探讨了婚姻关系中的欲望、依赖、信任、暴力与神圣。对于这样一位女性,一段成功的婚姻从来不是简单地屈从于社会习俗,而是在危险地走钢丝。人们拭目以待,看她是否会轰然坠落还是成为永恒的经典。 在英国小说的版图里,女性的领土通常被描绘成四周被山峦包围的荒漠,这些山峦即奥斯汀巅峰、勃朗特峭壁、爱略特山脉和伍尔夫丘陵。? ——美国著名文学批评家 伊莱恩·肖瓦尔特

坚守良知的翻译家——草婴传
¥5.98
不久前,年已83岁的著名翻译家草婴因对俄罗斯文学推介的巨大贡献,被俄罗斯作家协会授予“高尔基奖章”。而1987年6月在莫斯科举行的世界文学翻译会上,草婴被授予了高尔基文学奖。草婴是获此奖的中国作家。 除了草婴,世界上还没有哪个翻译家译完了博大精深的《托尔斯泰小说全集》。可以说,草婴就是中国读者了解俄罗斯文学的一扇窗户。为了翻译俄罗斯文学,他前半生历经磨难,两次徘徊在生死边缘,经受了生死考验,但他如野草般顽强地与命运抗争,终站了起来…… 本书为其传记,讲述了其生平事迹。


陆游的英雄梦
¥13.20
《陆游的英雄梦》选取陆游一生中若干个精彩瞬间,再现了他忠贞爱国、为复国理想上下求索的人生轨迹。陆游是杰出的诗人,但他却不甘于只做一个诗人,他*的梦想是做一个用兵如神、收复失地的英雄。只是可惜,这个梦想终究无法实现。即便如此,陆游依然用一生努力来争取,知其不可而为之,令人感佩。


一代大家冯至人生传记(全2册)
¥54.80
一代大家冯至人生传记。冯至逝世30周年纪念。每个人的人生故事都是一部历史,苦乐悲喜回眼望去别有滋味。冯至夫人、女儿撰写,近200张珍贵家藏照片,记录一代大家冯至生活与奋斗的一生。更真实、更生动、更饱满。


且以优雅过一生:杨绛传
¥15.12
作家、翻译家、钱锺书夫人杨绛,是跨越了105年漫长岁月的一位才女。 杨绛先生虽生于乱世,却自始至终怀有一颗与世无争之心。外界给了她颇多赞誉——坚忍、从容、睿智、宁静……但这些于她不过浮华如花,过即谢,她并不曾为此动容,也不曾改变过一分一毫。她始终还是那个如深谷幽兰般的女子,在岁月里温婉如初。 她的才情卓然于世,她的爱情珠联璧合,她的文学成就举世公认,她的家庭幸福完满,常常令人感叹,世上竟有这样一位美好的女子。 然而,她在105年漫长的人生里,历经曲折动荡,饱经岁月磨,但她始终不改初心,始终保持明媚从容、淡定优雅。她把她的一生,活成了一个典范。 她被钱锺书誉为“*贤的妻,*才的女”,“*地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 她被周国平如此评价:“这位可敬可爱的老人,我分明看见她在细心地为她的灵魂清行囊,为了让这颗灵魂带着全部*宝贵的收获平静地上路。” 这是一本富于人生启示的杨绛传记,温情追思杨绛百年人生的珍藏读本。参透杨绛先生的百年人生智慧,做一个明媚从容、淡定优雅的女子。 附录《钱锺书小传》,以桑妮独有的隽永文字,展现了作为文化昆仑、文学大师的钱锺书,一生的治学成就和性格风采,更描绘出他与杨绛六十三载的完美爱情。摆脱了俗世“围城”,他们“乍见之欢,久处不厌”的婚姻,给我们很多宝贵启示。


三大师传
¥12.60
《三大师传》一书作者茨威格用独到的观察、锋利的笔触以传记的形式,将19世纪3位杰出的文学大师巴尔扎克、狄更斯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及命运展现给作者。

杨绛传: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
¥9.40
本书叙写了杨绛的百年人生,包括童年成长、家庭变迁、求学历程以及与钱钟书半个多世纪的爱情,尽现了一位非凡女性的魅力——既是才华横溢的文学家、翻译家,是慈爱包容的贤妻良母,又是安分守时的智者,还是一位从容优雅的精神贵族,骨子里又有着令人感动的平民情怀。作者搜集阅览了大量关于杨绛的资料,用丰富翔实的细节,温暖细腻的笔触,恰如其分地浓缩了杨绛一生的智慧精华,给读者以人生的启示,无穷裨益。


萧伯纳传
¥24.90
本书是英国著名思想家切斯特顿为著名剧作家萧伯纳所写的思想传记经典。切斯特顿不拘泥于平铺直叙的生平记录,而是以爱尔兰人、清教徒、步派、评论家、剧作家、哲学家六个形象概括了萧伯纳一生的几个面向,鞭辟里地分析了萧伯纳所受的时代影响和他本人的思想,也对柏拉图、莎士比亚、斯威夫特、叔本华、尼采等人和步主义、超人哲学、女性主义等思想做了简要评论,其中有些观富有争议性。 切斯特顿与萧伯纳是同代人,也有过论战与交往。作者称:“大多数人,要么赞同萧伯纳,要么理解不了萧伯纳。我是唯一能理解他但不赞同他的人。”萧伯纳是一个步主义者,而切斯特顿正好相反是一个尊重经验、传统与常识的人。二者思想的交锋在书中时时闪现。


白崇禧传
¥14.50
白崇禧是国民党新桂系的中心人物,陆军一级上将,有名军事家,有“小诸葛”之称。早年他与李宗仁举兵北伐,到达山海关,一度建立起跨越四省的“新桂系帝国”。1930年桂系退守广西,白崇禧成为建设新广西的关键人物。抗战后他担任国民党政府国防部长,大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前往台湾地区地区,在台抑郁而终。本书从白崇禧在广西童年家世起,至晚年在台湾地区地区抑郁辞世,记叙了这位国民党一代名将一生的经历,讲述了北伐战争、蒋桂战争、“两广事变”、抗日战争与国共和谈等风云大事,对白崇禧的功过是非行了客观的描述

她比烟花寂寞:张爱玲
¥3.48
“天生我材必有用。”父亲是遗少,给予的是冷漠;母亲是新贵,给予的是客气。这段刻骨的童年时光,作为底色浸入了张爱玲的文字间。雨打浮萍的江湖,她只能依靠自己,但她相信她是天才。少时的她,可以做的便是天才梦。

沈从文的后半生:1948—1988(增订版)
¥24.50
这是一部“感动沈从文家人”的沈从文传记,一部令《活着》作者“感慨万分”的人物传记,一部获得中国国家图书馆“文津奖”的新经典传记(增订版)。 沈从文逝世三十周年暨2018年“增订版”,新增《沈从文的后半生:这是什么样的故事》(绝境的故事,个人和时代关系的故事,创造力的故事,爱的故事,时间胜利的故事),并首次收沈从文作为“绝笔”的《一记录——给几个熟人》。 沈从文,生于1902年,逝于1988年。“如果他在世,肯定是1988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有力的候选人。”不少人喜欢这样的说法,以此来加重对沈从文的崇仰和表达遗憾。《沈从文的后半生:1948—1988》认为,这固然是个很大的遗憾,不过实在说来,获奖与否并没有多么重要。重要的是,对沈从文的认识,能走到多远多深。1988年,远未到盖棺定论的时候。“重新发现”沈从文的工作仍将继续…… 从1948年始,沈从文在时代大转折关口的精神危机和从崩溃中的恢复,成为他后半生重新安身立命、成就另一番事业的起。《沈从文的后半生:1948—1988》这部著作由此起笔,沿着他生命的坎坷历程,翔实叙述他的社会遭遇、个人选择和内心生活,叙述他为始终不肯放弃的物质文化史和杂文物研究而做的超常努力和付出。 《沈从文的后半生:1948—1988》这部传记,特别着力于呈现沈从文后半生漫长而未曾间断的精神活动。在时代的剧烈变动中,这种连续、细密、复杂的个人精神活动,清晰见证了一个弱小个人的全力挣扎,一个平凡生命以柔弱的方式显现的强大勇气和信心,一个“有情”的知识者对历史文化长河的深沉而庄严的爱——一如他爱家乡的那条长河,曾经不知疲倦地抒写那条河的故事,他的后半生甘受屈辱和艰难,不知疲倦地抒写历史文化长河的故事。


顾随和他的弟子
¥15.75
现代学术大师顾随先生(1897-1960)是名副其实的通家,又是一位当之无愧的教育家。他的多位弟子,如周汝昌、叶嘉莹、郭预衡、吴小如等,或承其衣钵,或受其影响,成就卓越,名满天下。他的许多教育教学理念和课堂讲授艺术,至今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值得我们探寻、学习和借鉴。从1929年初登大学讲堂到50年代初,是顾随先生教学生涯的一个重要时期。本书述及的顾随先生的几位弟子,主要是在40年代从师受教,顾随先生思想之精华,在与这几位高足的教学、交往中有较为充分的体现。本书既展现了前辈学人真挚的师生情谊,又为读者深了解顾随先生的生平事迹、德业文章提供了更多资料。

鲁迅传(领读文化)
¥1.99
《鲁迅传》是许寿裳回忆挚友鲁迅先生的作品集,完整收录了《亡友鲁迅印象记》和《我所认识的鲁迅》两部分内容。 作为鲁迅精神当之无愧的深刻的理解者,许寿裳以事实为根据,将传主的经历、行状、思想、作品都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思潮中加以考察,从多角度行观照,力图描述一个真实的鲁迅。 文笔淳厚,内容翔实,感情深挚,在鲁迅传记中首屈一指,是鲁迅研究者和爱好者的门书。作为鲁迅35年的挚友,许寿裳的回忆文章,对于研究鲁迅的生平、思想和作品有着不可代替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