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的当代性
¥28.80
刘东教授既是中文世界z大的汉学迻译工程的主持者,同时作为清华国学院副院长,又担负着如何讲说国学的重大使命。他不满足于前人的“照着讲”与“着讲”,特别强调建立在中国本土文化主体性基础之上的“对着讲”,认为中学应在与西学的并长争高中,焕发生机与活力,为全人类提供一种独特而有效的“人生解决方案”。此即所谓“国学的当代性”,亦即作者本人一直在追寻的“中国文化的现代形态”。 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综谈“理论背景”,下编剖析“文化个案”。
掌故(第五集)精
¥26.88
2016年《掌故》出版了*集,如今第五集面世,四年来出版五集,也算没辜负广大读者的殷殷期盼。本集作者中,刘衍文先生今年恰好百岁,刘永翔先生也刚刚荣休,他们父子二人以《交游漫忆》、《学林闻见录》联手加盟《掌故》,值得大加庆贺。丘光明亲历并完整记述了“文革”结束后不久召的“度量衡”学术会议,真实地还原出特殊时期的历史氛围,她的回忆不可替代。与之类似的,是胡桂林对中国画研究院(今中国国家画院)的前身、存在了五年的中国画创作组的回忆。该组的成立与度量衡会议召的时间近,堪称美术界的复苏之始。 “更能消几番风雨;z可惜一片江山”,梁启超这副著名的集联一经胡文辉考掘,展示出复杂的社会背景下文人丰富的心灵世界。朱季海不喜欢别人写他,王学雷也承认“季海先生是我们难于理解的”,然而由其平实写来,仍然可信而有趣。本集可圈可之作尚多,如许礼平为烜赫一时的海山仙馆作传,艾俊川再谈小万柳堂,均着眼胜迹之兴废;郑重以叶恭绰为例写文人逼债之法,范旭仑揭出钱锺书老于世故的一面,俱关注人事之明晦。《掌故》的魅力,大约离不这样的“知人论世”。 本集封面照片为儒学大师马一浮与蒋国榜在杭州小万柳堂旧址合影。
竹简《文子》研究之回顾与反思(精)--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学术文库
¥37.12
本书共分五个章节,依次为:一、竹简《文子》研究;二、竹简《文子》成书年代反思;三、竹简《文子》、今本《文子》、《淮南子》三书关系反思;四、今本《文子》与《淮南子》之关系;五、当代学者新近出版《文子》论著评述。
新史学(第十卷):激辩儒教:近世中国的宗教认同
¥46.80
《新史学》创刊于2007年,由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主办。 本刊优先采用在多学科交叉的语境下,对历史学的方法与叙述行多元探索的优秀论文和评论文字,同时兼容发表具有创意风格的传统史学论文。
辽东半岛新石器至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88.80
辽东半岛是东北亚多元文化交汇的枢纽地带,这里既是辽西区文化向东传播的必经之地,也是海岱区文化向东北腹地和朝鲜半岛、日本列岛传播的必经之地,同时也是东北腹地和朝鲜半岛等地文化向南、向西传播的必由之路。深探讨这一地区不同文化系统的碰撞、影响及相互作用与融合,将研究目标更多地放在以辽东半岛为中心的东北亚多元文化关系比较,对于深化区域文化和区域文明研究来说,无疑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辽东半岛新石器至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研究》研究的重是细化辽东半岛考古学文化的编年序列,探讨本区文化的来源及演,讨论本区与邻近地区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探索以本区为中心的东北亚地区文化交流等问题。
赵尔巽与清末奉天政局(1905-1907)--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40.80
本书梳理赵尔巽执政奉天三年间的举措,分析其施政背景、具体措施、客观效果等,从东北特殊的国际地缘政治格局出发,指出赵尔巽执政在维护国家主权和国家统一这一问题上的积极意义,并在清末东北新政以及清末全国新政的大背景下,分析赵尔巽执政承前启后、尤在启后的政绩,有助于人们全面客观认识赵尔巽其人、赵尔巽执政三年间的奉天政局。
中国近代思想的“连锁”:以章太炎为中心
¥19.99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中国面临着西方的巨大冲,许多知识分子以经历了“明治维新”后已经“现代化”的日本为媒介,直面西欧文化。本书即主要考察谭嗣同、章太炎、熊十力、梁漱溟和艺术家李叔同(弘一法师),在面对时代课题与西欧思想的冲时,如何行中华民族思想与哲学的建构,以及在此过程中他们的精神轨迹,特别重关注他们的思想与佛教的关联。另外,这些与佛教哲学行思想搏斗的知识分子们都患有“神经”症,因此本书还将说明,从心身医学的角度思考他们对佛教的关注和“神经”症,也是我们反思“近代”时要面对的重要主题。
人类大瘟疫:一个世纪以来的全球性流行病
¥33.99
20世纪后,随着医学和技术的步,人类曾自信地认为自己已经可以准确预测流行病的暴发了,有些人甚至狂妄地以为人类已经征服了病菌。然而他们错了。潜藏在自然界黑暗角落里的神秘病菌突然现身人类的大都市,导致成千上万人感染甚至死去。从导致上千万人丧生的大流感,到突然降临“天使之城”洛杉矶的鼠疫;从导致美国老兵神秘死亡的军团病,到使新生儿出现畸形的寨卡疫情,每次疫情的暴发都令人猝不及防,着人类的自信。 病菌的突然到来一时间会导致社会恐慌,甚至会引发一连串的社会和政治危机。但也有人迎难而上,去寻找病原体的真实面目。通过抽丝剥茧的探案式写法,作者为我们揭示“微生物猎手”们是如何找到病原体和传播途径的,他们经历了怎样的挫折,遇到过怎样的阻碍,不同的“猎手”之间产生过怎样的分歧,*终又是如何取得成功的,以及尚有哪些谜题至今仍未被解。 全球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使得人类文明空前步,但也正是全球化和城市化导致了病菌的全球扩散。短短几个小时,病菌就可能乘着国际航班跨越大洲和大洋,来到我们的身边,并在短短数天内,感染城市里成千上万的人。我们人类必将与病菌继续共存下去。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全球性的流行病还将会不时地出现。如果我们可以不断反思过往的教训,在研究病菌的同时,不断改善导致瘟疫暴发的社会和环境条件,不再狂妄自大,也许,我们在应对下一场全球性流行病时能取得比现在更好的成绩。
李翱文集校注(试读本)
免费
《李翱文集校注》十八卷,附录四卷,唐代李翱撰,郝润华、杜学林校注。李翱,唐代古文运动的重要人物,早年师从梁肃,后与韩愈交游,其文各体兼善,尤擅赋与碑传,为苏洵、宋濂、全祖望等所推崇。此次整理,以《四部丛刊》影印明成化十一年冯孜刻、嘉靖四年舒瑞重修本《李文公集》为底本,以汲古阁本、日本刻本、光绪本为校本,参校《文苑英华》、《唐文粹》,以及两《唐书》、《唐摭言》、《八琼室金石补证》、《唐诗纪事》、《中山诗话》等文献,全书加以笺注,并补遗文八篇,诗六首,书末附录有关传记资料,以及文集序跋等。
律诗文体建构与礼乐文化传统(精)全三册
¥118.80
本书内容主要由三个相互关联且互为支撑的基本命题、观及其考述论证构成:其一,中国传统文学“文体”是“礼体”的转喻与象征,而律诗体则是其完型态,深度涉及“文人”话语言说方式、行为方式的选择及其理想人格的建构。其二,中国传统文学文体的语言学基础乃“文言”;具有主体统一性的汉语实即“文言”,而“文言”形成于中国史前社会由“乐礼文化”形态向“礼乐文明”的制度形态转的过程之中,乃非自然语言的规范性语言,与政治意识形态具有天然联系。其三,“言—文”一体且异质的“文言”结构性矛盾构成了“文言”发展的内在动力,其历史展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学文体走向骈体化、诗歌走向律体化及其因应时势而变革的内在逻辑。
南戏域外传播研究(精)
¥40.80
南戏是中国早成熟的戏曲形式,在中国戏曲史上与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也吸引了域外学者的关注,南戏也因此得以在域外传播。本书即以南戏域外传播为对象,集中探究海外学者对南戏的研究、译介、改编等成果,为国内的相关研究提供了独特价值的方法和视角。
元好问传论--中国诗学研究专刊 (精)
¥40.80
《元好问传论》是安徽师范大学诗学研究中心“中国诗学研究专刊”丛书之一种,围绕宋金时期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的生平和作品,对其行多角度的述评、考论,展现出被特殊的历史时代裹挟的这位大文豪的人生际遇与历史贡献。上篇以元好问身世、生平、家庭为中心,结合其作品的解读,系统梳理其生平的疑难问题,并兼及其民族、政治、军事、文学等方面思想,述中带论。下篇以十个专题的形式,以问题为中心,考论结合,深探讨诗、词、文中的薄弱环节,以及他在史学、医学、书法等方面的成就。
历代经典文丛——智谋通鉴
¥1.99
《智谋通鉴》荟萃了中国古代风云人物的各种纵横韬略,并结合了人物和历史背景对谋略、策略及典范性历史事件做具体剖析。《智谋通鉴》反映了人类在不同情况下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并在此认识的基础上作出各种机智巧妙的应对策略。智谋是人们在求生存和发展中积淀的智慧,是历史进步的产物,为后世传说和应用。
明清史评论(第三辑)
¥46.80
《明清史评论》(第三辑)为复旦大学历史学系编,一年两辑。本辑共收录文章13篇,包括樊树志教授访谈1篇、专题论文9篇(包括海外汉学研究译文2篇)、文献整理1篇、学术评论1篇、学术动态1篇。作者均为当今明清史研究领域国内外的名家、专家,文章既聚焦于热论题,也有新的发现与拓,代表了当今学界有关这一领域特别是区域史、社会史研究的前沿水平。
川康近代社会略论稿
¥34.80
西康是中国旧省名,设置于1939年,是西藏与内地交流孔道,也是中国西南重要的交通、商贸枢纽。近代以来中国边疆危机日益严峻,西康地区战略意义凸显。抗日战争时期,西康建省、民族文化交流融合和农业改,客观上有利于抗战大后方的巩固;各民族积极投身抗战,展现了民众的爱国热忱。 本书是四川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王川院长的论文集,囊括了作者近年来对抗战前后西康地区研究的成果,也是四川师范大学“近代中国边疆研究”书系项目成果之一。从政治联系,民族文化交流、经济交往三个方面,剖析20世纪三四十年代川康地区政权建设、藏族民众抗战、民族生活文化交融、地方农商发展等方面情况。
珠宝简史
¥73.25
本书追随人类文明史和艺术发展史的大致脉络,勾勒了从公元前4000年至20世纪70年代这段历史长河中珠宝艺术发展的轮廓。书中分为古代珠宝、古董珠宝和现代珠宝三大板块,精心挑选全球各大博物馆和*收藏机构的精美藏品,尝试从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美学映射、材质分析以及工艺解密等角度来剖析和放大珠宝艺术品的特质和张力,使读者能够在一种“聚焦和显微”的环境之下,静心感受这份历史和美学震撼。
两千年史记学研究
¥21.80
本书以 “史记学”为研究对象,以放切实的学术视野,纵观史记学研究两千多年来的程与成就,将其概括为“本”“注”“评”“著”“歌”“戏”“传”“人”“台”“质”等十个方面。本书共十章,另一篇附录,大体涵盖了古今中外对司马迁与《史记》的研究、评价、传播及研究学人和研究平台等内容。以期概括其成就,明晰其特,探讨其价值意义,为史记学以至中华文化之研究与发展提供借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近代江苏交通运输发展与变迁:以江南汽车公司为中心
¥42.67
【内容简介】 本书以近代在江苏区域诞生的“国内规模的商办汽车运输公司”——江南汽车公司为主要采集样本,从中观测彼时公路运输事业与社会变革发展的线性关联。即在解析近代江苏公路运输行业背景的基础上,通过公路运输接续发展的外部因素、江南公司的创立程度和股份结构、公司的组织层级和人力资源、公司的物质资源和企业资产、公司的通行路线和营运经纬、公司的财务信息和会计活动、公司存续与兴盛的内生变量以及公路运输业生存和危机的博弈论等量化视角展开史料整理与研究,并辅以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理与范式,全景洞悉交通运输事业与近代社会变迁的深切互动。有见及此,本书旨在为中国经济史、社会史研究提供崭新视角,进而深化对中国交通运输行业的整体性观照,由此归纳近代交通运输发展的一般规律,俾期为当代交通运输体系完善与新时代江苏现代化建设展示有益的历史参考,终呈现理论意义和现世价值。
历代史略(点校本)
¥29.33
《历代史略》是国学大师柳诒徵先生史学研究的起,也是近代中国历史教科书的山之作。首篇总论,述地理概略、历史大旨。全书分上世史(唐虞三代至秦统一)、中世史(秦至五代)、近世史(五代至明末),突破纲鉴的编年体例,从史前时期直通明末,对中国古代历史做了提纲挈领的介绍和概括,展现了史学与哲学的思辨、对时空观念的有机把握、对历史鲜活生动叙述的追求,具有跨越时空的学术价值。此次校本,将原书繁体竖排改为简体横排,校工作严谨认真,对广大读者来说,是个不可多得的中国古代史读本。
解释一词即作一部文化史
¥35.00
近代中国人虽然从明治新汉语受了大量新名词,可是遇到西文概念或是论及所指事物,还是不由自主地会自行重新上溯古代典籍,望文生义、格义附会。而且在解读新名词之时,往往不仅是比较西文原词,将新名词看作一个整体对应,而是分别从汉字组合各自的字义来理解词义。如此一来,同一汉语新名词在东文和中文语境中呈现不同形态,而产生了许多彼此无法交集的歧义。不以名词勾勒历史,而是研究历史以把握概念,才有望臻于解释一词即作一部文化史的境界。
章程条文与社会常情
¥35.00
清季遭逢千古未有的大变局,集历代王朝体制之大成的清代体制难以从容应对,为了图存,必须应变,于是中国继隋唐以后再度出现整体性制度变更,以政体变革为主导,包括官制、司法、财政、金融、军事、社会、教育等各方面,体制全面转型,各种牵涉西学、东学和中学的观念层面的变化,*终落实于机构增置与制度建制,并通过各项制度的实施贯彻而得到体现。其程在民国时期一步全面展,其影响则一直延续至今。本书以制度变动这一近代中国知识与制度转型的枢纽作为切,了解中国的过去,并以此认识现在和把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