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裘之蚤——晚清高官的日常烦恼
¥21.60
《华裘之蚤——晚清高官的日常烦恼》,张剑著。本书是作者在大量研究晚清史料的基础上,写作的一部通俗有趣的史学小册子。主要叙述了晚清高官们的日常烦恼,包括自然气候、社会环境、人际关系、柴米油盐、生理疾病乃至心灵归宿等,展现了何汝霖、季芝昌、曾国藩、鹿传霖、绍英等晚清名臣的另一面,让大人物走下神坛,让普通人了解大人物的普通之处。深浅出,生动有趣。
中国甘宁青纸币(精)--中国钱币丛书甲种本
¥160.80
本书是一部全面呈现清末至民国甘肃、宁夏、青海三地纸币流通面貌的著作。 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局的动荡与混乱,在纸币发行领域*直的体现就是——发行机构的不统一和纸币种类的纷繁复杂,甘肃、宁夏、青海三地也不例外。从国家层面来说,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四大行”在甘、宁、青都发行纸币。各个地方银行,如甘肃省银行、宁夏银行、青海实业银行,也可以经批准发行纸币。许多钱庄、银号、典当行等民间金融机构,也可以发行各自的钱票、私帖,并且在小范围的地方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本书致力于梳理、分类并详细介绍这些种类繁多的近代甘宁青纸币。将三省区国家银行、地方银行及民间金融机构发行的纸币品种尽可能搜罗齐全,按照发行机构或纸币属性行分类,以时间为轴,呈现其全貌。本书著录大量纸币图版,同时,还关注了许多从前往往被忽视的纸币衍生物,如执照、本票、债券、金库券、典契等,共计图版1221张,每张都标明了票面尺寸、珍稀等级。 除了著录图版,本书在介绍各类纸币时,都对其发行背景做了简要介绍,梳理了其发行机构的历史沿革,回溯了纸币的发行缘起,著录与研究并重。这些爬梳和整理,为历史货币研究者和爱好者、金融史工作者、钱币收藏者在研究近代地方纸币时提供了一份尽可能完整的资料,填补了甘宁青区域地方纸币研究的空白。
定格历史的史学名著(下)
¥0.99
史学名著即突出地反映某一史学思潮、彰显其学术价值与时代意义者。史著可以再现昔日人类活动的“体相”,且能显示出历史演进之因果关系,为民众生活提供借鉴。本书对于现今人们了解历史、阅读历史典籍、创作历史题材的文学艺术作品,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独领风骚的古代医学(上)
¥0.99
中国医药学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医疗技术、疾病认识,还是诊断技术、药物知识,都曾走在人类医药学发展的前列,有些方面曾为人类保健做出过杰出的贡献。请大家耐心读这本书,如此,便一定会随着介绍而入胜、而产生浓厚的兴趣。也只有如此,才会对中国传统医药卫生的起源有一个新的比较正确的了解和认识。
中国古代法制的思想世界(精)
¥34.80
天、神、君、民是建构中国古代政治和法制的四种基本力量,中国古代政治哲学的分歧,就集中体现在对这四者关系的不同理解上。中国古人认为,万事万物都有自身的道 (规律和规则)。天有天道,神有神道,君和民作为人都得遵循人道,君治理国家,对天、神、民均要有所交待和安顿,*终形成了以王道和霸道为主要形态的君道(治道)。天道、神道、人道和君道,正是建构中国古代政治和法制思想的基本思想,中国古代的政治和法制,就是建立在这四道基础之上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法制的思想世界。
平汉铁路与华北经济发展(1905—1937)
¥22.80
《平汉铁路与华北经济发展(1905—1937)》一书共分为六章,主要探讨1905—1937年间平汉铁路的营运状况,及其对华北地区商业、农业和工矿业发展的带动作用。本书曾由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于1987年出版,列该所专刊第55号。此次出版作者增撰《穿越界限——中国铁路史研究的现状及展望》一文。
百年清史研究史·思想文化史卷
¥65.40
清末民初至当代以来,清史研究在各个历史阶段分别受到不同学术思潮的支配,不断处在演变和调整的过程中,如民国初年受到反满革命话语和科学主义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到改革放前由唯物史观集中统领,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科学化程度的加深,社会史与新文化史的方法论因素逐渐渗其中。《百年清史研究史?思想文化史卷》采取“问题史”的叙述策略,系统考察和集中梳理近百年来清代思想文化史各个流派的研究主旨、基本内容和叙述模式,而把握其不同于前代的特质,力求初步形成一种对“研究史”行再研究的写作风格。
清代巴县婚姻档案研究(精)
¥70.80
本书以清代四川巴县的婚姻档案为中心,全面系统地展示了婚姻中常例婚、童养婚、退悔婚等多个方面的情况。不仅如此,还针对某些具体的婚姻形式做了仔细的分类、研究与反思,如童养婚,按被夫家虐待、被夫家休退、与夫家不睦几种讨论了女方在夫家的生活状况,并就兴讼的原因与知县的审断作了更深层次的讨论。 婚姻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关系,婚姻市场的择偶者,根据自身条件和家庭背景,选择配偶资源,完成婚姻匹配。这批巴县婚姻档案,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夫妻之间、婆媳之间、亲家之间、亲生父母与养父母之间、出嫁女儿与娘家之间以及邻里亲朋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是研究清代巴县婚姻家庭关系的*手史料。
四川国学院史
¥40.80
四川国学院于1912年由四川军政府创立,为全省国学机关,宗旨为“提倡国学,发扬国粹”,聘请吴之英任院正,刘师培、谢无量为院副,院员有楼黎然、曾学传、廖平、曾瀛、李尧勋、杨赞襄、等宿儒名士。1927年并四川大学。在15年间,始终以“国学”相号召,是当时国内国学教学研究的重镇。20世纪初国学运动兴起后,以“国学”命名的大型学术机构,四川国学院是*所;以政府之力兴办国学院,在全国也是首创,在整个百年国学运动史上也是非常独特的。 四川国学院是近代*早出现的大型学术机构之一,具备教学、研究、出版、传播等多项功能,它展的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学术工作和它在国学教育方面的探索,都是很有价值的。四川国学院还是推动蜀学复兴的重要阵地,培养的学生遍布四川,其中蒙文通、向宗鲁、彭云生、李源澄等对于后来四川学术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这部著作可以加深读者对近代文化的认知。作者运用了大量档案资料,很多是*次公之于众。
中国古代屈原及其作品图像研究(精)
¥27.72
楚辞图像研究,是楚辞学领域新兴的一个跨学科综合研究方向。本书以中国古代屈原图像和屈原作品图像为研究对象,选取七大专题,深探讨图像与屈原及其作品之间的关系。将图像与诗歌、史传文学相观照,通过图像与文本的互证,尽力还原历史中屈原的真实形象。细致梳理屈原作品图像的发展脉络,结合社会生活、历史文化、审美思潮等因素,阐释图像与文本之间的关系,揭示图像的历史发展规律。本书对历代屈原及其作品图像的叙录,具有一定的文献学价值。
福建历代刻书家考略(上下册)--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72.66
“刻书家”是古籍编撰出版传播上的重要环节,但一向被研究者所忽略。本书广泛利用正史、地方志、家(族)谱以及摩崖、碑刻等史料,挖掘由宋至清福建八百多位刻书家的事迹,不仅为古籍编撰出版的传播补上“刻书家”这一环节,也为纠正以往古籍鉴定中所出现的误判提供更多的文献佐证。书中提出,应以是否受官私方的委托刻书作为判定“刻书中心”的重要标准;判断古籍版本,不宜仅凭刻书家的籍贯,而应以刻书地为主。
朕的圆明园
¥32.99
这是一本结合典籍与历史图片,介绍雍正至咸丰五位皇帝与圆明园关系的历史书籍。他们中的雍正和道光就去世在圆明园内,而嘉庆和咸丰则出生在圆明园。发生在圆明园的影响中国近代史的重大事件,从一个特殊的角度讲述了清朝的兴衰;帝王生活中的故事,丰富多彩又波诡云谲,耐人寻味。圆明园正是这样的历史见证者。
宋人别集叙录(增订本)全三册(精)
¥100.80
本书是有关宋人别集的书目、版本研究专著。逐集介绍作者,编刻源流,传世及收藏情况等,文献记载与珍本善本考察并重,整理并撰写了每部别集的版本源流。是研究宋代文学史、目录版本学及从事古籍整理工作不可或缺的工具书。
中国民族史两种
¥24.40
《中国民族史两种》由吕思勉先生旧著《中国民族演史》和《中国民族史》合编而成。前者从宏观上鸟瞰了中国民族的起源和形成、各民族的交流和融合、近代中国民族所受的创痛、面临的问题和复兴之路,等等,文字浅显易读,吸收了当时国内外的民族学理论,系供学生阅读的通俗读物。后者对中国历史上的汉、匈奴、鲜卑、丁令、貉、肃慎、苗、粤、濮、羌、藏和白种等十二个主要族系作了系统的叙述,并附有详尽的考证文字,是高质量的学术著作。两书相得益彰,表现出吕思勉不仅有精深的史籍根底,广博的知识,而且有敏锐的思辨能力,对今天的读者了解中国民族史仍有极大的帮助。
沈一贯执政与万历党争——以楚宗、妖书、京察三事为中心的考察
¥34.00
楚宗案、续妖书案以及乙巳大计是首辅沈一贯执政期间发生的三个重要的政治事件,三者均在朝堂上引起了激烈的斗争,可以说是完整展现了万历三十年代初期朝堂上的政治局势。东林党人的介,使得朝堂中双方的政治对立更加深刻。总而言之,万历三十年代初朝堂上发生的三个政治事件以及引发的党争,不仅为我们了解万历中后期的政治生态提供了*好视角,亦是我们了解万历政局走向的*视角。
国家时代
¥50.00
以中国人的语言谱系解析世界文明,看人类国家文明的历史发展逻辑; 以世界文明的视野呈现中国文明,在对比中发现中国绵长生命力的历史基因。 《国家时代》从对中国当代社会道德基础和价值体系的危机性焦虑出发,提出站在历史实践的立场,对整个人类社会文明重新加以审视,发现世界范围内的国家文明在历史实践中的兴亡法则,揭示大国文明兴亡生灭的历史经验与深重教训。在世界文明和中国文明的对照中,破除西方文明观带给我们的思维定式,探寻中国在6000年人类文明历史实践中矗立不倒的真正根基,发现那些足以构成我们民族精神生命的核心价值观。 站在历史实践的立场上,从6000余年的历史实践看,国家作为社会发展的“人造平台”,是人类文明发生质变提升与快速发展的*重要历史条件。从而以“国家”的兴亡存灭为轴心,《国家时代》提出国家时代的五个历史分期,涵盖创世神话直至当代社会。在详述五个历史时期兴盛存衰的历史程的同时,试图于历史的纵深比较、不同文明的横向比较中,回答为什么中国民族群能成为6000年拥有*顽强国家文明生命力的民族群,中国文明中必须被当代人充分认识并能够为世界提供借鉴的政治思想精华何在。
文明的地图
¥52.80
张信刚教授对“一带一路”各区域的历史、政治、文化有多年深研究,并行了实地考察与寻访。他从丝绸之路的历史变迁、地缘政治、文化脉络等角度展,从历史与现实、国际与国内两种角度深剖析“一带一路”的昨天、今天与明天。 在他看来,“一带一路”的提出不仅是中国应对全球形势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也是对丝绸之路的历史与文化传承。 同时,他将其个人行走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体验融书中,并以自身深厚的文化底蕴,将一带一路这一话题描述得生动且充满趣味,我们可以更加生动、形象地感知丝绸之路沿线的人口迁移、文化交融、地缘政治风云、各国历史渊源,以及当今国际形势,更容易把握“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的文化意义、历史传承和国际影响。 无论是对丝绸之路、文明变迁的宏观描述,还是对大中亚、印度、伊朗、高加索、土耳其等地的单独透视,这本书都堪称历史、文化的盛宴。
李济文存
¥17.00
《李济文存》是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讲师李济的著作与文章合集。李济(1896-1978),中国现代著名考古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被称为中国考古学之父。曾读于清华、克拉克、哈佛,是中国*位人类学博士。归国之后发展考古学、人类学,曾任清华大学国学院导师,随后任职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其间主持的安阳殷墟考古发掘在中国现代考古学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本书精选了李济考古学方面的两部著作《西阴村史前的遗存》《中国文明的始》,以及十二篇文章,并收了有关其生平与学术的介绍文字。
清代云南释奠礼乐研究----以大理、临安及丽江地区为例(精)
¥52.80
本书详细勾勒出清代云南释奠礼乐的传承历史状况。在此基础上,以释奠礼乐在清代大理地区、临安地区及丽江地区的传承状况为例,分析清代释奠礼乐代表的儒学礼乐与云南传统音乐文化的嬗变与融合,并对释奠礼乐与云南传统音乐文化间的关系行研究,探讨清代以释奠礼乐为代表的儒学礼乐在云南的多样化发展及其对云南音乐文化发展的影响及意义。
清帝国性质的再商榷——回应“新清史”(试读本)
免费
美国学界流行“新清史”之说,认为清朝是中亚帝国而非中华帝国,且以谴责所谓大中国沙文主义为借口来否定汉化,以混淆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来论证清朝并不认同中国,其质疑中国领土主张历史正当性的言外之意呼之欲出。显而易见,所谓“新清史”学派无疑在大做翻案文章,以“新见”引世人关注,但无论在理据上与事据上都难以自圆其说。 本书聚焦于同一主题,从不同角度,诸如文化、学理、族群、汉化、认同、教育、制度以及中国观等,回应了“新清史”的论述,肯定了清朝是中华帝国的延伸。中国从秦至清,原是多民族帝国,不仅有汉化,也有胡化,清朝并不是中国历史上非汉族建立的朝代,岂能独外于中国?本书内容丰富,文笔犀利,不仅有高度的学术价值,而且颇具可读性。
跨国移民与近代广东侨乡
¥17.15
本书是袁丁教授历年来有关华侨华人研究的论文集,大多数文章与粤籍华侨及广东侨乡有关,其中包括近代侨汇的流通问题,近代东南亚华侨商会建立背景,东南亚华侨社会与华侨华人信仰,以及对广东潮汕和四邑侨乡的田野考察。本书收录的文章成文时间跨度大,从八十年代初绵延至今,袁丁教授的学术脉络和研究旨趣可从中一窥,如早年的关注、研究方向的扩展、运用的新材料与新方法、近几年的研究重心等等,对于渴望在华侨史领域深耕的学者或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启发及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