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净土三经
¥18.00
本书所集的“净土三经”,就是净土宗所依据的主要经典。这三经即是:一、《无量寿经》:叙说阿弥陀佛因位的愿行和果上的功德。二、《观无量寿经》:向人们显示往生净土的行业,即修持净土的方法。三、《阿弥陀佛》:展现净土的正依报庄严、极乐世界的美妙,及执持阿弥陀佛名号的种种利益和方便。 净土是一个庄严清净的世界,是一个无苦无秽的妙土。西方净土,是“净土三经”及中国净土宗所着力宣扬的一个极乐世界,如何能追寻到一块无苦疾杂染的净土?“净土三经“所涵盖的内容足以答复所有的质疑。


六朝南方神仙道教与文学
¥44.00
本书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六朝南方神仙道教的史料、名实及其源流演变的辨析论证,二是论述神仙道教与文学(传记、小说、诗歌)的关系。作者以丰富的文献资料为依据,考辨细密,思理明晰。在很多问题的研究上,能突破前人而作更加深的研究。


祝由十三科
¥19.99
《祝由十三科》是古代医术的一种流派,涵盖大方脉、诸风、胎产、眼目等十三科,通过祝说病由、心理暗示、符咒禁禳等方法治疗疾病,无需针灸或药物。此书*早见于《素问》,自元代起被列入太医院十三科,是中医体系中富有特色的治疗方法。祝由十三科融合了心理学、暗示疗法等,对后世医学提供了独特的思路与借鉴。


苦才是人生(幸福版+实践版)
¥20.93
一本帮我们解脱生老病死之苦的珍宝之书,里面讲了很多藏传佛教中解决各种痛苦的不同方法,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经常串习,所有困难都会迎刃而解,消除痛苦轻而易举。


到处是路
¥24.82
补因、种因、修因才是禅修中应该注意的课题。在《到处是路》一书中,星云大师通过《佛在何处》、《看脚下》、《般若船》、《如何是观音行》等百余篇公案禅话,引领大家契入禅境,大师开示:生死之外,到处是路,何必忧虑?

天人合一话养生:佛家养生精要
¥3.31
凡人欲求长寿,应先除病。欲求除病,当明用气。欲明用气,当先养性。养性之法,当先调心。 近代高僧虚云禅师可以说是一个苦行僧,一生坐禅,修庙不辍,活了119岁。 中国当代著名的得道高僧离欲上人,一生建寺弘法,化度甚众,活了107岁。 安岳的禅庄法师活了100岁。 仍然健在的佛智老法师也有100余岁了。 一本与佛结缘的书。 一本教你预防胜过治疗的书。 一本可以让你活过100岁的书。 调食、调眠、调身、调息、调心:此五事,佛家养生之根本也。 人违背了养生法则,虽不一定会立即得病,但一旦形成习惯,就会大大增加得病的机会。这就和交通规则一样,你违背了交通规则,不一定会出事故,但其危险陛是显而易见的。 人生*的财富是健康,人生可怜的是嫉妒,人生*的敌人是自己,人生*的幸福是放得下。 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陕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梁启超说佛(N梁启超说佛)
¥5.99
是国学大师梁启超有关佛学方面的著作,是全面了解佛学文化起源及发展的读本。书中包括中国佛法沿革说略,印度佛教与佛陀时代,佛教之初输入,佛教与西域,佛学经典等内容。全文见解独到,内容深刻,是梁启超对传统佛学的现代性阐释。

道教基本常识
¥1.92
道教是我国固有的一种宗教,由东汉末年的张道陵创建,距今已有1800 多年的历史。它与中华本土文化紧密相连,深深扎根于中华沃土之中,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并对中华文化的各个层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儒学基本常识
¥1.45
儒学是对我国传统文化影响*的一种学说,它创立于春秋战国时期,独尊于西汉武帝之时。在此之后的两千多年中,儒学成为了我国的显学,它对我国社会的稳定,对中华文化的熔铸,对中国人性格的形成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宗密思想综合研究(平装)(哲学文库)
¥46.80
本书分七章,全方位地综合研究唐代佛教思想家圭峰宗密的哲学思想,即依十种史料对宗密的事迹、著述等行分析和评价;以史学的观叙述宗密所处中唐时代的思想背景及其与士大夫交往的情况;以翔实的学术资料阐述宗密哲学思想中“三教会通”和“教禅一致”两大组成部分;重从华严哲学、荷泽禅以及《圆觉经》、《起信论》等方面对宗密的心性思想的实质和特行精辟阐释,尤其是对《圆觉经道场修证仪》十八卷作了前所未有的细致分析,弥补了中外学术界的研究空白;着重从永明延寿的《宗镜录》、宋代禅宗、高丽曹溪宗知讷禅师、日 本高山寺明惠上人的思想中,归纳宗密思想对宋明理学(以周敦颐、张载、二程、朱熹、陆九渊、王阳明为代表)所产生的影响等重要内容。 本书资料翔实,结构谨严,论证缜密。作者能发前人未发之声,踏前人未到之域,视野之广、思路之宽、辐射之远、见解之真,为其导师方立天先生所称赏。


祖灵在天:玉人像与柄形器的故事五千年
¥49.99
早在没有文明和国家的史前时代,偶像崇拜与造神行为就已经普遍启。中国文明中的鬼神信仰及祭祀形式,存在一个十分突出的特,即偶像崇拜与非偶像崇拜总体均衡的现象。 本书通过能够充分体现宗教礼仪行为的史前玉礼器的大量出土情况,系统归纳出偶像崇拜与非偶像崇拜在玉礼器生产和使用方面的情形,找出玉人像所代表的偶像崇拜与玉柄形器所代表的非偶像崇拜的文化分布和文化传承情况,从中窥见中国宗教文化的史前之根与发展线索,并尝试解说中国文化中的祖先崇拜与玉石崇拜二者是怎样相融为一的。


禅者的初心
¥22.40
万事万物,始于心,终于心!禅者的心,应该始终是一颗初心。 《禅者的初心》是铃木俊隆的美国弟子整理他坐禅时的演讲辑录,从坐禅的姿势,谈到色空观,谈到无,谈到忠于自己的初心,指导人们在生活中如何修行,鼓励读者去实现自己的真实本性和禅心。当心灵不再渴盼外物,它就总是丰盈的。多放下一些,会更加清净、从容一些。在混沌的世界里保持一颗澄明清澈的初心,在嘈杂的环境中寻得一处心灵的栖息地。 如果你始禅修,那么你也将始欣赏自己的初心,这就是禅者的秘密。


南天佛国——南诏大理佛教历史与文化(精)
¥58.80
南诏大理国是唐宋时期中国西南的地方民族政权,具有以佛教治世,以佛法教化人民的文化传统,其社会、历史、文化各个领域都受到佛教影响,被誉为“南天佛国”。至今我们仍然能够从文献记载,以及佛教物质文化遗产中,触摸并感知到南诏大理佛教信仰的盛况。本书为多学科融合视野下的新成果,从东亚佛教交流史,特别是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出发,通过社会历史情境、佛教与社会、佛教文化遗产三大板块的呈现与探讨,用丰富的史料与科学的叙事,再现南诏大理佛教文化。


禅话与净话
¥18.00
本书分两大部分,即禅话与净话。作者分别将佛门禅净的特色深地释义,并且以历代禅净兼修的大德为例证,破斥持门户之见者。书中以“念佛至一心不乱,便是禅定;参禅至彻见自性,即是净土”为立论的根据,写出了禅宗与净土宗同为佛教派别的异与同。


来果禅师语录
¥18.00
本书系节录来果禅师(1881—1953年)语录中的解谤扶宗说、参禅普说、自行录等三卷。解谤扶宗说,一一破解宗、教、律、净相互争议的症结,令其能相容尊重。扶宗说以简明的一百则学禅的箴言,句句破心殷切,为后学大眼目,指迷津。参禅普说,以修道者常犯的毛病,如怕动、求静、怕苦事、无长远心、我慢等,抽丝剥茧作彻底的针砭。自行录,以来果禅师一生行履为主轴,文中有禅师的孝行,割肝疗治父疾和求法种种困厄的历程。 本书为门学禅者,先确立正见的方向(解谤扶宗说、参禅普说二章),后树立禅者大无畏的风格(自行录一章)。“语录”是启发性灵的一面镜子,只要对有所探索的人,此书必定是良师益友。

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
¥19.20
宇宙何以生成天地万物?人的心灵究竟具有多大的功能?修炼养生能否延年益寿?古往今来,人们一直对这些问题行着孜孜不倦的探求。古代中国、印度、埃及出现的神秘学莫不是以此为主题展。本书是一部从文化和医学的角度,论述道家、密宗和东方神秘学的著作。全书分为三部分。*部分,主要论述密宗的历史、理论和修持,尤其是身密、口密、意密“三密”的修法;第二部分,主要讲解易学与中医医理,尤其是气脉问题;第三部分,收录有关的专论和序跋。


太上感应篇汇编白话解(第三卷)
¥43.00
《太上感应篇汇编》对道家经典《太上感应篇》原文行逐句分析,并举出古今案例来作证,讲述事理圆融,文字简洁优美。本书为汇编原文加注标,对生僻字词以及人名、地名、典故、引文等行注释并译成现代白话文,对原文中史实还不够详细的内容作了“译者补充”。 本书历经数百年白话再版面世,中国社科院宗教所黄夏年先生和中央党校刘余莉教授分别为本书作序。

轴心时代:人类伟大思想传统的开端
¥73.50
“轴心时代”是人类历史上光耀千古的时代,是人类伟大思想传统的发端,也是人类精神给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这个时代诞生了四大文明——中国的儒道思想、印度的印度教和佛教、以色列的一神教,以及希腊的哲学理性主义得以形成。“轴心时代”是真正群星璀璨的时代,是人类伟大精神导师集体亮相的时代——孔子、孟子、老子、庄子、释迦牟尼、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犹太先知们,共同塑造了此后2000多年人类的心灵,实现了人类文明的“突破”和人性的整体飞跃。 面对史无前例的暴力,轴心时代的贤哲们认识到古老部落宗族伦理的局限,将关切扩展至所有造物,发现了可以将自我提升到超越个体和世界的内在根源,开始用理智、道德的方式面对世界。他们不约而同地发现了相同的“金规则”,即推己及人、关爱众生。孔子教导弟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印度教推崇守贞专奉,佛陀说“是故为自爱,勿以伤害他”,《圣经》中的首要诫命之一“爱人如己”,古希腊悲剧对同情和怜悯之心的呼唤,都是金规则的体现。人类形成了某种“深刻的互相理解”,“迈出走向普遍性的步伐”,这不是历史的巧合,而是“人性的本源的表现”。 本书按时间顺序追寻四个轴心民族的发展历程,以及这些突破性洞见如何酝酿、生根、发展、辉煌,并终在公元前3世纪末期渐次逝去。历史上,我们从未超越轴心时代的洞见,当历经精神和社会危机之时,往往回溯轴心思想以寻求引导。轴心时代的贤哲们在世界上不同地域生发出的一致见解,昭示了人类共同的精神追求。面对当代纷繁复杂的问题,我们亦有必要回溯轴心精神,诉诸人性的共同本源,寻求更深刻的相互理解。


佛学研究十八篇
¥28.00
《佛学研究十八篇》集中收录了梁启超各类佛学文章,这些论文基本上是梁先生在受了新的研究方法后的学术成果,它又反映了从传统佛学向现代佛学研究转向的特。本书的特是,从史学的角度出发,对中国佛教的兴衰流变,以及相关的事项作了扼要的阐述。内容叙及:佛教的产生,原始佛教的基本教理,阿育王、迦腻色迦王的护法事迹,印度境内佛教宗派的分布情况,中印之间的交通,佛教东渐的路线,西域来华的译僧,西行求法的古德,佛教输中国的年代和地,汉明求法说、《四十二章经》、《牟子理惑论》、《大乘起信论》等传说和经典的辨伪,中国佛教的兴衰沿革,佛经翻译的演,佛教经录的地位,汉唐高僧的著述,玄奘的行历年谱,《四阿含》、《大毗婆沙》等经典的梗概,等等。其中,有不少见解与论述,至今仍不失精深之论,具有长久的参考价值。陈士强先生的《导读》对《佛学研究十八篇》作了详尽的分析研究。


盘古之斧:玉斧钺的故事九千年
¥69.99
盘古天辟地神话是文学虚构,但辟所用斧钺工具,却有自身的物质文化史。本书以“物证优先”原则为引导,梳理从石器时代以来的斧钺发生史,归纳为石斧到玉斧,再到玉钺和金属钺的演化诸阶段。以出土文物系列,视觉呈现中国玉斧钺的9000年故事脉络,诠释华夏王权神圣符号的由来奥秘。


如来藏经典与中国佛教
¥32.66
本书内容为如来藏系经典的汉译以及重要的如来藏经典文本所包含的思想之研究。书中重研究分析的如来藏类佛经和论典为《如来藏经》《央掘魔罗经》《不增不减经》《大法鼓经》《胜鬘经》《无上依经》《大云经》《大般涅槃经》《圆觉经》《楞伽经》《楞严经》《究竟一乘宝性论》《佛性论》《大乘起信论》等十一部经和三部论,结论是:上述如来藏经典全部不存在“伪经”或“伪论”的问题。如来藏经典并非大乘佛教独立的派系,而是对于如来法身以及众生成佛的依据等问题所作的新诠释,尤其是,后期如来藏经典已经被瑜伽行派所吸收摄取。后,如来藏说并不存在近代以来学术界所指责的与“大梵”说没有区别等问题;宣称如来藏是“基体”因而如来藏思想不是佛教等说法是没有经典根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