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满100减50](http://img60.ddimg.cn/web/pcbookstore/mej2x.png)
![柳氏抗癌用药式与药性解三十三讲](http://img62.ddimg.cn/digital/product/29/63/1901312963_ii_cover.jpg?version=8d2568fc-ae51-4f5c-b92e-d6badcd9727d)
柳氏抗癌用药式与药性解三十三讲
¥31.00
作者总结柳吉忱先生几十年治疗癌症的丰富经验,家传师承以及作者多年的治癌临证体会,强调在对癌症辨证论治中,尤须重视法的应用。作者据理以辨证,依法以遣方,随方以用药,如此环环相扣,贯珠一线。该书分上下两篇。上篇详述了中药抗癌用药式:如扶正固本、理气导滞、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以毒攻毒、温阳化气、泻火坚阴、软坚散结、健脾益气、扶正祛邪、欲降先升、阳中求阴、升阳固中、条达枢机、窍醒神、化痰软坚、主辅配伍、中药外治、癌热、放?化疗后、术后、脑瘤、胃癌、肺癌、肝癌、肠癌用药式等二十六讲。下篇讲解了常用抗癌中药类编:如清热解毒药、软坚散结药、化痰祛湿药、活血化瘀药、以毒攻毒药、扶正固本药、理气导滞药等七讲。作者秉承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精神,引经据典,将理法方药阐释得清晰透彻。方剂来源出处,处方方解,中药性味、归经、功能与应用,以及现代药理学作用研究,历代医药学文献对方药功效主治的认识,讲解深浅出,面面俱到,读来真实可信。为临床医师施治时学习和重要参考。
![每满100减50](http://img60.ddimg.cn/web/pcbookstore/mej2x.png)
![中医精准辨证论治学](http://img60.ddimg.cn/digital/product/29/99/1901312999_ii_cover.jpg?version=7099814f-d07a-4210-96ac-4252eeaaccf4)
中医精准辨证论治学
¥158.50
把“辨证论治”作为整体行考察和认识,来研究辨证论治过程的基本路径和内在规律,研究理法方药精准对应的规律,研究从临床“病证”到“处方”的客观分析方法,就显得非常必要。这就是对倡建“中医辨证论治学”的思考,目的是明晰理法方药精准对应规律,明确提高主观辨证论治准确性的客观判别依据,疏理清楚辨证论治内蕴的主体思维,促辨证论治水平的提高。 本书旨在培养中医者面向临床实践的辨证论治思维,掌握辨证论治过程基本路径中的“三定三对”六个具体步骤及其蕴涵的基本规律,即用确定病位、确定病性、确定病因的“三定”方法来提高辨证的准确性,用方证对应、药症对应、药病对应的“三对”方法来提高论治的准确性,一步再考量“三因制宜”原则对辨证论治的指导价值,终提出“三定三对三宜” 作为实现“理法方药”精准对应的客观依据。 本书选择了代表脏腑常见病证的100余例临床真实案例行辨证论治过程分析,分别从四诊症状和体征的脏腑经络及气血阴阳归属、四态五阶段辨证过程、方剂与证候的对应关系、药物与证候症状疾病的对应关系、一药治疗“多病多证多症”的对应关系、处方分析、病因与病机演变过程的分析、证候的寒热虚实性质分析、辨证施膳与禁忌分析和预后等方面行了详细的论述,同时纳了体现中医“三因制宜”的基本原则,反映出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整体过程。
![每满100减50](http://img60.ddimg.cn/web/pcbookstore/mej2x.png)
![中国贴敷治疗学](http://img62.ddimg.cn/digital/product/35/1/1901323501_ii_cover.jpg?version=b372a445-1570-4744-b58e-c849f62ee5da)
中国贴敷治疗学
¥134.50
本书系统整理了医书中的贴敷方、古代贴敷应用医案及现代贴敷疗法的研究成果,分为上、中、下、附四篇。上篇从宏观上介绍贴敷疗法的发展历史、作用原理、应用范围、特及现代研究;中篇介绍贴敷常用药物的作用及不同剂型的制造及功用;下篇介绍内、外、妇、儿、骨伤、皮肤、五官等科近200种常见病症的贴敷治疗方法;附篇介绍田从豁教授的学术成就、贴敷治疗操作规范等。本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是贴敷疗法的系统总结。适合从事中医内科、中医外治疗法和针灸临床工作者参考,对中医学教学和科研人员及贴敷疗法爱好者也很有参考价值。
![每满100减50](http://img60.ddimg.cn/web/pcbookstore/mej2x.png)
![伤寒补天石; 续伤寒补天石](http://img61.ddimg.cn/digital/product/35/23/1901323523_ii_cover.jpg?version=87e472c4-64d9-4193-b1de-5c5d2b0b5e78)
伤寒补天石; 续伤寒补天石
¥46.50
《伤寒补天石》,明?戈维城撰。戈维城,字存橘,江苏吴中(今吴县)人,生卒时间不详,约生活于明万历、崇祯至清初。著《伤寒补天石》正编上、下卷和续编上、下卷。该书上卷自“伤寒统辨”起至“冬温伤寒”共51篇;下卷自“时行疫证”至“足厥阴肝经证”共46篇;续编上卷,自“恶风恶寒”起至“背恶寒”共47篇;续编下卷,自“心悸”起至“百合病”共43篇。其学术成就在于较早从辨证论治角度研究《伤寒论》,以伤寒统辨温疫杂症,以辨似统揽诸症诸法,以类症、类病、类法、类变归纳外感证治体系,立足于实践,适应于临床,补亡拾遗,对明清伤寒学派的发展、温病学派的形成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和贡献。对该书的编注校勘,既是重新认识该书的伤寒学术价值及贡献,也是普及仲景文化、传承创新、继往来的历史责任和时代担当。
![每满100减50](http://img60.ddimg.cn/web/pcbookstore/mej2x.png)
![精明失养从脑论治:中医药辨治甲状腺疾病](http://img62.ddimg.cn/digital/product/27/74/1901322774_ii_cover.jpg?version=aa07908c-878e-47d9-8f94-772ab5e7c8f9)
精明失养从脑论治:中医药辨治甲状腺疾病
¥63.50
本书由全国名老中医张曾?s教授及其工作室数位专家编写,内容包括各类甲状腺疾病的概念;目前中西医对其病因病机及治疗的认识;编者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的治疗各类甲状腺疾病的治疗原则及经验方并综述其他中医名家对各类甲状腺疾病的认识及治疗;甲状腺疾病预防及调养、甲状腺疾病研究展等甲状腺疾病医师关注和困惑的相关知识。 全书首次从中医学角度提出了甲状腺病的概念并系统总结了甲状腺疾病中医病因病机治疗方法及名家独到经验,是一本思想性、科学性、实用性并重的医药参考书,对中医从业者来说,是不可多得的高级临床指导用书。
![每满100减50](http://img60.ddimg.cn/web/pcbookstore/mej2x.png)
![一个肿瘤科医生的中医心悟](http://img60.ddimg.cn/digital/product/27/84/1901322784_ii_cover.jpg?version=1cc71417-2904-427a-939a-ce2c39bf60bb)
一个肿瘤科医生的中医心悟
¥39.50
作者曾出版中医、易经、肿瘤、营养、文学书籍二十余本。作为一名肿瘤医生,作者推出中医无毒抗癌治疗,二十年来救人无数。他的中医心悟是不仅要中医传承,还要中医创新。在治疗上采用辩证与辨病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应对诸如癌症、瘟疫等疑难顽症对人类健康的挑战。这个40课的系列讲座也是一部通俗的中医教材,不仅有传承中医的内容,也有个人对中医独特的见解,多数是前人没有提出过的中医创新观。中医同道、中医大学生、西学中的医生和中医迷们都会感兴趣,本书还顺应了社会上许多人想自学中医的热,估计发行量可观
![每满100减50](http://img60.ddimg.cn/web/pcbookstore/mej2x.png)
![知行合医:直击临床讲金匮](http://img61.ddimg.cn/digital/product/54/46/1901325446_ii_cover.jpg?version=d7b29462-7291-464f-a6fb-7cae354c2315)
知行合医:直击临床讲金匮
¥134.50
宋柏杉讲金匮要略课程的精华版。宋老师曾在北京中医药协会举办的经方论坛中担任特邀嘉宾做专题讲座,被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评为“河北省优秀青年中医骨干人才”称号。现任世界中医联合会青年中医培养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精诚中医学会会长。倡导中医复古,为了推中医事业传承做了大量工作。采用纯中医辨证思维,临床用药精简,疗效显著,治愈诸多肿瘤、血液病等疑难杂症,其纯中医辨证思维及用药思路为中医业界所推崇。
![每满100减50](http://img60.ddimg.cn/web/pcbookstore/mej2x.png)
![四大名医之孔伯华医集全编(第2版)](http://img60.ddimg.cn/digital/product/54/48/1901325448_ii_cover.jpg?version=48b34391-a5da-4faf-aaca-7737327378be)
四大名医之孔伯华医集全编(第2版)
¥110.50
孔伯华与汪逢春、萧龙友、施今墨并称北京四大名医。主张病必求其本,临证注重湿与热。以善治温病著名,更以善用石膏一药,为医林所景仰。本书通过医论和医案两大主体内容,全面展现孔先生的学术成就和临床经验,让一代名医的风采再现。本书整理者孔令谦,男,著名中医文化学者,孔医堂创始人,孔伯华中医世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现任孔医堂董事长,孔伯华学院院长,世界孔子协会副会长,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养生分会副会长,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会医药养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中医药师承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知识共享中国大陆国际委员会委员等职。
![每满100减50](http://img60.ddimg.cn/web/pcbookstore/mej2x.png)
![中药炮制技术解析](http://img62.ddimg.cn/digital/product/79/48/1901327948_ii_cover.jpg?version=9f847a41-f5d9-4e61-a686-c775c6f04349)
中药炮制技术解析
¥45.00
本书围绕中药炮制领域的实际状况和发展方向,联系中药饮片行业的具体生产实际,针对中药炮制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在广泛调查研究、收集材料、总结经验、分析归纳的基础上,本着新颖、实用、深、系统的宗旨,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形式,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达到内容创新与形式创新的统一。
![每满100减50](http://img60.ddimg.cn/web/pcbookstore/mej2x.png)
![寒温融新:何炎燊伤寒温病医验集](http://img60.ddimg.cn/digital/product/1/6/1901330106_ii_cover.jpg?version=c9d81004-8fff-44ca-a6a6-081dcbb871fa)
寒温融新:何炎燊伤寒温病医验集
¥68.00
岭南中医学研究有着丰富的内容,一方面继承中医药学的理论和经验,同时也结合岭南地区的特,为中医药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特深值研究,广东医家尤应不断深挖掘岭南医学和岭南医家之特,研究其历史渊源、学术思想等等,为发展岭南中医学而努力。何老为岭南著名中医药名家,国务院批准为“有突出贡献中医药专家”,有生之年来为岭南中医学发展作出不懈的努力,然而何老大部分未刊手稿仅能内部保存于东莞市档案馆内,未能让后人从中汲取其学术精髓。本书兹取何老未刊手稿中与临床密切的伤寒温病学部分行整理,学习何老“寒温融新”思想下处方用药和疾病辨治的经验,以期更好让经典灵活运用于临床。 本书是何老关于伤寒、温病学未出版过的讲义、著作,同时汇集了何老对伤寒温病学运用的学术思想、临证效方及临床验案,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何老在伤寒温病经典运用中形成自身独特的学术思想的医术造诣。本书共分上、中、下、附四篇。上篇“医著医论”,为搜集整理何老在20世纪70至80年代从事中医教育时,留下关于伤寒、温病的讲义、著作;中篇“临证效方”,以《何炎燊临证试效方增补修订本》2010年版,《何炎燊临证试效方》1995年版两书中的“外感热性病篇(伤寒温病)”为主,旁参《常用方歌阐释》中相关方剂解释;下篇“临床验案”,选取《竹头木屑集》《双乐室医集》等已著书刊关于伤寒温病的医案;附篇为何老整理东莞名医钱颖根先生的著作,其按语部分体现何老暑热病辨治思想。
![每满100减50](http://img60.ddimg.cn/web/pcbookstore/mej2x.png)
![妙法巧治案](http://img61.ddimg.cn/digital/product/87/31/1901328731_ii_cover.jpg?version=7e096b2c-e6a0-4238-8dee-86d5beea4661)
妙法巧治案
¥36.00
作为浙江省名医、著名中医妇产科专家,中医功底深厚,临床经验丰富。本套书作者精选临证50年颇具特色的验案,包括疑难重病会诊案、男治病证案、少见病证案和妙法巧治案,每则案例加精炼按语,点出验案的关键。
![每满100减50](http://img60.ddimg.cn/web/pcbookstore/mej2x.png)
![陈云凤临证心悟](http://img62.ddimg.cn/digital/product/34/69/1901323469_ii_cover.jpg?version=c88fffdd-380a-49c8-839b-1d92e82cbe4d)
陈云凤临证心悟
¥38.50
本书为我社《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心得系列丛书》的其中一个分册,作者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已圆满完成了“读经典、勤临床、跟名师”的全部任务要求。作为国家区域肺病中心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肺病专科负责人,四川省名中医,四川省及成都市老中医师带徒指导老师,个人的四川省名中医工作室和天府名医工作室在建,带领团队充分发展中医药特色优势。主要内容为作者作为“全国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的研修心得和感悟,读经典与临证感悟相结合,将中医理论与临床相结合,结合个人临证经验针对部分疑难病如肺纤维化提出个人的中医理论见解;勤临床不断总结对于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等的典型医案;跟名师不断总结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的宝贵临床经验,薪火相传。该书籍的出版将有助于从事中医药工作者学习临证,更有利于师带徒指导中医医生、研究生及规培医生如何从中医理论学习结合实践,将中医经典与临床经验相结合,授人以渔,提高中医临证及辨治水平。
![每满100减50](http://img60.ddimg.cn/web/pcbookstore/mej2x.png)
![医论医话及疑难重症中医临证思辨录](http://img62.ddimg.cn/digital/product/35/23/1901343523_ii_cover.jpg?version=1d00a195-376e-4e04-92a8-f577b780cd9a)
医论医话及疑难重症中医临证思辨录
¥119.50
《名老中医张玉龙医论及危难重症临证思辨录》一书,是作者从医五十多年的临证心悟及经验总结。对中医理论从宏观和微观方面行了深的探讨,选编了作者亲自治疗的典型医案110例,涉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疑难重症的临证思辩、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具有显著的中医特色,突出的临床疗效、鲜明的时代特征,体现了作者对许多疑难重症,特别是一些现代难治性疾病认识的新观,治疗的新方法。是一本理论与临床相结合、经方与时方相交融、传统与新知相辉映的实用性中医读本,具有较好的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参考价值,是研究当代中医药名家学术观及临证思维的重要资料。
![每满100减50](http://img60.ddimg.cn/web/pcbookstore/mej2x.png)
![鍉圆针系统痧疗](http://img60.ddimg.cn/digital/product/35/31/1901343531_ii_cover.jpg?version=517fbd6c-e0d0-4e56-9c20-fd52bc36f770)
鍉圆针系统痧疗
¥55.50
本书以鍉圆针系统痧疗的理论知识为基本内容,突出技能实训和临床实用,突出临床常见病症操作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分为历史源流、技艺篇、临床医案、传承模式与学生跟师感悟四个部分。其中,绪论主要介绍鍉圆针系统痧疗技艺的源流与发展;技艺篇主要介绍鍉圆针系统痧疗的常用工具、技术操作、作用原理及临床适用范围;临床篇重介绍内科、妇儿科、皮外伤科、五官科、急症等30余种病症的有效案例,传承模式与学生跟师感悟主要介绍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西高安、河北扁鹊故里内丘等拜师于我门下的学生们的学习体会。
![每满100减50](http://img60.ddimg.cn/web/pcbookstore/mej2x.png)
![中医心阅.探索篇](http://img61.ddimg.cn/digital/product/35/49/1901343549_ii_cover.jpg?version=9f28d7db-9766-4516-ae3b-a138da436d9e)
中医心阅.探索篇
¥44.00
《中医心阅:探索篇》为“中医心阅”丛书之一。为作者20余年思考中医药基础理论与临床应用的心悟之作。 《中医心阅:探索篇》分第1章基础篇(11个专题)、第二章临床篇(15个专题)、第三章十五年之“梦”(1984年至1999年狂想录)以及附录(1984年至1999年狂想录手稿选登)分别行阐述。既有理论探讨,又有临床实践,科学性、实用性强,并具有创新性,对中医中药理论研究、继承与发展以及临床实践均有较好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用心阅读,定能获益匪浅。
![每满100减50](http://img60.ddimg.cn/web/pcbookstore/mej2x.png)
![黄石屏金针疗法传承录](http://img61.ddimg.cn/digital/product/35/51/1901343551_ii_cover.jpg?version=71652ed6-8f24-4685-a3a7-cda415660668)
黄石屏金针疗法传承录
¥32.00
“金针”曾是古代针具的统称,盖因针具属金属一类,故以“金针”命之。在中国的医学史上,也确实有不少针灸医家以黄金制作的针具,救民疾苦,起死回生。由陈腾飞编*的《黄石屏金针疗法传承录》一书中的黄石屏金针流派,起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以武术为基础,以金质毫针为工具,以长针透穴为其特色。这一流派的医家们,以其精湛的金针技艺,在满目疮痍的晚清民国年代留下了辉煌的印记。随着历史的推演和针具的统一改革,这一金针流派的事迹已逐渐淡出针坛。作者通过寻访金针传人,搜集相关资料,梳理出了黄石屏金针一脉的历史源流。全书分为六卷,每卷收录了金针传人的相关*作和生平事迹。其中,**卷收录了黄石屏《》的全部内容。
![每满100减50](http://img60.ddimg.cn/web/pcbookstore/mej2x.png)
![名医辨体质瘦身吃出来](http://img60.ddimg.cn/digital/product/35/79/1901343579_ii_cover.jpg?version=414fefc5-a248-4f8c-abb9-ff8494ccaa95)
名医辨体质瘦身吃出来
¥24.00
本书汲取了北京市名老中医的丰富经验,结合中医相关理论,通过一个个通俗易懂的小故事,针对不同的体质进行个体化的食疗定制,本书内容详实、版面活泼、文字简练,集科学性、知识性及趣味性与一体,可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
![每满100减50](http://img60.ddimg.cn/web/pcbookstore/mej2x.png)
![经典火神派临床心悟](http://img61.ddimg.cn/digital/product/8/65/1901330865_ii_cover.jpg?version=7fb6f7f0-f090-437f-b6a6-44be0068f66d)
经典火神派临床心悟
¥47.50
本书是作者在此前多年研究的基础上,一步研究、推出新认识,新观。讲道理,附以例案,以案证理,讲求实用,逻辑性性,、看得明白。充分补充、丰富、深化火神派学术内涵,凝聚了作者的研究成果,归纳了火神派的学术四大纲领、处方三大特色。突出临床经验,更富实用价值,析理精当,有助推动火神派学术发展。
![每满100减50](http://img60.ddimg.cn/web/pcbookstore/mej2x.png)
![中医国学八讲](http://img62.ddimg.cn/digital/product/42/68/1901334268_ii_cover.jpg?version=740bd00e-7b8e-44bc-825d-82b6443b1ab0)
中医国学八讲
¥42.00
该书立足于中华传统学术和文化,以研究中医学术的源流及其发展基本规律、推动中医学术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从文化、历史、宗教、文献、语言等各个视角广泛深入地探讨国学对中医的影响研究,探究国学中的中医学思想,并深入挖掘中医本身的国学内涵,主要包括经学与中医、史学与中医、诸子与中医、宗教与中医、文学艺术与中医、天文与中医、地理与中医、时令与中医、职官与中医、避讳与中医等,为读者较为*地展现中医国学的学术风貌。
![每满100减50](http://img60.ddimg.cn/web/pcbookstore/mej2x.png)
![刘民叔扶阳思想与证治精粹](http://img62.ddimg.cn/digital/product/43/4/1901334304_ii_cover.jpg?version=6afd95c9-5f98-4c15-8ec9-c06c492760e6)
刘民叔扶阳思想与证治精粹
¥44.50
刘民叔(1897—1960年),四川成都人, 少时跟随祖父、外祖父学医,后来从学于国学大师廖季平,深刻钻研国学和古中医学,再后来又侨居上海行医,一生致力于古医学的复兴。刘民叔行医40余年,精于内科,兼通妇、儿科,早年熟练运用经方,如使用麻黄汤、桂枝汤、白虎汤、承气汤等经方原方治疗时疫杂症;晚年探索以扶阳理论指导治疗肿胀、肿瘤等疑难重症。治疗杂病时刘民叔以虚实为纲,治实重在攻邪,熟练运用巴豆、甘遂、芫花、水蛭等峻烈之品;补虚重在扶阳,常用大剂的姜、附、桂、硫磺等。生平著有《鲁楼医案》、《伊尹汤液经》、《时疫解惑论》、《肿胀编》、《华阳医说》、《伤寒论霍乱训解》、《素问痿论释难》、《神农古本草经》等。 本书收集了很多的原始资料,以及近代的中医史料,从刘民叔成长的历程,从历史人物的角度,深刻的体会和挖掘刘民叔的扶阳思想,丰富了运用经方和发展经方的方法论。同时,作者认为本书对刘民叔的扶阳思想和对中医经典理论的认识和发掘也是很深刻的,有价值的。
![每满100减50](http://img60.ddimg.cn/web/pcbookstore/mej2x.png)
![指纹医学研究现状与展望](http://img60.ddimg.cn/digital/product/47/21/1901334721_ii_cover.jpg?version=bebc0686-f344-482b-a7ad-02614fb08b36)
指纹医学研究现状与展望
¥39.90
本书在学习、综合各家指纹学说的基础上,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在指纹形成和演变方面的不同见解;在整理、完善指纹结构学说的同时,提出了箕形纹、斗形纹和弓形纹之外的第四种具有一定医学意义的纹类——异常结构纹。书中提出了病理性指纹和病理性构件的概念,前者为异常结构纹、弓形纹及逆向纹类等;后者有点状、K状和X状纹等。此外,还有对指纹的“正、逆”讨论,以及各类指纹在不同指位上的分布特征分析。在此基础上,作者还提出了指纹与血型之间匹配的规律,并对该发现和部分病例进行讨论,提高了预测的准确率,具有可靠的健康预测和优生优育评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