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李叔同全集05书信
李叔同全集05书信
弘一法师
¥6.99
弘一法师(1880-1942),俗名李叔同。在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等多个领域,开近代文化艺术之先河;重振佛教律宗,虔诚弘扬佛法,为佛教律宗第十一世祖师。   《李叔同全集(共6册)》这本套书收入弘一法师李叔同所有作品,分为佛学杂记、佛学书信、文艺诗词、佛理解说四大部分,共六册,是迄今为止收录全、编校精、意境美的弘一法师全集。
再造中国:领导型国家的文明担当
再造中国:领导型国家的文明担当
王义桅
¥30.00
  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面临五千年未有之情势,五百年未有之变局,五十年未有之困境,中国模式,如何做到源于中国而属于世界?中国故事,如何做到基于历史而引领未来?中国外交,如何做到影响自己而改变世界?中国崛起,如何做到始于华夏而惠及四海?中国通过中国倡议、中国方案、中国智慧正在塑造和引领全球化和全球治理。
西方空间社会学理论评析(网络与空间社会学丛书)
西方空间社会学理论评析(网络与空间社会学丛书)
刘少杰
¥44.00
本书沿着西方空间社会学理论,梳理社会学重要代表性学者学术思想当中的空间社会学思想,系统地评述和分析了现代、当代及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西方空间社会学理论,阐述了其理论渊源、基本观、方法原则、流派分化和演化线索。
王国与权力:撼动世界的《纽约时报》
王国与权力:撼动世界的《纽约时报》
(美)盖伊·特立斯
¥75.00
◇?1851年创刊,1896年被阿道夫·奥克斯以7万5千美金收,《纽约时报》用一期期报道奠定了自己影响美国、影响世界的首席大报的地位。它记录了世界近现代历史中几乎所有重大的事件,而记录这些事件的《纽约时报》和《纽约时报》人则往往隐居幕后。 ◇?作者特立斯从1953年始在《纽约时报》工作了十余年。当他离时报后,立刻就是回过头去采访自己曾经的同事,试图以时报不鼓励、不允许的方式刻画描述这个庞大的、能影响全美乃至全世界局势的机构。特立斯眼光犀利,笔触细腻,不仅在书中回溯了《纽约时报》的历史,还生动地再现了近百名时报人,以及他们在时报这个大机构中的庞杂关系,向读者展现了一幅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流媒体从业者的群像。 ◇《王国与权力》初版于1969年,至今仍是关于《纽约时报》历史及运作方式首屈一指的参考书,启了当时写作、出版媒体著作的潮流。
49元5本 全民阅读视野下公共阅读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全民阅读视野下公共阅读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徐同亮,罗娟
¥12.00
【内容简介】 该书立足于中外全民阅读理论与实践,对“全民阅读视野中的公共阅读服务体系”作出系统研究,探索构建起服务于公共阅读服务体系建构的理论体系,以期为政府促进全民阅读提供参考,为丰富图书馆学、新闻传播学、公共管理学提供补充。
49元5本 循征社会科学
循征社会科学
拜争刚
¥59.30
本书是指循证实践的理念和方法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具体指根据社会科学学科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充分考虑服务对象的价值意愿和宏观环境因素,参考当前可得*研究证据行决策和实践。通过理论、研究、决策、实践的转化,*终实现学科更专业、决策更科学、服务更有效、对象更满意的目标。本书分为理论篇和应用篇,理论篇由*到四章组成,系统阐述循证社会科学的概念和背景、国际循证实践研究组织、国际循证实践证据资源库。应用篇由第五到十章构成,首先分析系统评价和证据分级对社会科学的价值,随后将循证实践理念和研究方法分别在社会工作、决策与管理、司法矫正、教育领域、心理治理和环境健康等领域的应用做了系统全面的阐述,特别是如何基于具体问题来查找证据、评价证据和应用证据。本书可以作为循证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培训的参考书,也可以作为研究者展循证社会科学实践和决策的参考书。
口译认知理论研究(翻译与语言认知研究丛书)
口译认知理论研究(翻译与语言认知研究丛书)
王建华
¥34.00
口译认知理论包括传统的释意理论、精力分配模型,但是,口译认知理论必须深到口译过程认知中,从而建构可指导口译实践的理论与方法,口译过程认知包含*基本的口译过程,口译信息一旦人的加工机制中,认知加工即时启动,包括口译信息感知、过滤、选择、注意、提炼、转换、记忆和表达等多个环节,感知过程必然包含过滤和注意选择,新的存储和提取以及转换过程无不影响着口译的信息加工过程,因此,口译认知理论需要建构在过程之上,整体过程下又需要子过程建构,此认知理论研究的结果必将有效指导口译实践过程。该书包括传统认知理论和认知心理学的一些基本过程,从而构成整体的认知理论。
49元5本 公文高手的修炼之道 笔杆子的写作进阶课
公文高手的修炼之道 笔杆子的写作进阶课
胡森林
¥26.99
以山羊胡与小文、小异、姜总之间发生的公文写作故事为情节主线,针对八种常见公文的写作,将公文写作技巧的讲解与例文写作置于其中。这八种常见公文类型包括会议纪要、信息简报、计划方案、工作总结、经验材料、工作报告、领导讲话稿和调研报告。
49元5本 教练听说(第二版)(上下册)
教练听说(第二版)(上下册)
孙健
¥22.44
“听”和“说”是构建企业教练理论的两个基本概念,掌握了“听”和“说”的能力,也就掌握了企业教练的核心。“听”应该听心,听情绪,听事实与真相,听假设,听渴望与真正的需要,听障碍,听偏差与矛盾。从这个角度来说,“听”实际上是一种专业的洞察能力,是需要用心灵的耳朵感知被教练者的整个人。“说”的学问就更大了,包括如何发问,问放性问题还是封闭性问题,如何通过“说”来帮助客户厘清目标,反映真相,实现激励和挑战,并*终令其达成目标。
口译过程认知研究(翻译与语言认知研究丛书)
口译过程认知研究(翻译与语言认知研究丛书)
王建华
¥29.00
口译过程认知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研究领域,口译过程包括信息输、信息加工与信息输出几个基本的阶段,每个阶段下又分为不同的子阶段,这些认知过程研究会*终揭示口译过程语言转换这个黑匣子,源语转换到目的语的过程是语言认知的研究的核心内容,会为未来机器翻译和信息技术发展提供科学的支撑。该书分为口译过程的信息输理解、信息转换加工即口译的双语转换和信息输出即口译的表达三大部分。
共有的习惯:18世纪英国的平民文化
共有的习惯:18世纪英国的平民文化
(英)E.P.汤普森(E.P.Thompson)
¥55.00
粮食骚乱中的民众为何守纪节制,很少趁火劫?卖妻交易中的女方为何轻松得意,甚至非常心?喧闹游行中的队列为何只是象征性羞辱,却无实质性伤害?光怪陆离的民众行为到底如何解读? 18世纪的英国,父权衰落,法度废弛,社会急剧转型。失去保护的平民诉诸传统与习惯,捍卫自身权利。他们抵制圈地运动,反对自由市场,逃避资本主义,在与统治者的互惠博弈中,发展出独特的平民文化,成为英国工人阶级形成的先声。 《共有的习惯》对18、19世纪英国社会的乡规民俗行了再考察,对于当年贵族与平民的关系、乡间的风俗,如“卖妻子”“喧闹游行”等作了深的描绘。作者独特的“道德经济学”的观有助于我们破除理性经济人的迷思,探索人性的多种可能。
求索的一生:里士满社会工作专业化历程
求索的一生:里士满社会工作专业化历程
玛丽埃伦·里士满
¥140.00
本书收录了美国专业社会工作的创始人里士满女士1861年到1928年的主要作品(其中多数未曾正式发表过(依照时间顺序和活动地分作五部分:非专业时期(1861-1889)、巴尔的摩(1889-1900)、费城(1900-1909)、纽约(1909-1917)和纽约(1917-1928)。从第二部分始(每一部分均包括“引言”和若干篇里士满女士的重要作品(全面回顾和梳理了这位美国专业社会工作创始人的发展历程和思想脉络,对于专业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研究者、社会工作研究生和对社会工作感兴趣的读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高等职业院校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
高等职业院校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
周建松
¥41.02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已由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发展转向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发展,而文化建设作为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逐渐被高职教育届所重视,浙江金融职业学院被列为全国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以来,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的研究和实践,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本著作从文化自觉、文化建构、文化视野、文化育人、文化引领五个方面汇聚了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教职员工十余年来在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理论探索与实践。
媒介化生存(新闻传播学文库)
媒介化生存(新闻传播学文库)
李沁
¥41.88
无纸化办工、无现金物、无边界沟通……我们生活的世界正在发生着巨变,沉浸传播现象无处不在,令我们重新思考媒介,重新定义人与媒介的关系,重新思考人类的生存。 2012年,作者在专著《沉浸传播:第三媒介时代的传播范式》中首次提出“沉浸传播”的概念并对其行理论建构,广为学界及业界受和采纳。近几年,作者一直在探索“沉浸传播”从理论现实的路径,同时再从现实反观理论。 《媒介化生存》用十章的篇幅,从沉浸传播的理论视角,重新诠释新闻传播领域出现的,用传统的媒介本体论、媒介价值观、媒介时空观不能全然解释的新现象和大问题。作者指出,边界消逝带来虚拟与现实的全面融合,沉浸传播重新定义了“人”、媒介与生存的概念及相互关系,人类的生存时空、价值观念、游戏规则和文化内核被整合重塑。作者提出了颠覆现有逻辑的“沉浸新闻模式”和“沉浸广告模式”;预见了“沉浸人”所代表的生物智能的未来,以及正在形成的全新泛在文明形态。本书是对沉浸传播理论的现实检验以及发展深化,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49元5本 新闻采访与写作
新闻采访与写作
马晶
¥19.42
本书是针对高等院校新闻类相关专业对应的工作岗位能力需要、学生认知规律等行编写的,主要讲述了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基本原理和相关案例,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新闻记者、新闻采访对象、新闻采访的准备工作、采访的访问阶段、新闻采访的方法、新闻写作的原则及方法、新闻报道的结构、新闻背景、消息写作、通讯写作、深度报道写作。 本书可以用作高等院校新闻学、传播学等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教材,也可以作为企业新闻工作从业人员、公关关系从业人员等在职人士的自学用书。
2018中国留学白皮书
2018中国留学白皮书
新东方前途出国,新东方留学考试,新东方海威时代,新东方欧亚教育,斯芬克国际艺术教育,Visa、Kantar Millward Brown
¥0.10
《2018中国留学白皮书》是新东方前途出国连续第四年发布的权威留学行业报告,联合新东方留学考试、新东方海威时代、新东方欧亚教育、斯芬克国际艺术教育、Visa、Kantar Millward Brown(凯度华通明略)共同编写。多维度、全方位展现中国意向留学群体特征,用大数据定义中国留学人群、行业的变化,为广大学生及家长提供科学有效的留学参考。
学界记往(戴逸文集;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重点资助项目)
学界记往(戴逸文集;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重点资助项目)
戴逸
¥41.40
本书收录了戴逸先生回忆师友、治学经历以及师友函札等内容。其中,既有对郑天挺、胡华、尚钺、黎澍、吴晗、郭影秋等老一辈史学家的怀念,也有对早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学习经历的回忆。另外,戴逸先生曾任北京市历史学会会长、中国史学会会长、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长等职,他在相关会议上的致辞或讲话,也不啻是改革放以来史学研究发展历程的见证。书中的师友函札则从一个侧面记录了戴逸先生主持清史纂修工程的心路历程。
女性丧偶者研究:基于1910年某慈善组织会社所知的985人
女性丧偶者研究:基于1910年某慈善组织会社所知的985人
玛丽埃伦·里士满
¥78.00
通过社会工作者记录的日程调查表,本书详细展现了女性丧偶者这一特殊群体的救济过程。作者根据救济阶段,整理并分析了救济前的家庭情况、救济时期制订的治疗计划、救济后的结果和治疗经验。具体内容要素涵盖社会诊断、家庭治疗、儿童保护、供给需求、救济救助等。涉及的学科领域包括社会保障、社会工作、社会学、心理学、公共卫生、经济学等。本书展现了当时美国慈善福利体制下对女性丧偶者这一特殊人群的充分救济和全人照顾的理念。
49元5本 中国新市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
中国新市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
孙友然
¥34.00
本书在梳理和借鉴国内外相关文献,借鉴发达国家、国内发达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和城市融合水平,以及公共文化对农民工城市融合的影响机理,提出了“基于融合视角的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理论架构。该体系在原有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一个以新机制、新模式、新手段为所有城市人口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49元5本 长三角地区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研究:1840-1949
长三角地区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研究:1840-1949
于晓磊, 著
¥34.00
17、18世纪,工业革命使以英国为首的一批西方国家一跃成为世界强国,率先进入了现代化社会,从此开启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新纪元。技术的进步与动力的改革带来了生产和文化的工业化,机器生产成为社会新兴的产业类型,随之兴起的工业建筑,也成为特征的建筑类型之一。   19世纪40年代,中国开埠,外资开始在上海等沿海通商口岸经商办厂,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成为先接受西方文化的区域之一,西方先进的工业文明也在此拉开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序幕。中国在近代工业时期建设的工厂建筑汇聚了西方传入的新样式、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它的发展与当时的科学技术和的社会生产力紧密相连,成为同时期采用西方风格建筑类型的率先之作。正是在这些工业建筑中,在机器大生产的轰鸣声中,中国几千年传统农业社会的运行体制遭受了巨大冲击,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社会生活方式也受到颠覆,不仅如此,近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面临改革,在这一历史剧烈变革、新旧交替的时期,传统与现代化的冲突、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撞击表现得尤为激烈,其中产生的各类问题和现象也就更值得探讨,故本书正是选取了1840年至1949年这一时间段中的工业建筑遗产进行研究。
49元5本 川美梦·创(美术院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系列丛书)
川美梦·创(美术院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系列丛书)
左益
¥10.26
  本书汇编了四川美术学院大学生文化创意微型企业18个典型个案。创业涉及范围广泛,基本包括了文化创意产业的所有类别,有装饰设计、平面设计、服装设计、广告传播、教育培训、陶艺艺术、摄影艺术、动漫艺术、雕塑艺术、艺术品交易、文化遗产保护与发、新媒体设计等各个方向,同时也基本涵盖了四川美术学院所有学科专业。   在如火如荼的创业大潮中,我们既看到了创业成功的喜悦,又去深挖掘创业过程的艰辛,同时呈现为真实的创业状态。我们期望通过川美学子身形的直感悟和鲜活的呈现,我们可以看到艺术院校大学生创业的广泛涉猎范围以及形式的多样性。并通过个案分析从中去获悉经验,分析教训,借鉴成功,解读创业中的问题,发现规律,启迪思想。本书是一本艺术院校大学生创业具有实战意义的参考书,也是一本具有创业教学指导意义的工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