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刊药性要略大全
¥46.50
《新刊药性要略大全》十一卷,卷一总论,总述诸品药性阴阳论、用药阴阳法象、手足三阴三阳明训图、药性升降浮沉补泻法、引诸经报使歌诀、泻诸经火邪用药例、散诸经寒邪用药例、洽诸经头痛要药、孕妇忌用诸药、药有十八反、药有十九畏、药性赋等。卷二至卷十各论,共收录药物706味,分为草木花卉部、金石贝壤部、人部、虫豸禽兽部分述各药。卷十一附太医院经验捷效单方156首。本次整理以日本龙谷大学图书馆收藏的明代嘉靖二十四年(1545)明德堂刻本为底本。


医便
¥36.00
《医便》五卷,明代方书,为明·王三才、饶景矅于公元1614年重辑。该书初成于16世纪中叶,为二卷本,*初作者待考。现存*早版本为明万历十五年(1587)。 是书分五卷,卷首为提纲,主要列述诸方主治大要。卷一至卷五以病证为纲,分述各方之组成、功用、制法,及服用方法或加减变化,兼以医论。书中先载“饮食论”、“男女论”二篇大论,阐述了饮食、房室方面的养生之要旨,言简意赅,旨在防患于未然。全书共载历代名方、验方226首,并按四时及妇、幼、外、伤诸病证科目分类选方,以为对证之治。书中所载诸方多为历代方书常用之良方,博取兼蓄,每被医家所喜用,如东垣之补中益气汤,河间之防风通圣散等,实可谓一部良方集。 本书可供中医专业本科以上医学生,及广大中医古籍爱好者阅读。 作 者 简 介 王三才,明代官吏,生卒年不详。浙江萧山人,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士。尝官江西提刑按察司按察使。辑有《医便》五卷。


任之堂中药讲记
¥19.25
本书以理顺中药思路为主线,展示了传统中医为独特的取象悟性思维,将任之堂的用药心法全盘托出。在轻松学习之余,将中医精髓的医理(升降气机)以通俗的文字讲述出来。书里颇多对药象、病象、自然万象的领悟,观独特新颖,发前人所未发,大学者悟性,令人有迅速步中医之门之感。老师每天有感必讲,学生每天有闻必录。讲学记录之中,将精深的医道,用取类比象、譬喻之法,妙趣横生地演绎出来。书里既没有条条框框的束缚,也没有空洞的理论说教,讲述了大量丰富的临床实践案例,以及行医故事,偏方、验方。这部以师长口述、学生记录发挥的中医普及读物,理事圆融,雅俗共赏,适合中医爱好者、中医初学者阅读、参考。


悬磁灸疗罐艾灸法
¥78.50
艾灸疗法是一种具有治病、养生、保健作用的中医传统疗法,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经过历代的医学家不断临床实践,在治病、养生等方面的应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个案积累到疾病专著,灸法逐渐发展为一门学科——灸疗学。近现代以来,在党和人民的领导下,中医传统医疗技术得到较大的发展和提高,灸法学的理论和应用也极大地丰富起来。 社会的进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传统的艾灸疗法相当耗时,多个部分操作不方便,温度不易控制,不能随身携带等等缺点,悬磁灸疗罐应运而生,能够实现红外线、热能、磁能、艾灸同步导入,透过人体皮肤产生能力被生物细胞所吸收,引起组织产生温热效应,活化组织细胞,激发脏气功能,起到排毒祛瘀,散寒祛湿,温通经络,温补阳气等作用。同时能够消除以上传统疗法各种不便,满足现代都市白领工作与保健同时进行。本书通过搜集列举出实用有效预防保健方案,系统而完整,方便查阅及操作,非常适合广大中医药临床工作者、中医爱好者、广大群众参考阅读和工作指导。群众基础良好,接受度高,推广方便,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中医抗癌新思维三十二讲
¥25.50
中医无毒大剂量抗癌疗法与目前西医的有毒抗癌治疗完全不同,它不是强攻,而是一种缓攻。这是一种不伤害身体,能够促人体免疫力、激发自愈力的抗癌疗法,但又不同于传统中医以调理五脏、平衡阴阳的辨证论治,也不同于现代中医对癌症扶正和以毒攻毒的疗法。中医大剂量无毒抗癌疗法的提出是结合了现代医学对疾病的认识,结合了我个人几十年的临床经验,采取辩证与辨病相结合,交替选用各种无毒或低毒有抗癌作用的中药,并对癌行极限施压。 中医大剂量无毒抗癌疗法特别适合治疗高中分化的低恶性度癌,而这类癌约占人类全部癌的95%,是西医目前治疗的空白,或者说是西医的短板,因为西医以放化疗为代表的有毒抗癌治疗,只适合治疗高恶性度癌,只占人类全部癌的5%。遗憾的是,西医近一个世纪以来,却将治疗高恶性度癌的有毒抗癌疗法广泛用于治疗低恶性度癌,造成了很多误伤。因此,我认为医学界对这一问题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并且采取相应的政策导向,就像我们制定不许滥用抗菌素的相关政策那样,对癌症病人同样不能滥用放化疗。本书列举了很多实际病例向医生和病人说明这一问题。同时详细介绍了中医无毒大剂量抗癌疗法,以及临床上获得成功的一些病例。本书向病人指出:医学上治疗癌症除了放化疗等有毒抗癌疗法外,还可选择对身体伤害不大的中医无毒抗癌,从而与癌长期周旋,即与癌磨,不与癌搏。


兵家伤科
¥70.50
《中国古代伤科图书集成系列》是一部伤科专业丛书,亦是一部伤科发展的史书。本丛书在1998年人民卫生出版社《伤科集成》和 2003年中医古籍出版社《伤科集成续集》的基础上,再次收集整理编撰而成(增加伤科专著30余种)。李经纬认为本书“囊括了全国各主要图书馆馆藏……既补遗了骨伤科专著,又是骨伤科的工具书。”马继兴更叹:“专著大多数系手抄本,孤本又较多,部分集自民间,部分集自海外……几乎收落了目前国内所能收集到的伤科专著……” 本丛书共10个分册,包括《经典伤科》《儒家伤科》《道家伤科》《佛家伤科》《兵家伤科》《民族伤科》《汇通伤科》《流派伤科》《导引伤科》《杂家伤科》。本丛书每册40万-50万字,可供从事中医,尤其是骨伤科及医史文献人员参考。


推求师意
¥28.00
丹溪学派的传承与创新》是《浙派中医系列研究丛书》(专题系列)编撰工程中的一部重要著作,该工程得到了浙江省中医药现代化专项的立项支持(项目编号2020ZX002)。本选题对丹溪学派行系列规范的整理研究,全面梳理该学派的传承脉络,挖掘丹溪学派形成的背景和学术渊源,探讨其主要学术思想和成就,以及对后世医学发展的影响。全书分别对丹溪学派代表人物生平和与著述选介、原文选析、方剂选录及医案选按等方面的研究,纲目分明,条理清晰,内容精要,更加切合临床实用。如此大规模的对丹溪及其传人的有关论述述行系统的整理研究及学术研讨,以冀准确、完整地反映“丹溪学派”的学术体系,这在国内尚属首次,具有创新性,出版价值颇高。本专著的出版,适合于中医医疗、教学、科研人员以及中医爱好者阅读,对于展中医学术流派的研究也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黄帝内经素问白话解
¥213.00
《郭霭春全集》收录郭霭春教授著作共计800万字左右。《黄帝内经素问白话解》为《郭霭春全集》之一,主要内容是对《黄帝内经素问》行校勘和注释同时,予以语译,以通俗易懂的白话文形式解读。《全集》全面反映了他在中医药学领域的学术成就。郭霭春先生治儒通医,文理医理融会贯通,精通史学、国学,于目录、版本、校勘、训诂、音韵等专门之学,造诣精深,并善诗词。他深研中医基础理论,精医史、善临证,尤以文献研究和中医内科见长,有“津沽杏林三杰”之誉。治学精勤,著作颇丰,其代表作有《黄帝内经素问校注》《灵枢经校释》《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灵枢经校注语译》《中国医史年表》《中国分省医籍考》等。


中医藏象学说的理论研究进展
¥39.50
本套丛书主要以“973”项目课题“现代中医学术创新的理论分析与总结”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古代天人关系理论与中医学研究”的工作为基础,以省部级以上成果奖、973项目、国家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主体,对60余年来现代中医理论研究成果系统梳理分析的基础上,按照中医学概念问题研究、中医哲学思维方法研究、中医藏象理论研究、中医病因病机理论研究、中医经络理论研究、中医治则治法理论研究、中医体质理论研究、天人关系理论与中医学研究等专题,系统阐述各领域的研究成果、存在问题、研究前景,并提炼其中具有标志性和一定影响的中医理论新概念、新学说,深考察其形成的实践基础及源流,确认其原创性及理论价值,揭示科学内涵,规范理论表述。


桂派名老中医.学术卷.周培郁
¥23.50
本书是全国名老中医周培郁教授的学术经验集萃。全书共五个部分。部分为医家小传,介绍周培郁教授的学习成才经历和职业品德。第二部分为学术思想精华,总结周培郁教授中西医结合诊疗和扶正理论等学术思想。第三部分为医论医话,主要介绍周培郁教授对肝脏生理、病理、相关疾病的理论总结和临床经验。第四部分为经验方,介绍周培郁教授临床实践中的经验方药。第五部分为年谱,介绍周培郁教授生平以及重大事件。


规定药品考正;经验随录方
¥47.50
丹溪学派的传承与创新》是《浙派中医系列研究丛书》(专题系列)编撰工程中的一部重要著作,该工程得到了浙江省中医药现代化专项的立项支持(项目编号2020ZX002)。本选题对丹溪学派行系列规范的整理研究,全面梳理该学派的传承脉络,挖掘丹溪学派形成的背景和学术渊源,探讨其主要学术思想和成就,以及对后世医学发展的影响。全书分别对丹溪学派代表人物生平和与著述选介、原文选析、方剂选录及医案选按等方面的研究,纲目分明,条理清晰,内容精要,更加切合临床实用。如此大规模的对丹溪及其传人的有关论述述行系统的整理研究及学术研讨,以冀准确、完整地反映“丹溪学派”的学术体系,这在国内尚属首次,具有创新性,出版价值颇高。本专著的出版,适合于中医医疗、教学、科研人员以及中医爱好者阅读,对于展中医学术流派的研究也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中医肺病方剂辞典
¥324.00
河南中医药大学的“十一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学科中医肺病学与“十二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学科中医各家学说、河南省中医医史文献重学科等合作,遴选汉代至1949年中医文献中有关防治肺系疾病的文献资料,历时4年完成了有关数据库的建设,为检索中医肺系疾病防治文献提供了重要的工具。本书根据此文献数据库中的方剂文献资料,参考《中医大辞典》《中医方剂大辞典》《中药大辞典》等工具书编纂而成,全面收集防治肺系疾病的方剂,筛选防治常见肺系疾病感冒、咳嗽、喘病、哮病、肺胀、肺痈、肺痿、肺痹、肺痨、肺积、痰饮/悬饮、咯血/咳血、鼻衄、鼻渊、鼻鼽、喉喑、喉痹等的方剂8000余首。


实用方剂现代临床解惑
¥49.00
中医方剂或中药复方是中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历代中医学家久经考验的临床结验的结晶,也是中医药理论与临床相结合的桥梁。为适应当今治疗疾病和养生保健的需求,对以往的方剂已无现实意义的涌吐剂和杀虫剂不予列,并根据当代需求,增延缓衰老剂和调经种子剂。本书分总论和分论,总论分方剂源流与发展、中医治法与方剂、方剂配伍和炮制、中医药组方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中医药创新及国际化等共5章节撰写;分论分解表剂、清热剂、祛湿剂、温里剂、和解剂、泻下剂、理气剂、活血剂、止血剂、补益剂、抗衰老剂、调经种子剂、安神剂、治风剂、止咳化痰平喘剂、治燥剂、消导剂、窍剂、固涩剂和自验方等共20章行分述,内容以理论与临床相结合、中西医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古今医学名家观与现代医药成就相结合、科普知识与养生保健相结合为重,使本书能更好地适合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医界的实际需要,并能有益于中医药自学者和普惠于喜爱中医药知识的广大读者。


鍉圆针系统痧疗
¥55.50
本书以鍉圆针系统痧疗的理论知识为基本内容,突出技能实训和临床实用,突出临床常见病症操作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分为历史源流、技艺篇、临床医案、传承模式与学生跟师感悟四个部分。其中,绪论主要介绍鍉圆针系统痧疗技艺的源流与发展;技艺篇主要介绍鍉圆针系统痧疗的常用工具、技术操作、作用原理及临床适用范围;临床篇重介绍内科、妇儿科、皮外伤科、五官科、急症等30余种病症的有效案例,传承模式与学生跟师感悟主要介绍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西高安、河北扁鹊故里内丘等拜师于我门下的学生们的学习体会。


医论医话及疑难重症中医临证思辨录
¥119.50
《名老中医张玉龙医论及危难重症临证思辨录》一书,是作者从医五十多年的临证心悟及经验总结。对中医理论从宏观和微观方面行了深的探讨,选编了作者亲自治疗的典型医案110例,涉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疑难重症的临证思辩、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具有显著的中医特色,突出的临床疗效、鲜明的时代特征,体现了作者对许多疑难重症,特别是一些现代难治性疾病认识的新观,治疗的新方法。是一本理论与临床相结合、经方与时方相交融、传统与新知相辉映的实用性中医读本,具有较好的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参考价值,是研究当代中医药名家学术观及临证思维的重要资料。


名医辨体质瘦身吃出来
¥24.00
本书汲取了北京市名老中医的丰富经验,结合中医相关理论,通过一个个通俗易懂的小故事,针对不同的体质进行个体化的食疗定制,本书内容详实、版面活泼、文字简练,集科学性、知识性及趣味性与一体,可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


黄石屏金针疗法传承录
¥32.00
“金针”曾是古代针具的统称,盖因针具属金属一类,故以“金针”命之。在中国的医学史上,也确实有不少针灸医家以黄金制作的针具,救民疾苦,起死回生。由陈腾飞编*的《黄石屏金针疗法传承录》一书中的黄石屏金针流派,起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以武术为基础,以金质毫针为工具,以长针透穴为其特色。这一流派的医家们,以其精湛的金针技艺,在满目疮痍的晚清民国年代留下了辉煌的印记。随着历史的推演和针具的统一改革,这一金针流派的事迹已逐渐淡出针坛。作者通过寻访金针传人,搜集相关资料,梳理出了黄石屏金针一脉的历史源流。全书分为六卷,每卷收录了金针传人的相关*作和生平事迹。其中,**卷收录了黄石屏《》的全部内容。


赵尚华中医外科临证医案集
¥23.50
本书汇集赵尚华教授数十年中医外科临证体悟,作者在搜集赵尚华教授各历史阶段临证医案的基础上,将其合理归纳总结,从“专法论治”“专病论治”“临证杂病验案录”“临床常用经验方”“辨证论治别悟”“学术思想概要”等不同视角,较好地总结了赵尚华教授的临证经验,并终凝练出赵尚华教授关于中医外科学专业的、独具特色的学术思想概要。


黄帝内经灵枢校注
¥126.50
《黄帝内经》由《素问》和《灵枢》组成,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大约成书于战国至西汉时期。《灵枢经校释》是20世纪60年代国家科技部科研项目。 全书所论内容十分丰富,包括阴阳五行、藏象气血、腧穴针道、病因病机、诊法病证、治则治法、医德养生、运气学说等,较为详尽地论述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以及针法等有关内容,突出了古代的哲学思想,强调了人体内外统一的整体观念,从而成为中医基本理论的渊薮。本书对《灵枢经》行全面的校勘、注释、语译,并加按语。底本选用明赵府居敬堂本为底本,校注则参考了现存多种版本、注释本和相关著作。


随息居重订霍乱论
¥31.50
《随息居重订霍乱论》是清代名医王孟英在其自身著作《霍乱论》的基础上增补和重订而成。全书分为上、下二卷 ,上卷包括病情、治法两篇,下卷包括医案、药方两篇。全书详细叙述了寒霍乱与热霍乱的病因、病机及诸多临床病案,且列举了众多误治、失治的解决方案,为后世医家探索寒、热霍乱辨证及临床诊治提供依据,也是研究中医药防疫办法的重要医书。本次整理以浙江中医药大学所藏清同治二年(1863)上海陈氏崇本堂刻本为底本。


常见脑病的中医治疗与康复
¥40.00
由魏玉香、杨葛亮编*的《常见脑病的中医治疗与康复(附人体穴位彩图第3版)》根据读者反馈的意见和建议,现对第二版行修订,根据辨证论治对部分方剂、药物、剂量、方穴、手法、康复治疗的图片行修改,添加了有毒中药的特殊煎法、敦煌医学残卷四天庭穴位的定位和疗效、心理疗法有效的典型病例,重复论述的、无实际临床意义的内容予以删除。 同时,附上人体穴位大图,方便读者查找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