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洲世纪:世界即将亚洲化
¥13.50
本书在大历史、政治的视角下全面深解读了亚洲的过去与未来——以西方为中心的全球秩序即将终结,亚洲世纪已经来临。 历史上的亚洲拥有多元化的璀璨文明,在古代丝绸之路的勾连下,文明交流持续了数个世纪,对西方和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在工业革命之后,西方崛起,亚洲诸国连沦为殖民地,二战后,亚洲国家虽获得民族独立,但现代化程度仍远远落后于西方,世界秩序为西方所主导——西方法律、西方干预、西方货币、西方文化统领世界。然而,随着全球化的加深,现代世界也逐渐陷文明冲突之中,民族主义、反全球化和宗教运动风起云涌,经济发展放缓,面对全球发展问题,西方秩序面临的挑战和危机越来越明显。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多方的经济政治合作中,现代亚洲正在加速融为一体,形成全新的地缘政治力量,尤其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亚洲一体化的程一步加深,亚洲幅员广阔、民族众多、文化多元,经济形态多样,虽然在过去争端不断,但这种多样性在今天却也是促国际合作、解决全球问题的基础。亚洲不仅是世界工厂,同时也是*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输出地,还是全球*大的消费市场,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新加坡人、印度人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投资,各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不断疆拓土,它们是世界经济的支柱,也是推动后发国家发展的重要助力。 亚洲的崛起将为解决世界发展难题带来新思路,为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提供新模式,这也是作者所述“亚洲世纪”的核心要义,亚洲和亚洲人正在以其特有的方式重塑世界,西方国家将不得不将亚洲的历史和现实价值纳考虑,重新认识亚洲!

饥饿帝国:实物塑造现代世界
¥9.99
《饥饿帝国》选取了二十道美食作为研究大英帝国历史的切,通过非洲人如何教美国人种植水稻、东印度公司如何把鸦片变成茶叶、美国人如何成为世界上吃得好的人等历史事件,详细阐述了从十六世纪至今,英国与其殖民地之间经贸发展、物种迁移、人员流动、技术革新的历史过程。 事实上今天我们吃的每一餐仍然包含着帝国的味道。从远东到新大陆,从鳕鱼、牛肉到香料、茶和糖,帝国利用全球的可食用资源,使英国民众得以告别贫穷、单调、绝望的滋味,迎来食物丰腴的年代。作者莉齐·克林汉姆以其新颖而独特的讲述方式,生动描绘了这些食物在英国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所扮演的关键角色,为理解帝国的形成带来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食物与其他历史资料一样,反映了一个时期的文明程和社会思潮。本书不仅展现了大英帝国殖民时期的社会文化、物质生活的生动画面,为认识英国的社会生活及文化交流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也为理解资本主义经济以及现代世界文明的形成与发展辟了新的坦途。

亚洲史概说(日本汉学泰斗宫崎市定经典力作,揭示文明兴衰与时代演进的历史大势。汗青堂系列)
¥24.00
在辽阔的亚洲大陆上,分布着东亚的中华文明、西亚文明、印度的梵文文明以及日本文 明等,各种异质文明通过交通纽带而建立联系,相互竞争并相互弥补,从而展了亚洲史发展演的宏大画卷,由此我们可以一步认识全人类的真正历史。作者在书中提出“西亚文明东流论”,并辟了“亚洲史”这一全新的领域,着重考察各文明之间的交通联系,通过交通线的转移和变化,揭示文明兴衰与时代演的历史大势。?

美国通史
¥79.00
与大多数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相比,美国还相当年轻。自17世纪初第1批英国定居者踏上詹姆斯敦,建立首个永久殖民地,美国至今也不过四百多年的历史。从 (zui) 初的十三个殖民地,历经革命、建国、西扩、内战、工业化、大萧条、两次世界大战、冷战等一系列危机、应对与改革,美利坚民族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地快速崛起,其间有因矛盾和冲突导致的挣扎与波折,也有基于理想和信念的开拓与进取。 本书采用全方位编年史式的叙述方法,力图呈现美国从诞生、成长到长成的重要历史进程与主流思想脉络。内容涵盖政治、社会、思想、科技、文化等诸方面,并配有精彩插图、文献摘录、人物小传等辅助资料,尽可能多侧面、多维度地保留历史本来的面貌。

中亚史(第一卷)
¥49.00
《中亚史》*卷主要论述中亚地区的原始文化、早期文明、古代国家的历史。从内容上看,本卷在世界历史的分期中属于上古史的范畴;从社会发展史的角度考察,这一时期的中亚社会处于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阶段。本书分“中亚原始文化”、“中亚文明时代”、“中亚塞种国家”、“西突厥汗国”四编。*编起于200 万年前在喜马拉雅山南缘的西瓦利克地层发现的石核石器,终于中亚北方早期铁器时代(前7 世纪);第二编从中亚地区步阶级社会的公元前10 世纪起,到希腊人统治结束的公元前3 世纪止;第三编从塞种在中亚建国的公元前3世纪起,到塞种国家灭亡的6 世纪止;第四编从突厥人在中亚建国的6 世纪中叶起,到唐代中国灭亡西突厥汗国的7 世纪中叶止。

印卡王室述评
¥44.50
本书是印卡人对自己帝国历代国王生平事迹和自己国家一切事物的叙述和评论。这部著作的素材来自三个方面,一是作者母系亲属印卡王公对古国的回忆,二是作者自己从小在祖国耳闻目睹的情况,三是引录在他之前为秘鲁修史的西班牙著述者的记述。作者把三者有机地组织起来,全面记述了印卡帝国的历史和印卡社会的各方面情况,同时对于涉及的内容和西班牙作家著述的是非真伪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判断,从而构成一部完整的“述评”。

非洲华人社会经济史(上中下)
¥115.00
本书为全面研究非洲华侨华人经济社会史之专著,阐述非洲华侨华人史研究的背景、方法论和现状分析,以及中非关系史概览之外,以时间为序,论述了从古代到辛亥革命时期、民国时期、1949—2016年以来非洲华侨华人社会经济各方面的演变。在此基础上,论及新移民的定义、作用和分类,以及华侨华人对非洲社会的影响等理论问题。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 详注修订本(套装上、下册)
促销价:¥48.00|¥70.00
公元前431—前404年,数百个城邦卷了规模空前的“希腊世界大战”,战火几乎波及当时整个地中海文明世界。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和雅典帝国这两大军事集团,一方在陆上称雄,一方在海上称霸,双方巧施权谋,展长期的拉锯战。正当双方两败俱伤、财尽兵竭之时,虎视眈眈的波斯人借机干涉,*终帮助斯巴达人败雅典人,摧毁了盛极一时的雅典海上帝国。这场战争对希腊诸邦政治造成巨大的冲和震荡,对于社会经济无异于一场浩劫,对于其后希腊人的思想文化、对于地中海世界的国际局势都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亲历这场大战的历史学家修昔底德,以其客观冷静的态度,生动豪放的史笔,简洁流畅的文字,不仅全面地记载了战争的主要史实(迄前411年),展示了陆战海战的恢宏场面,党派斗争的严酷惨烈,还恰如其分地描述了其间人们心理心态的微妙变化。此著是希腊古典文明极盛时期的文化精品。千百年来一直吸引着无数读者去欣赏、玩味、思考……


对话印度
¥30.00
本书是作者在印度参加各类活动和在各地游历的现场观察与过程记录,差不多是田野笔记与对话录的综合。本书虽然以“对话印度”为名,但本意是与印度社会对话,或者说是发生在印度的对话。它是作者与印度学者和学生对话的结晶,也是学术交流的结晶。

旧制度与大革命
¥2.99
旧制度与大革命》公认是研究法国大革命的一部经典之作。在本书中,作者通过对大量史实的分析,揭示了旧制度与大革命的内在联系。法国大革命似乎要摧毁一切旧制度,然而大革命却不知不觉中从旧制度继承了大部分情感、习惯、思想,一些原以为是大革命成就的制度其实是旧制度的继承和发展。 在本书中,作者除了对法国大革命的起因与后果提出了一种创性的解释之外,还提出了许多引发后来史学家和政治学家思考与探索的现象与问题,例如,何以封建特权对法国人民比在其他地方变得更为可憎?何以法国人宁愿先要改革,后要自由?何以繁荣反而加速了大革命的到来?等等。 尤为可贵的是,作者不是凭空“思考”法国革命,而是扎扎实实地依靠对原始材料的分析研究得出结论。作者阅读和利用了大量前人从未触过的档案材料,包括古老的土地清册、赋税簿籍、地方与中央的奏章、指示和大臣间的通信、三级会议记录和1789年的陈情书等。根据这些史料,他得以深了解、具体描绘旧制度下的土地、财产、教会、三级会议、中央与地方行政、农民生活、贵族地位、第三等级状况等,并阐发自己的论。 ★商界、学界同样鼎力推荐——易纲、许小年、任志强、雷颐、朱学勤、秦晖、何兵等强烈推荐,微博自发持续热议,敲响当今中国社会的警钟 ★牛津大学教程,传统已持续一百多年 ★自艾森豪威尔以来,历届美国总统都会引用作者托克维尔的话 ★可读性的译本


卢比孔河
¥19.99
公元前49年,恺撒率领高卢军团跨越卢比孔河,返回罗马境内,将建城已有460年之久的罗马共和国,推向内战的深渊。 卢比孔河是一条分界河。根据罗马共和国的法律,任何将领不得率军越过卢比孔河,否则就会被视为叛变。公元前1世纪,正是在这条小河面前,恺撒做出了叛变的抉择。身处权力*的恺撒为什么这么做?当他在卢比孔河岸边犹豫时,又是什么使他下定决心,将共和国的荣耀抛诸脑后?恺撒麾下的罗马将走向何方?罗马以外的世界又将发生怎样的转变? 本书正是透过恺撒跨越卢比孔河这一事件,向我们讲述了罗马共和国走向衰亡的后历程。罗马自公元前509年建立共和国以来,经过数次征战,急剧扩张。到公元前1世纪,它已经从一个小城邦变成一个世界帝国。共和政体难以为继,罗马将迎来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书中着重刻画了变革来临前,共和国内阶级对立、矛盾重重的社会状况,罗马历*耀眼的群星也在这一时期纷纷登场。争夺独裁特权的罗马三巨头,坚守共和国理念的西塞罗、加图,发动奴隶起义的斯巴达克斯……他们共同演绎了罗马共和国走向衰亡的血腥历程,勾勒出一幅充满牺牲、背叛、灾难、权谋与无限野心的共和国末期画像。

英国通史(六卷本)
¥90.09
《英国通史》内容包括自远古至2016年英国公投的历史,是对近二百年来中国英国史研究的总结,也是迄今为止*部多卷本的英国通史,代表了中国学者英国史研究的话语方式和话语体系。写作方式上,充分吸收中外英国史研究的既有成果,细致描述英国历史的轨迹,在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之外,本书突出社会生活的叙述,还原历史上英国人的生活状态,是一部有血有肉、生动活泼的英国通史。丛书共六卷:*卷《文明初起:远古至11世纪》;第二卷《封建时代:从诺曼征服到玫瑰战争》;第三卷《铸造国家:16—17世纪英国》;第四卷《转型时期:18世纪英国》;第五卷《光辉岁月:19世纪英国》;第六卷《日落斜阳:20世纪英国》。


帝国
¥47.22
【作者简介】(英国)尼尔·弗格森 译者:雨珂 尼尔·弗格森,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之一。哈佛大学历史系教授、牛津大学耶稣学院高级研究员,同时也是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他是极少数能横跨学术界、金融界和媒体的专家之一。著有畅销书《文明》、《虚拟的历史》、《金融家》、《纸与铁》、《金钱交易》、《战争的悲悯》、《巨人》、《货币崛起》、《罗斯柴尔德家族》,同时还为多家报纸和杂志撰稿。此外,他还为英国第四频道撰写并制作了四部非常成功的电视纪录片:《帝国》、《美国巨人》、《世界战争》、《货币崛起》和《文明》。2004年被《时代》周刊评为“影响世界的100人”之一。


英语民族史.新世界
¥14.87
大英帝国雄踞19世纪,其属地与殖民地遍布全球,号称日不落帝国。而新生的美国则称霸20世纪,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全方位地影响着20世纪历史进程。 自工业革命以来,两个英语国家相续雄霸世界达200余年,这绝不是偶然。温斯顿·丘吉尔以其如椽大笔,深刻而生动地为我们揭示了其中奥秘,这就是其历史名著《英语民族史》,再加上其回忆巨著《*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几乎完整地描述了英语民族从蛮荒走到世界超强的历史轨迹。 地球上一个由讲英语的人口构成的宠大帝国——包括了不列颠、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西方*强国——历经了漫长曲折的历程而渐渐形成;它们的存在,深刻改变了世界的文明版图,强有力地左右着人类命运和历史的走向……在这部创作时间长达 30年的伟大作品中,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英国历*负盛名的人物丘吉尔以深邃的洞察力和史诗般的笔触,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全景式的“帝国画卷”。 本卷为《英语民族史》系列的第二部“新世界”,1485 年至1688 年间,英语民族开始向全世界扩张,击败了西班牙帝国。在打通了海上通道后,美洲殖民地相继建立起来。大西洋西岸出现了许多充满生机并且富有独立精神的小社会,它们后来组成了美利坚合众国。


世界通史(上、下)
¥26.15
要写一部有趣、易读、易懂,而又不动辄上百万字的世界史著作,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威尔斯在《世界通史》中卓越地完成了这一看似不可能的任务。本书上溯人类文明的端,下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将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基督教社会、伊斯兰世界以及英国、法国、美国等超级大国的起落兴衰有条不紊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世界通史》所提供的丰富的知识、阔的视野,一也不输于任何皇皇史学巨著。

日本“后战后”时期的精神史寓言
¥10.50
本书置身于日本“后战后”的历史语境,以身份认同这一场域作为出发,展示日本当代著名文学家村上春树对种种时代重大问题做出了怎样的关注和思考,呈现作家以怎样的姿态将时代课题编织文本,尤其对始终压抑日本人心灵的战争记忆问题以及近年来发生的自然灾害和人为灾难行了怎样的书写,并剖析其内在动因。 本书与其他有关村上研究的专著*的区别在于,它没有停留在文学范式的解读上,而是将村上与时代结合在一起,着力于分析村上作品与战后日本思想文化空间、一代人的情感记忆之间的关系。本书立足于文本分析,但又超越了文本分析,不仅将村上视为一种文学现象,更视为一种时代现象。

你知道或不知道的德国史
¥2.00
本书简明扼要地勾勒出了一幅气势恢宏的德国历史画卷。希望通过这本书,能让读者对德意志历史有一个比较明晰、客观的认识,并从中学到德国人独特的处世风度和严谨的工作精神。


战后日本史
¥22.38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今天已经走过68年的岁月,就中日关系来看。既经历过“以民促官,积累发展”的无邦交时期,也曾有过“官民并举,推进合作”的蜜月阶段,近一段时期呈现出“政冷经热”乃至“政冷经冷”的局面,更因领土问题和历史问题陷入低谷,其重要背景之一是各自国内的发展变化。本书基于中日两国历史文化、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等存在差异的立场,全面记述日本从1945年8月到2013年3月的历史。除传统的政治、经济、安全、外交领域外,还在社会生活、民众思潮、时尚流行、学术观点、文学艺术等方面花费较多笔墨,期望读者能够从中看出战后日本社会文化特征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法国革命论
¥14.04
柏克是18世纪下半叶英国享盛名的政治理论家,本书则是他享盛名的一部作品。本书写成于法国大革命爆发之次岁,是研究法国大革命的重要的手历史文献之一。柏克在书中以充满了激情又酣畅淋漓的文笔,猛烈地攻了法国大革命的原则。

罗马史(上)
¥20.93
特奥多尔·蒙森所著《罗马史》出版于1854-1856年,是部全面研究罗马共和国的专著。准确系统地叙述罗马从偏于一隅的弹丸小国如何一步步成为地跨欧亚非三州的帝国,进而由盛及衰的过程和原因。视野开阔,论证严密,可以说,这部巨著在涉及这一古代时期的各个领域都达到了百科全书式的广度。作品文笔洗炼,叙事生动,富于戏剧性,人物形象鲜明,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蒙森用熟练的语言技巧,配以充满自信的学术知识,使罗马生动地跃动于读者面前。1902年,蒙森因这部专著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迄今为止位获得这一奖项的历史学家。该书也成为研究罗马史的权威之作。

最后一百天:希特勒第三帝国覆亡记
¥9.99
《*后一百天:希特勒第三帝国覆亡记》是美国著名历史学家、作家约翰·托兰的代表作,被公认为20世纪*伟大的历史纪实作品之一。本书将读者真正地带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百天的欧洲战场。雅尔塔会议、雷马根的突破、德累斯顿大轰炸、希特勒在地下堡垒中*后的日子不再只是抽象的历史名词,而是一幅幅惊心动魄的历史画卷。托兰曾经对二十一个国家的见证人行了数百次的访谈,还查阅了数千份*手资料;事后报告、参谋部的日志、大量绝密信件和私人文献。他用自己的生花妙笔从宏观和微观上呈现出欧洲战场的*后一百天:不仅展现了美英苏三国之间波诡云谲的政治博弈以及对战后世界秩序的构想,第三帝国大厦将崩之际,纳粹政权内部的挣扎,还讲述了身处关键历史时刻的普通人的命运。正如托兰自己所说:“也许,在人类的历史上,再没有另外的一百天,会比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欧洲战场上的*后一百天更为举足轻重,更为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