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现代中国学术论衡
现代中国学术论衡
钱穆
¥42.00
“中国乃无独立之科学,亦无独立之哲学,一切知识贵能会通和合,乃始成其为学问”,但近代以来,受全盘西化之风影响,学者追求以分门分科之法治中国传统学问,务求西化,再不求融通体会。 钱穆认为这种专家之学与中国传统通人通儒之学大相违异,“近人必以西方史学来治中国史,则恐终难理解矣。” 先生忧心斯文坠地,先著《中国学术通义》,就经史子集四部求其会通和合,又著此书,就哲学、心理学、史学、考古学、教育学、政治学、社会学、文学等当时之新学术,讨论中国传统学术及中西方学术思想相异处,主张必回就中国以往之旧,主“通”不主“别”,方能理解中国传统学术和文化。
59元6本 办公室公文写作技巧与范文
办公室公文写作技巧与范文
谭小芳,焦盈鑫
¥21.99
公文写作概述、行政公文、事务公文、公关公文、经济公文、法律公文、商务公文、传播应用文8个常用公文应用方向、100多个精细化公文分类详列于此。既包括公文的一系列基本知识,又含有写作技巧与文件处理的操作方法;既有机关及事业单位使用的各种通用公文,又有各级机关公务人员使用的文书、社会商务人士的***公文写作技巧。
演技六讲
演技六讲
理查德·波列斯拉夫斯基
¥8.99
    《演技六讲》是波列斯拉夫斯基毕生表演与戏剧理论的大成之作,对方法派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被视为从斯坦尼体系到美国方法派的重要里程碑,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经典表演教材。     《演技六讲》是作者基于其在美国实验剧院的上课实录创作而成的,通过一个导演与一个初学表演者对话的形式,介绍了表演艺术的基础知识和经验。全书共分六讲,分别阐述专注力、情感记忆、戏剧动作、人物塑造、观察、节奏等基本概念,文字生动,深浅出,可供初学表演艺术者和表演艺术爱好者参考。     这本书帮读者系统地梳理了演技的学习技巧,并且让读者感知优秀的演技是怎样炼成的。作为一名演员,您可以通过阅读本书给您的演技提升以参考;作为一个影迷,它能让您甄别出优秀的演员和敷衍的演员。对比时下各种综艺节目,这本书能带来的知识,远比骂战要精彩。
59元6本 《琵琶记》在英语世界的传播
《琵琶记》在英语世界的传播
张秋林著
¥52.80
《琵琶记》是中国古典戏曲目前,少数同时以“译”“演”“研”三种传播形态英语世界的经典剧目。百年来,《琵琶记》不仅在美国百老汇、美国大中院校及社区舞台登台献演半个世纪之久,还作为中国戏剧的专享代表载《世界戏剧评论》史册。系统梳理《琵琶记》在英语世界的多维度传播研究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书基于丰富多样的一手文献, 综合运用戏剧学、翻译学、比较文学、文化研究等跨学科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 从中西戏剧比对的跨文化视野,以共时与历时的双向维度, 从译介、演出和研究三个不同维度, 全面考察南戏《琵琶记》自19世纪中叶至今在英语世界的百年传播研究史和动态受史,凸显作品海外传播过程中的文学性、剧场性和学术性的综合特征,理析其“去经典化”趋势之深层原因,并总结其个案传播经验对中国戏曲文化“走出去”并“走去”的启示。全书除文字部分外,另附各种渠道收集的《琵琶记》海外演出图片近百幅。
59元6本 宋代的学术文化与辞赋创作
宋代的学术文化与辞赋创作
刘培著
¥48.00
《宋代的学术文化与辞赋创作》本书将辞赋史与学术史融会贯通,深勾画宋代文化的发展以及转向内在的演历程,对揭示“近世”传统中国的面貌具有探索性的学术价值。作者通过对辞赋作品的分析,揭示宋人对“盛世”的理解和国家形象塑造方面的特,探讨北宋中期以来宋人在构建宇宙秩序与心灵秩序方面的努力,追寻耕读传家观念和乡土中国的生活范式,发掘华夷之辨观念的发展与民族精神、华夏传统的重新认识与塑造等,这些研究在“预流”当下学术、弥补学界研究之不足方面具有启发意义
从零开始写故事——非虚构写作的11堂必修课(创意写作书系)
从零开始写故事——非虚构写作的11堂必修课(创意写作书系)
叶伟民
¥35.40
本书是一本“教练式”的非虚构写作指南,它庖丁解牛般将写作技巧“大卸八块”,横向涵盖选题、采访、材料整理、情节、结构、人物、文笔、风格,纵向囊括头、中段、结尾、修改、练笔。哪怕是零基础的写作者,也能从这里启精彩的创作之旅,写出属于自己的故事。书中汇集了叶伟民老师“故事写作营”系列课程的精华内容,是一本全方位、多角度的写作工具书。 火车司机、下岗工人、会计师、心理医生、程序员、游戏设计师、网文作者、全职妈妈、企业家……在本书中,你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还会遇见更好的自己。地球在变小,个体在变大,再细微的声音也能被听见,再平凡的个体也渴望去表达。拿起笔吧,一起迎故事的诞生! 叶老师讲课的内容是他从多年的经验累积中提炼出来的,都是干货。写作营给了我一个坚持下去的推力,就是训练自己不停地写,不管写得好坏,只要认真听课,按老师教的一一滴坚持下去。只要继续下去,可能就会有突破。 ——吴建荣(故事写作营学员,内蒙古作协会员) 我感觉自己很幸运,遇到故事写作营,尤其是故事写作营的价值观特别正,不急功近利,是在帮大家真正地提升写作能力。 ——Mr. Wang(故事写作营学员,曾在海外工作六年) 从参加故事写作营至今,不到一年时间,我终于突破了写作道路上的藩篱,渐渐懂得如何在写作之路上提高自己,也明确了自己未来的努力方向——成为一名专职作者。年少时的梦想终于渐渐实现,虽然晚了一,但一切都还来得及。 ——林云(故事写作营学员,从全职妈妈到全职作者)
59元6本 文献语言学(第十八辑)
文献语言学(第十八辑)
华学诚主编
¥40.80
《文献语言学》为学术集刊,每年两辑。主要栏目有:经典重刊、原创报道、学术综述、争鸣书评、青年论坛。 本刊着重刊发原创性研究作品,主要包括文献语言学理论与方法、汉字与汉字史、训诂与词汇史、音韵与语音史、语法与语法史、方俗语与方言史、语文与语言学史等研究领域的新近成果。也刊登学术热与重的研究综述、有重要影响的学术著作的书评、重要论题的纯学术争鸣或商榷性文章,并刊布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文献语言学研究资料。本刊更强调扶持年轻学者。
一周特价4.7-4.20 徐梵澄国学三书:小学菁华
徐梵澄国学三书:小学菁华
徐梵澄
促销价:¥79.99|¥138.00
徐梵澄先生是中国现当代著名的精神哲学家、翻译家和印度学专家,被誉为“现代玄奘”,“只留下背影的一代大师”。1945年抗战胜利后,他加中印文化交流计划,赴印度泰戈尔国际大学任教;1951年南印度室利•阿罗频多学院,任华文部主任。1960年代是徐先生对于中国传统学术菁华的宣扬期,《小学菁华》为其于1963年编辑而成的一部汉英字典,后于1976年晚出版于南印度;2006年以《徐梵澄文集》卷二在中文世界出版;今经汉译,以中英对照单行本出版。徐先生力图融会古典—现代语言学习法,彰显汉语之特殊价值与兼容并收,像初学和热爱汉语言文字的读者提供阅读、临摹、思索乃至初窥书法的门径,夯实理解古籍的基础工具。此书序后,是汉语史的一个简略概说;正文部分,追溯六百余汉字本源,在指事、象形、形声、会意等分类之下,根据每个汉字所属的偏旁、部首,给出其原形和拼音,字形三体并列:印刷楷体、小篆、楷书;在对应之英文名词及其汉译下,又给出同一字之篆体的不同写法;其下是英文注解及其汉译;书末为现代(文字改革之前)的语音符号系统,亦给出一些书写方法的规范示例,读者可依此作字帖加以临摹;“索引”经编者重新编制,以便利读者查阅。
山河光影:红色经典电影及其当代回响
山河光影:红色经典电影及其当代回响
颜梅,陈涛,李逸
¥82.80
《山河光影:红色经典电影及其当代回响》分为三个部分,上篇“红色经典电影的概念、谱系与美学”梳理了“红色经典”的概念源流和理论意义,从历史发展、作品改编、风景建构、人物塑造等多个方面勾勒“红色经典”电影的谱系;下篇“重要红色经典电影细读”选取中国电影史上重要的红色经典电影行评述与分析,结合具体的历史语境和文化理论,思考红色经典电影的特征及意义,尤其是对于当代中国社会的影响;附录“红色经典电影中的百年征程”以红色经典电影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像再现,连缀起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过的百年征程,揭示红色经典电影在记录革命历史、凝聚民族精神方面的重要作用。
59元6本 封建
封建
冯天瑜
¥13.33
本书在纵观古今、横亘中西日的时空坐标上对“封建”概念寻流讨源,分五大部分对此行探讨。部分为古义演绎。第二部分为中外通约,考察欧洲feudalism概念东渐及新名“封建”在明治日本、清末中国的确立过程。第三部分为名实错位,近代一些人物把以君主集权和地主自耕农经济为特征的秦汉至明清的两千余年纳“封建时代”,乃是“名实错位”。第四部分为正本清源,基于马恩经典著作的原典解读,探讨“封建”论之真正内涵。第五部分为制名指实,建议将秦至清这一时期主要时段的社会形态称为“宗法地主专制社会”,此两千余年简称“皇权时代”,以反映中国前近代社会的本真面目,并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较准确的前史表述。
59元6本 衡水武邑县方言研究
衡水武邑县方言研究
张晓静著 桑宇红主编 钱曾怡,张振兴顾问
¥34.80
本书是《河北方言研究丛书》系列的第四种,是河北衡水武邑县方言的单研究。 武邑县方言隶属于冀鲁官话石济片赵深小片,方言内部语音方面河东、河西差异较大,语音上具有突出的特。语法上,其复数标记“们”几乎可以用于所有体词性成分之后,是方言自身语法化发展的结果,也被学界所关注。本书运用结构主义描写语言学的方法,对武邑县方言行共时描写;也从历史语言学的视角,将武邑县方言音系与中古音系行比较,归纳了方言声韵调演变的特。此外,本书还提供了详实的分类词表和语料记音。本书作者母语即为武邑方言,聘请发音人老中青三代齐全,兼顾不同年龄层语音特,语料真实可信。  
媒介热点透析与前瞻(2021)
媒介热点透析与前瞻(2021)
孙祥飞
¥15.00
《媒介热点透析与前瞻(2021)》是由新闻传播学领域的考研辅导专家孙祥飞博士撰写的图书。该系列在我社已经连续出版7年。本书主要包括14章内容,新版内容在之前经验累积和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对本年度备受关注的媒介热点事件、学术热点话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总结,以期瞄准前沿,关注媒介动向,覆盖热点话题。本书兼顾理论分析与案例点评,具有较强的知识性、思想性与总结性,对考研考博等读者有较强的指导性。
中华句典(Ⅱ)
中华句典(Ⅱ)
李问渠
¥4.75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汉语文字奥妙无穷。悠远的历史为我们创造出了鲜活精彩的语言和文字,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是一个故事,都牵动着华夏文明的神经。《中华句典Ⅱ》精选了千百年来代代相传的经典名句和语言故事,融文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很有可读性,其中每则名句,每个故事都堪称语言殿堂中的精品。《中华句典Ⅱ》版式新颖,图片精美,随手翻阅,能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阅读《中华句典Ⅱ》,既能提高语言能力,也能开阔心胸,激活思维,领悟到传统文化中的深邃智慧。《中华句典Ⅱ》实为一座语言宝库,一位良师益友。
59元6本 办公室公文写作全能一本通  格式、技巧和范例大全
办公室公文写作全能一本通 格式、技巧和范例大全
笔杆子训练营
¥26.99
《办公室公文写作全能一本通》结合相关国家法律文献和现有资料,对办公室写作中经常涉及和人们在交往活动中经常使用的实用文体行了分类整理和重新编写。《办公室公文写作全能一本通》共包含11章,主要包括办公室公文基础、办公室公文写作思路、办公室公文常用表达方式、办公室公文语言要求与写作建议、“红头文件”的基本格式等基本内容,以及公务类、事务类、规章类、会议类、经济类、商务贸易类、法律类、书信类、条据类、礼仪类等十大类别共计79种常用办公室公文的写作方法、模板、格式、范文及评。 《办公室公文写作全能一本通》可用作各级各类办公室文秘人员、行政人员学习公文写作的案头工具书,也可作为文秘人员从事公文写作的参考书。
文案写作精要与范例实用大全集(全5册):创意文案+实用文案+办公室文秘+新闻传媒+通讯员写作
文案写作精要与范例实用大全集(全5册):创意文案+实用文案+办公室文秘+新闻传媒+通讯员写作
萧潇,金岩,文轩,胡小英
¥112.30
  《创意文案与营销策划撰写技巧及实例全书》归纳了国内外经典、实用的写作方法,结合作者十年来的经验和创新,帮你突破四大瓶颈,让你策划思路全部公,坦诚告诉你如何让文字具有诱惑力、如何让产品超好卖、如何策划一场活动、如何发挥活动效能、帮助你助您轻松提高策划水平。   精彩的文案与策划是企业的核心和灵魂,是竞争的利器。《实用文案与活动策划撰写技巧及实例全书》融理论性与实用性于一体,告诉你如何才能快速写出符合市场的实用文案,如何策划好活动,如何让活动出新意,如何做好活动预案确保活动出色完成等,有理论、有案例、有经验总结,因而,是一本策划工作者的案头工具书,既可以作为策划总监放大格局、超越自己的案头书,也可作为MBA教育的重要辅助教材;同时,它还是志向高远的普通策划人员和行业新鲜人的实战范本,同时对有兴趣的读者这一领域能起到导航作用。   《办公室文秘写作精要与范例实用全书》既有公文的基本知识,又有不同类型公文的写作技巧。本书所选的各种实例,都力求体现内容的新颖和对现实的指导意义。本书的所有知识都能即学即用,能够提高读者的公文写作水平。可以说是一部全面的、规范的、实用的、新颖的有关公文写作与文件处理的“全书”。   《新闻传媒写作精要与范例实用大全》是一本指导如何新闻写作的专业书籍,从基本的新闻概念始,叙述上深浅出,不仅阐述了新闻写作的专业知识,还就如何写好消息、通讯、新闻专访、新闻特写、事件新闻、非事件新闻、现场短新闻、会议新闻、经济新闻、法制新闻、社会新闻、科技新闻、文化娱乐新闻、体育新闻、深度报道、新闻评论、调查报告、广播新闻、电视新闻以及网络新闻等都作了周密的讲解与演示。   《通讯员写作精要与范例实用全书》从通讯员写稿门的基本知识出发,就如何写好各类消息、通讯、新闻专访、新闻特写、新闻述评、调查报告、现场短新闻、专业新闻、事件新闻、非事件新闻、广播新闻、电视新闻、网络新闻等内容作了详细介绍,并对通讯员在写作各类文体时可能遇到的问题作了具体解答,理论全面,内容丰富。    
记者札记: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四部曲)
记者札记: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四部曲)
梁衡
¥40.80
梁衡“新闻四部曲”的时间跨度为1978年到2018年,记录了我国改革放四十年新闻业发展的全过程,也记录了作者四十年来在一线记者、学术评定、新闻管理和总编辑等四个不同岗位、不同侧面的新闻人生。早年出版过的“新闻三部曲”是梁衡先生的新闻学术代表作,包括《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20世纪90年代推出后反响很大,成为当时的新闻门书。这次在三本书的基础上又增加《总编手记:版面背后的故事》,合为“新闻四部曲”,正好是作者一生四种新闻人身份的忠实写照。它不是作品集,是作品加剖析;也不是回忆录,是回忆加思考。“新闻四部曲”是一个时代的记录和一位新闻人的人生总结。 《记者札记:没有新闻的角落》是作者在那个大变革的年代,1978年到1987年在《光明日报》驻基层记者站期间的新闻作品选编和自我剖析,展示了一名记者怎样在看似没有新闻的地方频频写出头条新闻,是一本指导新闻采访业务的好书。作者的名言“记者出门跌一跤,也抓一把土” 即出自本书。
59元6本 模仿律
模仿律
(法)加布里埃尔·塔尔德
¥29.99
模因论先驱,社会学创始人之一,法国传播学鼻祖塔尔德(G.Tarde)早对模仿进行研究,1890年出版了《模仿律》一书。模因是一些模仿现象,是一种与基因相似的现象,基因是通过遗传而繁衍的,但模因却通过模仿而传播,是文化的基本单位。 本书认为模仿是“基本的社会现象”,并提出了三个模仿律,解释了社群的形成原因,人类行为的进化,信息的传播特征: 1 下降律:社会下层人士具有模仿社会上层人士的倾向 2 几何级数率: 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模仿一旦开始,便以几何级数增长,迅速蔓延。 3 先外后内律: 个体对本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的模仿与选择,总是优先于外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 这是一本社会学书籍,也是一本哲学书籍,模仿一直存在,而文明的进步令人的模仿行为更加个性化,更加理性化。 社会中相似性的社会根源,是各种形式的模仿的直接地或间接结果——这些模仿有风俗模仿或时尚模仿、同感模仿或服从模仿、感知模仿或教育模仿、无意识的模仿或有意识的模仿,如此等等。 塔尔德所提出的社会学的首 要任务就是确认影响物体能否成功繁衍的变量,从而解释为什么有些模仿能脱颖而出。要弄清楚,在同样构想的100中语词、神话思想、工业流程等革新之中,为什么一成的革新能得到传播,九成的却被忘记。塔尔德提出的范式还奠定了市场营销的研究范式。
59元6本 微信公众号运营:100000+爆款软文内容速成(第2版)
微信公众号运营:100000+爆款软文内容速成(第2版)
叶龙
¥16.99
如何行100000 软文的撰写,让阅读量飙升、赞率更高? 如何行100000 软文的关注切,提升用户的阅读体验? 如何造软文的形与神,让其情感、内容与形式更丰富? 如何行100000 吸粉引流和公众号整合,将软文造成爆款? 《微信公众号运营:100000 爆款软文内容速成(第2版)》将基于微信公众号的软文实例,对公众号的运营和爆款软文撰写的各个方面行探讨,包括:微信公众号的调研与准备;软文撰写的关注切;标题的吸睛表达;关键词的优化技巧;软文正文的写作方法;三位一体激发读者;图片、版式的应用和安排;爆款软文的运营策略,帮助读者用*少的时间和精力,将微信公众号运营成百万盈利平台! 《微信公众号运营:100000 爆款软文内容速成(第2版)》结构清晰,适合于微信平台、内容平台创业者和管理者使用,也适合于对软文营销感兴趣的人士阅读。
《汉字学》(上下册)
《汉字学》(上下册)
王凤阳 著
¥96.00
本书是阐述汉字发展史的力作,努力探索古代汉字到现代汉字的演演变过程,深分析和研究历史发展各个时期汉字改、改革实践中的诸多矛盾,以及与解决这些矛盾密切相关的各种文字理论问题,揭示出汉字发展的内在规律。本书在汉字的未来、汉字的发展方向等重要理论问题上提出许多新见解,建构了完整的汉字理论系统和表现自身系统的概念模式,勾勒出科学汉字学体系的雏形。
术语学、知识论和知识技术
术语学、知识论和知识技术
(奥地利)费尔伯 著,邱碧华 译
¥10.00
赫尔穆特·费尔伯编著的《术语学知识论和知识技术》是中国术语学建设书系之一,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用书,全书共13章,分别介绍了术语学,术语工作的基本内容,术语词汇类型学,普通术语学,类型术语学,对比术语学,语义术语学,历史术语学,功能术语学,认知术语学,应用术语学以及术语词典编纂学的内容等。
大学创意写作·应用写作篇(创意写作书系)
大学创意写作·应用写作篇(创意写作书系)
葛红兵,许道军
¥19.50
《大学创意写作》是在我国高校写作教育亟待改革的大背景之下,以创意写作的学科视野编撰,旨在通“文学写作”与“应用写作”、整合教育理念与写作训练、真正实现“可教”“可学”的写作教材。教材分为“文学写作篇”与“应用写作篇”两册。 本册共分五章,选取了日常生活中使用*为广泛的几种应用文体,包括“公务文书”“事务文书”“商务文书”“策划文案”“学业论文”以及附录“申论”。 教材主要特色有: 一方面,严格遵循各个文体的“文体规范”,体现应用写作“带着镣铐跳舞”的特征;另一方面,应用写作同样可以渗透“创意性”,贯彻创意写作“对象化思维”,即“创意写作是交流、沟通”的理念。文体的规范化写作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写作的对象不是笔下的文字,而是始终以不在场的方式在场的“读者”,人,具体到某些文体,这些人可能就是“客户”“领导”或“公众”;应用写作在本质上不是“文字与文字的交流”,而是“人与人的交道”。 各章均包括“文体界说”“文体特征”“写作要”“写作训练”和“延展阅读”五个环节。将“特征”和“要”分,是因为我们相信,好的画师在画室里不会对着学生说:“看,这就是葫芦,你们依葫芦画瓢吧。”而是要告诉学生应该从哪里下笔、如何形成完整的结构。 “延展阅读”环节提供了丰富的补充资料、具有可操作性的训练方案,以加深对相关章节的理解。这一部分有文字、图片、网络,读者可利用手机等终端扫描二维码阅读。“隐形文本”与“显形文本”并重,也是本书的一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