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49元5本 全国名老中医喻文球外科临证治验
全国名老中医喻文球外科临证治验
王万春;喻治达
¥44.50
喻文球教授是江西省中医外科、中医皮肤科的主要创始人,名中医,江西省名中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三、五批学术继承人指导老师,行医四十余载,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对中医外科理论行创造性发挥,他重视脾肾在外科病治疗中的作用,在治疗外科疾病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喻文球老师是从基层的乡村医生做起,临床经历丰富,通过自己孜孜不倦的刻苦努力,加之他自身的悟性很高,思维敏捷、活跃,又有幸跟随国内中医外科、皮肤科多位名医学习,不断的充实提高,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临床风格。 本书旨在传承、发扬当代中医外科名老专家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诊疗技术。
何氏妇科专著校评
何氏妇科专著校评
何应豫;何时希;何新慧;孔祥亮;徐满成;何大平
¥178.50
本书编辑何氏妇科专著5种,这些书目有些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由学林出版社出版,其中不少为影印抄本,舛误较多,今对这些文献作整理、校注、评析,并合为一部出版,便于领会其学术思想、观和临床经验,为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49元5本 神经系统疾病的中西医诊疗方案
神经系统疾病的中西医诊疗方案
樊永平
¥52.0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是以神经外科和神经科学集群为突出特色。《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从临床诊疗实用需求出发,简要概述了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常见与优势病种的概念和中医认识,系统阐述了疾病的西医诊断要、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案,中医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中成药处方及针灸治疗,以及中西医结合诊疗思路和处方,重突出了西医、中医、中西医结合的诊断要、治疗一般原则和用药的基本规律,并推荐一种或几种治疗方案以供参考。本书包含的病种有脑梗死、脑出血、癫痫、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多系统萎缩、肌营养不良、吉兰-巴雷综合征、免疫性脑炎、血管性痴呆、头痛、头晕、失眠、小儿抽动症、硬膜下血肿、脑外伤、胶质瘤、垂体瘤、脑膜瘤、脑积水、颅脑术后发热、焦虑、抑郁等。内容丰富,重突出,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便捷的操作性,所选择的中、西医药物以国家基本用药为主,适合广大临床医师参考使用。
49元5本 肥胖症中西医临床实践
肥胖症中西医临床实践
曾慧妍;陈裕
¥54.00
肥胖的防控强调综合性的治疗方案,包括饮食治疗、运动疗法、药物治疗等,常因肥胖者同时患有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等多种合并症而增加了肥胖症防治的复杂性。肥胖治疗的西药种类较为局限,充分发挥中医药应用,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肥胖防治的临床实践意义重大。为了帮助广大医务工作者及中医药爱好者更好地了解肥胖防治的中西医手段,有效防控肥胖及其并发症、合并症,我们编写了《肥胖症的中西医临床实践》一书。 本书内容具有两大特:其一在于注重中西合璧,融合古今。本书既包括前沿的疾病治疗方案及管理方法,又包含疗效确切的中医保健方法。通过中西合璧,融合古今的论述及阐释,为广大肥胖症患者提供全方位的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实践方案,有效帮助减少肥胖及合并症的危害。其二在于注重学用兼顾,喻理于行。本书学用兼顾,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既详细全面地介绍了博大精深的中医学术理论、中医学术思想的演变脉络,又充分融了实用性强的指南、专家共识、诊疗方案及名医名家治疗经验,详述在临床实践中非常实用的诊疗信息,全面系统地指导肥胖症的中西医临床防治。
49元5本 读案知医
读案知医
郜峦
¥55.00
本书精选收录笔者临床医案50则,基本覆盖了中医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和中医治疗独具特色与优势的部分疑难病症,并结合学生讨论,结合中医传统文献,展示了中医临证思维。同时,本书还阐释了常见病的中医养生和护理等小知识,因此,不仅适合于中医院校学生、中医师的学习,还适合中医爱好者的科普。
六气御龙说伤寒
六气御龙说伤寒
马昆
¥102.50
如果我们能用气化学说把仲景的“六经辨证体系”的原理方法说清楚,也可以说就是在用气化学说对“六经辨证”行一种新的阐述。如果在这个体系内能够把《内经》的人体基本生理功能及其变化特征和病理情况下的处方用药完美地阐释,则医学的基本理论就体现在了这种阐释中,也就可以避免后世学者陷必须面对六经辨证种种不同学说的苦恼中。清楚地阐释六经辨证所包含的理论框架则可以使学习经方者有一个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的总体把握。
49元5本 血气阴阳观读解康平本《伤寒论》
血气阴阳观读解康平本《伤寒论》
王德
¥54.50
康平本《伤寒论》是从日本回流的古本,因康平三年(1060年)由日本侍医丹波雅忠抄录,故后人称为康平本《伤寒论》,是据其抄录时代而命名。全书共一卷十二篇。其总体内容与宋本《伤寒论》大致相同,但从编排的格式看,却与宋本迥异。康平本《伤寒论》具有“条文内容主次清晰,编排格式层次分明”的特。另,国内还有一古本——桂林本《伤寒杂病论》,是伤寒与杂病的合本,内容较康平本及宋本丰富。三个版本均是研究与应用经方不可缺少的文献。三个版本对比,笔者认为当以康平本《伤寒论》为优。 《伤寒论》以“三阴三阳”统病。人感天地之气而生,变现于人体之上,即是“血气”,其源分而不同,“血”源于地,“气”源于天,但合于人体则是一体。“阴阳”为“天地之道”,人处于天地之间,必应“天地之道”。人体“血气”与“阴阳”的关系为“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而“三阴三阳”则是人体血气阴阳演化的状态。本书以“血气阴阳”观读解“三阴三阳”及其病变,更贴近处于天地之间人体的生命活动及其产生病变的实质。
49元5本 痔疮就医指南
痔疮就医指南
李春雨;聂敏
¥29.00
本书为《常见肛肠病就医指南丛书》之一,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向读者介绍痔疮的症状表现、检查方法、诊断治疗及预防保健等方面的知识,精选临床诊疗中患者及家属关心的问题,通过比方、举例子等形式,向大众行健康科普宣教。本书通俗易懂、科学实用,努力做到让读者看得懂、记得住,达到“未病早防,已病早治”的目的。本书适合关心自己及家人健康的大众阅读,也可作为基层医生、社区医生健康科普宣教的参考用书。
49元5本 闫慧敏儿科临证50年心得录
闫慧敏儿科临证50年心得录
郝静
¥38.50
闫慧敏老师是京城著名中医儿科医家,从事中医儿科工作四十余年,临证经验丰富,而且在医、教、研各方面成绩卓著。任北京中西医结合儿科研究所副所长,历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儿科分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第三、第四、第五届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分会副理事长;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分会主任委员;北京中医学会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中医临床学系副主任委员等。获得多项科技成果奖项,并获得 “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突出贡献奖”,“首都名中医”等多项名誉称号。本书稿全面整理、总结闫慧敏老师的学术渊源、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以更好的传承闫老师学术经验,为日后更好的发展、创新中医儿科的诊疗方法起到很好的指导意义。 本书稿大致分为四部分: 一、闫慧敏教授的学术渊源:着重介绍闫慧敏教授从医经历及学术思想的形成过程 二、闫慧敏教授学术思想总结:阐述闫慧敏教授学术特 三、闫慧敏教授临床诊疗经验总结及验案分析:根据闫慧敏教授临证治疗的优势病种,按中医肺系疾病、脾系疾病等系统阐述闫慧敏教授诊治儿童疾病的独特的、具体的学术经验和用药特色,并列举具体病案,并对医案行解析。 四、闫慧敏教授医话:闫慧敏教授儿科疾病诊疗过程中的独特观、读书体会、用药心得等。
49元5本 基层常见肌骨疼痛中西医康复手册
基层常见肌骨疼痛中西医康复手册
毛忠南
¥39.00
基层医务工作者在临床中对常见肌肉骨骼疼痛的基础解剖不熟悉、查体方法不规范、临床诊断不明确、鉴别诊断不清晰,这样导致治疗时,有些疾病疗效不够满意。作者一直在承担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基层中医康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在和基层学员的交流中,这个印象得到了验证。本书针对基层常见的肌肉骨骼疼痛,从最基础的解剖(包括肌肉、骨骼的触诊、生物力学等),常用检查方法,常见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康复几个方面行编写。在编写过程中,结合临床实践、讲授《神经病学》《肌肉骨骼运动控制》等课程的体会,力求用最简洁明确的语言完成撰写,希望能够帮助到基层医务工作者。
49元5本 诊余絮语
诊余絮语
孙嘉霓
¥12.00
孙嘉霓,安徽省岳西县的一名老中医,50余年前跟师学医,之后一直从事临床工作。《诊余絮语》由老先生从数千门诊、住院病例中筛选出的一些效如桴鼓的病证写成的医案,再加上之前发表的或者有感而发的中医文稿汇集而成,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启示。   《诊余絮语》选有作者自治验案近百例,主要选取了一些杂、重、稀少的有效验案,时间跨越达40年(1974-2013),寓作者50余年的临床经验智慧,是一本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学术书。?
49元5本 中医的哲学困境
中医的哲学困境
薄智云
¥18.80
中国哲学是“先行而后知”和“知行合一”的一 门学问,而中医是一门横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特 殊学问。中医源于实践,为中国哲学提供了从实践到 理论升华的强大支撑,而哲学又可以指导中医从临床 实践中找出客观的规律。因此,中国哲学与中医有着 互为依存的关系。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中医已经不 是一个孤立的系统,而是在与西方医学交流的过程中 ,需要不断调整与完善的学科。 薄智云编*的《中医的哲学困境--由腹针经络研 究引发的几个哲学话题》以腹针研究经络过程中引发 的与现代密切相关的几个哲学话题为主线,邀请哲学 界、医学界、教育界的诸多学者以沙龙的方式行多 学科的讨论,使大家能够解读隐藏在中医和腹针背后 的基本规律,掌握中医的真谛。 本书适合于中医院校的学生及广大中医爱好者阅 读。同时,本书也是《腹针疗法》的姊妹篇,大家可 以从中了解到腹针疗法产生的学术思想基础和哲学指 导。为大家深学习腹针提供参考!
49元5本 眼病治疗绝招
眼病治疗绝招
王霖有、兰春莲
¥18.31
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对眼病的治疗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随着时代的变迁,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西方医学治疗技术传入我国,其治疗效果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然而,西医并非*,有些眼病通过西医治疗仍有不尽人意的地方。笔者通过祖父传承的眼部放血疗法,经过四十多年的临床实践,摸索出一套中西医结合治疗眼病的新方法。 为了便于读者更深刻的理解,书中附有验案。这些验案均是笔者临床治疗的实例。后面还附有阐述医者观点的按语。 为了便于鉴别眼病的各种症状,笔者亲自描绘了各种眼病的彩色图谱,以供参考,简单实用。
49元5本 中医临证对药大全
中医临证对药大全
王道瑞
¥39.50
本书以中医临证对药为题,是一部集古今数十位名医大家临证制方遣药之经验著作。书中以“北京四大名医”施今墨先生对药经验为纲,蒐集上迄华佗、张仲景,下至近现代诸名医大家对药运用经验,集选古今医家临床应用对药达553对之多,类分十七,每对药分列功用、解析、剂量介绍之,“功用”言药物配伍之作用及临床主治应用,“解析”言各药之性味、归经、功效及应用并就配伍之源流、作用特予以说明,“剂量”则以常规量为准。本书为中医临床工作者不可多得之参考书。
49元5本 梁氏效验方集
梁氏效验方集
梁宏正,吴社泉
¥58.00
梁氏中医学派是岭南中医内科主要学术流派之一,其代表人物梁剑波是广东省名老中医,岭南中医药名家,全国首批500名老中医之一,流传已逾百年,至今已传承五代以上,临证范围涵盖内、妇、儿、五官等科,各代传承人无不竭力继承,并结合自已临床实践经验,加以发展完善,其中医学术思想体系日臻完善,理、法、方、药独具特色,闻名海内外。 本书主要介绍的是梁氏自创的中药处方。梁氏在古方、家传方、民间方及现代名医方剂的基础上,通过医疗实践中的经验和筛选,总结创制出许多行之有效的自拟方和验方。此流派力主“食古期乎能化,裁制贵乎因时”。重三因制宜,显现岭南流派特色。在编写本书时以内科、妇科、儿科、五官科、食疗分类,有内服、外用、汤剂、成药之别。
49元5本 慢性胃炎中西医诊疗
慢性胃炎中西医诊疗
杜艳茹,王彦刚
¥50.50
本书主要介绍慢性胃炎的中医、西医治疗基本知识、*研究展,结合作者临床实践行详细、系统的整理说明,有一定参考价值。
49元5本 内难经选释:中医入门捷钥
内难经选释:中医入门捷钥
阎洪臣,张焱
¥41.00
本书为学习中医的门教材,节选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和《难经》中重要的原文行阐释,并结合临床实际运用加以发挥。全书分为人与自然、阴阳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病机、诊法、治则治法、养生学说八章,深浅出地讲解了中医基础理论,博观取约,易学易懂,是初学中医者或临床中医从业人员学习中医经典理论的好书。
外伤科、皮科秘本九种:全2册(下册)
外伤科、皮科秘本九种:全2册(下册)
裘庆元
¥69.50
《三三医书》,又名《秘本医学丛书》、《九九医学丛书》,此书的编纂对中医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首先,保存了大量的中医孤本秘籍。是书搜求海内外孤本、珍本、抄本,如《医经秘旨》、《温热逢源》、《医学妙谛》、《伤科方书》、《重楼玉钥续编》、《行军方便便方》等;另外,旁及日本,收有《医余》、《药征》等,保存了大量濒临散佚的医学珍籍。其次.,注重实用,简验方便。裘氏所选多为家传秘本,疗效独特,简练实用。如《重楼玉钥续编》乃郑承瀚家传,名垂数世。其治白喉,无不应手而痊,凡习喉科者,均奉为圭臬。书中所收,多为此类。再次,普及推广中医学术。当时正值废止中医案起之时,中医学术低迷衰微,此书的出版无疑是其救亡中医的一大举措。同样,也为振兴中医,推动中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49元5本 清儒《内经》校记五种
清儒《内经》校记五种
(清)张文虎等,姚海燕,章原
¥30.00
清儒《内经》校记五种,包括张文虎《舒艺室续笔?内经素问》(19则)、俞樾《读书余录?内经素问》(48则)、胡澍《黄帝内经素问校义》(39则)、孙诒让《札迻?素问王冰注》(13则)、于鬯《香草续校书?内经素问》(103则),均是清末著名儒家学者对《内经》行校诂的经典之作。这些学者在对《内经》探赜索隐、辨正讹误的过程中,广征博引,论证过程逐层推,逻辑严密,条理井然,故常能突破前代校注者多囿于医经的局限,取得令人信服的结论,其中灼见、创见颇多,集中反映了清代朴学在医经考据、校勘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对中医文献整理研究有很大影响,对后学者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启示意义。
49元5本 医道江湖:中医入门验案120篇
医道江湖:中医入门验案120篇
李鹏 编著
¥24.99
本书是一位工作在临床一线的年轻中医师所著,用120篇实实在在的医案如实地记录了作者初涉临床时运用中医学思维诊疗疾病的经过。如同一本传奇小说,它以生动的文笔描绘了医患故事的一波三折,书中有重剂起沉疴的酣畅,又有四两拨千斤的灵慧;有中药力挽狂澜的豪情,又有针刺化险为夷的精彩。本书为初涉中医者,展示了一条“明理为先、针药结合、经方为主、时方为辅”的中医学习之路;深中医者读之,相信亦能发现医案背后作者运用伤寒六经、五运六气之理平调阴阳、天人合一之妙。
49元5本 中医临床思维与实践能力
中医临床思维与实践能力
赵凯
¥27.03
如何培养、提高中医院校学生临床实践能力一直是中医临床教学的难题,目前关于中医临床思维方法的教程及书籍比较多,但目前针对中医研究生的中医思维与实践能力培养的教材较少,为了推中医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促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衔,故行此次编写。研究生自我学习及思考能力较强,具备少量的临床实践经历,知道将书本的知识应用于临床,但没有形成较系统的临床思维方法,多数还停留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对症治疗及简单的辨证分型治疗阶段,欠缺的还是如何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有效地运用到临床的能力,而这也是提高中医临床实践能力的关键。首先必须让学生建立系统的临床思维方法,因此研究中医临床思维方法至关重要。有了系统、科学的临床思维模式,对于临床实践能力的提高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就是中医特别强调“悟性”的原因。本书面向研究生,简单概括基础的中医辨证思维方法,重突出如何建立系统、科学的临床思辨方法,以及临床各科的思维方法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限于篇幅,临床各科临证思路不以单病种讨论,不展讨论具体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内容,侧重于临床各科临证思维的培养,以启发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