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49元5本 罗艳经方临证医案选
罗艳经方临证医案选
罗艳
¥47.50
本书分为膏方医案、发热类疾病医案、心系类疾病医案、妇科类疾病医案、呼吸科疾病医案、杂病医案。以膏方为例,南方用作冬令补的膏方主要以补肾为主,要掌握肾中阴阳平衡,水火既济,肾精化肾气即可。作者罗艳教授在东三省率先研制四季膏方,组建“三辨三衡”北方四季膏方辨证论证体系,创膏方治疗疑难重症的先河。
痿病证治
痿病证治
张天文;刘波
¥69.00
痿病证治一书是以编写为主,全书主要包括两大部分。 上篇从中医痿病的理论形成,源流发展,历代形成的治则治法,现代的研究与发展等方面行编著。 下篇主要探讨中医痿病的辨证与治疗。从现代医学角度对中医痿病行疾病分类,各列篇章。每章包括的主要内容有:现代医学对各个疾病的病因病机认识,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中医对各个疾病的病因病机认识,临床治则治法,辨证分型与治疗,调摄护理,名家验案等。 痿病专题的论著目前国内较少,痿病对应的现代医学疾病都是临床上的疑难疾病,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从中医角度挖掘整理历代医家经验,归纳出系统的有效治疗方法,对于提高此类疾病的临床疗效很有裨益。
痹病证治
痹病证治
张洋等
¥71.00
本书为痹病证治,为痹病论治专属,有全国名老中医石志超工作室团队编写。 本书以痹病为经,以现代医学以痹症表现为主的疾病为纬,系统阐述了痹病的辨证论治,对临床具有参考价值。
49元5本 贾海忠中医体悟:父子亲传实录
贾海忠中医体悟:父子亲传实录
贾海忠
¥54.50
《贾海忠中医体悟父子亲传实录》是2008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贾海忠。该书是作者贾海忠博士将自己多年来对中医的思考、体悟和临床经验口述亲传给在中医药大学念书的儿子时的录音整理。
49元5本 跟师胡希恕辨析五十证
跟师胡希恕辨析五十证
陈雁黎
¥31.50
本书作者陈雁黎主任医师遵恩师胡希恕先生所嘱,对《伤寒论》五十证行辨析,尽显跟师所悟、跟师所得。遵胡老“读《伤寒论》要上下联系、前后对照、要以论释论,用仲景的话解释仲景的论”的指导原则,对《伤寒论》的40个证候和10个证治,行了归纳、分析、和鉴别,以冀初学者对《伤寒论》所述的“证”有所了解,有利于认识疾病和明确诊断,从而达到辨证准确之目的。黄煌教授评价此书道:“秉承胡希恕先生求真务实的学术精神,立足经典,贴近临床,不空谈,不随俗,内容实在,是学习研究胡希恕医学的重要著作。”
49元5本 张汉臣小儿推拿
张汉臣小儿推拿
张锐
¥19.90
《张汉臣小儿推拿》推崇稚阴稚阳,注重“扶正”“补泻兼治”。本书是在张汉臣小儿推拿学术思想的基础上行整理和内容扩充,主要介绍了张老常用的诊治方法(如望诊法)、手法、穴位及常见病的临床推拿治疗与应用体会。另外,不仅有穴位图示还增加了操作视频,更形象更直观,减少了文字描述、静态图像带来的误读或者理解偏差。
阳痿论评注
阳痿论评注
金保方
¥110.50
《阳痿论》是我国中医史上*部男科专病专著,作者一扫把阳痿等同于阳虚的谬论,认为阳痿病因多端,可分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三门,大大丰富了阳痿的辨治体系。《阳痿论评注》从传统和现代医学方面对其行评注,对男科学意义重大。
49元5本 步入中医之门3——分部经络辨证理论与实践
步入中医之门3——分部经络辨证理论与实践
毛以林
¥47.00
本书乃《步中医之门2——被淡忘的经络辨证》的续篇。在简要讲解经络辨证的理论基础上,更以人体部位为纲,经络为纬,梳理了分部经络辨证的理论及方法,一步探讨了分部经络辨证对临床处方用药的指导。并随文附以分部经络辨证经典医案,方便读者对分部经络辨证理论的理解和体会。本书内容精炼,文笔简洁,旁征博引,颇能令人触类旁通,兼以横跨基础与临床,使学者有所知,用者有所获。读是书,对于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大有裨益。本书可谓各级中医师、中医院校师生学习经络辨证的理想参考读物。
49元5本 中药学考点秒杀
中药学考点秒杀
张超
¥33.50
本书为中医考试考秒杀系列丛书之中药学考秒杀分册,针对中医考试的一般规律,用简洁的表格,将中药的考表述出来。每种药下列功效、秒杀、主治及讲解等项。秒杀即趣味记忆。
49元5本 中医藏象学说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进展
中医藏象学说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进展
邢玉瑞
¥39.50
本套丛书主要以“973”项目课题“现代中医学术创新的理论分析与总结”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古代天人关系理论与中医学研究”的工作为基础,以省部级以上成果奖、973项目、国家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主体,对60余年来现代中医理论研究成果系统梳理分析的基础上,按照中医学概念问题研究、中医哲学思维方法研究、中医藏象理论研究、中医病因病机理论研究、中医经络理论研究、中医治则治法理论研究、中医体质理论研究、天人关系理论与中医学研究等专题,系统阐述各领域的研究成果、存在问题、研究前景,并提炼其中具有标志性和一定影响的中医理论新概念、新学说,深考察其形成的实践基础及源流,确认其原创性及理论价值,揭示科学内涵,规范理论表述。
49元5本 针刀临证践行悟录
针刀临证践行悟录
杨戈
¥38.50
针刀医学是中医四十多年来的新的发展,已经在国内如火如荼地展,但是中医的属性没有完全凸显出来。作者为河南省省立医院针刀医学科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中医药研究促会针刀医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作者在针刀临证方面具有近30年丰富的经验,本书内容实用,为作者临证经验和教训的亲身体悟,对针刀临床实践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作者2016年曾在我社出版过《针刀辨因论治》,此书为姊妹篇,实用性更强。包销3000册,7折,有重印的可能。
49元5本 金匮要略方论
金匮要略方论
(东汉)张仲景
¥23.50
《金匮要略方论》为杂病学专著,共3卷,25篇。第1篇为全书总括,第2-17篇论及内科诸病,第18、19篇论及外科病,第20-22篇论及妇人妊娠及产后诸病,23-25篇论述杂疗方、禽兽鱼虫禁忌并治、果蔬菜谷禁忌并治等内容。
49元5本 李平教授心系病临证经验集粹
李平教授心系病临证经验集粹
李平
¥29.00
我国心血管病患病人数已达2.9亿。预计在2030年,中国心血管病的患者将增加2130万,心血管的病死亡人数将增加770万,心血管疾病的高发生率和病死率逐年增高。现代医学介、电生理等主要技术的发展已经瓶颈期,而博大精深的中医药临床丰富多彩展现广泛的前景。 李平教授先后师从首届国医大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路志正教授,中国工程院王永炎院士等著名中医学家,从事中医内科/中医心病专科医疗、教学与科研工作30余年,擅长中医药防治心脏病与心系疾病诊疗。采用中医整体观、系统论、辨证论治与西医局部诊疗相结合,西医结构性病变治疗与中医功能调整相结合,西医疾病治疗与中医减低毒副作用及脏器保护相结合等方法,受到广大患者的爱戴。 《李平教授心病临证经验集粹》,展现了李平教授运用中医理法方药结合现代医学科学技术,临床诊疗心脏病的辨证心得和临床用药经验以及独特的学术观,不仅为心血管专业从事人员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方法,值得临床应用和一步推广,而且为广大心脏病患者提供了有益参考。
49元5本 学用黄煌经方临证录
学用黄煌经方临证录
孟彪;高立珍
¥47.50
经方主要指《伤寒杂病论》中的处方,是中医学中规范,特色的内容,历代医家对之都非常推崇。黄煌老师是经方的传播者,探索者,他被行业内称为“国际经方热的火者”,作者做为黄老师的弟子,对老师的书籍行了深研读,并长期跟师临证,故临床思路深受黄老师的影响。《学用黄煌经方临证录》是作者长期临床中智慧的结晶,是对黄煌经方的学用与发挥,是从成千上万的病历中精选出来的,每一则医案都能给人以启发,对中医临床颇具指导意义。
寿世保元
寿世保元
龚廷贤
¥63.50
《寿世保元》为明朝内府大御医龚廷贤所著,对该书的内容,龚氏自谓:"采摄于名藩之异授,内府之珍藏,宇内大夫之所家袭,方外异人之所秘传,并发诸前人之所未发,参互勘验而成"。全书共为十卷。卷一总体介绍有关诊断治疗的基础理论;卷二-十分述各科病症的辨证论治,搜集了较多的方药和治法,取材广泛,选方大多切于实用。并附医案。以启后学。本书自问世以来流行甚广,刊本达数十种之多。
中国医史年表;残吟剩草:附:郭霭春年谱
中国医史年表;残吟剩草:附:郭霭春年谱
郭霭春
¥102.50
《郭霭春全集》收录郭霭春教授著作共计800万字左右。本卷收录《 中国医史年表》《郭霭春 医论 》《 残吟剩草》《郭霭春年谱》 ,为《郭霭春全集》之一。《中国医史年表》是以表格形式勾勒出中国医学史发展脉络,简明扼要地列出医史发展中的大事记;《郭霭春医论》收录郭霭春医学论文13篇;《残吟剩草》收录郭霭春诗作30首;《郭霭春年谱》记载》郭霭春生平事迹。《全集》全面反映了他在中医药学领域的学术成就。郭霭春先生治儒通医,文理医理融会贯通,精通史学、国学,于目录、版本、校勘、训诂、音韵等专门之学,造诣精深,并善诗词。他深研中医基础理论,精医史、善临证,尤以文献研究和中医内科见长,有“津沽杏林三杰”之誉。治学精勤,著作颇丰,其代表作有《黄帝内经素问校注》《灵枢经校释》《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灵枢经校注语译》《中国医史年表》《中国分省医籍考》等。
金匮要略校注语译
金匮要略校注语译
郭霭春;王玉兴
¥158.50
《郭霭春全集》收录郭霭春教授著作共计800万字左右。《金匮要略白话解》为《郭霭春全集》之一,主要内容是对《金匮要略》行校勘和注释同时,予以语译,以通俗易懂的白话文形式解读。《全集》全面反映了他在中医药学领域的学术成就。郭霭春先生治儒通医,文理医理融会贯通,精通史学、国学,于目录、版本、校勘、训诂、音韵等专门之学,造诣精深,并善诗词。他深研中医基础理论,精医史、善临证,尤以文献研究和中医内科见长,有“津沽杏林三杰”之誉。治学精勤,著作颇丰,其代表作有《黄帝内经素问校注》《灵枢经校释》《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灵枢经校注语译》《中国医史年表》《中国分省医籍考》等。
伤寒论校注语译
伤寒论校注语译
郭霭春;张海玲
¥158.50
《郭霭春全集》收录郭霭春教授著作共计800万字左右。《伤寒论白话解》为《郭霭春全集》之一,主要内容是对《伤寒论》行校勘和注释同时,予以语译,以通俗易懂的白话文形式解读。《全集》全面反映了他在中医药学领域的学术成就。郭霭春先生治儒通医,文理医理融会贯通,精通史学、国学,于目录、版本、校勘、训诂、音韵等专门之学,造诣精深,并善诗词。他深研中医基础理论,精医史、善临证,尤以文献研究和中医内科见长,有“津沽杏林三杰”之誉。治学精勤,著作颇丰,其代表作有《黄帝内经素问校注》《灵枢经校释》《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灵枢经校注语译》《中国医史年表》《中国分省医籍考》等。
导引伤科
导引伤科
丁继华
¥102.50
《中国古代伤科图书集成系列》是一部伤科专业丛书,亦是一部伤科发展的史书。本丛书在1998年人民卫生出版社《伤科集成》和 2003年中医古籍出版社《伤科集成续集》的基础上,再次收集整理编撰而成(增加伤科专著30余种)。李经纬认为本书“囊括了全国各主要图书馆馆藏……既补遗了骨伤科专著,又是骨伤科的工具书。”马继兴更叹:“专著大多数系手抄本,孤本又较多,部分集自民间,部分集自海外……几乎收落了目前国内所能收集到的伤科专著……” 本丛书共10个分册,包括《经典伤科》《儒家伤科》《道家伤科》《佛家伤科》《兵家伤科》《民族伤科》《汇通伤科》《流派伤科》《导引伤科》《杂家伤科》。本丛书每册40万-50万字,可供从事中医,尤其是骨伤科及医史文献人员参考。
实用中医男科学
实用中医男科学
秦国政;何清湖
¥158.50
本书为《实用中医临床医学丛书》之一种。 将中医临床医学行系统梳理,理清其发展脉络,总结其卓有成效的治病方法,理清其固有的治疗思路,将零散的经验纳到中医临床医学理论体系中,这就是《实用中医临床医学丛书》编写的思路。 《实用中医临床医学丛书》是一套真正反映中医辨证论治思维,汇集古今中医临证经验,既有系统理论,又含具体治病方法的实用的中医临床医学学术著作,理论系统、内涵丰富、临床实用为本书的特。 本丛书是中医书,不是中西医结合书,更不是西医书,所以要根据中医临床实际,妥善处理现代医学介的问题。 本丛书不是为初学者编写,读者定位于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
49元5本 电子化临床路径管理——建模、变异监控与处理方法研究
电子化临床路径管理——建模、变异监控与处理方法研究
杜刚
¥44.76
  临床路径是医生、护士和其他专业人员所组成的 相关的医疗团队,针对医疗过程中特定的诊断、疾病 或手术,在合适的时间所采取的经过*路线安排的 *的治疗过程,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降低 医疗成本、增强患者满意度的新型医疗管理模式。然 而传统的临床路径的管理和控制大多基于手工和纸质 文档的方式,严重制约了临床路径实施的效果。   将工作流技术应用于临床路径实现电子化和自动 化是提高临床路径实施效果和推广应用的必由之路。   然而,现有的工作流技术很难处理带有变异的临床路 径建模和管理问题,特别是临床路径具有知识密集、 变异复杂及其模糊性的特点。因此,《电子化临床路 径管理——建模、变异监控与处理方法研究》探讨了 实现临床路径电子化的三个关键问题:临床路径工作 流的可重构建模;临床路径变异处理方法;临床路径 变异监控和诊断。   本书主要内容源于作者杜刚博士阶段的研究成果 ,结合了近十年来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医院管 理咨询项目以及研究团队在此领域的相关经验积累, 突出管理学和医学的交叉融合,理论、方法和实践都 较为翔实,可以为临床路径服务改进和临床路径管理 创新提供相应的思路和方法参考。   本书既适合医院管理者和相关领域人员阅读,也 适合作为管理科学、医院管理、服务与运作管理等专 业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或MBA 参考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