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国文字形体研究(全二册)--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108.00
本书稿以出土战国文字材料为基础,在全面搜集字形数据的基础上,对战国文字形体的若干现象行细致梳理。同时将战国文字置于古汉字发展的历史背景中,采用共时研究与历时比较相结合的方法,全面考察战国文字的形体风貌。书稿选取简化、繁化、替换、移位、旋转、讹变、类化、区系特征等八个方面为切,考察分析战国文字形体的具体现象。


正蒙释 正蒙辑释--横渠书院书系/张载文献整理与关学研究丛书
¥29.40
《正蒙释》是明代高攀龙《正蒙集注》和徐必达《正蒙发明》的合刻本,在《正蒙》注解本中别具特色,且二书相辅相成,可互相补充、发明,较好地继承与发展了张载哲学思想的精髓。《正蒙释》并非二书的简单相加,徐必达编订《正蒙释》时,把《正蒙发明》中与《正蒙集注》相同的注解删去,独有的注解保留,把《正蒙发明》和《正蒙集注》中不同的但相比较不准确的注解删除,能够互补的保留。经徐必达编订后,《正蒙释》中的《正蒙集注》基本保持原貌,《正蒙发明》则更加严整精练,且与《正蒙集注》的思想得以高度一致。从思想内容上看,以程朱哲学思想解《正蒙》、确立气的行上本体意涵而批评佛老、注重修养工夫是《正蒙释》的重要特。此书以国图藏明万历本为底本,以清初平江蔡方炳本为对校本,以清《性理四书注释》本为参校本。书后“附录”,包括高攀龙碑传资料九篇、徐必达传记五篇以及《正蒙释》提要一篇。 《正蒙辑释》是清代华希闵所撰,是研究张载《正蒙》及华希闵本人思想的重要著作,在清代已有一定的影响。《正蒙辑释》是在高攀龙《正蒙集注》、徐必达《正蒙发明》的基础上,以朱子学为主要立场注释《正蒙》的著作。在清初尊朱熹黜王阳明的学术氛围中,华希闵的注释虽体现出强烈的程朱理学色彩,但他并没有完全否定王阳明及其学说,这在当时是相当理智且可贵的。《正蒙辑释》以“闵按”的形式,阐释了《正蒙》每篇全旨及篇文段意,其中所论及的太虚本体论、心性论、工夫论等,都体现了华希闵的独到理解。本书以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康熙刻本《性理四书注释》中的《正蒙辑释》为底本,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王植《正蒙初义》为参校本。

礼记郑注汇校(全二册)--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118.80
本书以宋本纂图互注礼记为底本,汇校唐石经、宋抚州公使库刻本、婺州蒋宅刻本、日本足利学校藏本等历代礼记版本二十余种,突出强调郑玄注,是礼记郑注文献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将较大程度地推动经学文献及版本目录等研究领域的发展。


张载思想研究--横渠书院书系/张载文献整理与关学研究丛书
¥20.40
《张载思想研究》是台湾学者朱建民先生的学术专著,也是台湾学术界研究张载哲学思想的*部专著。对于研究张载思想的学者而言,这是一部难以绕过的佳作。书中主要就张载的哲学思想展论述,结合其所欲建立的义理系统,分别从天道论和心性论两个方面作详细阐述,并而介绍了张载如何通过其所建构的义理系统来驳斥佛老之学。作者在书中对张载哲学体系中所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及论行了全面而精微的分析,逻辑严密,其展现出来的哲学研究方法,对于研究者而言,亦有极大的借鉴意义。书末附录《太虚与气之关系之衡定》、《张载的外王思想》等内容,可使读者一步了解作者论太虚前后思想观念的转变以及张载的外王思想。


古书凡例与文学批评:以明清集部著作为考察中心(精)
¥46.80
凡例是置于卷首,揭示图书著述宗旨、主要内容和编纂体例的一种文体。明清时期,著述者发凡起例的意识远较前代自觉,撰写凡例蔚为风气,至于极盛,而凡例内容之丰富、体式之严整,更是靠前,集部著作的编纂也不例外。就文学学术言,集部著作凡例绝非局限于介绍图书编纂体例和技术的说明性文字,而是包含着丰富的文学批评内容,集中体现了作者对许多文学根本问题的看法。因此,本书从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出发,对于明清集部的凡例内容和体式行了深的探讨和研究。


粤西唐诗之路探源与诗人寻踪(精)--唐诗之路研究丛书
¥46.80
广西师范大学莫道才教授编纂的《粤西唐诗之路探源与诗人寻踪》是一部粤西唐诗之路研究总结性的论文集,收录了叶嘉莹、户崎哲彦、陶敏、孙昌武等学者的十五篇论文。全书分为三部分:“粤西诗路与诗歌创作”主要讨论了粤西唐诗之路上的诗歌作品及其所反映的诗人情感、历史文化背景;“诗路诗人寻踪”主要考证了唐代诗人在粤西唐诗之路上的史实、行踪和遗迹;“粤西诗路丛考”考证了粤西唐诗之路的大致走向、遗迹以及诗路上的文化。

故宫文物南迁
¥83.00
1933年2月,19816箱72包15件又13扎,包含文献档案、图书古籍、各类文物在内的“古物”在日军侵入平津的紧要关头分批南迁。在国际上抢救战火威胁下国宝的史实中,故宫文物南迁是其中时间*早、规模*大、历时*久、影响深远的行动,这不是简单的抢救珍宝,而是一次真正的民族文化抢救行动。故宫文物南迁是故宫博物院的一段峥嵘岁月,也是中华民族的一段抗争历史。祝勇用诗意的语言、散文的笔法、史学的态度,客观还原故宫文物南迁的历史脉络和事实细节,带我们一起走进那段被尘封的岁月。


读史巧做人
¥24.99
读史,会让我们从冗繁忙乱的生活以及复杂迷离的社会中走出来,让我们在蓝天白云的简练中,在与先人圣哲的对话中忘却烦恼,然后心平气和地从一大堆琐事中理出头绪。她让我们变得真诚,变得坦率,不计较个人得失,以巧妙而又博大的心胸去容纳一切。 读史,可以让我们深刻理解做人与做事的技巧,成为一个洞悉世界的智者。 读史,还会让我们收获很多很多……

冬青老人口述
¥65.00
本书为知名学者卞孝萱先生(1924-2009)所作“口述历史”。书中回忆了卞先生与民国学界、文化界名人交往的轶事,书中充满细碎而有意味之事,尘封的故事以“漫谈”的形式呈现,更加显得鲜活丰满。


另眼看历史(套装共2册)
促销价:¥5.99|¥15.99
这是一套经典人文书,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包括《北大那些人》《晚清那些事儿》共2册。对历史和文化名人感兴趣的读者,不妨仔细翻阅这套小书。 《北大那些人》精选了北大数十位具有深远影响的名人学者的上千则逸事、话语,力图从细微处管窥一代学人的精神风貌和为人治学的严谨态度。 这些材料都是从浩如烟海的史料中勾沉出来的,很多故事读者并不熟悉,新鲜好读,且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晚清时代,一些不被人所知的奇闻轶事让人不免窥探。 《晚清那些事儿》以生动的笔触,讲述了晚清时期发生的一些历史故事。主要包括国家、军事、政治等方面,文笔犀利且不失生动,内容详尽而不冗繁。


众星何历历:沈仲章和他的朋友们
¥46.80
沈仲章(1905-1987)一生经历丰富,颇具传奇性。 沈仲章与当时文化界诸多知名人士的直往来。如陈寅恪、刘天华、刘半农、金克木、胡适、傅斯年、赵元任、徐志摩、许地山、钢和泰、斯文赫定等。 沈仲章对民国时期一些学术团体、文化活动和历史事件是知情者之一。他回忆的手资料,有不少独特而鲜为人知的内容。

台湾“中研院”口述民国历史经典丛书(套装共8册)
¥159.99
1942~1944年,为保卫滇缅公路,中国政府先后两次派出近30万部队缅甸与日寇作战,在付出了10余万人伤亡的代价后,全歼缅甸日军。此战中,中国远征军反攻胜利,大放异彩,重新通了国际交通线,使得国际援华物资运中国;把日军赶出了中国西南大门,揭了正面战场对日反攻的序幕;钳制和重创了缅北、滇西日军,为盟军收复全缅甸创造了有利条件。本书口述者多为参战将士,他们的口述全面还原了中国远征军历史。

翁同龢集(增订本)全四册--中国近代人物文集丛书
¥178.80
《翁同龢集》于2005年出版,列“清史文献丛刊”,上下册,定价230元。由奏疏、函稿、诗词联对、文录、松禅自订年谱、甲午日记和随手记及附录七部分组成。奏疏共收录100多件,主要录自北京国家*历史档案馆馆藏军机录副及有关档案资料,凡翁同龢个人单衔或与他人边衔的重要摺件则收,有关例行公文的呈式摺件则不录。函稿共收录1300多件,集中反映了他同家族成员以及他与晚清官场各声人物的交往和他对朝政的看法,史料价值较高。诗文部分共收录诗近700首,词10首,联对50副,文录141篇。 《翁集》出版之后,编者有根据近年出版的各种文献,重新收集公私档案及其他私人记载,并对原书讹误行了修改。增补文章400多篇。先重新将修订本收“文集”丛书。


一壶天地(函套)全四册
¥46.80
《一壶天地》由《新纂香谱》《格古要论》《园冶》和《长物志》四种组成。 香之为用自上古,在漫长的岁月里,人们对香草香料取之用之,歌之咏之。陈敬所撰《新纂香谱》,翔实记载香品产地、宋代及以前社会用香概况、香药与熏香料配方、香料的收藏方法,集香料文献之大成。 曹昭所撰《格古要论》,堪称后世文物鉴定类专著的山之作。它概述文物,对名玩之优劣、作伪手法以及鉴伪要均有议论,为文物鉴赏家所推重。 《园冶》与《长物志》被誉为古代造园之双璧。计成所撰《园冶》,全面系统总结和阐述造园法则与技艺,在选址、规划与叠山理水中体现古代造园的智慧和艺术追求。书中提出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观,深得中国古代造园理论之精髓。文震亨所撰《长物志》,内容涵盖衣食住行、文玩清赏,呈现了晚明文人雅致生活方式,是古代文人雅文化生活的范本。


语文阅读教学的文化价值研究(精)
¥34.80
本书基于文化视野,从文化价值视角研究阅读教学,探究阅读教学中的价值以及价值实现的方式和途径。本书首先梳理了“文化价值”这一核心概念,着探讨了阅读教学中的价值和核心价值,并对阅读教学历史做了文化价值取向的回顾与透视,明确了当代阅读教学面对的价值取向的问题,*后对阅读教学文化价值的实现策略做了论述。

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修定本)(精)
¥94.80
《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一书是孙机先生的代表之作,本次修订,孙机先生除更正原作不确及讹误之处外,又亲手重新绘制了百余幅图片,让本书内容更加严谨,图片更加丰富,形成了*终定本,故名“修定本”。本书结合出土文物,详细介绍了汉代农业、手工业的成就,内容涉及耕作、渔猎、窑业、冶铸、纺织、钱币、车船、武备、建筑、家具、服饰、文具、医药、饮食器、灯、熏炉、玉器、金银器、乐器、杂技、娱乐、少数民族文物等。书中附有上千幅汉代文物图样。孙机先生在解说这些物质遗存时,大量引用相关的史料和今人的研究成果,对于每件物品的产生、发展及其沿革都作了系统、简明的阐述,时有独到精辟之见,本书是了解汉代物质文化生活的之作。


道由中出——吕大临的道学阐释--横渠书院书系/张载文献整理与关学研究丛书
¥28.80
本书主要探讨了北宋理学家吕大临道学理论的阐释径路和特,依次考察了吕大临思想形成的道学背景、吕大临经学诠释中对道学理论的体认和把握特,以及作为吕大临理论体系的天道性命论、心性修养论和礼学实践论的具体内涵,*后简述了道学的现代哲学意义。本书认为,吕大临的道学理论,承《孟子》、《中庸》“尽心知性知天”的心性之学传统,贯通并重释了《易传》的“穷理”、“成性”与《大学》的“正心”、“格物”等道德修养径路,以天道性命为根源,以本心为基,以礼教为常道,融合关洛两派学风,发扬了孔孟儒学上达与下学并重、德性与礼法兼修的精神传统,表现出关注道德实践和礼法教化落实的特;吕大临典型地反映了初创期的道学理论与儒家传统经学、礼学的互动、转化及其自身的生成、演状况,也展现出道学内部相近的问题意识和不同的学风倾向之间的相互激荡过程。


秦观传
¥27.00
秦观和他的不朽作品,是一份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本书以时空为序,立足秦观的人生轨迹,结合诗词文赋等作品的解读,记述了他坎坷而不平凡的一生。既表现秦观作为婉约词宗的杰出才情和不凡成就,肯定他在文学史上的杰出贡献;又描绘了秦观慷慨豪隽,希望驰骋疆场、建功立业的热血男儿形象,肯定他经邦济世的国士情怀和杰出才华。

水经注(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全五册)
¥160.80
《水经》,是三国魏时一部有关水道的专门著作,记录了川流137道,可惜仅一万多字,过于简略,北魏郦道元为了“因水以证地,即地以存古”,为之做注,其《水经注》30多万字,记述大小河流1252条,及相关郡县、历史人物与事件、风俗传说、物产等,旁征博引,兼以文辞优美,堪称六世纪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地理名著。由于《水经注》在中国科学文化发展史上的巨大价值,历代许多学者专门对它行研究,形成一门世界性的学问——“郦学”。本次出版,原文以陈先生《水经注校证》为底本,增以精炼允当的题解、力求全面精当的注释、流畅自然的译文,让普通人也可轻松读懂《水经注》。


周易与中华文化(精)
¥15.75
《周易》一书,冠冕群经,对中华传统文化影响深远。本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以八卦的起源、《周易》的编纂、“春秋易说”的内容和《周易大传》的构成为阐释对象,试图廓清《周易》经传发生、发展的历史脉络;下编则就《周易》这部长期积累形成并随时代发展的传统典籍,重选取几个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命题行讨论,认为:《周易》中有关文化的命题,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稳定的部分,代表民族文化的精神根本;同时,还是对先秦文化学术的继承和总结,是《周易》对民族文化的重要贡献。


近代楚辞学论纲(精)
¥46.80
本书以近代楚辞学为研究对象,力图全面系统地展示近代楚辞研究的成果,并对这些成果加以评析,建构古代楚辞学史的*后历程。全书以研究者时序为经,以不同类型的重要楚辞研究著述为纬,既展现出不同时期楚辞研究的状况和特色,又反映出楚辞研究与时代变迁的联系,做到了宏观把握与微观剖析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