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每满100减50 中学西渐——汉学家与中国古代文学的英语传播
中学西渐——汉学家与中国古代文学的英语传播
朱振武
¥90.00
  本书主要研究中国古代诗文、中国古代短篇小说、中国古代章回小说、中国古代史传文学、中国古代戏剧及说唱文学在英语世界的有效传播,对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和译介活动的25位英语世界的汉学家行全方位考察,跟踪和研究这些汉学家的成长背景、汉学生涯、英译历程、迻译理念、价值认同、相关影响及存在问题,为跨文化跨学科背景下的翻译研究和翻译学科的建立提供理论参照和实践样例,也为讲好中国故事和实现文明互鉴略尽绵薄。
每满100减50 语苑璞玉——外国语言学新动态研究
语苑璞玉——外国语言学新动态研究
总主编罗选民,主编严辰松
¥40.80
语苑璞玉——外国语言学新动态研究(广西大学国家一流本科建设专业研究论丛)
每满100减50 非物质文化遗产——丝绸之路中国段概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丝绸之路中国段概述
朱晓晴
¥21.00
本书以丝绸之路中国段沿线作为地域研究范围,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价值特性,通过搜集整合地方资料,对具有代表性手工技艺的历史渊源、制作流程、保护现状以及产业空间等方面进行梳理和总结的基础上,从产业融合的角度,打造丝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发展格局。
每满100减50 中日图解山海经
中日图解山海经
何中夏 注解
¥63.99
《中日图解山海经》是目前各种“图解山海经”的全新升级之作。众所周知,《山海经》作为中国的一部创世纪史诗,内容涉及历史、地理、民族、宗教、神话、生物、医学、水利、矿产等,是中国神话的山之作。本书以“中日”为名,即以中国和日本两国关于《山海经》的图卷为依托解读这部影响两国乃至东亚的经典作品,书中汇集中国明清时期800幅山海异兽神怪线描古图和日本江户时期“山海经神兽彩卷”《怪奇鸟兽图卷》76种山精海怪彩图,借助精通文言文和日文的青年学者的细致解读,展现中土和东瀛对“山海异怪”的古典幻想和实现认知,让我们重新认识《山海经》中的奇异怪物到底是如何“炼”成的。
每满100减50 中国文化概论
中国文化概论
陈江风
¥22.50
本教材是郑州轻工业大学陈江风教授《中国文化概论》的第四版。本教材坚持“守正出新”的原则,力求在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梳理学术传统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进行新的审视,努力探索、发掘和研究民族文化的历史遗产,力图促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为当今的现实社会服务。在以中华本土文化为核心,吸纳人类各种文化精华,形成多元一体新文化体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本次修订,使教材内容更加严谨科学,各章节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文字风格渐趋统一。
每满100减50 中国的,莎士比亚的——莎士比亚戏剧在当代中国的跨文化改编
中国的,莎士比亚的——莎士比亚戏剧在当代中国的跨文化改编
张瑛
¥25.00
本书以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戏曲舞台与银幕上的莎剧改编与演出为研究对象,选择了十余出改编个案,涵盖了京剧、昆曲、越剧、豫剧等中国人民耳熟能详的主要剧种以及一部电影改编,在探讨相对传统的戏曲改编的同时,也加了对实验性独角戏以及双语戏剧改编的探讨,从学理的角度客观地分析在改編过程中所采取的策略与方法,所发生的改写与变异,所产生的新的内涵与意义,反映出莎士比亚戏剧在当代中国跨文化改编与演出所具备的世界胸怀及强烈的本土意识。本书研究莎士比亚戏剧的戏曲改编,有助于了解东西方戏剧的新动向以及发展趋势,深化我们对莎剧文学经典、戏曲艺术范式以及跨文化戏剧这一文化现象的理解与认识。
每满100减50 井中奇书新考
井中奇书新考
陈福康
¥126.00
  公元一六三八年冬,蘇州承天寺疏濬古井,得一鐵函,中藏詩文手稿一部,題曰《心史》,宋遗民鄭所南先生所*,吾華愛國奇書之罕與倫比者也。而清初一二醜佞之徒和乾隆時三通、四庫御用館臣蓄意指為偽書,迄今竟仍有權威典籍存斯謬說。《井中奇书新考(上中下)》*者陈福康窮三十餘年之功,集奇書出井以來社會反響、正反諸說,細加勘比,皋有力之據,斥無根之談,乃成《井中奇書新考》,使此一歷史巨案定讞於一,亦一奇也。又於此切,*深觀察宋季、明季、清季諸期之文學與文化,表章愛國先人,痛斥學術腐敗,*一奇也。“力學當今世,癡情到井書。一心窮萬卷,孤燭照羣愚。”“耳食紛紛說真偽,奇書竟付一人探!”斯當今識者讀後所題,而陳*所當之無愧者也。
每满100减50 华语影视字幕文化研究:从“间幕”到“弹幕”
华语影视字幕文化研究:从“间幕”到“弹幕”
王楠 著
¥39.99
本书从影视传播史的角度规划全书的论述脉络,即以字幕的诞生到字幕当下的多元发展为主线索:从“听不到”的无声电影“间幕”阶段,到“听不清”的有声电影“同期声字幕”诞生阶段,再到“听不懂”的跨文化(翻译)字幕组时代,同时期还是“替你懂”的娱乐特效字幕时代,*后再到以往被动的影视观众积极主动介影视传播过程的“‘我们’自己懂”的“网络弹幕”时代。用字幕串起整个华语影视传播的发展史。
每满100减50 情感与制度:魏晋时代的母子关系
情感与制度:魏晋时代的母子关系
郑雅如著
¥40.00
本书聚焦魏晋时期的母子关系,从东晋于氏据“礼”抗争、上表争子的例子出发,揭露母职经验对女性自身的特殊意义,以及可能引发的对父系制度的根本挑战,勾勒中古女性在一妻多妾的士人家庭中因身份变化扮演的不同角色。于氏终的失败表明,超逸出父系制度的女性经验,父权社会往往“无心”去理解。母子关系对父系制度的挑战,只是“架构内的修正”。真正的“女性史”立场可以为史学研究启何种视野?史学研究又能够为现实的生命经验提供何种参照?本书给出了一个充满锐气的答案。
每满100减50 悲剧的文化解析 : 从古代希腊到现代中国. 上卷(立斋文存)
悲剧的文化解析 : 从古代希腊到现代中国. 上卷(立斋文存)
刘东
¥30.00
  《悲剧的文化解析》是刘东教授着力解析西方悲剧的一部专著。刘东老师将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引传统美学领域,深探讨了悲剧内核的课题。从古代希腊的悲剧作品,到文艺复兴的悲剧作品,到现代西方的歌剧作品,到传统中国的杂剧戏文,直到现代中国的话剧戏曲,作者展了中外对比,把每一章的关切重,都首先放到了对于具体剧作的细读上,行了精细的文化“分解”。   作者认为悲剧应被理解为产生在特定“文化之根”上的、带有很大机缘巧合的“文化之果”。在中国与希腊这两大世界性文明之间共享着一连串的文化要素,并且作者一直以来孜孜以求的“中国文化的现代形态”,绝不只存在于本土的文化潜能中,而会更加广阔地存在于文明与文明之间,存在于“文化间性”中。
每满100减50 什么是中华传统美德
什么是中华传统美德
徐小跃
¥20.00
中华传统文化内容丰富,但就其思想、精神和信仰层面来说,其主要反映在核心价值观里。而这些核心价值观往往是通过诸多美德而体现出来的。作者通过长期研究,从诸种美德中选择出足以能够全面而又精确反映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及其精神的十种美德,*终提出十德说,即仁、义、礼、智、信、孝、悌、忠、廉、耻。作者追根溯源,从词义出发对这十德行了释义,梳理了传统诸经典对这十德的相关论述,而结合当前的形势,分别阐述了十德的现实意义。
每满100减50 一个地方政府智库的建言:江苏省人民政府参事建议(2010——2016)
一个地方政府智库的建言:江苏省人民政府参事建议(2010——2016)
主编,宋林飞
¥42.00
本书包括江苏省政府参事室2010年-2016年期间编发的158期《参事建议》。其中一些建议,得到了国务院及有关部委领导、省委、省政府领导的批示,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许多有决策价值的建议,发挥了一个地方政府智库的积极作用。
每满100减50 语言的诞生
语言的诞生
(美)丹尼尔·L. 埃弗里特
¥34.80
语言是人类与其他物种相比具有的一种明显优势,我们因此获得了彼此交流知识、感情与思想的能力,并形成了复杂的社会与文化。但是,我们是如何获得这种地球上*领先的交流方式的?在类人猿的单调号叫与人类现存的7000种语言之间,究竟经历了怎样的演化过程?谁是di一个讲故事的人?是谁*先说出“我爱你”?由于缺乏实物证据,关于语言的起源故事,仍然笼罩一团迷雾之中。 不同于学院中皓首穷经的语言学家,作者对美洲原始部落行了近40年的实地考察,在对亚马孙雨林狩猎采集者行田野研究时,他有了惊人的发现——语言不是我们这个物种的固有属性。 为了真正理解语言的起源,我们需要一种跨学科的方法。本书从语言学、符号学、人类学、考古学、化论、生理学、认知科学等多学科角度探究这个问题的答案。作者指出,语言并不是某一次基因突变后突然产生的本能,而且其出现时间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早。语言是100多万年前的人类祖先直立人的发明,文化的发展促使他们需要这种工具来互相交流。在100多万年中,语言和人类生理、心理和文化共同化,互相影响,*终造就了今天的人类——正是语言,让拥有易碎骨头和柔软皮肤的人类,成为站上生物ding端的捕食者。
每满100减50 中华传统文化常识指津
中华传统文化常识指津
袁湛江主编
¥28.80
  《中华传统文化常识指津》为读者全面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精心造,旨在普及常识,传播精华。   《中华传统文化常识指津》从哲学、历史、文学、语言、自然、艺术、生活、民俗等8个领域,重设问,精要解答,提纲挈领,以带面;并分别为小学、初中、高中学生展传统文化实践活动提供创意设计。   《中华传统文化常识指津》主编袁湛江,宁波诺丁汉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基地联盟主席。各章由相关一线名师担任撰稿,并经专家审定。这是一本老师写给老师看的普及类中华传统文化知识读本,同时也适合其他读者根据自身需要行选择性学习。
每满100减50 发现课:课程整合教学技术研究
发现课:课程整合教学技术研究
潘春波
¥40.00
本书通过系统研究,梳理发掘出展“发现课”所需要的实践基础。作者团队通过多年的教学研究,归纳并优化了“发现课”展的措施和形式;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展“发现课”课程运行的时空场域;从理论层面剖析了涵盖技术支持系统、组织支持系统、管理体制支持系统、制度文本支持系统等在内的课程展支持模式;并在实践层面积极推动课程内容更贴合学生实际生活,促使各学科横向融通、课内外知识深度融合。通过“发现”,让课程内容更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并为中小学展“发现课”课程提供了全面细致的样本。
每满100减50 “2022·北京文艺论坛”论文集
“2022·北京文艺论坛”论文集
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编
¥65.00
本书是2022年度“北京文艺论坛”所收录的优秀论文集,重表达各位学者、专家对文学创作、艺术表达等领域的看法,以及他们的一部分研究成果。书中文章的作者多为一线从业人员,以及各高校从事文艺研究的学者、教授,在各自的领域内深耕多年,并已发表著作,所著文章涉及文学、艺术、影视、音乐、美术、书画、舞蹈等不同方面的研究。每篇文章都有作者自己独到的见解,从中可窥见当代中国文艺发展的状况,一些作者还提出了中国文艺界未来的发展方向。
每满100减50 传统文化与执政智慧(套装共9册)
传统文化与执政智慧(套装共9册)
高宏存等
¥428.40
本书精心选择了古代先贤在自我修持、合理膳食、亲人相敬、养和齐家等方面的箴言诫语,以此强调在当下家庭教育和家风建设对于为官者提升自身修养的重要性,以及对于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意义。本书融权威性、可读性、实用性于一体,通俗易懂,图文并茂,有助于广大党员干部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养分,提高人文素养和执政智慧。
每满100减50 良法善制:建制史鉴与史治得失
良法善制:建制史鉴与史治得失
国家图书馆
¥48.99
“把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国数千年的制度建设、法治文化和吏治思想的成败得失,是一座丰厚的精神资源宝库。 本书以探究中国历史上良法善治的经验为主题,汇集了“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中的14篇关于古代政治、法律和廉政建设的文稿。作者均为享有盛誉的专家学者,如宁可、张晋藩、葛剑雄、邓小南、阎步克等。 本书围绕“良法善治”这条主线,总结中国古代政治、法律和廉政建设等方面的经验教训,讲述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法治文化、制度文化的史鉴价值,探索制度建设的历史规律。本书语言通俗易懂、事例生动活泼,对广大党员干部借鉴历史经验,增强制度建设意识和能力,提高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每满100减50 用人智慧
用人智慧
高玉敏
¥32.99
高玉敏编著的这本《用人智慧》从悠久的文明长河中选取了“用人智慧”这个主题,分章列目,力图从古人的经典论述中汲取传统用人之道的精华,以求有助于今人对人才问题的诸多探求与思索。 本书共分为八个篇章:“内圣外王”讲述人才不易成,须得修身勤学,迁善改过;“求贤若渴”讲述人才为治国之本,人才为国宝,须礼贤下士;“识才荐贤”讲述人才发现至难,须以公正之心长期察表知里;“量才善任”讲述量才授任、各取所长,用人勿疑、妙选宜才;“用才有术”讲述人才须用在当时、逸于任使,酌情放手;“厚学树人”讲述教化育人不苛求、多磨砺、顺势而为;“留才聚才”讲述率先垂范、诚以待人、君臣相得;“奖惩有方”讲述人才监察、德能并重、赏罚必信。每篇先列“题解”,概括本篇主旨,次列圣贤语句、“解读”,再次列典故与常识,*后附以“人生镜鉴”,昭示其现实价值。
每满100减50 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套装共6册)
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套装共6册)
国家图书馆
¥293.99
为帮助广大领导干部丰富历史文化知识,汲取治国理政历史经验,提高文化素养和思想政治素养,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我们从“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中遴选80多堂经典讲座,汇编整理成“‘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20 周年纪念版丛书”隆重出版。丛书共分6册,分别为《以史为鉴:从家国兴衰看治国之道》《诗书礼乐:传统文化与立德修身》《良法善治:建制史鉴与吏治得失》《酌水知源:文化源流与民族精神》《问道思辨:哲学经典里的思想智慧》《文明激荡:全球视野下的中国与世界》。丛书名家汇集,由楼宇烈、冯其庸、叶嘉莹、金冲及、钱乘旦、王蒙、樊锦诗、金一南等80多位享有盛誉的专家学者担纲主讲,生动分析解读世代治国安民的历史经验,堪称历史文化集大成之作,有思想、有情怀、有深度、有温度,是80多位史学泰斗、文化名家、知名学者献给部级领导干部颇具思想价值的历史文化“公课”。
每满100减50 东北沦陷区童话研究
东北沦陷区童话研究
陈实
¥16.90
本书是一本以东北沦陷区童话为专题的学术著作。作者多年致力于东北沦陷区的童话研究,基于自身良好的学术训练和学养积累,精心、细致地梳理了东北沦陷区的童话作品, 以刊载的主要报刊和重要的代表作家为脉络,兼顾长久以来被人们忽视的边缘童话作品,从中透视出当时东北沦陷区的文化气候以及人民的生存状态、生活状况和精神图景。该作品无论是从学术价值还是文化的认知价值上看,都可堪称一部资料翔实、论述扎实、具有洞见的学术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