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每满100减50 周礼(套装共2册)
周礼(套装共2册)
徐正英,常佩雨
¥45.99
《周礼》,亦称《周官》、《周官经》、《周官礼》,是现存儒家十三经中的一部经典,我国部系统、完整叙述国家机构设置、职能分工的专书。它涉及古代官制、军制、田制、税制、礼制等国家重要政治制度,为我国秦汉以来历代国家机构建制提供了全面的参照体系,可谓研究上古文明的百科全书,在中国古代政治思想文化史上影响深远。徐正英、常佩雨译注的《周礼(上下)(精)》的注释和翻译,力求通俗流畅。经文以阮元校勘《十三经注疏·周礼注疏》为底本,分节参考了杨天宇先生的《周礼译注》,注释借鉴现有研究成果,而又有所辨析,并注意参考考古新材料及出土古文字文献。译文多用直译,并添加必要的字句以使白话译文完整通顺,这些增添的简短字句一般不另设符号标明。但少数篇目如《秋官·司仪》等礼节繁琐,需要依靠后人注解补充大量原文所无之词句,否则难以达义,此时则将译文中添加的说明文字置于中括号中,并酌情意译,以求行文完整。
每满100减50 春秋公羊传
春秋公羊传
黄铭,曾亦
¥33.60
   黄铭、曾亦译注的《春秋公羊传》为儒家十三经之一,是专门解释《春秋》的一部典籍,其起讫年代与《春秋》一致,即公元前722年至前481年,其释史十分简略,而着重阐释《春秋》所谓的“微言大义”,用问答的方式解经。《公羊传》的作者旧题是战国时齐人公羊高,他受学于孔子弟子子夏,后来成为传《春秋》的三大家之一。公羊学大盛于西汉,历代注疏研究均不乏其人,名家有董仲舒,何休,清代常州学派与康有为等。本次出版我们约请国内公羊学研究*名学者上海同济大学曾亦教授对全书进行详尽注释与翻译。顾及义例阐发与普及串讲两个层面,是《春秋公羊传》的较好普及读本。 ? ? ? ? ? ? ? ? ? ? ? ? ? ? ? ??
每满100减50 黄帝四经 关尹子 尸子(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黄帝四经 关尹子 尸子(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张景,张松辉译注
¥16.80
《黄帝四经》,春秋战国时期帛书,1973年马王堆汉墓出土,作为《老子》乙本前的古佚书而举世瞩目。包含《经法》《十六经》《称》《道原》四篇。它体现了道家学说由老子一派变成黄老学派的转变,对先秦各家各派都有直或间的影响。《关尹子》,据传为春秋时期关尹子著。关尹子字公度,名喜,曾为关令,与老子同时。老子《道德经》五千言,系应其请而撰著。《关尹子》大要在贵本重神,清静自守。其书文辞博丽,深远隽永,充分体现了“道”的内涵,极宜修身养性。今本《关尹子》,分为一宇、二柱、三极、四符、五鉴、六匕、七釜、八筹、九药共九篇。《尸子》,战国时期商鞅的重要谋士尸佼著。尸子对道家思想多有继承和发展,同时热衷于治国理政,一生中对于社会改革、对于哲学思想都有重大的贡献。
每满100减50 国学概论选粹·国学概要
国学概论选粹·国学概要
主编:杜泽逊
¥49.50
《国学概论选粹》共收录六种文献,包括洪北平《国学研究法》、陶庸生《国学概要》、曹聚仁《国故学大纲》、甘鹏云《经学源流考》、马瀛《国学概论》、王易《国学概论》。 本书选择精良的版本,重新高清扫描影印,每本文献之后附录相关材料,作为补充,前撰对作者生平、内容、优劣等行简要说明。这次整理不止是对民国文献的保护,也是立足于存真传古的基础上,在众多的“国学概论”传本中选择菁华,以饗读者。这些珍贵的文献对于研究中国学术思想史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也是学习国学的重要门径之一。
每满100减50 商君书
商君书
【战国】商鞅
¥42.00
《商君书》是战国时商鞅及其后学的著作的合编。《汉书·艺文志》著录二十九篇,现存二十四篇。书中叙述商鞅变法主张,提出信赏必罚的法治要求,主张从法律上保护土地私有权,而把政治权力集中于君主一人,以建立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国家。此外,对于法的起源、本质、作用等,也有所论列。
每满100减50 楞严大义(修订本)
楞严大义(修订本)
达照 著
¥21.00
     《楞严经》是非常重要的佛教经典,古人讲成佛在《法华》,悟在《楞严》。然而《楞严》义理深邃,译文文词古奥,卷帙浩繁,学者往往望而止步。此书系作者在佛学院授课讲义的基础上整理而成,此前在佛教内部流通,颇受欢迎。此书特是将经文内容贯通、浓缩,更将经文与实修方法结合起来,对于佛法的实践修证有指导意义。再者此书通俗易懂,简明活泼,特别适合普通爱好者阅读。2013年首次出版以来,深受读者喜爱,不断重印。
每满100减50 韩诗外传
韩诗外传
李辉译注
¥27.60
《韩诗外传》是汉代韩诗学派创立者韩婴的著作,也是汉代今文学派三家诗硕果仅存的《诗经》学著作。全书一共十卷,三百零八章,从经书、诸子及史书等文献中择取三百多则轶事古语,记录了远起上古,下至西汉初年二百多个历史人物。在记叙之后,常于末尾引用《诗经》的篇章总结和照应前文。《韩诗外传》虽是一部经学著作,与其说《韩诗外传》是采取杂说,推衍《诗经》诗义,不如说是用《诗》,所引《诗经》诗句是对所述古事古语在“经典”中的一个佐证。王世贞评价说“《韩诗外传》杂记夫子之绪言与诸春秋战国之说,大抵引《诗》以证事,而非引事以明《诗》”,是对其所做的允当的评价。
每满100减50 北山酒经(外二种)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北山酒经(外二种)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高建新译注
¥16.80
《北山酒经》系统总结了前代有关饮酒、酿酒、制曲的重要理论,详述制曲技术与酿酒的工艺过程及各种酒的酿造技术,既有理论高度又切合实用。书中所记酒曲的制作方法及酿造经验,至今仍在江南米酒生产地区广泛流行,后世研究酒文化及酿造技艺者,大多奉此书为酒之“内典”,不断从中汲取养分。 书中另收李时珍《本草纲目·谷部四·酒》和袁宏道《觞政》。作为医药学家,李时珍更关注酒的保健、医用功效,除辑录一些著名配方药酒之外,又列举了屠苏酒、地黄酒、枸杞酒等69种药酒配方、酿制、主治等,至今仍有很高的保健和药用价值。袁宏道的《觞政》,既是诗酒自娱、寄情山水的性灵之说,也是对酒文化内涵做的深度探索。
每满100减50 菜根谭(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菜根谭(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孙林译注
¥21.60
《菜根谭》,是一部融合了儒、释、道思想,以心学、禅学为核心,集人生智慧与修身养性于一体的清言小品集。以“菜根”为书名,取“人常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寓意人生经历锤炼磨砺才能造就完美的品德和才识。书中以亦骈亦散的文字手法,格言警句的表现方式,阐述了洪应明对修身、处世、待人、物等的深刻理解与认识,书中既主张积极世、心怀天下的取精神,又宣扬亲近自然、悠游林泉的隐逸旨趣,同时也提倡参悟禅机、空灵清净的超脱境界。对于爱好中国传统文化的读者来说,可以从此书中获得为人处世、修身养性、职场生存技能等方面的有益启示;对于企业经营者而言,可以通过它了解选拔人才、经营企业的理念,以及如何提升管理者修为的实用指导。
每满100减50 《花庵词选》
《花庵词选》
(宋) 黄昇选编,杨万里点校、集评
¥40.80
《花庵词选》包括《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十卷和《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十卷两种。前者选录唐与北宋词人134 家,凡515首;后者选南宋词人88 家,收词760首,后附黄昇自己的词作38首。此次整理,《唐宋诸贤绝妙词选》以《四部丛刊》为底本,《中兴以来绝妙词选》以陶氏涉园影宋本为底本。《花庵词选》是一部收罗宏富且编排有序的词选,全面展示了唐宋文人词发展的历程和风貌,具有“选词存史”的特色。*,收罗宏富,别择精当,可显现一代词林风范。第二,反映当时重豪放、尚清雅的潮流。第三,编排体例,以人立目,有一条明确的时代发展线索贯穿其中。第四,黄昇选词以博观约取见称,不少词人赖此以存,又有小传,多录词人姓名、字号、籍贯、仕履等,或引时人以及自己的评语。编者新集后人评语,更具文献价值。
每满100减50 陶庵梦忆(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陶庵梦忆(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苗怀明译注
¥19.20
汉学家史景迁说:“明朝灭亡时,张岱四十八岁,尔后他得去面对一个残酷的事实:让他活得多姿多彩的辉煌明朝,被各种竞逐的残暴、野心、绝望、贪婪力量所撕裂,土崩瓦解,蒙羞以终。他反复追思回想,事情愈是清晰,如迷雾笼罩的路径,于眼前重现,诸多遗忘的嘈嘈低语,也咆哮起来……” 嘈嘈低语,是张岱娓娓展的叙事方式;咆哮,是文字背后痛定思痛后的心情。 “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作者在《陶庵梦忆》的自序里,一句苍凉的低吟奠定了全书的基调。但是八卷本的《陶庵梦忆》作者写到的则都是自己往昔快乐的经历,品茗、赏花、观剧、访古、宴饮、雅集……奢华而不失优雅的场景,将种种世相展现在人们面前,往事并不如烟,张岱在娓娓的叙述中,寄托了自己的家园之悲,故国之痛。
每满100减50 成语通检词典
成语通检词典
刘占锋
¥21.00
《成语通检词典》据现当代文本成语频次调查结果立目,收成语9592条,约150万字。不仅就成语形、音、义、用等进行释义、解说,同时配以首字音序索引、任意字索引和类编词条索引,方便使用。
每满100减50 王维诗集
王维诗集
(唐)王维著 (清)赵殿成笺注 白鹤、孟柏校点
¥21.00
      王维是盛唐著名诗人,以写景诗*负盛名,苏轼有“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的赞喻。《王维诗集》为国学典藏丛书新一种,整理者以乾隆元年(1736)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前十五卷诗集为底本,参校以《四库全书》本。清乾隆刻本订正前人之失甚多,是王维诗文的一个有重要价值的笺注本。此次整理,赵注的引文也尽量据原文加以校核。是为一部完备可靠的《王维诗集》校注本。
每满100减50 坛经
坛经
(唐) 惠能著 丁福保 笺注 哈磊 整理
¥14.00
  《坛经》是中国人的佛学著作中惟一被称为“经”的,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丁福保采用传统的笺注方式,为《坛经》作注,是现代人读懂《坛经》的可靠而方便的途径。
每满100减50 唐宋八大家文钞(全三册)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唐宋八大家文钞(全三册)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吕明涛,诸雨辰,韩莉译注
¥94.80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在散文创作史上极有成就的八位作家的并称,他们分别是唐代的韩愈和柳宗元及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唐宋八大家以各自的创作实践,使散文重新走上了平易畅达、反映现实生活的道路,对后世的影响极其巨大。 清代张伯行编选的19卷本《唐宋八大家文钞》虽与明代茅坤所编选的164卷本《唐宋八大家文钞》同名,但选文只有317篇,篇幅上更为适宜,不仅包罗唐宋八大家的代表作,同时也选择了古代“考公”的策论和范文,及文人雅士日常应酬往来的典范文体。 本次三全本整理以同治八年正谊堂书局刊本为底本,并参校八大家各家别集,原文尽可能保留正谊堂本的原貌。除正文外,有助于读者深理解和探索的原序、文引、本传、评也一概保留。注译部分除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外,在人物、事迹等考订方面及文章主旨的阐释方面,皆不乏新见。
每满100减50 中国古典文化大系:列子译注
中国古典文化大系:列子译注
(战国)列子
¥10.50
  《列子》又名《冲虚经》(前450至前375年所撰),是道家重要典籍。 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卷,早佚。今本《列子》八卷,从思想内容和语言使用上看,可能是后人根据古代资料编著的。全书共载民间故事寓言、神话传说等134则,是东晋人张湛所辑录增补的,题材广泛,有些颇富教育意义。
每满100减50 春秋穀梁传
春秋穀梁传
徐正英,邹皓
¥23.99
  徐正英、邹皓译注的《春秋穀梁传(精)》为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与《左传》、《公羊传》同为解说《春秋》的三传之一。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体裁与《公羊传》相似。其作者相传是子夏的弟子战国时鲁人榖梁赤,起初也为口头传授,至西汉时才成书。晋人范宁撰《春秋榖梁传集解》,唐朝杨士勋作《春秋榖梁传疏》,为清人阮元《十三经注疏》所收录。《春秋穀梁传(精)》在西汉宣帝时曾经盛*一时,是研究先秦到西汉时期儒家思想的重要资料。 ? ? ? ? ? ? ? ? ? ? ? ? ? ? ? ??
每满100减50 拾遗记(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拾遗记(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王兴芬译注
¥18.00
《拾遗记》作者为东晋王嘉,字子年,陇西安阳(今甘肃渭源)人。该书本为19卷,被南梁宗室萧绮整理为10卷。《拾遗记》集杂史、博物于一体,语言华丽奇诡,具有很高的文学成就和艺术成就。《拾遗记》前九卷上自春皇庖牺,下至晋时事,以历史年代为经, 记述了帝王后妃、文人名士、宦官娼妓等各个阶层历史人物的异闻逸事。部分卷篇后有萧绮录语,对王嘉正文或补正、或辩难、或发挥、或评价。《拾遗记》第十卷则是较为典型的地理博物类结构,此卷以方位的转移为依托,历述昆仑、蓬莱、方丈、瀛洲、员峤、岱舆、昆吾、洞庭等八座仙山,以及山中的奇景异物、有关神话传说等。
每满100减50 慎子  太白阴经(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慎子 太白阴经(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许富宏译注
¥27.60
《慎子》为先秦典籍中渊源有自、流传有序之书,是研究先秦至汉代的黄老道家思想与先秦法家思想的重要参考资料。现存《慎子》仅有《威德》《因循》《民杂》《知忠》《德立》《君人》《君臣》七篇。对其著者、流传与真伪情况,历来有不同说法。此次注译,作者以其《慎子集校集注》为底本行注译。其集校集注本以清钱熙祚《守山阁丛书》本为底本,参考采用《群书治要》本、《说郛》本、《百子全书》本等十余种重要的校本及注本,对于广大读者而言,具有极高的资料参考价值。此次收“三全”本,在原书基础上行改造,简化“校”而加强“注”,增加了对相关名物典故、疑难字词等的注释,更适合普通读者阅读。 《太白阴经》全称《神机制敌太白阴经》,是唐代百科全书式的一部兵书。全书共十卷一百篇,内容包罗万象,从心术到谋略,以至治军、选将、用兵、攻守战具、工程、通信、行军、宿营、战阵、军用文书、军医、战马、星占、杂式等方面,保留了前代关于军事的论述与资料,同时其撰作方法也给后世编纂或著作兵书以很大启发,在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作者为唐朝的李筌。本次注译,作者以张海鹏《墨海今壶》本为底本,校以钱熙祚《守山阁丛书》本。
每满100减50 医方考
医方考
(明)吴崑
¥30.50
《医方考》,明?吴昆著。全书6卷,按病症分为72门,选方780余首方。每门前先叙其病因病机,再汇集同类方于后,对每一方剂的命名、组成、功效、方义、适应症、用药、加减应用、变通得失、禁忌等,详加考释与辨析,是一部理、法、方、药俱备,完整而又系统的方论专著。吴氏有感于当时医界中“不明医方之旨与医方之证,而盲目方治病”的弊端,广摭博采,旁征博引,去芜存菁,由博返约,集历代医家之精华,以及自己过人的学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精选了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以及情志等病证常用方剂780余首,编辑成《医方考》一书。书中既收选了《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 方,又收选了刘河间、李东垣、朱丹溪、张从正等著名医家的效方,以及民间验之有效的验方。 吴氏全面运用方论的方法分析方剂,创了方论之先河,促了方剂理论体系的形成,对后世中医方剂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本书对于准确理解与灵活运用方剂,提高临床疗效,很有重要参考价值,是从事中医教学、科学研究,特别是从事中医临床诊治的工作者临证的中医古籍著作之一。 本书是以明万历十四年友益斋本为底本行整理出版。
每满100减50 格言联璧(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格言联璧(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马天祥译注
¥17.40
《格言联璧》是清代金缨编纂的一部格言集成。共分为学问、存养、持躬、摄生、敦品、处事、物、齐家、 从政、惠言、悖凶十一类,内容广博,语言精练,意蕴深厚,涵盖了社会人生的各方面和传统中国社会各个时代的思想精髓。 《格言联璧》的篇章编排也体现着一定的内在逻辑和顺序。大体上遵循着宋代以来君子“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脉络。每类的首要思想都是告诫人们要立德为先、修身为要,也就是说无论做什么事,先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而这种立德修身又不是靠空谈得来的,是在现实生活中通过不断约束改自己来实现的。 《格言联璧》虽然成书于清朝中晚期,但因书中的许多格言侧重生活实际,所以今天读起来仍不失实用意义。“摄生类”中的格言都有着中医理论依据,对当下人的身体保养仍大有裨益。“敦品类”“处事类”“物类”等章在为人处世方面的指导和告诫,对现在人们的交往仍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1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