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格纳事件·尼采反瓦格纳
¥8.54
《瓦格纳事件尼采反瓦格纳》包含尼采写作生涯后一年(1888年)里完成的两部独立著作《瓦格纳事件》和《尼采反瓦格纳》,根据科利/蒙提那里编辑的十五卷本考订研究版《尼采著作全集》第6卷译出。 中文版力求严格对应于原著。文中注释分为“编注”和“译注”两种。“编注”是译者根据科利版《尼采著作全集》第14卷第381—528页(对科利版第6卷的注解)译出的,补入正文相应文字中,以方便读者的阅读和研究。
清代花部戏研究
¥30.39
本书为中国戏剧学丛刊(辑)第六种,主要介绍花部戏在清代的兴盛与衰变。花部戏是中国戏曲由雅到俗的重大转变,花部戏包括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等,又谓之“乱弹”,其观众主要是普通老百姓,演出地点集中在集市、庙会、广场、营业性戏馆等,在乾隆、嘉庆、道光年间较为兴盛。本书分上下两编,上编就花部戏形成原因、主要腔调以及花部戏与雅部戏竞争之间过程做了概貌性阐述,重点论述了扬州花部与北京花部的演出与演员情况以及花部剧作与其艺术成就。下编就二百多种花部剧目做了摘要性的介绍,主要介绍其出处、情节、作者,并对该剧目的思想与艺术特色进行分析。本书是国内较少研究花部的著作,除清代焦循《花部论曲三种》之外,目前还未出现集中研究花部戏曲的著作。因此,此书是花部戏研究开拓性论著。
中国戏剧演进史(下册)
¥51.00
《中国戏剧演进史》从中国戏剧产生之初开始讲述,包括中国戏剧的起源、形成及演进,然后系统论述了包括宋金北曲杂剧、元杂剧、明代及清代戏曲等,同时详细介绍了各个历史时期内极具有代表性的剧目、剧作家等内容,使读者能够通过本书系统、清晰地了解到中国古代戏剧的发展脉络及其中的各种重要问题。
中国古代戏剧科诨发展史
¥39.99
本书主要探讨中国古代戏剧科诨的起源与发展,对科诨的种类进行了梳理,理清了各类科诨在中国古代戏剧中的运用情况及发展脉络,阐释了杂剧、南戏、传奇中的科诨特点及相互影响,发现了科诨的发展与戏剧发展的同步调关系。
秦腔与丝路文化
¥23.00
秦腔流传西北大地,展现西部风情,其传播区域叠加于古老的丝绸之路之上,融汇东西文化充分交融的因子,中西合璧,活力四射。 秦腔又属梆子腔,是中国戏曲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在中国戏曲的发展、形成过程中起到重大推动作用,而这一切,正与它处在东西文化交流的大通道——丝绸之路上具有紧密联系。它的出现与流传,既是丝路文化的产物,又是中国戏曲本身包容性的具体体现。
评剧与乡土市井文化
¥28.00
本书由“绪论”“评剧与乡土市井文化本体论”“乡土市井中的民间艺术家”三部分构成。 绪论部分概述了乡土文化、市井文化的内涵与特征,阐述了评剧是乡土市井文化联姻的结果这一命题。评剧与乡土市井文化本体论着重论述了评剧在乡土文化里形成、在城市且流布四方的过程中对市井文化的沾染,以及“土疙瘩”成精过程中精英文化对其的染指与政治规训。乡土市井中的民间艺术家着重介绍了在评剧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艺术家,其中包括评剧创始人、民间“戏圣”成兆才,以白玉霜为代表的评剧“四大名旦”以及评剧白派第二代传承人小白玉霜、评剧新派创始人新凤霞及其黄金搭档赵丽蓉。与此同时,本书还介绍了20世纪评剧新派传人谷文月主演的颇具影响力的评剧电影《杨三姐告状》。
越调与三国文化
¥25.00
河南是三国历史的重要见证者,至今保留有众多三国遗迹,还有那说不完、唱不尽的三国故事。 本书聚焦河南越调与三国文化的互动关系。中国戏曲与三国文化渊源久远,三国故事蕴含的英雄主义、智慧文化与伦理德道内涵高度契合戏曲所承载的高台教化精神旨归。各地戏曲尤其是比较古老的、行当齐全的地方大戏多有演出三国戏的传统。 三国戏已成为河南越调的一个品牌,在越调发展与剧种风格特色的确立中,具有深层的精神性指标价值。可以说三国文化成就了越调的再度辉煌,越调也丰富了三国文化。
沪剧与海派文化
¥29.00
作为海派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沪剧的发展始终和申城的历史变迁紧密相关。当上海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江南小镇时,早期沪剧就在它的四周乡镇孕育形成。埠伊始,艺人们逐渐城区,先后把它改名为“本滩”和“申曲”。从街头卖艺、茶楼坐唱,到跻身于当时竞相办的各种游乐场和剧场,沪剧的发展轨迹和城市面貌的历史变迁大体吻合。沪剧也因此被称为“上海活的文化记忆”和“艺术名片”。
锣戏与中原俗曲
¥25.00
中原俗曲作为中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虽然概念本身产生较晚,但由于它的客观存在以及与传统音乐文化较直的承传性,从而有着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本书对中原俗曲文化的形成行了细致剖析,并对其整体性风貌做了全面梳理,同时对锣戏的历史、艺术特征和价值行了整体性呈现。作者通过对该剧种的形成时间、流布地区、戏曲班社、音乐本体、表演艺术和剧目文本等多方面的梳理,具体分析了其独特性的根源,以便让读者对中原俗曲文化有一个具体、客观的了解和认识。
少儿戏剧表演
¥16.00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向学生、教育工作者、父母及其他相关人员介绍儿童教育的趣味内容,戏剧对于儿童来说,是一种颇有裨益且具有高激发性的教学方式。 本书吸取了欧洲与国内的教育戏剧研究成果,经过大量的教研实践总结发展出的一本适合中国儿童的戏剧表演书册。全书贯穿了很多有益的建议,可以引导老师或家长学会一种新的教与学的方法。
张庚戏曲论著选辑(前海戏曲研究丛书)
¥38.40
《前海戏曲研究丛书:张庚戏曲论著选辑》主要内容包括:试论戏曲的艺术规律、关于剧诗、再谈剧诗——在期话剧作者学习创作研究会上的发言、北杂剧声腔的形成和衰落、中国戏曲、戏曲美学三题、戏曲现代化的历程——纪念徽班京二百年等。
中国杂剧史(前海戏曲研究丛书第二辑)
¥94.40
戏曲研究(114)
¥33.60
《戏曲研究》是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于1957年创办的一本学术期刊,是国内*早创办的戏曲研究期刊之一。长期以来,《戏曲研究》秉持严谨、朴实的学术作风,继承并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成为在国内外学术界、文化界具有广泛影响的高水平学术期刊,也是各大图书馆、高等院校,及各艺术研究所订阅的重要刊物。第114辑分为六大板块,各个板块独具特色,分别为:秦腔现代化与现代秦腔实践之路、艺海回眸、戏曲音乐、戏曲文化、戏曲生态、戏曲舞台。文章兼有历史感与理论性,是戏曲研究专业学者或爱好者阅读的专业书籍,有一定的读者取向。
阿甲论戏曲表导演艺术(前海戏曲研究丛书)
¥54.40
阿甲,中国当代著名戏剧编剧兼戏曲理论家、表演和导演艺术家。《阿甲论戏曲表导演艺术》汇集了戏曲理论家阿甲先生在戏曲理论研究方面的研究论文、评论文章近50篇,对戏曲程式、戏曲美学、戏曲时空、戏曲表演、戏曲表导演、戏曲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的问题行了深探讨和研究。
戏曲研究与创作实践——谭志湘作品选(前海戏曲研究丛书第二辑)
¥94.40
戏曲研究(108)
¥33.60
本辑开设的栏目有:前海学人、“‘尚长荣三部曲’与上海京剧院的艺术实践”研讨会专辑、深度访谈、少数民族戏曲、戏曲文献、岭南戏曲、戏曲文学等,文章有:《读郭汉城文集心得》《尚长荣三部曲带来无尽思考》《从君父形象破裂到德化人格重建》《从时代中的尚长荣到尚长荣时代》《尚长荣三部曲的美学价值和历史贡献》《文化自觉与精神缺憾》《京剧表演流派的消长与嬗变》《用舞台语言构建人文新淮剧——青年剧作家管燕草访谈》《论藏族格萨尔史诗从说唱到戏剧文本书写》《傣剧与德宏傣族的文化记忆》《多元民族文化影响下的杨家将故事考察》《安多藏戏表演的审美特征及其传承》《略谈〈古本戏曲丛刊〉中的几部碧蕖馆旧藏传奇》《胡介祉〈谷园文钞〉稿本中所见戏曲文献及其价值》《盐谷温〈太和正音谱〉排印本研究》《〈图画日报〉戏曲史料述略》《中国口述戏剧史料刍议》《十三行行商与清代戏曲关系考》《1949-1951年的粤剧戏改》《梁素珍广东汉剧旦角表演艺术特色简析》《叙述·立场·记忆——戏曲文学中的灾荒叙事》《正生上起与花面冲场——晚明清初风情喜剧中士商关系之讨论》
戏曲研究(112)
¥33.60
《戏曲研究》是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于1957年创办的一本学术期刊,是国内*早创办的戏曲研究期刊之一。长期以来,《戏曲研究》秉持严谨、朴实的学术作风,继承并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成为在国内外学术界、文化界具有广泛影响的高水平学术期刊,也是各大图书馆、高等院校,及各艺术研究所订阅的重要刊物。第114辑分为六大板块,各个板块独具特色,分别为:秦腔现代化与现代秦腔实践之路、艺海回眸、戏曲音乐、戏曲文化、戏曲生态、戏曲舞台。文章兼有历史感与理论性,是戏曲研究专业学者或爱好者阅读的专业书籍,有一定的读者取向和专业。在秦腔现代化与现代秦腔实践之路板块中,五篇论文分别从秦腔的历史、实践等方面展论述,涵盖范围广阔;戏曲音乐则分别论述了两宋大曲、晋剧腔词、清宫戏中的套曲,从历史角度、美学角度等展分析; 戏曲文化、戏曲生态、戏曲舞台类同上述,从历史的各个时段、创作的诸多角度等分别展,颇有趣味性。本刊辑录的论文体现了戏曲研究的新视野和新方法,为戏曲研究与创作提供了具体的思路参考。
读书谈艺
¥62.40
本书包含叶长海教授多年的戏曲研究成果以及对艺术的感受心得。全书*辑的文章专注于中国艺术的基础理论,名为《论艺》;第二辑名为《说剧》,既包含戏曲史的研究成果,亦有对现当代戏剧现象的认识。
戏曲研究(111)
¥33.60
在灿烂的古代文化面前(前海戏曲研究丛书第二辑)
¥94.40
中国戏曲现代戏创作新论
¥34.00
本书对中国戏曲的概念范畴、理论基础、发展革新等进行梳理和阐述,在保持戏曲本质不变的基础上,分析戏曲现代戏创作的发展与前景,以期在舞台上经久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