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中国的军阀政治(1916—1928)
中国的军阀政治(1916—1928)
[美]齐锡生
¥47.40
作者引出“军阀主义”的概念,并沿用C.M.威尔伯关于“军阀主义”是“一种有组织的政治体系,其中武力通常是权力分配和制定政策的决定因素”的定义。这样,军阀政治统治时期的社会关系,以及由这种关系所形成的政治系统,就成为作者主要关注的对象了。换言之,对个别具体的军阀的政治行为行描述,并不是(或并不仅仅是)本书的研究要旨,而是通过“角色”的分类,然后加以系统分析的方式,从而凸显历史描述与政治分析的最佳结合。用作者自己的话说就是,本书的研究路径是“避免对角色作出评价”,而重在于对体制行分析。 第一章作者提出了自己的方法论框架,论证其理论体系的依据;第二章从历史实证的角度,简单叙述了中国军阀派系的起源;第三章至第七章从关系、兵源、训练、武器及其经济等诸多侧面,对中国军阀政治系统的各项要素作出了较详细的分类研究;第八章则在上述各章的基础之上,简要概括出军阀政治行为的基本准则;最后,在第九章中,作者又运用国际政治理论的“权力均势”范式,试图从中一步抽象出中国军阀政治发展的一般性历史模式。很显然,作者对全书的这种总体安排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它已初步构成了别具一格的分析框架和认识格局。正如美国政治学者G.吉勒卡评价的那样:“这是一本特别有价值的书,该书引用了几乎所有的中文和英文的第二手资料,同时也引用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对1916—1928年间的中国军阀时期的政治,行了动态的、有根据的、有思想的,并引人胜的探讨。”
韧性:县政府如何运行
韧性:县政府如何运行
田先红
¥41.40
郡县治,天下安。县域治理体制的活力来自哪里? 体制优势如何转化为治理效能?本书以作者*近几年的*手田野调查资料为基础,呈现了县域政治运行的丰富图景,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独到且深刻的解答。 全书围绕县域治理韧性这一核心主题,从体制与机制关系角度切入,对县域治理体制、政府动员、干部流动、财政制度、政策转化与执行等进行了透彻解读。书中既有耐人寻味的田野故事,呈现县域治理经验,又有深入浅出的学理分析和理论提炼。书中对县域治理中的一些重要工作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描述和阐释,如目标管理、过程管理、政治评价、条块关系、 任务包干、领导观摩、干部联村制度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对于推动基层治理机制创新、提高基层干部工作能力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本书既可作为政治学、行政学、社会学、公共管理等相关学科研究者的参考用书,又适合党政部门领导和普通干部阅读。
套装特惠下单19.99元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共四册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共四册
本书编写组
¥133.99
《图解二十大精神》《图解二十大党章》《“数”说二十大报告(思维导图版)》《党代会历史上的100个*:从一大到二十大》
国家如何思考:对外政策中的理性
国家如何思考:对外政策中的理性
[美]约翰·J· 米尔斯海默;[美]塞巴斯蒂安·罗萨托
¥61.60
理解国际政治,首先需要了解国家是如何思考的。国家作为一个集体,能够行自主思考吗?如果能,它是如何思考的?思考过程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政治领导人会因之理性行事吗?由此产生的对外政策决策呢? 在近几十年的国际政治研究中,相当一部分学者,特别是理性选择理论家和政治心理学家认为,国家作为一个行为体,其对外政策决策常常是非理性的,而政治领导人也很少理性行事。德国挑起两次世界大战,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一意孤行动武并深陷泥潭似乎就是非理性的典型表征。 但是,于国际政治的研究和实践而言,得出结论认为国家是非理性的,实属毫无意义,因为只有假定国家是理性的,学者和决策者才有可能理解和预测国家的行为,否则,整个国际政治研究的大厦都将倾覆,政治领导人也将无从有针对性地制定对外政策。 由此,本书系统论述了国家的思考方式与过程,重新定义了对外政策中的理性,指出:国际政治中的理性决策依托于阐释世界如何运作的可信理论,并且经由审议性决策过程产生。基于这个标准,本书分析了1900年以来,在一战、二战、冷战等重大国际政治事件背景下,德国、英国、法国、日本、苏联、美国的15个对外政策决策案例,并得出的结论:大多数国家在大多数时候都是理性的,即使它们的决策并不总是成功的,有时候甚至是违背道德的,而这就是国际政治的现实。
59元6本 大国权力转移
大国权力转移
张啸天
¥25.00
此书颇具战略视野,触及如今世界热,对关心大国关系和下一步走向者,能有诸多启迪,值得一读。一部世界史,就是一部大国权力不断转移更替的历史。今天,我们从史书上早已熟悉的一幕,始在我们的视界中上演。所不同的是,这幕大戏发生了角色易位。这一切如何发生并将如何演?一位中国青年军人学者,以此为切,从军事战略学的角度给出了不同凡响的思考。
家国天下:现代中国的个人、国家与世界认同
家国天下:现代中国的个人、国家与世界认同
许纪霖
¥32.00
  清末民初,也就是中国的现代转型发生之初,中国在“认同”问题上,产生了共同体和个人两个层面的危机,分别表现为政治秩序危机和精神秩序危机。   一百年来,中国知识界对“中国”的想象并非铁板一块,它随着运动、思潮在变化,它在欧风美雨的家族天下之间摇摆挣扎,国家机器本身,也在不断调整,以获求统治的正当性,而知识分子和国家机器对于“中国”的理解,也左右着我们普通人对国家、对个人的认同。   《家国天下》的意图,就是在思想史中,探寻中国近现代国家认同所受到的冲击和和转变。作者从传统的“天下观念”遭受现代性冲击入手,讨论了儒家、晚清立宪派与革命派、晚清的地方认同和个人认同、五四的“世界主义”、文明与富强之间的竞争、民族主义等等中国近现代思想革命中的尝试。*终,作者设计出“新天下主义”的认同模式,用来解决国家认同这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炉边谈话
炉边谈话
【美】富兰克林·罗斯福
¥22.50
富兰克林 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迄今为止就职时间*长的总统,他履任于危难之际,以其杰出的智慧带领美国民众走出了20世纪两次*的危机——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被誉为与华盛顿、林肯齐名的*杰出的美国总统。 本书汇集了罗斯福各个时期发表的多篇“炉边谈话”,从1933年*次谈银行问题,到1944年第五次谈战争筹款运动,长长短短共30次,谈话涉及面广泛,就业、金融、选举、战争、立法、能源等问题都涵盖其中,内容非常丰富。这些谈话大大促进了罗斯福新政的推行,不仅把美国带出了大萧条,更将美国真正带入现代化社会。 这些谈话以近乎“拉家常”式的沟通方式,展现了罗斯福驾驭语言的高超能力——平和、亲切,逻辑中心突出却又似随兴而谈,堪称应用语言艺术的典范。《炉边谈话》也因此一直被誉为经典的演讲范本和政治历史读物。 书中精选了罗斯福部分谈话的原声录音,可扫描二维码收听。
国有企业党支部工作指导手册
国有企业党支部工作指导手册
国家电网党校(管理学院)党建研究课题组
¥3.48
本书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历次全会、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从支部基础工作入手,以词条的形式详细列举了党支部的工作内容、工作标准和工作流程,以及党支部工作常用文书撰写规范,内容详实,图文并茂,是国有企业基层党支部开展工作的得力帮手,对于推进基层党务工作标准化、流程化和制度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书既是指导基层党务工作具体实践的参考书、工具书,也是党务工作培训很好的教材。
59元6本 辩证思维
辩证思维
张一兵
¥13.00
该书始终紧扣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及十八大以来党的执政治国实践,科学归纳和深度解读其中关于辩证思维方法的具体阐述和创新表达,考察其在我们党治国理政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实践价值。该书注重强调政治性、学术性与可读性的统一,广泛吸收借鉴国内该研究领域*成果和观点,体现了一定的前瞻性、创新性和实践特征,有助于广大干部群众深入理解和体会辩证思维方法,更好地推进广大干部群众的认知认同,更好地把握顶层设计蓝图,更好地推进“四个全面”的贯彻落实。
什么是辩证唯物主义
什么是辩证唯物主义
穆慧涛
¥2.99
《什么是辩证唯物主义》属于马列系列读本之一,是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论的‘基本内核’,在总结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基础上创立的一系统科学的逻辑理论思维形式。本书内容详尽,语言通俗,社会中学生阅读。
汉译经典:论自由
汉译经典:论自由
(英)约翰·穆勒
¥3.60
  该书共分五章:章为引论,提出了全书的主旨——公民自由,或称社会自由,探讨了社会对个人施用权力的性质和限度。第二章论述了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认为人类应当自由形成意见,自由发表意见,否则便是人类理性与德性的毁灭。第三章阐述个性的自由发展,认为这是人类幸福的首要因素,会使人对社会、对他人更有价值。第四章讨论社会对个人自由控制的限度,指出个人对社会的义务源于社会对他的保护;社会成员的行为只要互不损害利益和权利,只要为保卫社会或其成员免受损害与妨碍而承担责任,就不受社会强制。第五章重申两条基本原则:个人行动只要不涉及他人利害,个人就不必向社会负责,他人也不得对之干涉;个人行动若有害于他人利益,个人要向社会负责,要承受社会或法律的惩罚。
政府论(上册)
政府论(上册)
(英)洛克
¥9.35
本书试图以自然法学说说明国家的起源和本质问题。他从自然状态出发,批判封建极权制度,主张私有财产的不可侵犯、国家基于契约、立法权为权力、国家权力分立和人民有权反抗暴政等。洛克的这一著作在资产阶级政治思想上曾发生很大的影响。
新媒体时代的应急管理与危机公关(领导干部悦读坊)
新媒体时代的应急管理与危机公关(领导干部悦读坊)
唐钧
¥28.80
《新媒体时代的应急管理与危机公关》一书全面响应“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要求,将应急管理与危机公关纳广义的国家安全与社会安全范畴,针对当前应急管理与危机公关的新问题、新情况和新特,在总结实践经验、反思常见误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新媒体时代危机应对的十大策略。 本书具有两个方面的鲜明特色:一是实用性强,全书各章均采用“以案说理”的方式,分析了国内外大量真实、典型的案例,提出的政策建议极具操作性,是一部理想的应急管理与危机公关实操手册;二是适用面广,广泛适用于政府部门及卫生、教育、商务等行业领域从事危机管理、公共关系、舆情管理、风险管理、社会治理、公共安全等工作的人员,特别适用于窗口行业和执法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
59元6本 政治学博弈论
政治学博弈论
(美)莫罗(Morrow,J.D.)
¥22.99
  《政治学博弈论》是迄今为止好的为政治学研 究者詹姆斯·D.莫罗而作的博弈论著作之一! 《政治学博弈论》围绕立法规则的作用、国际危 机中的威慑、大众选举中的投票、立法机构的讨价还 价,本书将令你掌握如何用博弈论来分析政治问题, 即便你没有高深的数学知识。
毛泽东读书心得?毛泽东读<二十四史>(毛泽东一生酷爱读史,尤其青睐二十四史,一部《二十四史》所包含的“几千寒热”令毛泽东“东方白”时,却“歌未竟”。)
毛泽东读书心得?毛泽东读<二十四史>(毛泽东一生酷爱读史,尤其青睐二十四史,一部《二十四史》所包含的“几千寒热”令毛泽东“东方白”时,却“歌未竟”。)
卢志丹
¥9.99
《*读<二十四史>》一书是*读书心得的一部分。*有着深厚的国学素养,这得益于他一生对中国历史典籍的浓厚兴趣。全书讲述了*研读二十四史的厚今博古,他运用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和方法,去分析,去批判问现象。他的观和方法,深刻地贯注在他读史的过程中。无论是批注圈画,还是畅谈小议以至只言片语的评论,都体现出了他的思想、他的观和他灵活运用的辩证法。对于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他从不给以简单的论断,而是谨慎地从当时的历史条件出发,具体地加以剖析。这些不失*情感和思想的率直流露。
美国生活中的反智主义(了解美国历史与政治传统的佳作,剖析美国反智心态根源与演变的里程碑式作品。反智不仅是美国的偏见,更是这个世界的隐疾!后浪出品)
美国生活中的反智主义(了解美国历史与政治传统的佳作,剖析美国反智心态根源与演变的里程碑式作品。反智不仅是美国的偏见,更是这个世界的隐疾!后浪出品)
理查德•霍夫施塔特
¥39.99
“反智”不仅仅是理智一时受到蒙蔽的现象,而是更多反映出长久以来不同群体出于各自利益诉求,对知识分子和智识呈现出的复杂心态。 在本书中,霍夫施塔特按照不同领域对美国社会中由来已久的“反智”态度及其演变作了系统性梳理,依次讨论了福音派宗教运动、“专家”时代之前绅士阶层在美国政治领域的衰落、美国商人始终贯彻的实用主义理想,以及教育方面的变革。 他的观察细致,研究扎实,叙述生动,重温此书,我们会看到隐藏在“民主”“平等”这些耳熟能详的美国价值观和美国政治实践之下的另外一种我们不太熟悉的美国历史和文化。 本书获1964年普利策非虚构类写作奖。
59元6本 国际政治的理性理论:竞争与合作的逻辑
国际政治的理性理论:竞争与合作的逻辑
查尔斯·格拉泽著
¥44.00
本书是一部国际关系理论著作,主要探讨的问题是如何认识国家在不同国际环境下的战略选择,即国家何时应该竞争、何时应该合作?为探讨这一问题建立了理性理论,帮助读者理解国际环境对国家战略的影响,证明无政府状态并不是导致国际竞争的一般趋势,在各种物质和信息的条件下,合作是国家获得安全的*选择。本书建立的理论是理性主义的战略选择理论,它的基本假定是国家是一个理性行为体,一国的战略选择是在合理考虑自身利益及所面对的国际约束和机遇的基础上作出有目的的决定。国际政治理论与外交政策是紧密联系的,本书的出版对于理解国际社会中不同国家的外交战略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失序的美国
失序的美国
刘元春,刘青等
¥46.80
拉长历史视野来看,当前美国政府经济政策意味着对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里根经济学所代表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的背离,以及对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至20世纪60年代约翰逊“伟大社会”纲领的回归。 其政策目标一是“以劳工为中心”,二是“以中国为中心”。其背后的政策根源在于美国国内的深刻分裂,包括经济不平等恶化、社会分化、政治极化,以及与中国的战略竞争需要。 在中美博弈背景下,国际贸易规则的重构正在深刻影响各国经济战略目标的调整和实现。中国应保持战略定力,强化议程设置能力,强化在舆论话语体系中的主导权,向国际社会展示“真实的中国”。
59元6本 帝国的崩溃:日本1945年前后的军事与社会
帝国的崩溃:日本1945年前后的军事与社会
潘越、刘海丰
¥27.20
行将崩溃、战败的1945年,是日本历为悲惨,从很多方面来说也存在很多独特现象的年份。本书作者根据史实和史料,全面介绍了1945年前后日本面临的社会、经济、军事、政治及外交局面。 军事上,日军军纪崩坏,在战术、战略和指挥等问题上失当,甚至出现以气球炸弹轰炸美国本土的疯狂之举,经过吕宋战役、硫黄岛战役、伊洛瓦底会战等战的惨败后迎来了覆亡。在社会和经济上,日本帝国政府对国民的着装、食品、职业、储蓄、生育、娱乐等方面行控制,将节省出来的物资用于军事。在外交上,日本内阁为体面地投降而四处问路。美国在广岛和长崎投下的两颗原子弹,让日本帝国终走向灭亡。 1945年的日本,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交台。作者叙述客观,有理有据,旨在让读者清醒地认识战后远东历史,更好地展望未来。
59元6本 巨变与审慎:论对外战略问题
巨变与审慎:论对外战略问题
时殷弘
¥54.00
本书是国际关系方面著名学者时殷弘教授的学术成果集,主要分为三部分“*晚近的巨变与中国的对外战略”“战略审慎的必需和相关重大问题”“关于战略审慎的中外历史借鉴”,一定程度上展示了作者多年研究的脉络,对于理解与推动国内国际关系学发展与面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一带一路”与中东欧(英文版)
“一带一路”与中东欧(英文版)
杨洁勉,Zarko Obradovic
¥67.20
  Published simultaneously in Chinese and English, this bookbrings together the research achievements of many eminentscholars from China and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ancountries (CEECs) such as Serbia, Bulgaria, Hungary,Croatia, Romania, etc. Classified into three parts based ondifferent research perspectives, i.e. the regional, national andsectoral perspectives, it offers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eoutcomes of China-CEEC cooperation and a critical evaluationof the present and future of China-CEEC cooperation under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With profound and unique insights,it fully reflects the deep concern of Chinese and CEE scholarsover this cross-regional cooperation as well as their activeexploration of this area.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