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历史
¥12.99
凡中国所谓正史,必作史者得当时君主所特许行世。然古多由史家有志乎作,国家从而是认之;至唐,始有君主倡始,择人而任以修史之事,谓之敕撰。敕撰之史,不由一人主稿,杂众手而成之。唐时所成前代之史多,有是认一家之言,亦有杂成众手之作;唐以后则修史之责皆国家任之,以众手杂成为通例。
赵匡胤时间:公元927年至976年军政故实(中)
¥10.42
北大知名学者金纲重修宋史,博览万卷,披阅十几年,精打细磨成8卷,近20部,500多万字宋朝大历史。中国独一无二的恢弘史诗,划时代的皇皇巨著,实在令人惊叹,是“奇书中的奇书”。 战场杀伐,帝王权术,帷幄诡计,传奇秘闻,思想智慧……《大宋帝国三百年》中每一页都充满着动人思想!是治世方略、商战兵法、政治宝典,更是大时代的命运密码。 中国50位权威专家推荐的历史书,100位文化名人推荐的好看的历史读本,近千位名校教授推荐学生的书。 如果读《三国》好比嚼鸡腿,喝米酒,那么读《大宋三百年》就是在享受满汉全席,痛饮“烧刀子”。 《大宋帝国三百年》比《万历十五年》更丰富、比《罗马人的故事》更有意味、比《德川家康》更气势恢宏。 一个文化多样、言论自由、民间和官方协调的社会;一个对人想象力、创造力、生活方式自由的朝代;一个现代士大夫的三百年宋朝大历史,满足您对盛世王朝极致的想象。 《大宋帝国三百年》为宋史研究中一部开天辟地的大作,突破了以纯研究为本,或以戏说为表的写作格局,将历史陈述与思想探索融为一体,既是一部大历史,也是一部剖析中国社会由衰及盛的思想专著。 《大宋帝国三百年》以正史为基础,以野史和民间传说为作料,对赵匡胤开天辟地五十余年的历史故实进行了全景再现。既忠实于历史原貌,考证渲染相得益彰,又不乏真知灼见,字里行间蕴味深远。细密处丝丝入扣,宏大处惊心动魄,呈现出一幅风起云涌的大历史图画。
看得见的中国史
¥3.99
1842年8月29日,南京江面的水波不改往日的涟漪,但却有一种前所未有的苦涩徘徊在空气中,也荡漾在清朝官员耆英、伊里布的心头。在英国海军“韦尔斯利”级战舰“康华利”号的船舱内,刚刚进行了一场“盛大”的仪式,作为焦点的耆英、伊里布在一份名为《南京条约》的文件上签下了名字。原本这样的历史瞬间,后人们只能凭借主观性的文字和非凡的想象力进行还原,但一位名叫约翰·普拉特的英国人用画笔记录了这一时刻,他的这幅名为《南京条约签字仪式》的画作让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一个重要的事件被永久地镌刻了下来。
中国历代悬案疑案奇案大全集
¥11.18
无论是一个时代,还是一段奇缘;无论是一处半壁残垣,还是一处古墓深山,它们都是中华五千年历史的组成部分,它们见证着每一个时代特征,诉说着特定年代下那些刻骨铭心的往事,记录着沧桑岁月中留下的风花雪月。每一个人物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本身都在讲述着一段历史,也留下了无数难以明晰的历史谜题。拨开历史的迷雾,故事就是生动的、深刻的,或婉转缠绵,或惊心动魄;揭秘故事的真相,人物就是鲜活的、近距离的,或可敬可爱,或可歌可泣。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明代卷
¥30.45
中国历史上,各朝中央政府都重视行政区划设置,而其政权的衰败与灭亡则与行政区划设置不当有一定的关联。
华侨华人与抗日战争系列·丰碑永铸——华侨华人与抗日战争图片集
¥7.71
本书以华侨华人对抗日战争的贡献为主线,从同仇敌忾、救亡侨声、鼎力输捐、回国效力、航空救国、南侨机工、本土抗敌、铭记历史八个方面,对八百幅图片进行归类,多角度、多侧面地描述在抗日战争中华侨华人的典型事迹和典型人物,形象再现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起至1945年日本投降止海外侨胞支援抗战贡献。
听国学大师讲历史(中国通史+吕思勉讲中国历史)共两册
¥12.57
《中国通史》由吕思勉先生在历年教学讲稿和史学研究的基础上完善而成。全书约55万字,详细地记叙了上起远古时代,下至民国十一年(1922年)华盛顿会议期间的中国历史,是一部完全意义上的中国通史。全书由绪论和五编构成,每一编内又分若干章,并按中国历史社会的变迁划分为:上古、中古、近古、近世、近世、现代六个不同的时期。 本书是吕思勉的史学成名之作,也是中国历史上部白话中国通史。它规模宏大、视野开阔,史识丰富,笔调流畅,1923年9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后,曾长期作为大学教材和青年“自修适用”读物,出版后数十年内不断重印再版,是民国时期发行量*的一部中国通史。 《吕思勉讲中国历史》为吕思勉先生两大通史巨作之一,也是民国时期中国文化史研究的压卷之作。本书是抗日战争时期上海沦陷为“孤岛”后,为适应当时大学的教学需要而编写的。上册于1940年由开明书店出版,下册拖延至1944年才由开明书店出版。原上册为文化史,为本部书的重点与关键,通过叙述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制度与文化学术的历史发展状况,以探求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及对现实的裨益,考证翔实、论见独到,且行文通俗流畅,为文化史中难得的佳作;下册为政治史,为适应当时的教学需要,相对简略,然贯通精当、一气呵成,将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清晰地展现给读者,大家风范洋溢字间。
白话精编二十四史(套装全10册)
¥108.00
《白话精编二十四史》从24部史书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精华篇章编译为白话(具体节选章节详见书中目录),汇集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等多所科研院校的知名专家之力,十年磨一剑,倾力打造,是年轻一代走向智慧成熟的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全书打破了传统正史读物的条条框框,版式设计新颖别致,书中插配了近千幅与史书内容相关的绘画、书法、建筑、陶瓷、金银器等精美图片,通过这些元素的完美结合,将读者带进一个真实而多彩的历史空间,让读者全方位、多角度地去感受中华文明和华夏民族智慧之所在。龚书铎,1929年生,福建省泉州市人,历史学家、文化史专家。195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并留校执教,曾任历史系主任、史学研究所所长、校务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中国史副组长、中国史学会副会长、北京史学会会长等职。著有《龚书铎自选集》、《社会变革与文化趋向》、《中国近代史》(合著)等作品
衣冠西渡——抗战时期政府机构大迁移
¥20.80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迁都重庆,是中国近现代史及中国抗日战争史上的一件影响颇为深远的举措。国民政府迁移,不仅是名义上“首都”的迁移,更直接带来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的全面转移,因此在战争爆发初期正面战场节节败退的不利状况下,这种迁移客观上对保存实力,实现持久抵抗争取到了修复与发展的时间和机会。另一方面,人力物力的全面转移,也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西部地区的开发。本书以时间为线索,阐释了国民政府迁都重庆的背景、决策的经过及迁都重庆及抗战胜利后还都南京的全过程,揭示了国民政府这一迁移举措对抗日战争走向的影响。全书史料翔实,评价比较客观中立,既肯定这一迁移的积极意义,也通过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对比数据,揭示出“迁都”及“还都”在决策与执行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及对战后国内经济文化的潜在影响。
中国抗日战争全景录?江苏卷
¥8.29
本书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主题出版重点选题”《中国抗日战争全景录》的江苏分卷,简明地记叙了自“九一八事变”至抗日战争胜利期间,江苏省境内中国军民顽强抗击日寇侵略的重大事件、重要战斗、英雄人物及英勇事迹,以及境内各党派、各阶层、各团体、各方面人士呼吁、促进团结抗战的言论、主张、行动及产生的影响,全景式再现了江苏军民奋起抵抗日本侵略者的艰难历史,文字凝练、图文并茂,是一本集抗战历史、爱国教育于一体的通俗著作。
中国古代文学史讲义(傅斯年文集)
¥8.70
《中国古代文学史讲义》按照11个专题分为11堂课。这11堂课详细地介绍了叙语、泛论、诗部类说、楚辞余音、论伏生所传《书》二十八篇之成分、早的传疑文人、贾谊、儒林、五言诗之起源等知识,是青年学生学习国学知识的一本权威读物。对中国上古至近代时期的文学史作了断代研究,论及诗、史、文、论,对某些专题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在宏观上涉及文学史研究之方法论,颇具启发之效。
中国通史 第四卷 辽西夏金元
¥7.85
全书用100个专题叙述了从中国境内的人类起源到晚清的中国历史,脱离了一般历史书编年体或章节体的窠臼;许多新近的出土文物和研究成果都囊括其中;对人物或事件的评价更加多元化、立体化,展示了历史多面性的魅力。 历史是民族的记忆,不能忘却,它的真正价值在于当下和未来。两次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中讲解中国历史的卜宪群先生,领衔全国百名知名学者,历时八年,精心撰著出这部以科学性为前提的高端史学大众化之作。近百位采访嘉宾包括李学勤、杜维明、毛佩琦、阎崇年等知名学者深解读重大历史。 本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2015年度基础研究重大成果”,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于2015年12月25日播出。新华社2016年5月17日电:人物传记与重大事件相结合,中国社科院撰《中国通史》问世。 本书是专业史学工作者对于当下“历史热”的一次集体回应。近年来,图书市场出现了“历史热”,引领这场历史热的,主要是非史学专业人员。虽然有些讲史图书以“学者品位解读”的姿态出现在读者面前,也聘请了一些史学专家,但具体到讲史这个领域,并不一定就是特定领域的专家,不少是其他专业的学者在跨界行动。至于网络写手,大多没有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许多所谓的讲史著作,无视历史研究的基本准则,热衷于“恶搞历史”,对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学生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与其他版本的《中国通史》比较,本书具有以下特:1.兼具学术性与可读性。本书的每一时段都由在本领域有重要影响的学者撰写,从人物、事件的细节手,采用了人物传记与重大事件结合的方式,如周公摄政、诸葛亮治蜀、炀帝功过、永乐迁都等,着重写出了人物身上体现的时代特以及对历史的贡献和影响,以普及化的方式表述对历史的解读。2.广阔的全球视野。全书站在21世纪的历史高度来把握、透视与思考中华民族所走过的历程,同时把中国历史放到世界史的大背景下考察,在全球化时代郑重回答了中国人对本国历史的重大关切。 总体而言,五卷本《中国通史》具有新的体例、新的史料、新的观、新的评价的特,是21世纪以来高端史学大众化的力作。其姊妹篇CCTV-6百集《中国通史》近期也将播出。
清朝前纪
¥9.99
《清朝前纪》是孟森先生南京中央大学讲授满洲历史时的讲义,全书分纲领、女真纪、建州纪第二、建州左卫前纪第三、肇祖纪第四、褚宴充善纪第五、妥罗纪第六、兴祖纪第七、景祖纪第八、显祖纪第九、附王杲纪等十一篇。这些研究成果可以与后期的《满洲开国史讲义》、《清史讲义》及《明元清系通纪》相对照。
抗战时期中国人口损失考察
¥42.66
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极其惨重的人口损失。本书运用大量文献档案资料,结合史学研究与人口学统计等方法,对中国抗战人口损失相关概念行辨析,分析了抗战时期中国人口的生存环境,对抗战时期各省人口损失情况行整理统计和估计,并就中国抗战人口损失数量及类型、结构、区域分布等方面的问题,作全面细致的考察与分析,从而深刻揭示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所遭受的巨大损失。
乾隆晚景
¥19.90
乾隆晚年成为乾隆朝统治*为失败、*令人诟病的一段,这本书似是在为乾隆帝做一辩护:他之所以失败,是因政事废弛?或因官吏贪腐?或因和珅一人作祟?还是因为缺乏眼光,以致失去了一个可能的机会(如在国际贸易上)……其实,要想对当时客观形势做出交代已不容易,更难的是写出当事人的主观心态,既写出乾隆朝的历史,也写出乾隆帝的心路历程。
日本“大陆浪人”与侵华战争
¥46.00
本书通过七章43万字的篇幅,先对“日本浪人”这一关键名词行界定,在此基础上,分别具体详略地对日本“大陆浪人”的代表人物、代表性团体及其活动的整理与分析,概述该群体从制造舆论、影响政策形成、直参与近代中国的重大政治事件,以及在侵华战争过程中从事的种种不法活动,总括该群体的基本存在形态、特以及与日本政界、军界、财界等深层关系,对日本大陆浪人与侵华战争关系行全方位分析与探讨。这为国内读者深了解这一特殊群体,提供了有价值的学习和研究资料。
东汉文坛点将录
¥13.30
《东汉文坛点将录》是东汉文坛主要人物的评传,这些文学家包括:桓谭,冯衍,班门群英(班彪、班固、班昭),崔氏世家(崔篆、崔骃、崔瑗、崔琦、崔寔),杜笃,贾逵,王充,傅毅,黄香,梁鸿,张衡,王逸,朱穆,马融,王符,秦嘉、徐淑,郦炎,高彪,延笃,赵壹,蔡邕,应劭,郑玄,荀爽,孔融,弥衡,以及古诗十九首。其中的许多作家除了专门的文学史有简略述及之外,很少被专门论述,本书因此具有普及与填补空缺的意义。在体例上,每章之前都有一段精彩的点评,可以帮助读者更全面、立体而简括地把握每位传主的独特之处,及其在文学与文体上的贡献。而且,通过本书既能了解作者的生平和经历,尤其是在政治与文学之间的出处进退,又能对他们的代表作品有较为深入的了解,是有关东汉文学与历史的一本非常好的普及读物。
“天命”如何转移:清朝“大一统”观的形成与实践
¥70.00
本书指出,清朝创造出了一种新型“正统观”。清朝以前的“正统论”基本上依赖单一的儒家道德教化观念,清朝则建立起了另一种对前朝正统观的补充性诠释框架,与其“二元理政”的治理模式相互配合。而“大一统”正是正统观的首义,是王者获取“正统性”的思想与实践基础。 本书围绕“大一统”在“观念”与“实践”两个方面的表现展具体讨论。一方面探究“大一统”观的产生与演变过程及其在清代展现出的独特历史形态,另一方面探讨“大一统”观在清代政治、社会与文化实践过程中到底如何发挥其作用和影响力。
风雅大宋(套装共3册)
¥99.99
本书是对北宋从宋真宗到宋仁宗时期的历史进行的一次梳理。作者融合对比了正史和古代笔记的内容,详细解读了宋代从创业到守业的历史。用丰富的史料和严谨的推理,厘清了多年来人们对宋代的一些看法和成见,令人耳目一新。 文本通俗易懂,同时兼具了可读性和学术性,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大众史学著作。
盛唐密码
¥21.12
有唐一代,太宗李世民、女皇武则天、玄宗李隆基,各领风骚数十年,他们都曾让一个时代起飞,让历史拐弯,以特殊的方式力创造了大唐盛世。他们非同一般的人生历程中遇到的极限挑战是面对既有的成见和不同的意见,做出大胆的预见。他们如何在千万人的成见、意见中突围,各显身手?他们怎么说,怎么做,怎样受到到周边意见的影响?一个重要的决策,如何形成,如何发展?他们以什么方式应对别人的成见,表达自己的意见,作出超前的预见?这些都是古往今来决策与治理绕不的难题。 本书是一部以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魏徵、长孙无忌、狄仁杰、张柬之、姚崇、宋璟、张九龄、李林甫等历史人物为线索串联起的大唐王朝盛世启示录,用详尽的史料精彩解读了这些历史人物在历史的意见、成见、预见中如何左右王朝的重大决策、影响时代的走向,深刻剖析大唐盛世运行背后的深层逻辑,破译中国历史盛衰之变的人性密码。
乱世出枭雄:第三部 三国人物统一记
¥19.92
三国是一个不以出身论英雄的时代,三国是一个不以敌我论英雄的时代,三国是一个不以成败论英雄的时代。 正所谓“乱世出枭雄”,在三国历史上,涌现了许多传奇人物,他们或为英雄,或称枭雄,抑或人杰,他们有的忠勇无比,有的智力超群,有的坚守底线,有的坚持原则,有的忠贞不贰,有的执着理想。 然而,王纲解纽,天下割据,四海分裂。乱世之苦,民不聊生;乱世之悲,生不如死;乱世之秋,人心思统。每一个人都希望早日结束乱世,天下回归大统,王纲一统,中原一主,华复一政。为了这个理想目标,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刘备依汉统而建蜀国,江东基业更是据险而存,都为统一奋斗终生。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魏国伐蜀,灭掉实力弱小的蜀汉,拉天下一统的序幕。司马家族,一手遮天,篡魏立晋,六路伐吴,势如破竹,三家归晋,天下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