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每满100减50 诸病源候论注评
诸病源候论注评
张登本;孙理军
¥172.50
《诸病源候论》是我国部病因病机病候学专著。全书50卷,计67门类,1379个病候。涉及内、外、妇、儿各科疾病。
每满100减50 诗香经典.《难经》《神农本草经》
诗香经典.《难经》《神农本草经》
刘纪青
¥37.00
《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难经》《神农本草经》,是中医药工作者的经典著作,但其原文晦涩难懂,需要记忆的知识太多,没有一定的古文基础,背诵起来难度很大。目前一些现代的译文版本参差不齐,有些难以表达古人的原意,有些显得冗长拖沓,不但浪费学习者的宝贵时间,也可能将人们引歧途。现将四大经典的原文,用七言诗的形式行了翻译,既朗朗上口,又可以提高记忆的效率,助于激发起人们学习经典著作的兴趣。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国家战略的一部分,中医药文化校园工作正在稳步推,学习中医药的热潮已经到了!相信此丛书的出版,将会改变人们的学习习惯,将会对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每满100减50 丰盛正骨
丰盛正骨
齐越峰
¥73.00
“丰盛正骨”发于民间,其正骨技艺源自百年之前老北京西城地区的“宏庙正骨”,60年来,丰盛骨伤历经六代传承,正骨技术不断创新,在继承《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的基础上,总结提炼了出“摸、拉、提、按、推、挤、扣、”为主要技术特色的八种骨技法;强调骨折治疗应注重整体,形成了“稳准轻巧、内外兼治、筋骨并重、功能至上”的正骨学术特色;总结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套路正骨手法,如治疗锁骨骨折的“架肩三法”、治疗踝关节骨折的“四步正踝法”等,凸显正骨手法之灵巧和精妙。该书总结整理了丰盛正骨在骨折治疗中的精髓。该书深浅出、图文并茂,彰显了骨折中医治疗之思想与技巧。
每满100减50 连建伟金匮要略方论批注
连建伟金匮要略方论批注
连建伟
¥36.00
《金匮要略方论》,东汉张仲景著,后世称为“方书之祖”。其内容主要论述除伤寒(外感热病)以外的各科疾病,如疟病、中风、虚劳、胸痹、痰饮、消渴、水气、黄疸、疮痈、肠痈、妇人妊娠产后病等。著名中医方剂学家连建伟教授悉心研究《金匮要略方论》,广泛吸收历代中日医家对《金匮要略》的研究成果,更有其对仲景理法方药的独到见解,按原书条文顺序,对其中的重、难一一析疑解惑,精心批注,批注文字量为全稿的20%以上。
每满100减50 中医国学八讲
中医国学八讲
王明强
¥42.00
该书立足于中华传统学术和文化,以研究中医学术的源流及其发展基本规律、推动中医学术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从文化、历史、宗教、文献、语言等各个视角广泛深入地探讨国学对中医的影响研究,探究国学中的中医学思想,并深入挖掘中医本身的国学内涵,主要包括经学与中医、史学与中医、诸子与中医、宗教与中医、文学艺术与中医、天文与中医、地理与中医、时令与中医、职官与中医、避讳与中医等,为读者较为*地展现中医国学的学术风貌。
每满100减50 指纹医学研究现状与展望
指纹医学研究现状与展望
吕士选
¥39.90
本书在学习、综合各家指纹学说的基础上,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在指纹形成和演变方面的不同见解;在整理、完善指纹结构学说的同时,提出了箕形纹、斗形纹和弓形纹之外的第四种具有一定医学意义的纹类——异常结构纹。书中提出了病理性指纹和病理性构件的概念,前者为异常结构纹、弓形纹及逆向纹类等;后者有点状、K状和X状纹等。此外,还有对指纹的“正、逆”讨论,以及各类指纹在不同指位上的分布特征分析。在此基础上,作者还提出了指纹与血型之间匹配的规律,并对该发现和部分病例进行讨论,提高了预测的准确率,具有可靠的健康预测和优生优育评估价值。
每满100减50 名老中医之路续编:全四卷 卷四
名老中医之路续编:全四卷 卷四
张奇文;柳少逸;郑书翰
¥161.00
1981年至1985年,周凤梧、张奇文、丛林主编的《名老中医之路》第一辑至第三辑相继正式出版发行。记录了著名中医学者和名老中医的成才之路,对一代青年中医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张奇文作为原作者之一,继承《名老中医之路》之志,继编《名老中医之路续编》。 《名老中医之路续编》,载名老中医近200位,他们学习中医理论,则记诵、精读、覃思、博览,夜以继日;学习中医临床,则尝药、侍诊、求师、省身,未曾停顿;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更是来自实践,丰富多彩,理论创新成一家之言,临证积累殊多真知灼见和独到之秘,诚为中医药学之瑰宝;而他们百折不回、艰苦奋斗、精诚专一的治学态度和高尚的医德医风,更令人肃然起敬。 合集将之前我社出版的1-6辑何在一起,按照老中医姓氏笔画排序,分册出版,这对于宣传中医,继承和发展名老中医之学术经验,以及培育新一代名中医,具有重大积极意义。
每满100减50 防病有道:治未病适宜技术临床应用
防病有道:治未病适宜技术临床应用
倪京丽;黄日龙;周大勇
¥30.50
本书是介绍中医临床治未病实用技术方面的参考书。实用随着中医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群众对身心健康越来越高的要求,治未病的观念受到了高度的重视。目前临床中多将治未病思想和现代预防医学关联起来。治未病不仅是人们对健康的更高要求,还体现着医疗的理想境界,也是衡量医者水平的重要标志。深度挖掘中医治未病理论、发展治未病适宜技术以及全面推广其临床应用,对于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理论体系、满足人们对自身健康日益增长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每满100减50 诗香经典.《伤寒杂病论》
诗香经典.《伤寒杂病论》
刘纪青
¥44.50
《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难经》《神农本草经》,是中医药工作者的经典著作,但其原文晦涩难懂,需要记忆的知识太多,没有一定的古文基础,背诵起来难度很大。目前一些现代的译文版本参差不齐,有些难以表达古人的原意,有些显得冗长拖沓,不但浪费学习者的宝贵时间,也可能将人们引歧途。现将四大经典的原文,用七言诗的形式行了翻译,既朗朗上口,又可以提高记忆的效率,助于激发起人们学习经典著作的兴趣。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国家战略的一部分,中医药文化校园工作正在稳步推,学习中医药的热潮已经到了!相信此丛书的出版,将会改变人们的学习习惯,将会对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每满100减50 重订长沙方歌括重订金匮方歌括
重订长沙方歌括重订金匮方歌括
王宇皓;沈祥峰
¥43.50
首本合辑,并非单纯的白话解,而是将经方之剂量、方药同时编方歌,使之以方名头,便于记忆,同时在按语中指出陈修园所引经方剂量与现代公认版本经方之不同处,并将主方及其加减方、少数单味药或双味药的小方以统一歌诀合编,原方中剂量与现代剂量的转换问题,将公认较为权威的剂量转化表附录于后,便于查证。
每满100减50 小续命汤(古代经典名方丛书)
小续命汤(古代经典名方丛书)
朱文宗等
¥39.50
古代经典名方丛书,是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的《古代经典名方目录(批)》100个名方为依据,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推动中医经典的传承和发展 小续命汤出自唐?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本书从经典温习、临证新论、现代研究三大版块行解读。上篇“经典温习”,是关于对小续命汤原文学习研究的见解;中篇“临证新论”,介绍了小续命汤加减化裁在临床常见疾病与疑难杂症中的应用:下篇“现代研究”,采集选编了近年来小续命汤实验研究成果,另附有当代名医对小续命汤的理论阐释和医案。 全书对小续命汤的理论认识研究成果颇具创新性,更侧重了临床实践的指导作用。适合医务工作者和中医爱好者阅读。
每满100减50 身在中医
身在中医
李灿东
¥37.00
书围绕什么是中医,从十个方面,即医即仁术、医者易也、用药如兵、司外揣内、殊途同归、曲尽其妙、水到渠成、返璞归真、柳暗花明、继往开来,用通俗的语言,形象的比喻,深入浅出地介绍中医的知识。
每满100减50 刘民叔扶阳思想与证治精粹
刘民叔扶阳思想与证治精粹
余大鹏
¥44.50
刘民叔(1897—1960年),四川成都人, 少时跟随祖父、外祖父学医,后来从学于国学大师廖季平,深刻钻研国学和古中医学,再后来又侨居上海行医,一生致力于古医学的复兴。刘民叔行医40余年,精于内科,兼通妇、儿科,早年熟练运用经方,如使用麻黄汤、桂枝汤、白虎汤、承气汤等经方原方治疗时疫杂症;晚年探索以扶阳理论指导治疗肿胀、肿瘤等疑难重症。治疗杂病时刘民叔以虚实为纲,治实重在攻邪,熟练运用巴豆、甘遂、芫花、水蛭等峻烈之品;补虚重在扶阳,常用大剂的姜、附、桂、硫磺等。生平著有《鲁楼医案》、《伊尹汤液经》、《时疫解惑论》、《肿胀编》、《华阳医说》、《伤寒论霍乱训解》、《素问痿论释难》、《神农古本草经》等。 本书收集了很多的原始资料,以及近代的中医史料,从刘民叔成长的历程,从历史人物的角度,深刻的体会和挖掘刘民叔的扶阳思想,丰富了运用经方和发展经方的方法论。同时,作者认为本书对刘民叔的扶阳思想和对中医经典理论的认识和发掘也是很深刻的,有价值的。
每满100减50 常见病中医药防治手册
常见病中医药防治手册
史卫东;胡维来
¥186.00
本书为周口市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中医药系列丛书之一,聚焦感冒、咳嗽、肥胖症、肿瘤等临床常见病,详细阐述其病因病机、诊断要、辨证论治等中医药诊断与防治方案,并附载中医特色治疗方法、经验方及医院制剂、食疗等其他疗法、中成药临证合理应用等等,内容涵盖中医诊、治、防、护、养等各方面。本书内容丰富,文字精练,体例清晰,方法实用,适合做为基层医院、医生案头书,可供广大中医药临床工作者、社区医师、中医药爱好者阅读参考。
每满100减50 经验济世良方
经验济世良方
(明)陈仕贤
¥90.50
《经验济世良方》,明·陈仕贤编。成书于嘉靖三十七年(1558)。乃陈氏撰集经验效方,考订医官孙字所集群书及所录良方,参合张时彻《摄生众妙方》,会通纂定,而成此书。 凡十一卷,以元、亨、利、贞分为四集,统贯诸卷。卷首始列通治诸病门,次述五十二门病证。元集,卷一,通治诸病门、炙痨瘵法门、救危疾门;卷二,虚损门、自汗盗汗门;卷三,诸风门。亨集:卷四至卷七,为伤寒、伤风、暑、湿、热之外感诸门,以及消渴门、诸血门、霍乱门、脾胃门、痰嗽门、淋浊门、痔漏门、黄疸门、头痛门等内科病证;卷八,外科诸疮门。贞集:卷九,五官科诸门及体气门、折损门、诸毒门、妇人门;卷十,子嗣门;卷十一,小儿门。各门之下,先为医论,详述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备举治疗大法、辨证施治之方;或列其常用之药,析其随机加减之法。医论之后,汇列诸方。此书选方广博,内容包括内、外、妇、儿、五官科诸病证。选方效验,宜于临床。 此次整理,以嘉靖三十九年沈宏序刊本为底本,参合多种版本校勘而成。
每满100减50 名老中医之路续编:全四卷 卷二
名老中医之路续编:全四卷 卷二
张奇文;柳少逸;郑书翰
¥161.00
1981年至1985年,周凤梧、张奇文、丛林主编的《名老中医之路》第一辑至第三辑相继正式出版发行。记录了著名中医学者和名老中医的成才之路,对一代青年中医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张奇文作为原作者之一,继承《名老中医之路》之志,继编《名老中医之路续编》。 《名老中医之路续编》,载名老中医近200位,他们学习中医理论,则记诵、精读、覃思、博览,夜以继日;学习中医临床,则尝药、侍诊、求师、省身,未曾停顿;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更是来自实践,丰富多彩,理论创新成一家之言,临证积累殊多真知灼见和独到之秘,诚为中医药学之瑰宝;而他们百折不回、艰苦奋斗、精诚专一的治学态度和高尚的医德医风,更令人肃然起敬。 合集将之前我社出版的1-6辑何在一起,按照老中医姓氏笔画排序,分册出版,这对于宣传中医,继承和发展名老中医之学术经验,以及培育新一代名中医,具有重大积极意义。
每满100减50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教育与就医指南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教育与就医指南
张剑勇,李博,罗新乐,主编
¥26.00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个周围关节受累为主的多系统、炎症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临床上尚缺乏根治及预防本病的有效措施,有人称之为“不死的癌症”。 为了使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能够更好、更多地了解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知识,针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心的问题,本书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向读者介绍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知识。包括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症状、病理表现、诊疗方法、用药方法及禁忌、中医药治疗,还有如何选择医生和医院等。内容全面、通俗易懂,适合广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及家属、风湿免疫科医务工作者阅读。
每满100减50 黄石屏金针疗法传承录
黄石屏金针疗法传承录
陈腾飞
¥32.00
“金针”曾是古代针具的统称,盖因针具属金属一类,故以“金针”命之。在中国的医学史上,也确实有不少针灸医家以黄金制作的针具,救民疾苦,起死回生。由陈腾飞编*的《黄石屏金针疗法传承录》一书中的黄石屏金针流派,起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以武术为基础,以金质毫针为工具,以长针透穴为其特色。这一流派的医家们,以其精湛的金针技艺,在满目疮痍的晚清民国年代留下了辉煌的印记。随着历史的推演和针具的统一改革,这一金针流派的事迹已逐渐淡出针坛。作者通过寻访金针传人,搜集相关资料,梳理出了黄石屏金针一脉的历史源流。全书分为六卷,每卷收录了金针传人的相关*作和生平事迹。其中,**卷收录了黄石屏《》的全部内容。  
每满100减50 名医辨体质瘦身吃出来
名医辨体质瘦身吃出来
王洪;马万千
¥24.00
本书汲取了北京市名老中医的丰富经验,结合中医相关理论,通过一个个通俗易懂的小故事,针对不同的体质进行个体化的食疗定制,本书内容详实、版面活泼、文字简练,集科学性、知识性及趣味性与一体,可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
每满100减50 医论医话及疑难重症中医临证思辨录
医论医话及疑难重症中医临证思辨录
张玉龙
¥119.50
《名老中医张玉龙医论及危难重症临证思辨录》一书,是作者从医五十多年的临证心悟及经验总结。对中医理论从宏观和微观方面行了深的探讨,选编了作者亲自治疗的典型医案110例,涉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疑难重症的临证思辩、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具有显著的中医特色,突出的临床疗效、鲜明的时代特征,体现了作者对许多疑难重症,特别是一些现代难治性疾病认识的新观,治疗的新方法。是一本理论与临床相结合、经方与时方相交融、传统与新知相辉映的实用性中医读本,具有较好的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参考价值,是研究当代中医药名家学术观及临证思维的重要资料。
每满100减50 鍉圆针系统痧疗
鍉圆针系统痧疗
胡广芹
¥55.50
本书以鍉圆针系统痧疗的理论知识为基本内容,突出技能实训和临床实用,突出临床常见病症操作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分为历史源流、技艺篇、临床医案、传承模式与学生跟师感悟四个部分。其中,绪论主要介绍鍉圆针系统痧疗技艺的源流与发展;技艺篇主要介绍鍉圆针系统痧疗的常用工具、技术操作、作用原理及临床适用范围;临床篇重介绍内科、妇儿科、皮外伤科、五官科、急症等30余种病症的有效案例,传承模式与学生跟师感悟主要介绍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西高安、河北扁鹊故里内丘等拜师于我门下的学生们的学习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