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子六讲
¥48.00
《海子六讲》是张清华为纪念海子逝世三十周年所作的一个系列文章。作者分别从海子创作的背景、海子诗歌的精神现象学特征、海子诗歌的母体与美学根基、海子诗歌中的感性与身体、海子的文化写作与元写作等六个方面对海子的诗歌创作行了梳理,尤其对海子诗歌中的意象与西方哲学的深层关系作了深探究,这有助于读者把海子的创作与西方世界的精神版图有一个清晰的勾连和理解。《海子六讲》另外还附录了三篇文章,一篇是关于海子与骆一禾的比较文章,一篇是关于海子抒情诗的辨析,还有一篇非常实用地给出了海子诗歌的具体读法。这三篇附录与六篇讲稿一起,为读者靠近和理解海子的创作世界,了更宽敞的一个通道。


你当像李白长风破浪
¥43.99
《你当像李白长风破浪》是人文艺术品牌「为你读诗」继《人生如逆旅,幸好还有苏轼》之后,携手原班人马散文作家湘人彭二、国风画家符殊、朗诵家朱卫东造的一本关于诗仙李白的插画随笔集,通过月亮、少年、行旅、英雄、道教、愁楚、独处、多情八个侧面展现李白身上雄奇、瑰丽的生命之力,引领众人去探寻他的浪漫之核和潇洒之芯,让人们在这段追溯中,感受自己血脉中的从李白那里继承来的文化DNA将会如何跳动。


来新夏书信集(蠹鱼文丛)
¥51.99
本书是“蠹鱼文丛”书信系列之一种,由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天津市问津书院理事长王振良编选,收录南开大学已故的著名图书馆学家、藏书史研究学者来新夏((1923—2014)先生所撰写的书信400余封,收信者不仅包括知名文史学者、地方志工作者、报刊编辑等,还有先生的亲朋好友。全书以人系信,从这些留存的珍贵信件中既可以看出先生的广泛交游,亦可觇其各类学术活动之来龙去脉,对研究相关学术史、出版史、编辑史都具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郑振铎研究书系:郑振铎年谱
¥141.99
《郑振铎研究书系:郑振铎年谱(修订本 套装上中下册)》主要内容包括上册,中册,下册,附录一 郑振铎笔名别名一览,附录二 郑振铎著译编校书目,附录三 郑振铎研究资料选目,2008年修订版郑尔康序,2008年修订版著者后记,2017年新版后记。


鲁迅往事 1881-1936
¥19.99
全书内容依循鲁迅的人生轨迹行编排,从“鲁迅的故家”始,到“后的一天”结束,涵盖鲁迅完整的一生。所选文章的十一位作者,均是各个时期和鲁迅非常亲近的人。比如关于鲁迅的家世和成长经历,主要选用了周作人的文章。周作人和鲁迅前期交集多,因此他提供的资料对于了解鲁迅成长的环境、性格的养成、知识结构的形成等都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关于鲁迅在东京和北京的经历,主要选用了许寿裳的文章。许寿裳与鲁迅1902年相识于东京的弘文学院,此后近二十年晨夕相见、无话不谈,相知之深有如兄弟。至于鲁迅在上海十年的经历,则主要选用的是其夫人许广平的记述。其他作者还有夏丏尊、孙伏园、郁达夫、萧红等,他们也都是在某个时间段和鲁迅有过密切交往的人。 文字之外,本书各章均附录了与鲁迅相关的一些图片资料,其中不乏一些平常少见的鲁迅旧照、手迹、公文等。这些插图有助于读者更直观地感受鲁迅的方方面面。


鲁迅传
¥78.00
《鲁迅传》是复旦大学中文系鲁迅研究专家吴中杰五十多年研究鲁迅的心血之作,凝聚一生从事鲁迅研究工作的心得感悟,书写一个可信、可亲、可敬、可爱的凡人鲁迅。 自上个世纪50年代始,吴中杰研究鲁迅已延续半个多世纪,作为学院派研究专家,吴中杰用力尤勤,成果丰硕。吴中杰挖掘现有的全部史料,将所有引文根据权威版本核实一遍,以事实为根据,不堆砌、 不臆想轻盈客观地书写鲁迅出生绍兴、留学日本后,在北京、厦门、上海工作和生活的经历,把经历、行状、思想和作品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思潮中行考察,在风雨如磐的宏大背景中展示了一个热切而孤独的灵魂。 全书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将二百余幅黑白民国照片上色修复,全行业首次还原百年前的颜色并投印刷,只为读者体验身临其境、触摸历史之感,看清鲁迅的微笑与细纹,让读者们耳熟能详的场景也有近在咫尺的落泪感动。 “写完《鲁迅传》,我的鲁迅研究工作也告一段落了。”——吴中杰


我瞻四方:百代文宗韩愈的前世今生
¥29.40
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作为文坛领袖,他“手持文柄,高视寰海”“三十余年,声名塞天”;作为理念先驱,他强调“仁义”,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一个生命个体的“人”,他为人正直,敢于直言谏,不畏权贵。他的人格魅力深受后人敬仰。 本书以丰沛的诗性和饱满的激情描写了中唐一代文学大家、被后人誉为“百代文宗”韩愈的传奇人生。通过对韩愈的人生经历和文学成就的描述以及与作者穿越时空的对话和思想交融,展示了传主韩愈的鲜明性格和生命华章,充分勾画了那一时期的社会生态与文坛面貌。


先生们(《环球人物》典藏书系)
¥43.20
他们年高德劭,才华惊世,风骨铮铮,被我们尊称为“先生”。本书记录了活跃于现当代中国人文领域的61位巨匠,包括文学大家茅盾、老舍、巴金、王蒙、汪曾祺等,学术泰斗王国维、季羡林、饶宗颐、任继愈、周有光等,以及艺术大家吴冠中、黄永玉、李可染、傅抱石等。作者通过深度采访和资料搜集,用真诚且充满善意的文笔,生动地记录先生们或艰难坎坷,或幽情壮志,或披荆斩棘,或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勾画出一个个被褐怀玉的文明巨星形象。先生们的形象,聚集于本书,发出璀璨的光芒,让我们听到历史惊涛拍岸之音,让读者感受到人类文明丰富的滋养


但丁
¥23.99
本书将但丁置于他所处时代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下,通过分析但丁在佛罗伦萨管理委员会发表的每一次公声明,账单、担保书、信件等,首次重构了他家庭的经济和社会状况、他婚姻的意义以及他政治承诺的性质等问题。他有世俗的一面,渴望权力、金钱、家庭、友谊和爱;同时他也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天才之一,是不朽杰作《神曲》的作者。


双人伞:叶永烈家庭传记
¥20.84
作为著名的传记文学作家,叶永烈这次写了自己的家庭传记,写他和妻子的爱情故事,婚姻生活。勤奋工作、赡养老人,养育子女,“五十年的婚姻,虽已白发苍苍,仍心贴心”。叶永烈在北京大学读化学系期间,参与写作了《十万个为什么》,毕业之后转行进电影行业做了导演,得了“百花奖”,后开始写作科幻小说、童话,《小灵通漫游未来》成了一代人的回忆,从80年代开始用笔记录历史,成就有目共睹。他的成就离不开他的妻子,家庭的支撑,而他的勤奋和成就又影响了他的家庭。 叶先生写他的家庭,真情流露,感人至深,我们所能想到的一个家的幸福与爱,都在这本书里。


夏洛蒂·勃朗特传(上)
¥18.99
这部传记早已被公认为是英国伟大的传记之一,而且也属英国有成就的小说家之一盖斯凯尔夫人的*作品。夏洛蒂·勃朗特以一部《简·爱》轰动文坛,但她从职业和性格上讲都是一个隐者,她对不求闻达的追求近乎疯狂:在其短暂的一生中,人们对其知之甚少。但就在她去世几个星期后,在她父亲的请求下,盖斯凯尔夫人就着手这本“正本”传记的写作了。


天空一无所有,为何给我安慰
¥11.50
这是一本当代为传奇的诗人海子的诗传,主要讲述了诗人海子的一生,从他生命的开始讲到后留有许多疑团的自杀。里面穿插了海子的诗,增加了此书的可看性和收藏价值。是每一个海子迷不可错过的传记。


马尔克斯:最后的访谈
¥9.99
加西亚?马尔克斯因《百年孤独》而为世界上亿万读者所熟悉,深受各年龄层的读者喜爱,他或许是*受欢迎的小说家,哪怕在他*后一部小说出版的十多年之后,仍是如此。 除了首次译介的马尔克斯的*后一次访谈之外,本书包括了对他的首次采访,当时马尔克斯正处在《百年孤独》的艰苦创作中,这次采访展现了一个年轻作家在尚未闻名世界前的样貌,并揭示了马尔克斯对真爱以及对民间迷信的看法。本书另附两篇普利策奖得主、《纽约时报》记者斯特赖特费尔德的访谈,他也为这本访谈录撰写了富有洞见的导言。对马尔克斯的终生粉丝,以及那些首次触作家作品的读者而言,本书都是一本广泛而深刻的书。 马尔克斯 x 《哥伦比亚人报文学版》 《枯枝败叶》自出版以来好评如潮,那些从未读过小说、只看报纸的人也熟悉马尔克斯的名字。小说的历史从此被划分为两个阶段,《枯枝败叶》之前,和之后。它超越了前人的一切成就。 马尔克斯 x 《危机》 每位作家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努力创作自己的作品。《族长的秋天》这本书对我来说,比《百年孤独》更难写,因为我觉得每一本书都会比上一本来得更具挑战;文学就是一次比一次复杂的过程。 马尔克斯 x 大卫?斯特赖特费尔德 《百年孤独》的出版改变了我的生活。名气对我的个人生活来说是一场灾难。就好像你可以通过周围众多的人群来感知自身的孤独一样。围绕你的人越多,那种渺小感就愈发强烈。 马尔克斯 x 《先锋报》 马尔克斯*的想法是一部短篇小说,《苦妓回忆录》。“我曾想象过写出一系列关于妓女的故事。但当我写了四个或五个故事时,我真正想要写的就是那*后一则故事。于是我决定放弃之前所写的那些,单独发表*后一篇。”


海明威:最后的访谈
¥9.99
这是一份不同寻常的记录,收集了海明威与《巴黎评论》《大西洋月刊》等媒体所做四篇访谈。访谈中的许多回答,刻薄、迷人而真挚,一如受访者本人。他凭借一己之力重新定义并改写了美国文学的面貌。 为了呈现一个真实状态的海明威,采访者多年坚持,多次碰壁,留下了宝贵的访谈资料。海明威在生命的*后几年处于怎样的生命状态?他对小说写作有什么见解?他的日常生活如何?从他对于作品的全身心投中,可以瞥见一个与众不同的海明威。 海明威 x 《巴黎评论》 海明威自写作伊始,就一直保持站立写作的习惯。他在一张大表上记录每天的度,每天产词量不等,450,575,462,1250,然后又回落到512。《永别了,武器》的结尾他重写了三十九遍才满意。 海明威 x 《大西洋月刊》 哈瓦那的后港,停泊着一条顽固的废船“比拉号”,海明威经常驶着它出海钓鱼。而十英里外的圣弗朗西斯科?德?保拉,坐落着海明威长期居住的家外之家。他热爱大海,但书里写得很清楚了,大海就是个巨型的娼妇。 海明威 x 《多伦多星报》 海明威近五年来几乎可算是完全无法近了。他的宅邸,门口的大标识写着,除非预约,闲人免。“我对生活仅有的要求只是写作、猎、钓鱼,以及隐姓埋名。名望让我郁闷难受。问题让我饱受折磨。” 海明威 x 《时尚先生》 我包了斯特拉文斯基的访谈影像,带了一瓶**的波尔多红酒,登上去古巴的飞机,敲海明威的大门。一天结束后,海明威高兴地笑了,拍了拍我的肩膀,幽默地说:“你知道用一瓶酒是不来人生原则的吗?”


知堂回想录(周作人垂暮之年对其一生的深刻反思)(下)
¥14.99
《知堂回想录》是周作人晚年回顾自己一生重要经历,写成之内容丰富的传世巨作。初只有“北大感旧录”数节,值曹聚仁在香港办《循环日报》,周作人以稿件寄之,在副刊发表,引发关注。后受曹聚仁之邀开始“一生回想”,历时两年多,成文二○七节。手稿总题为“药堂谈往”,出版时改名“知堂回想录”。作为现代文学大家,周作人亲身经历与参与了中国近现代史上诸多重要历史事件,如晚清光复会秋瑾、徐锡麟等的活动、辛亥革命、张勋复辟、新文化运动等,其一生形迹记录即是重要史料。又出之以如面谈之知堂文风,可谓文学性与史料性兼具。难怪促成本书出版的曹聚仁先生说:“这么好的回忆录,如若埋没了不与世人相见,我怎么对得住千百年后的中国文化界?”

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 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
¥29.30
本书,是我国部透过西方文学批评视角全面审视、评价司马迁及其《史记》的学术专著。作者将司马迁的人格与风格精确概括为“浪漫的自然主义精神”,并对《史记》的美学风格行深剖析和高度评价,确立了司马迁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以生命和生活为切,以李白的道家特征为推阐中心,以李白充溢的生命力和浪漫的热情为贯穿主线,旁涉其政治、思想、性情、文学等各个方面,勾勒出一个鲜活的诗人形象。


成为苏东坡
¥36.00
《成为苏东坡》是作家赵海峰全新的历史传记作品。与此前他的“历史的沸”专注考察一个历史时期的作品不一样的是,此次作家把笔墨集中在了苏轼身上,在对苏轼苍茫一生的追述中,终又把一个处于变革和固守纠缠中的北宋中期呈现在读者面前,实现了与此前“历史的沸”系列的某种汇通。 苏轼的一生是官员和作家这两种身份互相交织的一生,也是大江南北游历体验的一生。赵海峰在《成为苏东坡》中再次为读者梳理苏轼所经历的这些坎坷起伏时,所紧贴的主线是苏轼那些被太多人经久传诵的名篇佳作的创作。作家耐心为读者讲解这些名篇佳作创作时苏轼的现实状况和内在心境,乃至难以疏解的困境,这样的还原有助于我们更深切地理解和共鸣苏轼“豪放”背后的艰辛,以及跨越这艰辛之后的豁达与澄明,同时,这也将阐释苏轼是如何在一次次的被贬和一次次的创作内省中成长了苏东坡。 苏轼的一生之所以被人们一遍遍地谈起,是因为他所跨越的这些人生难题,至今,所有人仍需面对,苏轼用实践所启示的人生态度与处理方法,对所有面对取和逃避、成功与失意、危急与平淡等一系列考验的人,仍旧有效。我们需要读苏轼的作品,更需要了解苏轼的人生。


阿蒂尔·兰波
¥45.00
兰波——一个神话般的名字——他的生活与他的作品一样非同凡响。 他重新引领了诗歌的程,首先深刻影响了法国诗歌,继而是世界诗歌。 一个多世纪以来,兰波的“通灵”诗学及其实践拓展了作家意识的边界。 事实上,他正是我们现在所称的“现代文学”的一个象征。 伊尼德·斯塔基博士是牛津大学法国文学的研究者。她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兰波的研究,随着新的手稿材料和其他信息的发现,她三次修订了这部兰波传记。


焦竑传(南京历史文化名人系列丛书)
¥41.00
本书为《南京历史文化名人系列丛书》之一种。焦竑(1540-1620),字弱侯,号漪园、澹园,生于江宁(今南京),明代著名学者,著作甚丰,著有《澹园集》《焦氏笔 乘》《焦氏类林》《国朝献征录》《国史经籍志》《老子翼》《庄子翼》等。


刘义庆传(南京历史文化名人系列丛书)
¥41.00
本书为《南京历史文化名人系列丛书》之一种。刘义庆(403—444),字季伯,南朝宋文学家。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著有《世说新语》、志怪小说《幽明录》。本书从他 的生平经历、著作、轶事等方面展现了其文学成就。


亨利·墨菲传(南京历史文化名人系列丛书)
¥41.00
本书为《南京历史文化名人系列丛书》之一种。亨利•墨菲,美国建筑设计师,他曾在20世纪上半叶在中国设计了清华大学、福建协和大学、金陵女子大学和燕京大学等多所重要大 学的校园,并主持了首都南京的城市规划,是当时中国建筑古典复兴思潮的代表性人物。本书展现了他独特的建筑设计理念和生平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