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2017年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论文集
2017年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论文集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组织编写
¥239.99
2017年是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实施“十三五”本科教育规划的开局之年。为全面推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成为地方高校中一流的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提供者,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在总结“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鼓励专业深入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鼓励教师广泛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范式改革,取得了一系列的实践和研究成果。《2017年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论文集》的出版,旨在展示近期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本科教学改革与建设中的优秀成果,总结推广教学改革的经验,努力提高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本科教学工作质量。本书共收录相关论文81篇,涉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研究、学科专业建设与规划、CDIO改革、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实践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教育教学管理与服务等方面内容。 本书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师、管理人员及有关的研究人员阅读、交流和参考。
近世棘途——生态变迁中的中国现代化进程
近世棘途——生态变迁中的中国现代化进程
夏明方
¥35.40
《近世棘途(生态变迁中的中国现代化进程》是由作者夏明方十余年来陆续发表的论文汇编而成,大体上围绕着明清以来中国的自然灾害,从生态变迁与农村市场、灾荒与早期工业化、减灾救荒与政治体制的嬗变等方面展开论述,力图从一个新的角度探讨中国现代化艰难崎岖的进程。《近世棘途(生态变迁中的中国现代化进程》对自然灾害之形成机制的人文化思考,对近世中国农村市场变迁之路的异样辨析,以及对中国救荒机制系统深入的阐释,对推进相关领域的研究当不无裨益。
49元5本 岁月如水流去:夏衍日记
岁月如水流去:夏衍日记
夏衍,沈宁,沈旦华
¥24.31
本书是夏衍自述文字系列之一。收录夏衍各时期日记,有《日本日记》、《新加坡日记》、《北行日记》、《赴京日记》、《苏行杂记》、《旅德杂记》、《“四清”日记》、《1967年初春笔记 》、《“文革”日记 》等,时间从1925年开始至1969 年止,涉及夏衍留学日本、参加开国大典、访问苏德以及到山西介休参加农村“四清”运动、在大红门卫戍区某联队和交通干校接受“文革”专案组调查时等方面经历,是了解夏衍一生和认识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变化的手资料,弥足珍贵。
西方史学史(第三版)
西方史学史(第三版)
张广智
¥8.38
本书系统阐述起自古希腊迄至现当代的西方史学,纵贯西方古典的、中世纪的、近代的和现当代史学的发展历程。古典部分,阐述古代希腊罗马史学及其对后世的深刻影响;中世纪部分,阐述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以前的史学,并对其作出历史评价;近代部分,阐述西方各国史学的发展演变,涉及各种史学流派与思潮;现当代部分,阐述20世纪的西方史学,主要是西方新史学的发展进程及其在当代的新趋势。本书留意考察西方各个时期的史家、史著、史学思潮和流派等,以揭示西方史学的新陈代谢,突出史学思想的发展变化。 本书结构严谨,脉络清晰,叙述畅达,深入浅出,便于广大读者阅读,可供高等院校历史学专业与相关系科教学使用,也可供历史研究者和历史爱好者参考。 本书先后被列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五”、 “十一五”*规划教材,荣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并被历史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定为“教材”。
49元5本 历史的另一种可能
历史的另一种可能
(英)理查德·J·埃文斯
¥20.99
理查德·J·埃文斯,当代杰出的历史学家,英国皇家钦定现代史教授,剑桥大学沃尔夫森学院院长。他还是英国皇家学会、皇家历史学会以及不列颠学院的成员。2012年,由于在学术上上的杰出贡献,他被英国皇室授予爵位。迄今为止他已出版近20本著作,其中《揭秘第三帝国》在英国销量25万册,并获奖无数。
49元5本 历史解析:整体观与历史结构
历史解析:整体观与历史结构
管东贵
¥13.20
管东贵编著的《历史解析(整体观与历史结构)》收录五篇研究论文和一篇译作,利用西方社会学和人类学的“结构功能探讨法”来研究中国历史,倡导历史结构解析、历时回馈和整体观等治史理论,是作者多年史学研究实践与理论方法阐述的范本。本书收录五篇研究论文和一篇译作,利用西方社会学和人类学的“结构功能探讨法”来研究中国历史,倡导历史结构解析、历时回馈和整体观等治史理论,是作者多年史学研究实践与理论方法阐述的范本。
49元5本 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国中古史青年学者联谊会会刊(第四卷)
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国中古史青年学者联谊会会刊(第四卷)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中国中古史研究》编委会
¥31.85
《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国中古史青年学者联谊会会刊第4卷)》是中国中古史青年学者联谊会主编的学术年刊,刊载中国中古史相关研究论文、学术综述与深度书评。本书收录中国大陆、日本、韩国、台湾等地中国中古史领域青年学术精英的*学术成果,问题意识明确,在观念和方法上具有一定的开拓性。
49元5本 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的新视野
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的新视野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
¥39.36
在全球学界思想史研究普遍衰落的环境下,唯独在中国大陆,思想文化史却一直非常受人关注,因为思想文化和社会、历史和现在关联太深,在对古代思想的检讨中,现代价值获得了历史合理性。近年来中国历史研究领域中“走出疑古”、“重返下层”、“发现四夷”的变化,使中国的思想史研究出现了改变的契机。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编写的《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的新视野》以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的新视野为议题,试图探讨思想史重写的可能性。
49元5本 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精)(仅适用PC阅读)
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精)(仅适用PC阅读)
饶宗颐
¥17.39
  正统论是中国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历来讨论热烈。饶宗颐先生费时五年,深入研究,穷其原委,成就鸿篇。本书分为通论、资料两大部分。通论部分包括十三章,大体上按照时间先后细致梳理历史上有影响的、不同形式的正统之论。资料部分包括三部分,按时间先后,列举历代论述正统论的文字。编纂形式独具一格,既是史学专著,又是史料汇编,两者有机结合。本书一九七七年香港龙门书店初版后,即引起学界关注,是饶宗颐先生的代表作之一。
49元5本 吴承恩谱传
吴承恩谱传
苏兴
¥23.30
  《吴承恩谱传/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术史文库》由苏兴先生所著《吴承恩年谱》和《吴承恩传略》两部分组成。《年谱》部分主要按年份系统梳理了《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的一生,并在前人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进行了订正和资料补充,论点新颖资料充分,力求详实地还原吴承恩的生平经历及其写作《西游记》的起因、过程等读者感兴趣的问题。《年谱》后还附有《吴承恩交往录》《正德元年至万历十年淮安水旱表》等内容,方便感兴趣的读者进行进一步阅读和研究。   《传略》是作者在《年谱》的基础上所作,融会贯通《年谱》内容,以吴承恩的个人经历为序列,记叙他的活动事迹,显示他的思想发展脉络,尽可能描绘出他的实在“形象”。
中国大历史
中国大历史
勒内·格鲁塞
¥9.99
《中国大历史(从三皇五帝到大清王朝)》由勒内·格鲁塞编著。 《中国大历史(从三皇五帝到大清王朝)》讲述了: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历史远比国人看到的更加美妙,也更加生活化。翻开格鲁塞的这本中国通史,五千年间的一个个场景就会历历在目地展现在我们眼前,栩栩如生,毫不枯燥。 历史,终归是民众生活的写照,终归是一种文明的文化展现。与诸多大人物的南征北伐,以及乏味而不忍卒读的军事、政治、经济、政策……相比,这些我们每个人能切身体验和感受的细节,怕才是真的历史。 格鲁塞告诉我们,如果逃避开教科书式的条目罗列和枯燥说教,读历史本身就是人生的一个莫大享受。 现在,就让我们追随着这位史学大家、文化泰斗,去好好享受中国的历史吧!
温故(之九)
温故(之九)
刘瑞琳
¥6.00
《温故》是历史文化读物。它以今天的视角来追怀与审视过去,并为当下的生存与未来的发展提供一种参照。这就是所谓的“温故而知新”。本书大体上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1)对人类以往生存状态的追怀;(2)对历史的审视与反思;(3)对历史文化遗迹与遗留文本的重温。
古代教育(上)
古代教育(上)
邢春如,李穆南,竭宝峰,刘心莲
¥1.85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49元5本 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六卷.第三分册
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六卷.第三分册
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
¥15.99
1991年,为纪念清华大学建校八十周年,清华大学校史编辑委员会、校史研究室开始选辑出版《清华大学史料选编》(191] 1948),至1994年4月共出版了四卷六册,即汇编了清华大学建校至解放前历史时期的有关校史资料。这段时间的史料,按清华大学经历的四个时期各辑一卷,其中:清华学校时期(191] 1928) 一卷一册,国立清华大学时期(1928—1937)—卷两册,抗曰战争时期的清华大学(1937—1946) —卷两册.解放战争时期的清华大学(1946—1948) —卷一册。《清华大学史料选编》受到广大校友和关心清华的各界人士的关注和赞许,认为“该书为了解清华、研究清华,提供了切实可信的史料”。
作为思想和行动的历史
作为思想和行动的历史
[意]贝内德托.克罗齐
¥10.00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作为思想和行动的历史》共分八个部分:作为思想和作为行动的历史;历史主义及其历史;没有历史问题的历史学;历史的确定性与真实性;历史学与政治;历史学与道德;历史学前景以及结论。全书行文流畅、语言生动,见解精辟。
江南社会历史评论 第七期
江南社会历史评论 第七期
唐力行 主编
¥15.20
  本期《江南社会历史评论》收了来自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苏州大学、上海社科院、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中研院”史语所以及日本、韩国等地学者有关江南社会史的20余篇论文。其中著名史学家樊树志教授的《“掀翻天地”的王门弟子》一文将其近来对王阳明的系列研究一步深化,唐力行教授的《从区域社会文化史的视野研究评弹与江南社会》一文则以宏观视角重新审视传统艺术与地域社会文化的关系,台湾明史学会理事长、史语所研究员王鸿泰则仍从其擅长的文化生活史角度手,在《商品·自我·身分──明清間的消費生活與流行文化》一文中阐述其对明朝社会文化的新的研究成果。苏州大学池子华教授的《还原真相:1911年红十字会“舆论风波”——张竹君与沈敦和上海“龙虎斗”探源恐慌》一文则带读者回顾一起历史事件的幕后真相,文章极具现实意义。总之,本期收的20多篇学术论文精彩纷呈,有助于读者对近代以降的江南经济、江南文化、江南社会有新的了解和认识。
49元5本 两汉之际文化精神的演变
两汉之际文化精神的演变
曲利丽
¥39.35
在综合观照政治、经学、思想、文学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本书认为两汉之际的文化精神发生了从“圣王”向“王圣”的转变。所谓“圣王”,指的是只有圣人才配称王,王权的合法性来自于为万民造福利的圣德,其核心是保民而王、天下为公。“王圣”则是东汉权力阶层重塑的一个政治观念:帝王即为圣人,帝王不仅拥有上天赐予的*权力,还拥有神圣的人格魅力,集政统与道统为一身。从“圣王”转向“王圣”,是思想史上的一大变局:“圣王”的文化精神承续先秦而来,在芜杂诞幻中涌动着以思想改造现实的冲动,其终结意味着上古文化精神的终结;东汉的“王圣”精神则启了中古思想,思想家不再试图改造现实,而是努力地适应现实。 在前三章,本书历时梳理了两汉文化精神由“圣王”向“王圣”的转变过程,认为转变的契机在于王莽禅汉。王莽禅汉并非简单的外戚篡位,而是西汉元成以来儒学发展的产物。儒生在元成之际走上权力舞台,但由于道德理想主义的局限,无法实现其礼乐改制的王道理想。改制失败后,儒生鼓吹宿命化的禅让,呼唤出了符合“圣王”理想的王莽,但*终造成了惨重的社会灾难。绝望的儒生在新朝大乱、人心思汉的时代情绪中提出了“王命论”,热情阐释三个命题:“孔为赤制”、“上天垂戒”、“火德承尧,虽昧必亮”,分别从圣、天、血统等方面阐述刘氏王命的正当性。东汉帝王则敏感适时地利用了“王命论”思潮,逐步将其纳政治神话体系中,*终构建了以《白虎通义》为代表的“王圣”意识形态。 在后三章,本书从经学、思想、文学等几个侧面分析了“王圣”意识形态对东汉文化的深刻影响。在经学领域,无论是今文经还是古文经,都在论争过程中积极向王权靠拢,*终失去了经世大法的品格,而变成了“王圣”意识形态的附庸。思想发展在“王圣”观念的制控下,呈现出平庸的格局。即使东汉末的批判思潮,也不再有西汉公天下思想的阔大气象。士人在“王圣”观念下处世趋于谨固内敛、苛求名节和明哲保身。文学在帝国强盛时颂王宣汉,后来在世道崩坏之际,逐渐始表达个体生命体验。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上古知识、观念与文献体系的生成与发展研究”(批准号11&ZD103)阶段性成果。
中国古城墙(第三卷)
中国古城墙(第三卷)
主编 杨国庆
¥150.00
本书是国内*部全面汇集中国古城墙的专业性文献,收录中国古城墙400余座,珍贵历史图片1000余幅,囊括了中国晚期几乎所有形制、不同级别的城墙,也兼及长城和其它时期不同类型的城池,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全面展示中国城墙的时代特征和意义.其中不少资料是首次披露,极其珍贵。它的出版为社会各界了解和研究中国城墙提供基本资料,达到对中国城墙存史、资政、教化的目的。本书编撰的出发是为鼎盛时期中国城墙首次行家底大盘,为社会提供一部融学术性、资料性、工具性、实用性为一体的中国城墙图典,达到弘扬民族文化、保存科学研究史料的目的。它的出版将为城市学、都城学、规划学、军事学、建筑学、历史学、方志学、地理学、风水学等多门学科提供*手珍贵的参考资料。
团结抗战
团结抗战
太原市档案局(馆)
免费
   ?太原市档案局馆编姚晓蓉主编的《团结抗战/档 案中的山西抗战》是《档案中的山西抗战》丛书之一 。是一部真实而全面地反映山西抗战的史料性画册。 全书分四部分:同仇敌忾、合作抗日、共赴国难、克 难坚持。对山西抗战从团结抗战的角度以大量档案图 片和文字的形式作了展现。
49元5本 海关密档:民国海关事件掠影
海关密档:民国海关事件掠影
杨智友
¥16.00
民国以降,外籍税务司海关制度依然尾大不掉。中国的国门不是中国人看守,而是外国人把持! 从晚清政府削弱海关权力,到孙中山南方革命政权与洋人叫板;从地方军阀动摇海关根基,到北洋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对海关权益逐步回收,外籍税务司制度日趋式微,直至在天安门广场国大典的礼炮声中随风而逝。但是,那曾经激荡在历史天空中的一幕幕海关风云,却永远不会湮没…… 本书以六位民国风云人物参与的重大海关事件为切口,在全景展现收回海关主权艰难历程的同时,折射出海关视野里斑斓多彩的民国历史镜像。
历史与思想论集
历史与思想论集
茅家琦, 著
¥99.00
  《历史与思想论集(精)》为作者茅家琦多年来研究历史的各种心得,包括对研究历史的方法论的思考,对历史与政治/文化/经济/廉政等的关系,尤其重探讨了一下人文精神在历史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反人文精神在历史中的负面影响,非常值得广大的青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