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辜鸿铭信札辑证(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 第五辑)
¥28.00
本书辑录清末民初著名文人辜鸿铭的100余通现存信函,绝大部分为英文书写,包括私人信函和在报刊上发表的公共信函,译成中文。信函起始时段几乎涵盖了辜鸿铭留英回国后至逝世前6年的全过程。其中绝大多数为未刊资料,极具史料和文学价值。


翁同书手札系年考(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 第五辑)
¥32.00
翁同书(1810 1865),字祖庚,号药房,又号巽斋。翁心存长子。本书收录翁同书写给翁心存、翁同爵、翁同龢、翁曾源等人的信札百余通,时间从道光二十四年(1844)至光绪四年(1878),长达三十多年,涉及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除了生活日常,还有耳闻目睹的地方军政、官场百态、历史事件,可与史书记载互证互补,从中亦可见当时人对事件发生的描述与评价,对于清末历史的研究颇具价值。


高等考试锁闱日录(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 第五辑)
¥28.00
《高等考试锁闱日录/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是民国时期学者印水心参加一、二届高等考试命题、阅卷期间所写的《届高等考试锁闱日记》、《第二届高等考试锁闱日录》的合编。作为一个参与者,印水心生动翔实地记录了两届高等考试的全过程,一些具体运作的关键问题,通过其笔触一一呈现。


东游考察学校记(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 第五辑)
¥18.00
《东游考察学校记/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是“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系列之一。关赓麟(1880-1962),广东南海县吉利乡人,近现代著名学者、实业家。关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奉清 廷赴日本日本弘文学院速成师范科学习考察之记,为期七月,考察了日本各地大、中、小学及其附属机构共七十余所,详细记录日本的学校设施、规模制度等。

黄秉义日记(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四辑)
¥175.00
《黄秉义日记》记于1902—1918年,底本藏于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原稿共六十四册,其中缺第五十二册。黄秉义,台州葭沚人,原名“黄崇沛”,曾用名“黄沅”后改名“黄秉义”。《黄秉义日记》 对清朝末年时政大事、浙东社会生活、官场商界人物轶事等有较多记载,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菜根谭全集:修身处世的绝胜智慧
¥16.90
《菜根谭全集:修身处世的绝胜智慧》实为修身处世的绝胜智慧。本书为中国古代儒、释、道,三大哲学体系的融合体。为更好地帮助读者阅读,本书采用了原文与译文对照的编排方式,同时还附有深度解读。 《菜根谭》是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具有三教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其文字简炼明隽,兼采雅俗。似语录,而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而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醒豁;且有雨余山色,夜静钟声,染其间,其所言清霏有味,风月无边。 身为玄门清修道士的洪应明,能摒弃门户之见,将儒、释、道三大哲学思想体系融于一炉而成《菜根谭》,其胸襟之博大为后人所钦佩。书中他将处世、为人等诸般养生法门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倾囊相授,发微言而释大义,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不愧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

柳宗元集校注(典藏本)--(精)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试读本)
免费
本书稿对《柳宗元集》的各家注本作*整理,汇集各家笺注,辨明文本真伪,厘正文字是非,并补充新注,辑入佚文。对有关评论资料,分碑传、著录、序跋、艺文等部分分类归纳,同时附录柳宗元年表,末列篇目索引,资料收集*,颇便读者。

北户录校笺--唐宋史料笔记丛刊(试读本)
免费
《北户录》三卷,唐段公路撰,唐崔龟图注。“北户”指南方边远地区,在日之南,北边的窗户朝着太阳,即北回归线以南,概指今天的岭南地区。本书是作者在广州时所撰,记载了岭南民风、土俗、饮食、衣制、歌谣、哀乐与中原不同之处,奇形异状的草木、果蔬、虫鱼、羽毛之类,以及历史典故、民间传说等,性质与张华的《博物志》相类似。书中征引文献亦极博洽,如《淮南万毕术》、《广志》、《南越志》、《南裔异物》、《灵枝图记》、陈藏器《本草》、《唐韵》、郭缘生《述征记》、《临海异物志》、《陶朱公养鱼经》、《毛诗义》、《船神记》、《字林》、《广州记》、《扶南传》等书,今皆散佚,可以藉此书略见一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文献价值。 作者段公路极有可能是《酉阳杂俎》作者段成式的次子,载的许多内容可在《酉阳杂俎》中觅得踪影和来历,可以视为《酉阳杂俎》的续篇。 许逸民先生以《丛书集成》本为底本作校勘、笺注,在考证本事与用典,引据书证力求与详备,书末附有《书目著录与版本序跋》及《主要征引书目》,以备覆案参考。

中兴两朝编年纲目--中国史学基本典籍丛刊(试读本)
免费
《中兴两朝编年纲目》是记载南宋高宗、孝宗两朝的纲目体史书。旧不著撰者,今考证为南宋陈均撰,是其记载北宋九朝历史《皇朝编年纲目备要》的续作。全书十八卷,记叙范围上起建炎元年(1127)五月,下至淳熙十六年(1189)二月。本书以大字列史纲,小字讲史实,纲举目张,内容清晰,是研究宋史的基本参考史料。 本次整理以《中华再造善本》影印的宋刻元修本和清影宋抄本为底本(其中卷一至卷七、卷一二至卷一四为宋刻元修本),以清影宋抄本、张蓉镜跋道光抄本参校,并参考其他官私史书如《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宋史全文》《宋史》及笔记文集等文献行校勘,纠正原书诸多谬误。并附有陈均墓志铭、书目题跋等附录,便于读者学习利用。

王念孙方言遗说辑录(精)--古代方言文献丛刊(试读本)
免费
扬雄《方言》是我国部收集古今方国殊言别语的语言学著作,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方言学的诞生。明清以前,《方言》传本——郭注本经过一千五百多年的传抄翻刻,“讹舛相承,几不可通”。明清时期出现多个《方言》校注本,另有王念孙散见于各类著作中的《方言》遗说,以及晚清以降一些学者著作中所涉《方言》的条校条释内容,我们将这些材料加以收集整理,作为《古代方言文献丛刊》第二辑推出。 本书以王念孙手校明本《方言》、手校戴震《方言疏证》、《方言疏证补》、《广雅疏证》、《读书杂志》、《经义述闻》等王氏父子全部传世著作为辑录范围,选择各部著作版本,在逐字逐句阅读中辑录其中校勘《方言》的成果和引用《方言》的内容,分列于《方言》原文相应条目之下,条内按王氏著作时间顺序编次。所辑内容均加以断句、标,并核校引文。书后附笔画索引,以便读者使用。

周易本义(精)--中华国学文库(试读本)
免费
《周易本义》是朱熹的重要著作,也是易学目前继王弼注、孔颖达疏之后的第三座里程碑,明清时代科举考试皆奉为正宗,对后世影响极大。朱熹提出的“《易》本是卜筮之书”的易学观,《本义》卷首的九图,至今仍是学者热议的话题。可以说,不读《周易本义》,就无从了解易学在宋明以后直至当代的发展源流与脉络。本书以世界书局影印武英殿本为底本行校。此次推出的是简体横排精装本。

戴震方言疏证(精)--古代方言文献丛刊(试读本)
免费
扬雄《方言》是我国部收集古今方国殊言别语的语言学著作,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方言学的诞生。明清以前,《方言》传本——郭注本经过一千五百多年的传抄翻刻,“讹舛相承,几不可通”。明清时期出现多个《方言》校注本,另有王念孙散见于各类著作中的《方言》遗说,以及晚清以降一些学者著作中所涉《方言》的条校条释内容,我们将这些材料加以收集整理,作为《古代方言文献丛刊》第二辑推出。 戴震是清代位对郭璞注《方言》行全面整理与研究的学者,他的《方言疏证》考辨《方言》的作者,校订传本《方言》中大量讹脱衍倒、误连误分、内容窜乱等问题,同时对《方言》原文逐条行疏通证明,取得了很重要的成就,成为后来者使用和研究《方言》的重要基础。 本书稿整理者深耕《方言》及其注家数十年,在深调查《方言疏证》存世版本的基础上,以《丛书集成初编》影印武英殿聚珍版为底本,以四库系的文渊阁本、文津阁本和遗书系的微波榭丛书本、安徽丛书本对校,校正文字、复核引文、断句标均严格按照古籍整理规范行。书后附笔画索引,以便读者使用。

陈与郊方言类聚 扬雄方言零札伍种(精)--古代方言文献丛刊(试读本)
免费
扬雄《方言》是我国部收集古今方国殊言别语的语言学著作,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方言学的诞生。明清以前,《方言》传本——郭注本经过一千五百多年的传抄翻刻,“讹舛相承,几不可通”。明清时期出现多个《方言》校注本,另有王念孙散见于各类著作中的《方言》遗说,以及晚清以降一些学者著作中所涉《方言》的条校条释内容,我们将这些材料加以收集整理,作为《古代方言文献丛刊》第二辑推出。 陈与郊《方言类聚》是明代一种《方言》校注本,将《方言》原文条目依《尔雅》篇目重新编为《释诂》《释言》等十六门,使以类相聚。郭璞原注则总附每节后,低一格以别之。间有双行夹注,为与郊所考订。此次整理以万历刻本为底本,用其他明本校对《类聚》所引《方言》正文,用陈与郊校语所引源文献校其按语,同时断句标。 《扬雄方言零札伍种》辑录孙诒让《札迻·方言校记》、王秉恩《宋本方言校勘记》、王国维《书方言郭璞注后》、吴承仕《经籍旧音辨证·方言郭注辩证》、吴予天的《方言注商(附补遗)》五种《方言》条校条释材料,这些成果虽然零碎,但并不缺乏价值,一些条目的考订甚至很值得重视。我们为这些材料各自选择善本行录排校,以期方便学界的阅读与研究。 书后附《方言》原文条目与《类聚》、《五种》条目对照索引,以便读者使用。

赤松子章历校释--道教典籍选刊(试读本)
免费
《赤松子章历》,凡六卷,主要记载了早期天师道的上章科仪,备列向上天祈福消灾上章时所必须注意的各种事项。全书可分“章”和“历”两部分:“章”包含章信、章辞、上章宜忌、书章方法以及六十七通可供直抄写使用的章奏模板等;“历”指有关阴阳五行、天文历法、星占学等古老的民间择日方法。 本书以《正统道藏》本为底本,参校以《道门定制》《要修科仪戒律钞》《登真隐诀》等摘引过《赤松子章历》的相关文献。

(嘉泰)会稽志(试读本)
免费
《(嘉泰)会稽志》二十卷,宋沈作宾修,施宿等纂,内容主要介绍绍兴历代建制沿革、职官姓氏、城市建设、贡赋*、文物古迹、山川形胜、历代诗文等。书前有嘉泰元年陆游所撰序言,详述修志情形。《四库全书总目》评价此书:“不漏不支、叙次有法,如姓氏、送迎、古第宅、古器物、求遗书、藏书诸条,皆他志所弗详。宿独能搜采辑比、使条例秩然。”此书宋刊本已佚,后明清两朝均有重刊。此次影印,以国家图书馆藏明正德五年(1510)刊本为底本。

古文辞类篹(精)全二册--中华国学文库(试读本)
免费
《古文辞类篹》一书,由“桐城派”大成人物姚鼐编选。本书按文体分为论辨、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记、箴铭、颂赞、辞赋、哀祭等13类,在每类之下说明文体源流;共选文719篇,大都附有精彩评。本书是直体现“桐城派”创作观的名著,与方苞、刘大櫆、姚鼐等人的文集一起,是“桐城派”的核心经典,编选精到、广为流行、具有总结性质,可以称为古代文选的范例和高峰,与《骈体文钞》《七十家赋钞》被张之洞《书目答问》誉为“最古雅有法”的三种选本,数百年来影响巨大。

陶渊明集笺注(典藏本)精(全二册)--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试读本)
免费
《陶渊明集笺注》收录陶渊明全部存世诗文辞赋作品,以毛氏汲古阁藏宋刻《陶渊明集》十卷本为底本,参校宋元诸本及总集、类书。笺注重于史实、本事、名物、地理、人物,并单列“析义”一项,于诗文作意,发隐抉微,为陶集注本中集成之作。书后并附诔传序跋、历代和陶诗及年谱简编、作品系年,诗文句索引等,以便读者查考。

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续编:汉传撰著部(二)(精)全十五册(试读本)
免费
《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续编》由任继愈先生倡议并担任主编,是继1997年中华书局出齐《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之后的又一重大编纂工程,从《嘉兴藏》、《卍续藏》、《频伽藏》、《大正藏》、《普慧藏》等各版大藏经及敦煌文献、房山石经中,挑选《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未收之重要佛教典籍,网罗遗珍,校流通。《续编》规模宏大,收书约两千余种,八千余卷,分列十部,其中第五为汉传注撰著部,分八辑,收论述教义的佛教典籍及对这些典籍的注疏与复疏,以及佛教论文总集、纂辑、僧人个人文集、类书等文献967种。本书为汉传撰著部第二辑,《续编》全书之183至197册,收录诸宗撰著共133种,包括湛然《止观辅行搜要记》、性权《四教仪注汇补辅宏记》、法藏等《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记》等重要文献。

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续编:汉传撰著部(三)(试读本)
免费
《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续编》由任继愈先生倡议并担任主编,是继1997年中华书局出齐《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之后的又一重大编纂工程,从《嘉兴藏》、《卍续藏》、《频伽藏》、《大正藏》、《普慧藏》等各版大藏经及敦煌文献、房山石经中,挑选《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未收之重要佛教典籍,网罗遗珍,校流通。《续编》规模宏大,收书约两千余种,八千余卷,分列十部,其中第五为汉传注撰著部,分八辑,收论述教义的佛教典籍及对这些典籍的注疏与复疏,以及佛教论文总集、纂辑、僧人个人文集、类书等文献967种。本书为汉传撰著部第三辑,《续编》全书之198至211册,收录密宗、律宗、净土宗等撰著共235种,包括不空《金刚顶瑜伽略述三十七尊心要》、道宣《中天竺舍卫国祇洹寺图经》、守一《律宗会元》、弘一《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宗晓《乐邦文类》、成时评节要《净土十要》等重要文献。

国学概论选粹(共六册)
¥299.00
《国学概论选粹》共收录六种文献,包括洪北平《国学研究法》、陶庸生《国学概要》、曹聚仁《国故学大纲》、甘鹏云《经学源流考》、马瀛《国学概论》、王易《国学概论》。 本书选择精良的版本,重新高清扫描影印,每本文献之后附录相关材料,作为补充,前撰对作者生平、内容、优劣等行简要说明。这次整理不止是对民国文献的保护,也是立足于存真传古的基础上,在众多的“国学概论”传本中选择菁华,以饗读者。这些珍贵的文献对于研究中国学术思想史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也是学习国学的重要门径之一。

古今姓氏书辩证(精)(试读本)
免费
《古今姓氏书辩证》四十卷,宋代学者邓名世撰,其子邓椿年最终定稿。该书依据《元和姓纂》《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姓解》《熙宁姓纂》《宋百官公卿家谱》以及各类史书、文集、碑志等数十种有关姓氏的文献,全面考证了2200多个姓氏的起源、郡望、名人、流布等,保存了南宋以前大量的士族谱系资料,堪称宋代姓氏学研究集大成之作,是我国古代姓氏谱牒学方面的重要文献。 此次校,即以辑自《永乐大典》的《四库全书》本为底本,以钱熙祚《守山阁丛书》本为参校本,并对钱熙祚校勘记中的有价值部分加以吸收,据钱熙祚校勘记征引情况补充了部分残宋本原文,另把一些版本中的重要序跋、《守山阁丛书》本总目、残宋本韵目等七篇文献收作附录,还编制了姓氏笔画索引,以便检索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