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沈从文的后半生:1948—1988(增订版)
沈从文的后半生:1948—1988(增订版)
张新颖
¥24.50
这是一部“感动沈从文家人”的沈从文传记,一部令《活着》作者“感慨万分”的人物传记,一部获得中国国家图书馆“文津奖”的新经典传记(增订版)。 沈从文逝世三十周年暨2018年“增订版”,新增《沈从文的后半生:这是什么样的故事》(绝境的故事,个人和时代关系的故事,创造力的故事,爱的故事,时间胜利的故事),并首次收沈从文作为“绝笔”的《一记录——给几个熟人》。 沈从文,生于1902年,逝于1988年。“如果他在世,肯定是1988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有力的候选人。”不少人喜欢这样的说法,以此来加重对沈从文的崇仰和表达遗憾。《沈从文的后半生:1948—1988》认为,这固然是个很大的遗憾,不过实在说来,获奖与否并没有多么重要。重要的是,对沈从文的认识,能走到多远多深。1988年,远未到盖棺定论的时候。“重新发现”沈从文的工作仍将继续…… 从1948年始,沈从文在时代大转折关口的精神危机和从崩溃中的恢复,成为他后半生重新安身立命、成就另一番事业的起。《沈从文的后半生:1948—1988》这部著作由此起笔,沿着他生命的坎坷历程,翔实叙述他的社会遭遇、个人选择和内心生活,叙述他为始终不肯放弃的物质文化史和杂文物研究而做的超常努力和付出。 《沈从文的后半生:1948—1988》这部传记,特别着力于呈现沈从文后半生漫长而未曾间断的精神活动。在时代的剧烈变动中,这种连续、细密、复杂的个人精神活动,清晰见证了一个弱小个人的全力挣扎,一个平凡生命以柔弱的方式显现的强大勇气和信心,一个“有情”的知识者对历史文化长河的深沉而庄严的爱——一如他爱家乡的那条长河,曾经不知疲倦地抒写那条河的故事,他的后半生甘受屈辱和艰难,不知疲倦地抒写历史文化长河的故事。
每满100减50 刘禹锡传
刘禹锡传
孙琴安
¥9.82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成长之路、踏入官场、惊心动魄的“永贞革新”、贬谪朗州、再贬连州、继续飘零在巴山蜀水、渴望已久的新转机、桑榆之年霞满天……
每满100减50 曹雪芹传
曹雪芹传
樊志斌
¥22.80
《曹雪芹传》是《中华名人传》系列之一,是由樊志斌所著。“大抵浮生若梦,姑从此处销魂。”曹雪芹在现实生活中得而复失,于是要在纸上好好地“过日子”,在精神世界中云游八方。如此,竟创造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本“奇书”。正是这本奇书,使他成为了可以与莎士比亚媲美的、伟大的中国文学家。如今,由曹雪芹和他的《红楼梦》引出的,与敦煌学、甲骨学并称三大“显学”的“红学”,已经发展了两百余年。而关于曹雪芹的诸多争议和喧嚣,至今没有落下帷幕。《曹雪芹传》作者以清史研究者的视角切入曹雪芹的生活,结合现有资料、制度、传说,还原一个丰满可信的中华名人——曹雪芹。
每满100减50 她比烟花寂寞:张爱玲
她比烟花寂寞:张爱玲
习未,盛重梁
¥3.48
“天生我材必有用。”父亲是遗少,给予的是冷漠;母亲是新贵,给予的是客气。这段刻骨的童年时光,作为底色浸入了张爱玲的文字间。雨打浮萍的江湖,她只能依靠自己,但她相信她是天才。少时的她,可以做的便是天才梦。
每满100减50 顾随和他的弟子
顾随和他的弟子
赵林涛
¥15.75
  现代学术大师顾随先生(1897-1960)是名副其实的通家,又是一位当之无愧的教育家。他的多位弟子,如周汝昌、叶嘉莹、郭预衡、吴小如等,或承其衣钵,或受其影响,成就卓越,名满天下。他的许多教育教学理念和课堂讲授艺术,至今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值得我们探寻、学习和借鉴。从1929年初登大学讲堂到50年代初,是顾随先生教学生涯的一个重要时期。本书述及的顾随先生的几位弟子,主要是在40年代从师受教,顾随先生思想之精华,在与这几位高足的教学、交往中有较为充分的体现。本书既展现了前辈学人真挚的师生情谊,又为读者深了解顾随先生的生平事迹、德业文章提供了更多资料。
每满100减50 和博尔赫斯在一起(和那些巨鲸般的博尔赫斯传记相比,这部回忆录视角独特,轻盈灵动,从容克制,是我们得以窥见博尔赫斯魔法世界的一个秘密窗口。)
和博尔赫斯在一起(和那些巨鲸般的博尔赫斯传记相比,这部回忆录视角独特,轻盈灵动,从容克制,是我们得以窥见博尔赫斯魔法世界的一个秘密窗口。)
(加)阿尔维托·曼古埃尔
¥17.50
本书是关于博尔赫斯的回忆录,在回忆与博尔赫斯交往中印象深刻的场景之余,反思和评述了与博尔赫斯的阅读、写作及思想密切相关的人与事。1964年,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一家书店,一位六十多岁的盲人作家走到一位十六岁的店员面前,询问他是否有兴趣兼职为他诵读。这位作家就是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世界上*出色的文学家之一;这个男孩是阿尔维托·曼古埃尔,后来成为享誉世界的作家和藏书家。曼古埃尔回忆了和博尔赫斯在一起的日子,记录和思考了博尔赫斯的日常生活,他独特的写作方式,他的阅读喜好,他对其他作家的评论,他的渊博、怪癖,以及孤独……既感性又深刻,动态地勾勒出这位谜一般的天才作家的肖像画,直抵博尔赫斯的内心。
每满100减50 谢朓传(南京历史文化名人系列丛书)
谢朓传(南京历史文化名人系列丛书)
胡阿祥,王景福著
¥41.00
本书为《南京历史文化名人系列丛书》之一种。谢朓(464-499),字玄晖,南朝齐杰出的山水诗人,《南齐书》本传称其“少好学,有美名,文章清丽”。本书从谢朓的生平 经历、文学成就、代表作品介绍等多个方面展现其精彩的一生。
每满100减50 江苏历代名人词典
江苏历代名人词典
宋林飞
¥59.00
【内容简介】 《江苏历代名人词典》是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组织编写的词典,是“江苏文脉整理与研究工程”的出版成果之一,属于江苏文库丛书的研究编子系列。书中收录了自先秦至现代的已故的江苏历代名人和客籍名人,他们曾在立德、立言、立功、立业等方面为江苏做出重要贡献。本书主要收录地方名人,不含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
每满100减50 沈从文评传
沈从文评传
(美)聂华苓
¥23.99
  《沈从文评传》英文版初版于1972年由美国纽约传文出版社出版。作者聂华苓是著名的华裔女作家,在华语文学世界拥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在《沈从文评传》中,作者不仅介绍了沈从文的生平及其所处的时代,讲述了沈从文从士兵到作家、艺术史家的人生历程,而且还从美学与艺术性的角度,论述了沈从文及其作品对中国文学的独特贡献,对沈从文作品的现代主题、风格和意象行了评论与分析,旨在帮助读者读懂这位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深远影响,至今仍备受推崇的文学大师。
每满100减50 鲁迅与萧红
鲁迅与萧红
叶君 编著
¥7.00
近年来,“萧红与鲁迅”变成了一个暧昧而意味深长的话题。在 2006 年鲁迅先生逝世七十周年前后谈论了一阵;眼下,萧红诞辰一百周年之际,这一话题又热闹起来。无论纸媒还是网络,不断有人撰文轻佻追问“鲁迅和萧红是啥关系” 。谈论者绝大都是基于男女关系的层面,或臆断,或想象,或直觉,而努力的结果就是要得出萧红、鲁迅这两位不同辈分的现代作家之间定然存有恋情的结论。本书基于学术的理路的前提,旨在从学术角度梳理印证鲁迅与萧红之间的关系。通过萧红所有描写鲁迅文章,鲁迅致二萧的书信,以及中国现代文学学者所撰的专题论文三个篇章,以二人的文字为证,辅以学者的考证,有理有据,由此真实还原这段众说纷纭的文坛往事。……
每满100减50 心理攸同:钱锺书与世界思潮
心理攸同:钱锺书与世界思潮
龚刚 著;
¥16.99
本书在西方哲学东渐与中西思想对话的理论背景下,*梳理了钱锺书对西方哲学从古希腊直至黑格尔、休谟、柏格森等人思想的接触、研习与引介,探讨了中西方哲学对话中的相关问题,并阐述了哲学对钱锺书文艺思维、创作思维的影响,是学界*部从西方哲学东渐视角系统研究钱锺书哲学思想及对其文艺思维、创作思维影响的专著,书中节译了部分钱锺书英文著述,及相关英文哲学期刊上的论文,对深入了解钱锺书思想及相关哲学问题、诗学问题,具有较大参考价值。
每满100减50 季羡林谈人生(精装珍藏版)
季羡林谈人生(精装珍藏版)
季羡林
¥18.40
季羡林(1911—2009),字希逋,又字齐奘,山东临清人,语言学家、东方文化研究专家、散文家,被称为“学界泰斗”。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翌年作为交换研究生赴德国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7年归国,任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开拓中国东方学学术园地。曾任北大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等职。
俞平伯的后半生
俞平伯的后半生
王湜华
¥21.80
作者记录了俞平伯大概从新中国成立之后到1990年逝世前这段期间的经历。本书由王伯祥之子王湜华先生所写,王伯祥与俞平伯相识于抗日战争之上海,新中国成立后,王伯祥举家迁居北京后二人又成为同事,又因两家距离甚而交往甚密。王湜华以长达数十年时间的交往所感讲述俞平伯的晚年生活,描绘传主的生活细节,如遭到不公正待遇后对待生活的态度、晚年后妻子过世后的悲痛以及后半生红楼梦研究的态度等。
每满100减50 思痛录(增订、纪念版)
思痛录(增订、纪念版)
韦君宜
¥14.00
《思痛录:增订、纪念版》以1998年5月北京十月文艺版《思痛录》为底本,参考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0年版《思痛录》加以增补修订,另收作者怀人反思的散文22篇,全面展示作者韦君宜的沉痛之思。 《思痛录:增订、纪念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每满100减50 陆游的英雄梦
陆游的英雄梦
李开周
¥13.20
《陆游的英雄梦》选取陆游一生中若干个精彩瞬间,再现了他忠贞爱国、为复国理想上下求索的人生轨迹。陆游是杰出的诗人,但他却不甘于只做一个诗人,他*的梦想是做一个用兵如神、收复失地的英雄。只是可惜,这个梦想终究无法实现。即便如此,陆游依然用一生努力来争取,知其不可而为之,令人感佩。
每满100减50 大师的童年——讲述老舍、梅兰芳、齐白石等大师们的童年故事
大师的童年——讲述老舍、梅兰芳、齐白石等大师们的童年故事
鹿鸣
¥8.88
《大师的童年——讲述老舍、梅兰芳、齐白石等大师们的童年故事》通过对老舍、梅兰芳、齐白石等大师们的童年故事的再现,大师们或幸福或悲情的童年环境,使得他们有针对性地选择自己的人生之路,揭示具有普遍意义的成功秘诀,启发当代父母,引以为鉴,科学教养。不走寻常路,根据孩子和家庭的自身情况,因材施教,合理地解决孩子成长中的各种问题。
每满100减50 诗人李白
诗人李白
林庚
¥7.20
《诗人李白》是李白研究领域的经典之作。全书着重分析了两个极富创见的相互关联的问题:盛唐的时代精神和李白个性的本质内涵,从而在盛唐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富有层次地展示了李白个性鲜明而又充盈着时代气息的行为方式和生命历程,也使历来有关李白的一系列问题,如“谪仙与访道”、“道家与儒家”、“漫游与入翰林”等等,呈现出新的意蕴。
每满100减50 曹雪芹:清朝才子的红楼一梦
曹雪芹:清朝才子的红楼一梦
李丽
¥2.99
对后人来说,《红楼梦》是一幅精工细描的绝世之作,对于曹雪芹而言,它就是他的全部。他笔下的贾宝玉,其实就是他真正的自己,贾宝玉的遭遇,就是曹雪芹坎坷人生的缩写。大观园中各色人等均有其故事人物原型,如果没有亲生的阅历,要写出《红楼梦》,是不可能的事情。
每满100减50 老舍和他的作品(老北京胡同里走出的武侠电影宗师胡金铨,用一碗豆汁儿破解老舍之味。)
老舍和他的作品(老北京胡同里走出的武侠电影宗师胡金铨,用一碗豆汁儿破解老舍之味。)
胡金铨
¥22.80
老舍和胡金铨都是老北京人,都爱好书画曲艺、民俗文化。作为同乡,胡金铨喜欢读老舍的小说,创作电影时也曾受其影响。1973年到1975年,胡金铨在《明报月刊》上发表了研究老舍的系列文章,而后集结成书,即为《老舍和他的作品》。 本书是胡金铨对老舍生平、作品和文艺活动的梳理,从老舍的出生起笔,详述其求学、写作、异国辗转、回国教书及至抗战时主持“文协”的经历。胡金铨认为老舍具有北京小市民的特——“安于现状,不做过激的事情”,他称之为“北京(骨泉)人”。这种个性影响了老舍的为人处世,也在其笔下人物的身上得到展现。书中所引资料包括老舍的自述、友人的回忆和其他发表于世界各地报刊上的文章等等,由胡金铨走访英美大学图书馆调查整理而成。 擅拍武侠电影的胡金铨,银幕内外都处于行走的旅途中,老舍在其笔下也有了漂泊者的形象。以故乡北京为连,“走”成为这两位大师人生轨迹的关键词,其间的艺术影响和气韵传承可以借本书一窥。 注:(骨泉),读“sónɡ”,异体字,同“?”。
每满100减50 杜甫评传
杜甫评传
莫砺锋
¥54.00
书稿把杜甫的思想活动放在其人生轨迹和时代背景中予以论述,使得杜甫一生所走过的心路历程更加清晰,同时可以凸显杜甫相对于其时代的先意义。对杜甫思想的论述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杜甫的哲学思想、人生观、政治思想等,也即一般意义上属于“思想史”范畴的内容;二是杜甫的文学思想和美学思想,尤其是他在诗学方面的真知灼见。
每满100减50 扑火的飞蛾:丁玲情感往事
扑火的飞蛾:丁玲情感往事
陈漱渝
¥9.00
本书由中国现代文学史学者陈漱渝亲笔撰写。女作家的情感世界,总是伴随着她们的创作。作为一个感情强烈而复杂的女作家,丁玲的情感世界与其创作关系紧密,从中也可透视那一时代知识女性的精神世界。她身上,更连着那个激情洋溢、风起云涌的时代。丁玲一生既获得过巨大荣誉,也遭遇过巨大挫折。从她的情感生活里,可以看到她真实的本性。本书资料翔实,论述严谨,兼具学术性与可读性
1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