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去云来
¥23.70
水深水浅,云去云来,听林青霞的*本有声书。 林青霞说:宋代词人蒋捷的《听雨》,这何尝不是我内心的写照。“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那些年在台湾拍戏拍得火红火绿的。“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立之年,孤身在香港拍戏,一待就是十年,曾经试过,独自守着窗儿,对着美丽绚烂的夜景,寂寞得哭泣。“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滴到天明。”而今真是鬓已星星也,到了耳顺之年,历尽人生的甜酸苦辣、生离死别,受了这些人生必经的过程,心境渐能平和,如今能够看本好书,与朋友交换写作心得,已然满足。人生很难有两个甲子,我*一个甲子的岁月出了第二本书《云去云来》,当是给自己的一份礼物,也好跟大家分享我这一甲子的人、事、情。 本书附赠一张林青霞亲自朗读CD,包括书里的《窗外的风景》、《印象邓丽君》、《何先生再见》、《邂逅》、《不丹虎穴寺》五篇文章。此外,精选林青霞从六个月大走向六十的各时期影像。白先勇、章诒和友情作序。
坚守坐拥的书城
¥23.00
学者不管怎么挣扎,都自有他的“不自由”,那就是无论如何也舍不得离他的书。可“坐拥书城”也自有它的一番好处。这些厚重的书,能够帮你挡住外面的风,使得无论外边春夏秋冬,反正在四壁之间的方丈中,都保持了恒常而安然的温度。 你在这里,可以像刘勰说的那样“寂然凝虑,思千载”,也可以随时跟孔子或者苏格拉底对话。这种自如和惬意更表现在,无论外间有多少“不方便说”的,到了这里都没有“不允许想”的……
走近清华简(增补版)
¥47.30
2008年,清华大学通过校友捐赠,藏了一批战国竹简,通称清华简,由于清华简是一批以经、史类典籍为主的竹简书籍,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自藏之日起就引起了海内外学者、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本书是*部有关清华简的普及性学术著作,通过对清华简各方面情况的全方位介绍,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体会到清华简的独特魅力。
老照片背后的清华故事
¥32.70
本书选择清华大学发展、校园文化、科研与社会服务、校史人物等事关学校历史的几个重要方面,面结合,精选一组历史照片,以讲故事的叙事方式,让厚重的历史鲜活起来,并通过一个个具体的,从不同侧面挖掘、弘扬清华优良的文化与精神。
简·奥斯汀在中国
¥47.60
本专著是在概述英国经典作家在中国的译介过程、考证简?奥斯汀小说在中国传播起、若干史实的基础上,利用跨文化传播理论、安德烈?勒菲弗尔关于翻译的操控理论、罗兰?巴特的符号学理论等,对简?奥斯汀小说在中国翻译出版的典型性跨文化传播个案行研究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人间雅量
¥21.90
《人间雅量》分为“念世安闲”“山河万朵”“浴日漫感”“不为物诱”四个章节,收录汪曾祺近40篇罕见精品散文,特别收录短篇代表作《受戒》,该小说选“二十世纪华文小说一百强”,全面体现汪曾祺笔下中国传统文化儒道互补的和谐之美,人物与民风民俗的融合中闪现出的可贵的人文精神,作者的情致,自然地融贯、浸润在描述中,思想的维度在妥帖的节奏中延展,如同晨曦穿透卷伏的树叶,印证雨后片花瓣的舒展。 生活是美好的,人是有诗意的。让艺术以生活之态,慷慨地融文字,以抒情的笔调叙述永不过时的人文关怀,此间有真趣,格调与新意都尤胜想象。
人间独行
¥21.90
《人间独行》分为“凡事喜悦”“即兴生活”“读书唯自在”“不乐复如何”四个章节,收录汪曾祺近40篇罕见精品散文,特别收录短篇小说名作《鸡鸭名家》,呈现给读者一个充满风情美,诙谐生动而颇有古风的世界,在信息过载的今天,无需过多阐释,只栖息在汪曾祺营造的一方时空中,便可感受到那份自在与澄净,艺术地生活,感性成诗篇,不经意间共赴美好人间风光。 生活是美好的,人是有诗意的。让艺术以生活之态,慷慨地融文字,以抒情的笔调叙述永不过时的人文关怀,此间有真趣,格调与新意都尤胜想象。
人间烟火
¥21.90
《人间烟火》分为“故园声犹在”“灯火要人归”“今朝风日好”“至味在人间”四个章节,收录汪曾祺近40篇罕见精品散文,特别收录短篇小说名作《大淖记事》,呈现汪曾祺数十年文学创作的精华。汪曾祺笔下人物的生活方式是世俗的,然而又是率性自然的,它充满了人间的烟火气,同时又有一种超功利的充实与空灵。故事往往在曲折中暗藏着淡淡的忧伤,却又洋溢着脉脉温情。总能唤醒那些在纷繁复杂的俗世里,心有茫然,却仍然对自己保有期许的人。生活是美好的,人是有诗意的。让艺术以生活之态,慷慨地融文字,以抒情的笔调叙述永不过时的人文关怀,此间有真趣,格调与新意都尤胜想象。
中国思想通俗讲话
¥21.00
本书初名“中国思想里几个普泛论题”,属于钱穆先生在台北的几次讲演集结而成,包含“道理”“性命”“德行”“气运”四部分,以及“补篇”。钱穆先生撰写此书,意在拈出当时中国社会人人习用、普遍流行的观念与名词,由此上溯到全部中国思想史,由浅入深,凭众所共知共喻,阐述此诸观念诸名词之内的含义,及其流变沿革,相互会通。
生命是一条流淌的河:暖心哲思散文
¥21.90
本书为肖复兴暖心哲思散文合集,畅谈儿时记忆、身边琐事、人生感怀,在书写与思考中,和读者一起找寻深藏心灵深处那细微、敏锐又震撼人心的力量,特别收录《到天堂的距离》《上一碗米饭的时间》《生命平衡的力量》等深意佳作,探讨生命、关系与命运等话题,以温柔和理解化解烦闷与焦虑。 感性之外,与作家一同思考,其70余年的人生经验,和观察生活的敏锐与细腻之处,都在文字中慢慢涌现。
365天读经典:一口气读完人类灿烂文化(套装共3册)
¥73.50
本套丛书包括《365天读历史》《365天读文学》《365天读哲学》,内容涵盖古今,贯通中西,不管是想要读文学、哲学,还是想要了解历史,这一套书满足你的所有阅读需求!《365天读历史》包含中国史和世界史两部分,让你一本书通晓五千年中国史 世界文明史;《365天读文学》收录作品皆是中外文学经典、名家名作,分为诗词佳作、散文精粹、小说名作、戏剧经典四大部分,更有翔实注释 解题,实现无障碍阅读;《365天读哲学》几乎涵括中外所有经典哲学理论,将那些深奥的哲学思想通俗化、直白化,即使零哲学基础也能看得懂。
樊登给青少年讲论语系列(套装2册)
¥48.00
套装包括: 《给青少年讲论语:识人交友》《给青少年讲论语:乐在学习》
不妨长作岭南人(城事百年)
¥18.99
本书集许地山、邵潭秋等社会各阶层各领域人士,以不同眼光、不同角度、不同语言风格的多层次、体验式讲述,围绕广州近现代以来历史变迁、社会变革的线索,呈现在历史风烟中广州人的生活状态、民风民俗、文化态度,以及永远在发展变化中的广州城市形象。
会心不远(凤凰枝文丛)
¥40.00
本书收录文化随笔36篇,分为四辑:传薪者,写与夏承焘、杨绛、何满子等文化名人的交往;编书记,记述编辑生涯中的编书经历;卷前语,是为图书撰写的前言、出版说明;品书录,为书评和读书札记。文章有一定的学术性,又有可读性。
仰顾山房文稿(凤凰枝文丛)
¥40.00
本书系凤凰枝文丛之一种。作者俞国林先生多年来致力于宫词以及近代学术史研究。受到学术界关注。本书主要包括作者宫词研究、中华书局出版史事钩沉以及序跋等三部分组成,这些文章既展示了作者在古代文学专业领域研究的成果,也展示了作者在编辑工作中对出版史研究的贡献,是普通读者了解学术出版、感受学人风采的很好读本。
古典学术观澜集(凤凰枝文丛)
¥40.00
《古典学术观澜集》为知名的年轻学者刘宁的学术札记结集,分为“问道师说”“游学新知”“心香一瓣”三部分。其中,“问道师说”是对师长为学之道的思考,“游学新知”以海 外学术交流中的思考为主,“心香一瓣”表达了对远逝的亲人师友的怀念。作者以一位女性学者的细腻和温婉,娓娓道来,让读者在思考之余,也有更多感动。
八里桥畔论唐诗(凤凰枝文丛)
¥40.00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诗却历久弥新。本书为著名唐诗学者、原中国李白学会会长薛天纬先生*的学术随笔结集。内容主要涉及唐代诗歌、与唐诗相关的人、事和典故等等。如《请 让“诗仙”李白的生命延续一年》《苏轼诗中的“饭颗山”》等,文不甚深,涉笔成趣,简洁可读,意味悠长,适合普通读者阅读和学习。
跂予望之(凤凰枝文丛)
¥40.00
本书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所长刘跃教授的随笔集,分为三辑,主要内容涉及其个人求学的历程,谈读书的苦乐,对前辈学者的回忆、纪念,如郑振铎、孙犁、姜亮夫、邓绍基
竹外集(凤凰枝文丛)
¥40.00
本书为凤凰枝文丛之一种,为作者之文化随笔集。内容包括读庄说艺、一画之法、冬心板桥、游目骋怀、域外之眼共五辑,涉及读典、书画、访古、游记等各方面。作者是书画名家,有着很高的艺术造诣,其书画创作强调“书画印一体”、“文心诗性,书象画意”,追求书卷气、金石气和篆籀气的有机融合,其随笔亦是如此。书中所选文章看似信笔所之,实则都蕴含着作者深沉的人文思考;既让人增长见识,有所体悟,又充满性灵之气,让人手不释卷。
建筑的七盏明灯
¥30.00
1849年,罗斯金写下了《建筑的七盏明灯》。那是一个疯狂追求机械化的时代,工业量产、效率、速度,因着经济大家冲向了一个罗斯金眼中崩坏的世界。就在这样的背景下,罗斯金对哥德式建筑的追求和渴想便成了影响当时极深的想法。书中从不同的面向分析哥德式建筑,提出建筑的七盏明灯,包括奉献、真理、力量、美丽、生活、记忆与顺服。「献祭之灯」与「真实之灯」谈论建筑的生命力,来自建筑师、创作者、工匠建筑师、创作者、工匠的付出;「力量之灯」与「美感之灯」则自探讨建筑的美,一种来自心灵、精神层次的美;在「生命之灯」中,罗斯金认为作品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会将创作者、作品和用户关联在一起;「记忆之灯」与「遵从之灯」重新定义我们该如何看待历史,如何传承。
友于书斋漫录(凤凰枝文丛)
¥40.00
《友于书斋漫录》系凤凰枝文丛之一。书中既有对徐复、钱玄、周勋初、吴金华等前辈名师的追忆文字,笔触细腻,亲切生动,仿佛在为几位学者画像,使一个个严谨而博学的形象跃然纸上;也有出版经验的总结与学术研究的概述——作者不仅从出版人角度出发,对自己策划出版的图书进行了全景式的回顾,也从治学角度概括了古典文献学的若干要义。象牙塔里 的“寻书问道”,出版社内的“流年碎影”,读之可让求学问径的青年学子感受前辈学者的治学风范与精神境界,也可让年轻编辑熟悉出版事务、少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