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论自觉与中国社会学的探索(百家廊文丛)
¥29.00
本书在梳理和挖掘费孝通、郑杭生等社会学先辈文化自觉和理论自觉思想及历程的基础上,结合对城乡发展研究、民族问题研究、关系研究和社会福利政策研究领域相关概念、理论、方法和立场的反思性分析,探讨了中国社会学应有的理论自觉及其意义。在学术话语上树立高度的理论自觉意识,并把理论自觉落实到社会学研究的各个层次和领域,放眼世界并立足新时代中国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的伟大实践,必将促中国社会学的繁荣发展,为世界社会学贡献中国学者的创造与智慧。


北京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与实践
¥34.00
本书由北京市各区关于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与实践的二十七篇案例组成,全书结合相关数据以及各区多年来的实践成果,以案例的形式,立体地展现了北京市基层社会治理探索的成就。从社会力量参与城市治理、物业管理党建联建工作、综合执法实体化平台建设、老旧小区准物业管理转型升级、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人口规模调控、网格化治理体系建设、老干部社会组织建设等多个方面反映北京社会治理的成效,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提出许多可供实际应用的对策建议。


关系社会资本新论(社会学文库;“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41.40
《关系社会资本新论》聚焦个体层面的社会资本,从本体论、方法论和实证研究层面, 对社会资本行了集中探索和梳理。作者从本体论手,强调社会资本长期被忽视的建构性 和动态演化性,以及主观关系强度作为社会资本测量参数的意义。在方法论方面,作者详细 讨论了内生性问题对社会资本实证研究的影响,并基于模型介绍和*文献,详细展示了社 会资本研究领域的因果推断实践。*后,作者以系列实证研究作为案例,从国际与本土研究 两个维度来详细展示了如何对社会资本的因果效应行统计推断。本书可作为定量社会学研 究生、青年教师以及对社会网络、因果推断感兴趣读者的阶参考读物。


城市治理创新研究
¥14.66
城市治理创新应该以城市顾客为基点。在城市治理创新的视角下,城市治理内容应扩展为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五位一体”领域;城市治理主体应从“单一主体”转变为“网络组织”;城市治理过程应该由“自上而下”转变为“多元互动”;城市治理目标应坚持以人为本。 本书选择了上海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城乡结合部治理创新、举办世博会中的创新、自贸区政府治理创新、城市品牌塑造、城市治理方法创新等领域,深入分析了上海在城市治理创新方面的做法。 本书适合政府创新和城市治理领域的研究者、高等院校公共管理专业的教师和学生、政府官员、研究城市问题的专家学者阅读,同样也适合对中国城市治理感兴趣的普通读者参考阅读。 ?


新兴女性(上)
¥0.99
思想独立、人格至上、个性独特、气质高雅、具有品位、自信自强、心理快乐、情感真挚、直觉敏锐、提高修养等女性未来人格与修养的10大全新展现,具有很强的现代性、实用性和科学性,是现代女性提高全面素质和生存质量的参照读物。 成功的女性身上自有许多美好的精神和思想,完全可以借鉴和发扬,危弱的女性身上自有许多糟粕和枷锁,完全可以克服和打破。 “提高现代女性生存质量书系”就是从现代成功的女性身上采撷闪光点,经过归纳、升华,上升到理论的、规律的高度,再以此为参照,类推、检测、普渡到一般女性身上,给这些脆弱女性以光能,使之充电、发光,使之步步提高、全面加强修养,都塑成新世纪的新女性,提升现代女性的整体生存质量,让女性的天空更加璀璨。 “提升现代女性生存质量书系”全套共四本,分别是: 《打造女性》——女性未来10大魅力与美丽的立体打造; 《策划女性》——女性未来人生与事业的10大系统策划; 《新兴女性》——女性未来人格与修养的10大全新展现; 《卓越女性》——女性未来生存与处世的10大卓越追求; 全套书系全方位、系列化与综合性地表现了现代女性应该加强的主要方面。每本自成体系,又都紧密相联,具有很强的现代性、实用性和科学性,是现代女性提高全面素质和生存质量的参照读物。


人口转变的中国道路
¥29.16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人口经历了一次有史以来为广泛、为深刻的巨大变革——人口转变。虽然世界上有许多国家已经经历或正在经历着相似的过程,但是由于时代的变迁和具体国情的特殊性,中国的人口转变道路显得与众不同。 《人口转变的中国道路》通过对中国人口转变过程和中国人口政策发展过程的整理、组织与分析,系统、深入地研究了中国人口转变的阶段划分、影响因素、特点和结果等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人口转变道路的主要内容、探索过程、基本经验和演变规律进行了概括与总结,后从丰富和发展世界人口转变理论的角度去认识中国人口转变道路的特殊模式与特殊规律,创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口转变理论。


社会保障概论
¥23.00
本书是一本高等院校本科层次使用的社会保障专业课程教科书。它按照知识性与思辨性相结合、总结性与前瞻性相结合、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编写。全书分十二章,全面、深刻地阐述了社会保障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及主要模式,系统介绍了包括社会保障立法与管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军人保障、补充保障等在内的各种制度安排及实务知识。每章均附学习要点、相关案例与思考题,以引导学生把握书中的重点、难点内容,同时增进学生对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的了解与理解。本书适合高等院校经济类、管理类及人口与社会学类专业师生作为教材使用,同时亦适合所有对社会保障有兴趣的人士阅读。


中国网络社会研究报告2014
¥29.16
《中国网络社会研究报告2014/中国人民大学研究报告系列》为中国网络社会发展情况的年度研究报告,全书主要通过列举若干热点网络事件,以社会学的视角透析事件背后的社会意识、社会行为、群体特点、社会安全等,力图从学术层面对网络社会问题给予解剖和导引。


中国老龄产业发展研究
¥15.20
《中国老龄产业发展研究》运用产业经济学原理,选取*的国内外研究数据及案例,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现有的老龄产业理论分歧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借鉴美国老龄产业发展经验和教训,分析我国老年人口购买力及其消费需求特点,重点介绍老年住房、健康、长期护理、教育文化、旅游、金融以及与老年人保持年轻相关的产业(老年服装和美容产业)等,并提出促进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与其他产业不同的是,老龄产业以“产业”为载体,通过持续提供“产品创新”与“专业服务”,帮助老年人实现“养老”目标。希望本书可以为致力于老龄产业开发的企业打开一扇通向成功彼岸之窗,在掘金老年消费市场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目标,让“长寿”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学术规范指南
¥4.17
加强学风建设,遏制学术不端行为,打击学术腐败现象已是社会舆论所向,必须予以重视。要做到防患于未然,首先要着眼于教育,使高校教师、学生和科研人员能自觉遵守学术道德,增强自律意识,这就是我们编写此书的目的。 在学术不端行为中如何区别哪些是明知故犯?哪些是由于不了解学术共同体中应当普遍遵循的规范而犯的过失?譬如“一稿两投”甚至是“一稿多投”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是不符合学术规范的。但是在不同文字的两种期刊或是在同一期刊的两种文(字)本中是否可以发表呢?对此就有不同的看法。又如,在写综述时,大部分的内容都是前人或别人做的研究工作,这时,“引用”和“抄袭”怎样区别呢?再如,在编书时更是“天下文章一大抄”,整段整段地引用他人的资料,或是从他人编写的书中转摘过来,这算不算是学术不端行为?希望读者在这本书中能找到答案。 本书的正文共分四个部分:一、基本概念。对“学术共同体”、“学术规范”等概念作了较为详细的叙述而不仅是简单的定义。二、科技工作者应遵守的学术规范。对在具体的科学研究过程中,从项目的申请、实施、成果的发表到后续的学术评价、学术批评等作了原则性的说明。三、学术规范中的相关规定。对如何正确使用“引用、注释、参考文献”,综述中的“综”和“述”的要求,以及“编、编著及著”的区别都一一作了介绍。四、学术不端行为的界定。对抄袭、剽窃、伪造、篡改、一稿多投、重复发表等不端行为做出了明确的界定。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16——精准扶贫的战略任务与治理实践
¥23.70
本书以精准扶贫为主题,对当代中国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的现实状况,党和政府为摆脱贫困而做出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扶持,贫困问题的客观存在同为摆脱贫困而做出的积极努力之间的矛盾,为解决某些扶贫无效的问题而应当做出的一步探索等做出了考察分析,主旨在于引起人们对扶贫这个重大问题作一步思考,以期探寻精准扶贫的更有效途径。


汽车社会交通治理的伦理路径(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40.14
本书从伦理视角审视汽车社会交通发展现实及其存在问题,解析其中深层关系,在伦理学、管理学、社会学、交通运输规划、心理学等多学科交叉语境中思考交通治理途径,讨论交通技术步及制度变迁的合理性,提升交通行为规范性,以促汽车社会健康和谐地发展。


习惯法的当代传承与弘扬——来自广西金秀的田野考察报告(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68.06
本书以广西壮族自治区金秀瑶族自治县为对象,以个案活动为研究对象,通过参与式观察等田野调查方法,全面探讨习惯法的现实表现和当代传承,分析习惯法在当代中国社会的积极功能。全书分为上篇“传承篇”、中篇“弘扬篇”、下篇“吸纳篇”共三篇。上篇着重展示“茅标”、借贷、婚姻、互助等当代社会民事关系、社会交往、纠纷解决中的习惯法,揭示固有习惯法的现代传承。中篇着重展示“众节”“做社”等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群体关系中的习惯法,描述习惯法的当今形态和现代生命力。下篇着重展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等对习惯法的肯定、认可、运用,探讨国家对习惯法的现实态度。全书突出现实性、追求全面性。


走向合作的社会(国家治理研究书系)
¥40.80
张康之教授的《走向合作的社会》是一部立足于全球化、后工业化运动而构想未来社会的著作,在政治学、社会学和公共管理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方面都提出了诸多新见解。在本书中,作者提出,人类社会正处在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型的运动中,这是一场只有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才能够与之相比的伟大的社会变革运动。20世纪后期以来,人类之所以陷 “全球风险社会”之中,遭遇危机事件的频繁造访,都是这场历史性的社会转型运动所致,它使工业社会所建构起来的制度模式、治理方式和行为模式都陷了失灵的境地。在这种情况下,作者探讨了人类走向合作社会的可能性路径,努力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社会变动中去发现支持社会变革的新因素,并从制度、社会治理方式以及人的行为模式等方面描绘了社会变革的前景,提出了基于信任的合作治理理论,展现了对合作社会的基本构想。


中国网络社会研究报告2015(中国人民大学研究报告系列)
¥23.88
本书为中国网络社会发展情况的年度研究报告,全书主要通过列举若干热网络事件,以社会学的视角透析事件背后的社会意识、社会行为、群体特、社会安全等,力图从学术层面对网络社会问题给予解剖和导引。


流行文化社会学(第2版)(中国当代学术思想文库·高宣扬作品系列)
¥54.17
流行文化或时尚已经充斥当代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把本来已经强劲滚动的市场经济一步渗透到各个角落,又把市场经济连到文化创造和再生产的场域,使经济、政治和科学技术都在流行文化的橱窗中展现成全社会可以观看和鉴赏的对象,成为文化装饰的普遍社会现象,这一切,简直就使流行文化本身变成为当代消费社会的魔术式运作的基本支柱,显示出流行文化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本书是从学术观和方法对流行文化行系统分析的著作,它对流行文化的性质及其实际运作机制,既从理论上、又结合具体实例对流行文化行全面探索,试图超越平俗的观,严肃认真地总结流行文化的理论意义,揭示流行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总结西方思想家对流行文化提出的重要和*理论,也在实践上指明流行文化与媒体、政治、语言运作、权力、身体、城市文化与艺术等因素之间的微妙关系,并根据当代社会的特征,揭示流行文化的心理学、美学及符号学基础。这是一本对流行文化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参考书。


大国卫生之道(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34.58
作者在本书中通过大量而翔实的调查数据,以独到的观,研究探讨了中国医疗卫生现状,对未来的医疗制度改革提出建言。

法国农村史
¥19.84
本书是法国史学家马克·布洛赫的代表作。书中介绍了法国农村从中世纪到十九世纪前农业革命这一时期的历史。着重阐述了法国的土地制度、圈地的形式、畜牧业和农耕的结合、农业革命的进程。


新媒介·新青年·新文化:中国青少年网络流行文化现象研究
¥16.99
本书对当下互联网上的网络社交、网络动漫、网络游戏、网络文学、Cosplay、拍客、译客、影客、声客、极客、星座、剧迷、网络流行语、网络涂鸦和表情、网络原创音乐、耽美、女性购物十七种青少年流行文化进行深入研究,结合全国性问卷调查和多种质性研究,比较全面地探讨了新媒介语境下中国新一代青少年所形成的特殊的新文化形态及其实践意义。


社会批判理论纪事(第8辑)
¥10.90
社会批判理论纪事第8辑分三个专题: 专题一为“皮克林研究专辑”。皮克林是当代西方著名的科学哲学家,他所提出的“实践的冲撞”的概念在今天西方的科学技术哲学乃至科学研究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本专题选择了皮克林的作品四篇、皮克林的访谈一篇、国外学者关于皮克林的研究三篇以及国内学者关于皮克林的介绍和研究两篇,将向国内读者提供一个全景式、深入化的皮克林思想肖像。 专题二为“西蒙栋技术哲学研究专题”。西蒙栋是20世纪法国为数不多的具有原创性的哲学家,他的技术哲学研究深刻地影响了当代法国哲学的研究和走向。但令人遗憾的是,国内有关西蒙栋的介绍尚不多见,为弥补这一空白并推进国内技术哲学研究的开展。本专辑选择了西蒙栋的作品三篇以及国际国内学者的研究三篇,力图展示一个西蒙栋思想的总体轮廓。 专题三为“青年哲学论坛”。本专题面向国内青年学者,为纪事不定期推出的专题。本次专题的青年学者来稿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方向的两篇文章,以飨读者。

法国农村史
¥19.84
本书是法国史学家马克·布洛赫的代表作。书中介绍了法国农村从中世纪到十九世纪前农业革命这一时期的历史。着重阐述了法国的土地制度、圈地的形式、畜牧业和农耕的结合、农业革命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