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时代媒介生态创新研究: 内容、群体与舆论(信息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文库)
¥16.99
内容,正在成为“互联网+”时代产业融合发展的“黏合剂”。一方面,随着所有产业加速向线上转移,内容成为天然的流量入口;另一方面,内容也成为互联网时代所有产业传播品牌、联结用户的重要工具。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应用的日渐深入,移动阅读用户群体出现了一些变化,在产品和服务呈现了一些新的特点。由网络形成舆论,通过手机等移动媒体影响政府议程和社会公众舆论的典型个案不乏其例。本书即从内容、用户群体以及舆论引导三方面研究了互联网时代媒介创新所面临的挑战。


中国语言战略(2015 2)
¥18.00
本书提倡实地考察和个案研究,鼓励运用**手的语言资料与统计数据,希望借此推动语言研究的科学化发展,同时也鼓励引和介绍国外相关的研究成果,行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的比较研究。


东亚-太平洋区域语言相似关系计量研究
¥15.00
19世纪中到20世纪初,历史语言学成功地解决了大部分欧洲语言的系属关系问题,从而扩大研究范围,对世界语言进行谱系分类,阐述语言间的渊源关系。亚洲语言早从研究印度支那语言的历史关系开始,逐步建立汉藏语系。汉藏语言的系属分类研究已有近200年历史,近百年来,学界对汉藏语系分类存在较大分歧,导致一系列语言谱系分类的争议,涉及东亚大陆、东南亚半岛以及南太平洋区域整个东南半球的语言,包括侗台语、苗瑶语、藏缅语、汉语、南亚语、南岛语等。迄今为止,学界提出了台卡岱语系、汉藏语系、南岛语系、南亚语系,以及澳泰语系和华澳语系等诸多观点,观点的争论从具体语言的归属到语族之间关系等都有涉及,学者们为如何分类争论不休,很难取得共识。


中国语言战略(2017.2)
¥18.00
语言规划有助于引导语言生活向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有助于保障个人或群体语言使用权益的充分实现,有助于促进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文化进步,对于像我国这样的多民族、多语言国家来说,意义尤其重大。主要关注中国社会所面临的种种具体的语言问题,以及这些语言问题与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的相互影响,关注中国社会所发生的剧烈变化所引起的语言使用、语言认同、语言教育、语言保护、语言规范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化。


国家普通话水平智能测试训练
¥19.00
《国家普通话水平智能测试训练》共设置了两大部分九项内容。部分为国家普通话水平智能测试概述和应考技巧部分。 《国家普通话水平智能测试训练》包括“国家普通话水平智能测试简介”“一项测试应考技巧”“第二项测试应考技巧”“第三项测试应考技巧”“第四项测试应考技巧”五个任务项。第二部分是普通话水平智能测试“词语训练”“朗读训练”“命题说话训练”和“综合模拟训练及模拟测试”四项内容。我们既重视对普通话语音系统知识的学习,同时也注重提高学习者和应试人掌握四个测试项目的应考技巧,使之减少失误以适应考试,促进学习者和应试者在考试的准备过程中提高普通话语音水平。在训练中,我们模拟整个考试过程,训练材料几乎涵盖了如重点词语、60篇朗读短文和30个命题说话等所有的考试范畴的内容,学习者还可以通过扫二维码的方式立刻感知和模仿相应的语音内容,方便实用、提高学习效率。 衷心希望《国家普通话水平智能测试训练》能够很好地帮助应试人达到理想的普通话水平等级。


大学写作新稿
¥22.50
本部教材内容和整体结构,全书分为五大部分(十六章)即写作导论、作者素养论、写作过程论、文体写作论,对写作的定义、性质、种类、要素、目的和功能以及文章的含义、特点、作用等的知识性介绍,从而说明写作的意义和开设写作课的作用。本书可用于写作课教材,也适用于对写作有兴趣的读者,因而本书具有较强的基础性及指导性,可以作为学习写作的指导手册。

翻译、文学与政治——以《世界文学》为例(1953-1966)
¥71.00
《翻译文学与政治:以<世界文学>为例(1953-1966)》以系统理论为基本研究框架,综合借鉴伊塔马·埃文-佐哈尔、安德鲁·勒菲弗尔、劳伦斯·韦努蒂等人的翻泽理论,以“多元系统”、“意识形态”、“诗学”、“操纵”、“翻译规范”、“赞助人”、“翻译策略”、“动态经典”等系统理论的关键词,作为分析翻译现象的理论视点。


英汉语中的隐性礼貌策略研究
¥32.50
隐性礼貌策略是面子理论中一个的概念。尽管这种策略在交际中广泛使用,但学界尚缺乏专门、系统的研究。 《英汉语中的隐性礼貌策略研究》以英、汉语影视文学作品中的相关对话为语料,对隐性礼貌策略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英汉语中的隐性礼貌策略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人际关系管理论,丰富了隐性礼貌策略,为未来研究和谐策略、不和谐策略、虚假礼貌等问题奠定了一定基础,对跨文化交际、外语教学等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对探讨其它语种中的相关策略也有启发作用。

中华歇后语(第七卷)
¥0.99
宋真宗认真考虑了寇准的话,认为言之有理,便同意了。果不其然,宋军因此士气大振,人人奋勇杀敌,辽军被迅速击溃,而不得不向宋朝臣服。

媒体融合新论
¥8.49
在“互联网+”的新形势下,传统媒体应该如何推进媒体融合,以更强大的力量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这是值得每一个媒体人认真思考的时代课题。 本书关注和思考传统媒体在推进媒体融合过程中的“道”与“术”。具体而言,一方面从理论层面探究网络新媒体技术所催生的新传播生态,包括它的主要特征、对新闻人与新闻业的影响以及传统媒体的应对战略;另一方面从实践层面分析新闻报道、新闻伦理、新闻生产模式以及舆论引导应当如何创新,以适应新闻舆论场的新变化。本书还对“病毒式传播”“大数据”“自媒体”“物联网”等几个影响新闻业发展的大趋势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从更广阔的视野探究媒体融合的未来走向。 本书抓住了当下国内传媒领域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提供了许多新鲜而有价值的信息,也提供了许多富有启迪意义的思考,为学界人士认识媒体融合的必然性、媒体融合的形态及其机理、媒体融合的影响提供了崭新视角,有助于业界朋友在如何应对媒体融合大趋势时拓宽视野并打开思路。

实用公文写作一本通(公务员的用书)
¥5.99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以现行党和国家的公文法规的规定作为依据,积极体现当前公文学研究的新成果,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和现实效用。本书没有一开篇就介绍各类具体公文的写作与格式要求,而是用比较多的文字讲述了公文的含义、作用以及特点、类型、表达方式等方面的问题。阅读了这些文字,学习了这些内容以后,可以理清思路,更新观念,夯实公文写作的基础。具备了较高的专业素质之后,再进一步掌握公文写作的基本技巧与起草格式,写出高质量的公文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翻译研究
¥23.20
人类语言中的许多词语所表达的概念都是没有明 确外延的模糊概念,这就是语言的模糊性。而文学作 品一般具有形象性、含蓄性及艺术性等特点,这便决 定了作品中必然会承载一些模糊信息,也势必会运用 模糊语言。可以说,文学作品不失为模糊语言*典型 的载体。往往为了勾勒某个场景、描述某种心理、展 示某个人物形象或是表达某种蕴涵的意义,文学作品 中的模糊语言通常都承载着特定的目的。在翻译过程 中,为了*大限度地再现原文,对模糊语言的翻译研 究显得尤为重要。 蔡婧宇、李雪娇编*的这本《文学作品中模糊语 言的翻译研究》从模糊语言和文学翻译的介绍入手, 结合文学作品的特点,着重分析了文学作品中模糊语 言的翻译策略——以模糊译模糊、以**译模糊、以 模糊译**等。 内容涵盖:模糊语言的理论基础、文学翻译概述 、文学翻译的标准和原则、文学与模糊、文学作品中 的模糊语言、文学翻译的模糊取向、英语文学作品中 模糊语言的翻译方法等。


中国新闻学的筚路蓝缕: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34.00
邓绍根编*的这本《中国新闻学的筚路蓝缕(北 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阐述了: 1918年10月14日,北京大学蔡元培校长、徐宝璜 教授和邵飘萍先生,创立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开 创了中国新闻史上“四个**”:它是中国**个系 统讲授新闻课程并集体研究新闻学的新闻学术团体; 出版的会刊《新闻周刊》是中国历史上**份新闻学 刊物;出版的*作《新闻学》是中国国人自撰的** 本新闻学*作;促使“新闻学”课程走进了北京大学 高等教育的殿堂,成为中国开设的**门新闻学大学 课程。“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反映出北京大学新闻 学研究会在中国新闻教育开端和中国新闻学兴起过程 中的历史地位。


多情的莎士比亚
¥25.50
400多年前,当威廉在家乡圆月的辉映下,沿着家乡的埃文河一路诗意地走到泰晤士河畔的伦敦城时,在他心中澎湃着的不仅有对未来戏剧人生的向往,更有着对家乡的眷恋。那一刻,家乡熟悉的情和景在他心中激情地喷涌,埃文河的流水和儿时伙伴的欢笑在他的耳畔回荡,合成动人的交响,化作笔下灵动多情的笔墨。于是,威廉笔下情趣十足的手工艺人、憨厚朴实的草场牧民甚至流氓无赖和小偷也都凝聚着他对家乡那永久的记忆和怀念之情。


全球传媒评论(Ⅸ)
¥16.57
郭镇之主编的《全球传媒评论(Ⅸ)》包含16篇文章,分为八个部分。 在“传媒经济与财经新闻报道”中,张志、孙璐的《广播影视内容及其生产的主要经济特征》是一篇长文,比较全面地阐述了广播电视生产的经济特征;文钊则总结了《经济观察报》近年来在新常态下对财经报道创新进行的探索。 在“新闻传播研究”中,徐佳的论文分析了中国国家形象传播的多元叙事趋势,概括出主体身份由官方机构转向民间机构、叙事视角由精英转向平民、受众由地标场所的*受众转向互联网上的友善受众、媒介由中文文字转向新型视频和形象从文化、社会形象延伸到政治形象等五大变化趋势;马思的实证研究则从一个案例人手,对公众关心的一个对象(*集团)和一个过程(中国公司崛起)所引发的代表性西方舆论反应进行了测试,发现《华尔街日报》的六大报道框架随着*的崛起发生了微妙的转变。 在“影像传播”中,梁君健采用文献综述的方式,从新闻生产研究的宏观角度回顾了数字时代前后图片生产者的地位由从属到自主进而被淹没的转变过程;杨慧和雷建军则对实验影像《翻山》进行了个案分析,总结出“碎片化”叙事方式和用到**的长镜头等视听语言的设计特点,并重点考察了热心观众对这些实验性视听语言的接受——似乎效果还不错。 社交媒介是近年来的热门现象,也是学者研究的一个新的兴趣点。在“社交媒体研究”中,刘滢尝试从新闻生产、新闻价值、新闻模态等方面对2014年国外社交媒体研究的结果及其表现出的趋势进行观察与思考,并介绍了国内学者尚不熟悉的“受众参与3.0 ”“互惠新闻学”等新概念和新理论;而身在美国的郑珮研究了美国传统媒体社交网络平台的党派倾向,在这几家重要的新型社交媒体对2012年美国总统辩论的评论和报道中,研究者发现了与传统媒体较为一致的表现。 新媒介的兴起进一步带来了受众的变化。在“受众与文化”中,张磊进行了一些理论归纳,提出了受众是虚构的、受众是被建构的,以及“受众”这一词语可能会消失等观点;何威则通过许多有趣的案例,对漫画、动画等“平面化”虚拟世界的传播和接受现象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描述了作为亚文化群体的青年受众在文本、语言和意义这三个层面接受并认同“二次元”世界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的深刻变化。 周玮、胡翼青和黄佩映对哥伦比亚学派的专题讨论属于新闻传播思想史的研究范围。在“观点”中,他们通过对早期传播学的一个研究案例——伊利研究和对一个重量级传播理论学者——默顿的重新阐释,提出了几个带有根本性的研究话题:学术作为工业的产生和传播学者作为知识分子的角色冲突及自我协商。 近一两年香港地区和澳门地区作为“一国两制” 试点代表,以不同的表现进入人们的视野。在澳门大学进行的一次座谈会上,学者对澳门地区的历史和中西文化交流及融合的过程进行了内容广泛的探讨。反映在“访谈”中的,是一种对中国制度和中华文化认同的关切。 在*后一个“调查报告”中,宋毅和章晓英等研究者通过1200多份英文问卷和60名双语志愿者的劳动,完成了对《北京文化的国际传播》的网络问卷调查。调查揭示了一些有趣的发现:外国人在京的经历越愉快,对进一步了解北京文化的兴趣就越大;北京文化的传播效果是通过静态的知识传播和动态的文化体验活动共同产生的,从而提示了今后城市从事国际文化传播的一些改进方向;赵丽芳等研究者开展了一个大规模的媒介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变迁的调查研究,力求理解西藏、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受众对媒介的需求、使用与认知,并对少数民族语言媒体在建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中发挥的功能与存在的问题进行探析。 研究发现,母语媒介是少数民族受众的主要信息来源;但母语媒介的内容存在自我特殊化、窄化和他者化的问题。 ?


“十七年”时期长篇小说出版研究
¥13.95
“十七年”时期出版的长篇小说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图书出版的重要部分。本书以这一时期的长篇小说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察原始版本和相关研究文献,在系统介绍其出版环境与出版概况基础上,对该时期长篇小说的出版、传播和接受情况进行重点分析;从题材类型、情节模式和人物形象出发,阐述其内容情况;从图案设计、色彩设计和版式设计角度探讨其出版形式特点;本书还对这一时期长篇小说的编辑角色进行了重点分析;并在版本比较阅读基础上阐述了“十七年”时期长篇小说版本的修改情况与修改原因。


风险传播:通往社会信任之路
¥15.26
媒介在风险社会当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越来越受到学者们关注。曾繁旭、戴佳编著的《风险传播(通往社会信任之路传播研究工作坊)》不仅在各章系统地介绍风险传播领域的主要理论,更运用多种实证研究方法,描述风险传播不同主体在中国语境下的互动关系。在此基础上,着重与现有理论对话,尝试归纳中国式风险传播的特有逻辑,探讨良性沟通的可能。 本书可为媒介、公众、专家、政府、企业的风险沟通行为提供一定的理论启发。同时,本书也可作为面向本科高年级与研究生的教材,启发学生如何进行规范且具有问题意识的实证研究。

出版企业动态能力研究(新闻传播学文库)
¥31.26
随着数字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统媒体之间、新旧媒体之间的界限逐渐消解,媒介融合的演进给出版业带来革命性的影响,出版业的竞争基础、竞争方式及市场格局因此而改变,传统出版业面临着行业衰退甚至可能消亡的严峻局面,能否和如何适应环境的变革成为决定出版企业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 动态能力理论作为企业战略管理领域的前沿理论,旨在研究动态环境下企业如何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该理论为出版企业应对媒介融合下的环境变革,不断获取和维持竞争优势提供了分析框架。《出版企业动态能力研究》将动态能力理论引入出版领域,以解决媒介融合变革下出版企业因出版战略资源和企业核心能力失效而竞争乏力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出版竞争理论研究的空白,具有前瞻性和学术价值。

媒介消费与宏观经济的关系研究(图文版)
¥19.45
本书从媒介消费的两个方面——受众消费和广告支出来研究媒介消费与宏观经济的关系,先后检验了美国1929-2007年和中国1981-2007年媒介消费和宏观经济的关系,对比研究了影响媒介消费的宏观经济变量,并比较了中美两国的媒介消费和宏观经济关系的异同。


共生翻译学建构
¥11.26
本书将生物学中生物共生的自然科学观点引入翻译学领域进行研究,将共生理念运用于翻译学的宏观与微观层面进行理论建构,以研究翻译中的共生现象、性质及规律为宏观路径,对翻译中的基本共生关系、共生要素、共生环境、共生机制及共生伦理等问题进行系统性剖析,透视翻译与社会构成的复杂交错的共生关系,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与方法,冀对杂乱的、片面的、局域的、无系统的翻译理论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界,在思路上为琐碎的翻译研究提供一个整合与归拢的方法,使之能为今后的翻译研究带来某种完整性启发。

国际传播:全媒体生产链重构
¥9.62
本书在虚拟世界主义理论的视阈下,展全媒体新闻的生产与传播研究,从“生产流程”、“话语体系”和“传播效果”三个主要方面分别探索和分析。在生产流程方面,分广播模式、黏性模式和延展模式三个阶段阐释了全媒体新闻生产的重构过程。在话语体系方面,提出“正金字塔”结构的、融通中外的全媒体新闻话语体系。在传播效果方面,尝试建立了适应全媒体新闻特的传播效果评估体系的基本框架和核心指标,采用计算机辅助的统计分析方法,对中国媒体海外社会化媒体*的传播效果行了抽样评估。 本书认为,全球传播活动应超越“吾牠关系”的对立冲突框架,跨越对外传播、国际传播的藩篱,建立人类的终极关怀意识,未来新闻业努力的方向应是旨在推动跨文化沟通与全球治理的全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