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百问
¥17.44
本书涉及11个部分,共112个小题,以一题一解的方式介绍了灵芝的有关知识。内容包括民间传说的灵芝、灵芝之谜、灵芝的栽培与识别、灵芝的价值、吃灵芝的学问、灵芝在历代的地位、灵芝神奇功能的物质基础、灵芝的医学作用、灵芝对肿瘤情有独钟、灵芝——疑难杂症的克星、灵芝调补妙用。该书修订再版从编写体例、命题、食疗配方和图片方面都进行了调整和充实,特别是增加了图片,随文插入,增加了内容的可读性。
伤寒全生集(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30.08
《伤寒全生集》为明?陶华晚年的作品,系陶氏一生习医之精华。对仲景《伤寒论》言而未尽者有发挥之妙;对伤寒症状及证候的辨证论治不拘成法和成方,具有很高的临床指导意义。本书共四卷,173篇,约14万言,内容包括序、凡例、目录和正文四部分。目录分属各卷之前,正文四卷分为两大部分,部分为总论及六经标本,表里阴阳,寒热虚实,正伤寒,温热病,类伤寒,阴阳相似,合病,并病,风温,痉症,疫疬天行等;第二部分为各种症状及证候的辨证论治,并列方药及加减变化,书中收部分针灸治法。
肿瘤中医外治法
¥15.26
恶性肿瘤是一类古老的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恶性肿瘤及其合并症病情多变,牵涉脏腑器官较多,症状复杂,由于正气已虚,患者体质较差,常用的软坚散结、活血破瘀等治疗方法及用药受到一定限制,而外治法则无此禁忌,可以在疾病各个阶段应用。本书介绍了中医外治在恶性肿瘤并发症、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生物靶向药物相关皮疹、放疗相关不良反应、手术治疗相关并发症,以及常见症状和某些肿瘤的治疗,开阔了肿瘤治疗道路、提高了疗效。
伤寒绪论(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伤寒金匮)
¥25.00
《伤寒绪论》为清初名医张璐研究《伤寒论》的著作。初刻于清康熙丁未年(1667),全书共为上下两卷,上卷叙述六经传变、合病、并病、三阴中寒等40余证及脉法、查色、辨舌、宜禁、劫法等,下卷论述发热、头痛、恶风等100中病证,后还载148首方剂(包括附方35首)。作者依据丰富的临床经验,实事求是,完备了《伤寒论》中缺漏的辨证要素,为进一步辨证论治,提高临床疗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医学碎金
¥12.21
暂无
幼科医学指南(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23.54
《幼科医学指南》又名《幼科指南》,作者为明末清初医家周震。全书共四卷。全书分述小儿危症、小儿杂证、小儿五经主病及兼证、虎口脉纹歌等,并对前人三关辨证进行补充。论小儿病证多列效方验案,师古而不泥古,且各卷末设有类方,或载明药物炮制方法,或注明饮服冷热及速度。本次整理以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吴潘两氏校刻本宜兴道生堂藏板为底本。
现代中医名家妇科经验集(二)
¥26.56
中医临证经验是中医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便于读者更好地学习领会名家们治疗妇科疾病的学术精华,《现代中医名家妇科经验集》撷取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的诊疗经验,包括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产后病及妇科杂病。每个病证以医家为纲,将他们的治疗经验和经典病案分别列出,再现了医家们的学术思想、临床心得及独特的临证经验。
谈允贤《女医杂言》评按译释
¥12.65
《女医杂言》为明代传奇女医、中国古代四大女医之一的谈允贤所撰,成书于明武宗正德五年,采用追忆的方式记录了谈氏三十一则医案。医案中所治患者全部为女子,但也不仅仅限于妇科疾病,实际包括了内、外、妇、儿各科病证。谈允贤以女性特有的细腻而生动的笔调,将三十一则医案娓娓道来,不仅反映了谈氏高超的医学临证水平,还反映了明代社会妇女阶层的生活场景,堪称一幅描绘“明代妇女众生相”的历史画卷。《女医杂言》对传承发扬谈氏中医临证经验及研究明代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次整理以明万历十三年乙酉(1585 年)锡山纯敬堂《女医杂言》刻本为底本,对原书进行了全面的点校、注释、白话翻译、评按,并首次辑录了谈氏所推崇的金元四大家刘完素、李东垣、张子和、朱丹溪等人医学名著中与妇科相关的内容。可供中医、中西医临床工作者及中医药文化、历史文化研究者与爱好者阅读参考。《女医杂言》为明代传奇女医、中国古代四大女医之一的谈允贤所
伤寒六书纂要辨疑(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13.00
《伤寒六书纂要辨疑》明代童养学辑,初刻于明崇祯五年(1632),全书共四卷。童氏认为陶节庵《伤寒六书》辨阴阳有经,表里有症,虚实有脉,临病制方服药有法,井井有条。 且辨叔和之谬,正无己之讹,足补仲景书之未备,惜其立论不免屡见叠书。实因陶氏六书成非一时,故有重复及先后倒置之处。因此,在原书基础上去其繁芜,补其阙略,删繁就简,重为诠次而成本书。本次整理以明崇祯五年壬申金陵刻本为底本。
高氏医案谦益斋外科医案(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27.47
《高氏医案》与《谦益斋外科医案》为清代高秉钧著。《高氏医案》按面部、中部、流痰流注部、诸风部、两腿部、内科部分为6部,每部所附医案例数不等,共收220例医案,计344方。 《谦益斋外科医案》按人体部位及病种分20部,97个病种,分门别类汇辑。案末附疡科日用丸散膏丹论略,阐述若干外用药的药理、效能。本次整理,《高氏医案谦益斋外科医案》综合上述两书,其中,《高氏医案》以南京图书馆藏清抄本为底本,《谦益斋外科医案》以民国十九年(1930)上海中医书局铅印本为底本。
医案梦记(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18.31
《医案梦记》,清代徐守愚撰,成书并刊行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系清代医家徐守愚之子徐子唐整理其父医案,及“经验方法一百二十余方”,另附其本人医案而成。全书载案74则,其中徐守愚医案55则(含附案),徐子磨医案19则。 诸案以诊治时问为序,不分门类,病证涉及内、外、妇、儿及外感等。本书整理以清光绪二十三年刻本为底本。
医经小学
¥21.36
《医经小学》,明代医家刘纯撰,成书于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原为初学中医者的入门读物与私塾教材。本书首辑朱丹溪与门人问答之习医要语,其后广辑《内经》《难经》以及金元诸家医学著作之精要,通过分类编次,撰作歌括,间附按语而便利诵读与领会。全书所引医学著作20余种,共分六卷72节。卷一本草,卷一一脉诀,卷三经络,卷四病机,卷五治法,卷六运气。本次整理以明正统三年(1438)陕西陈有戒刊本底本。
燥气总论(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17.44
《燥气总论》,清代陈葆善撰,成书于清光绪十六年(1900),刊行于1925年。作者认为《内经》脱“秋伤于燥”一节,其法不传,遂精究燥气致病病机,撰成《燥气总论》一卷,附《灵素节要》,录《内经》中涉及燥气的条文若干。陈葆善又有《燥气验案》二卷,成书于清光绪十七年(1901),载煤气验案22则,用药有据,议论精详,是稀见的专病医案专集。本次整理,《燥气总论》以1925年温州陈氏湫漻斋石印本为底本,所附《燥气验案》以1930年上海中医书局本为底本。
本草约言(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22.00
《本草约言》四卷,明代薛己辑,实为后人托名之作,成书年代不详。卷一、卷二为《药性本草约言》,分草、木、果、菜、米谷、金石、人、禽兽、虫鱼等九部,共收药285种,每药主要记述功效及用药法。卷三卷四为《食物本草约言》,分水、谷、菜、果、禽、兽、鱼,味八部,共收391种,多为日常食物。本次整理以日本万治三年庚子(1600)田原二左卫门刻本为底本。
本草辑要(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36.19
《本草辑要》为清·林玉友辑。全书六卷,首论药性总义,按《本草纲》分为32部,收载药物选择临床常用药物:对其种。每种药物,对其性昧、归经、功效、主治、制法、禁忌等,均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本次整理以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藏道光十一年(1831)一寸耕堂刻本为底本。
尊生要旨
¥11.78
《尊生要旨》,明代蒋学成辑,许乐善增补,成书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全书一卷,共:篇,分存想、调气、按摩、导引、形景、饮食、居处、房中、四时、杂忌篇章介绍养生之法,附以歌诀、图说;书末~洞玄则阐述养生入道之捷径。本次整理以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藏明刻本为底本。
伤寒活人指掌补注辨疑(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15.26
《伤寒活人指掌补注辨疑》是明代伤寒学家童养学为纠正元代医家吴恕《伤寒活人指掌》之讹谬而著之伤寒学术著作。书凡三卷。首卷述六经传变。卷二列伤寒诸证(实际包括温病、疫疠和一些杂病),其内容包含注解、辨证法、诊脉法、用药法(内含方剂)及总论等内容。卷三列方剂114首,是作者所“集得之古方”,其所选方剂与前两卷病证相对应。本次整理以明崇祯五年(1632)金陵刻本为底本。
活幼口议(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19.00
《活幼口议》,元代演山省翁著。书凡二十卷,卷一到卷三记述儿科医论25篇;卷四、卷五议初生儿证候26篇;卷六、卷七论指纹脉和气色;卷八述病证疑难18篇;卷九议胎中受病诸证15篇;卷十到卷二十议各种儿科病证的辨治,计有惊风、发热、吐泻、疳积、肿胀、杂病、伤寒、疮疹等内容。本次整理以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叶氏作德堂本为底本。
伤暑论(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36.19
《伤暑论》为清末民初医家徐鹤所著。全书共七卷,论病证辨治177法,129方,阐述了 “以署为温热之纲”的主要思想,主张以伤暑统温、热、暑、火等病证,是论述外感温热病证辨证论治的专书。本次整理以民国十一年(1922)稿本为底本。
医林绳墨(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25.73
《医林绳墨》原系明代医官方谷为其门人弟子讲解医理的讲稿,后经其子方隅整理而成。作者宗《内经》、仲景学说,参考金元诸家之论,结合临床所得,不拘于成说而每多创见。特别是于每证之后,别列“治法主意”,综合说明本证的病理和治疗,以便于记忆。本次整理以明万历十二年初刻本为底本。
内经评文素问(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29.50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医经03:内经评文素问》为《内经评文》之一,与《内经评文灵枢》为姊妹篇,由清末著名医学家周学海撰。全书分为二十四卷,作者仿茅坤、储欣评《左传》《战国策》手法,对《黄帝内经素问》进行评注,每篇或旁注,或批注,或尾评,对文中疑问处精当校勘,并对文中义理加以阐发,以助读者理解,可师可法。本次整理以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皖南建德周氏藏版《内经评文》单行本为底本。 《内经评文》分为《内经评文素问》与《内经评文灵枢》两部分,为清·周学海所撰。周学海,字澄之。生于1856年,卒于1906年,安徽建德人(今东至县),清代著名医学家。他对中医学的重要贡献在于校勘评注古医籍,辑为丛书,推广流传。其主要著作收于《周氏医学丛书》。 《内经评文》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初刻完成,分《内经评文素问》《内经评文灵枢》两部分。《内经评文素问》共二十四卷。《内经评文》初以单行本先行于世,后又收录于《周氏医学丛书》,所以《内经评文》有单行本和丛书本两种形式。现存版本有四种,均为清光绪二十四年皖南建德周氏藏版重印或影印而得。因单行本印刷早,故该书印制精良,文字清晰,错漏之处甚少,为清代古医籍中的精刻本。所以,我们采用1898年早刊行的《内经评文》单行本作为底本。 参校本采用上海涵芬楼影印明顾氏翻宋本《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简称顾本);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元读书堂刻本影印《新刊黄帝内经素问》(简称读书堂本);上海涵芬楼《道藏》影印本《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文物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联合出版1988年版(简称道藏本)。 他校本采用晋·皇甫谧著,黄龙祥整理,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版《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隋·杨上善著,王洪图、李云点校,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黄帝内经太素》(简称《太素》);明-张介宾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年版《类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