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每满100减50 艺术与科学13
艺术与科学13
李砚祖
¥16.13
东方画论中的“色彩”观念与西方绘画的“色彩”观念有着很大的区别。本文旨在把东、西方绘画中有关“色彩理解的历史的、文化的差异”纳入思考的范围,探讨东方画论与绘画表现中“色彩”理解的特色。
每满100减50 长恨歌
长恨歌
赵耀民
¥17.36
一个女人40年的情与爱,被一枝细腻而绚烂的笔写得哀婉动人,跌宕起伏。20世纪40年代,还是中学生的王琦瑶被选为“上海小姐”,从此开始命运多舛的一生,做了某大员的“金丝雀”,从少女变成了真正的女人。随后大员遇难,上海解放,王琦瑶成了普通百姓,顿似漂萍。表面的日子平淡似水,内心的情感潮水却从未平息,与几个男人的复杂关系,阴差阳错,幽怨百结,想来都是命里注定。面对时代的汪洋大海,她软弱地固守昔日的生活方式和情调,渐渐沉溺……80年代,已是知天命之年的王琦瑶难逃劫数,与一名叫“老克勒”的怀旧青年发生畸恋,余光暗淡,心怀热烈,却意外地死于非命,饮恨黄泉……?
每满100减50 志摩归去
志摩归去
赵耀民
¥17.36
上个世纪一二十年代,古老的中国吹入了清新的风,新知识、新文化、新思想处处萌动,激荡着胸怀大志的年轻才俊们的心。头顶诗人桂冠的徐志摩留英归来,春风得意。他热情倡导社会改良的政治理想,身体力行新文学尤其新诗的拓荒创作。
每满100减50 艺术概论
艺术概论
赵磊等
¥8.49
吸收了国内外*研究成果,在体系和内容上都有新的拓展;论述深入浅出、例证丰富,由感性认知到理性升华,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抵抗的群体
抵抗的群体
约翰·伯格(John Berger)
¥21.50
《抵抗的群体》是一本收录了英国著名作家约翰·伯格24篇书写古代及现代艺术作品及艺术家的演讲评论集。这些文章分别是他在苏黎士、马德里、瑞典、法兰克福、赫尔辛基等地以不同语言发表的讲演与评论,基本观集中于对现下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批评,文字依旧有着浓烈的批评色彩。 书中包括了伯格对法国史前艺术的观察,古典艺术大师米朗琪罗、伦勃朗、德加,以及个性强烈的墨西哥女画家弗丽达,20世纪雕塑大师布朗库西等人作品的评述,及相关的历史社会分析。在经济狂飙的今天,约翰·伯格始终警觉社会对艺术的欠缺理解与现代艺术本身乏善可陈,而《抵抗的群体》则是针对这些问题的一本权威敢言且殷切提醒之书。
每满100减50 理论与视角:遗产·艺术
理论与视角:遗产·艺术
王天祥
¥28.80
长期以来,中国艺术史研究遭遇古今不兼容、中西不兼容的双重困境。中 国艺术史研究中的双重困境,是所有“非西方”艺术史研究所面临的共同难题。 21 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的文化遗产保护运动蓬勃兴起,为世界艺术史的书写 提供了新的可能。这种可能,或许是拓展,或许是颠覆。 从传统艺术史研究到文化遗产研究,至少涉及三个层面的拓展或转向:一 是研究价值的取向:从单一转向包容。二是研究范畴的拓展:从门类转向综合。 三是研究范式的转型:从空间转向时间。
每满100减50 野百合的春天在哪里—舞台艺术评论集
野百合的春天在哪里—舞台艺术评论集
毛时安
¥64.00
本书系著名文艺评论家毛时安的舞台艺术评论集,收录的文章大致分为作品论、作家论、演员论与艺术论四大部分。所评论的剧种有话剧、音乐剧、舞剧、歌剧以及京剧、越剧、沪剧等;所评论的剧作家均为当代活跃在一线的编剧;所评论的演员主要是各剧目中的主角;所评论的作品大多获得省市或*艺术精品称号。这些评论既具有理论深度,又具有实际指导价值,都曾发表于主流媒体。
每满100减50 设计的力量
设计的力量
邵隆图, 倪海郡, 程瑞芳著
¥17.50
这本书以访谈形式来分享作者职业生涯中的设计项目经验,讲解其亲身经历的大项目过程,展示其几十年总结的独有的创意观。通过十个话题来讲述设计师对平面设计、产品设计以及室内设计的理解与感受,以及用户的体验态度。并深浅出地道出设计的理念,直设计的本质。这也是树立品牌形象,传播品牌影响力,积累品牌资产的核心要素。同时作者还提到了创造性思维在设计中的重要性,这种思维模式不仅给设计师灵感与启发,同时也给用户满意的体验与享受。
每满100减50 从展场到展览:2000年以来的艺术展览
从展场到展览:2000年以来的艺术展览
李佳一
¥24.00
上海是中国艺术展览的中心,艺术展览业也是上海市重发展的行业。上海的艺术展览业自出现以来就走在全国的前列,从2000以来,尤其是在商业化探索和艺术性结合方面在全国有着示范作用。本书通过分析与解读以上海为代表性的艺术博物馆(上海博物馆、龙美术馆、K11艺术中心、上海当代艺术馆等)中的展览案例,集中探讨2000年以来以中国艺术作品呈现方式与展示思路的转变,展览过程中展示语境、展品与观众的关系,以及我们当下的展示文化。      书中以“当代艺术作品展示”为切,运用空间理论,借鉴新博物馆学的研究方法,对当代艺术博物馆展览空间行研究;围绕展览空间的不同面向展论述。通过解决“当代艺术展览究竟为何而展,展什么,如何展”三个问题,对于整个当代艺术展览行业有标杆性的指导作用。
增补法帖提要
增补法帖提要
张伯英
¥90.00
《法帖提要》是张伯英先生在所著《帖平》等著作基础上完成的有关对存世法帖的内容版本、书法艺术、文献价值、真伪优劣等诸多方面评定的鸿篇巨制。1935年初至1938夏,应北平人文科学研究所之约历经三年有余完稿。1996年8月《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稿本)经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古籍组整理,山东齐鲁出版社影印出版,其中《法帖提要》部分亦得面世。张伯英先生著《法帖提要》(稿本)列子目凡 527 种,其中丛帖326 种,单帖 175 种,余 26 种隶属诗文録钞、题跋笔记、砚铭图赞、碑碣杂刻等非属法帖范畴。单帖中,清李宗瀚摹刻的孔子庙堂碑前后出现两次,前曰“重摹庙堂碑一卷临川李氏本”,后曰“重刻庙堂碑一卷临川李氏本”。两处提要文字略异,大意相同,当属同一帖本重见再叙,实际单帖 174 种。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共收藏《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稿本二百一十九函。提要稿本分为手稿和誊清稿。影印《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稿本)中《法帖提要》部分大多为张伯英先生行书小楷墨迹,然也有少见正书小楷。另见部分正书小楷和蝇头小楷非张氏书,似是他人代笔或是誊清稿中的一部分。该书名为《增补法帖提要》,即为增补者仔细整理、校,力图为碑帖学研究者完整呈现这一重要工具书。
每满100减50 规范的限度:哈贝马斯“美学”的缺场与重构
规范的限度:哈贝马斯“美学”的缺场与重构
汪尧翀
¥25.00
《规范的限度》旨在探讨哈贝马斯思想体系中“美学”缺场的原因。哈贝马斯倡导“范式转型”,认为社会规范的基础不再依赖于主体对内在意识活动的设定,而取决于社会层面上以交往为取向的符号互动,从而决定了批判理论的哲学基础从意识哲学转向语言分析哲学。哈贝马斯旨在从符号互动的主体间性视野重新阐明认知及道德领域的知识根据,审美领域由此不再占据主导地位,但作为现代性分化不可或缺的维度之一,其规范问题仍亟待解决。“美学”问题涉及“范式转型”的合理性,尤其涉及批判理论当代发展与观念论传统的亲缘性与当代论争。除此之外,本书还综合上述思想史视野,试图将哈贝马斯关于“美学”的思想重构为一门旨在处理艺术现象诸维度之规范的“艺术理论”,部分地回应了批判理论当代发展中美学/艺术理论的日渐式微。
每满100减50 摩登世界和多元装饰:装饰艺术运动20讲—摩登的多元装饰,回溯现代设计起源。
摩登世界和多元装饰:装饰艺术运动20讲—摩登的多元装饰,回溯现代设计起源。
心安工作室
¥128.00
在一定程度上,装饰艺术运动可以被视作对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所流行的新艺术运动的一种反抗和背离。早期的艺术风格,无论是强调手工价值、并以原始朴素为特征的工艺美术运动(Art and Craft),还是强调对自然元素模仿和提炼的新艺术运动,都成为被装饰艺术运动吸收和利用的传统元素,并且前二者所具有的对于生命原始冲动和创造性能力的肯定,在装饰艺术运动中也有着鲜明的表现。另外此前的任何主流艺术元素几乎都在20世纪早期的西方艺术实践中被综合地运用,从而共同汇成了持续三十多年的装饰艺术风潮。因此可以说,装饰艺术运动是一种多面体式的具有复合特征的艺术现象,它拒绝任何将其简单化为某种或某些艺术风格的企图。 但其实,装饰艺术运动即“Art Deco”这一名称的确定,却远远晚于这一运动实际出现的年代。世界上*次使用这一词语并指涉一种特定的艺术风潮的,是于1966年在法国巴黎所举办的一场艺术作品展览,当时这个词语被用来专门指称20世纪首个二十年间发生在法国的装饰性的艺术作品和风格。从那时起,在遍及西方主要地区的各种艺术类出版物中,“装饰艺术”始被广泛提及,并很快超过了这个词语所具有的原始意义,而被用来泛指西方世界中大致发生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年代的整个艺术风潮。特别是在1968年,英国艺术史家比维斯·希勒(Bevis Hillier,1940—)在他的专著《二三十年代的装饰艺术》(Art Deco of the 20s and 30s)中,对“装饰艺术”这一词语与20世纪初期艺术风潮的内在关联作了清晰的界定,从而为装饰艺术运动在理论上作出正名。由于20世纪初期的法国在工业文明的发展程度上不及英、美等典型工业国家,因而“装饰艺术”在希勒等人那里主要指的是档次较高的奢侈性的装饰类艺术志趣与行为。不过,这种限定在后来的美国评论者那里被破了,他们扩展了这个词语的意义和范围,用来指涉不仅包括奢侈性装饰艺术,而且还包括大众流行类装饰艺术,有时甚至更加强调后者的重要性。这种变化反映了整个装饰艺术风潮的重,曾经发生过从巴黎的浪漫式向美国的现代式爵士型通俗艺术的某种转变。
每满100减50 牛津艺术史系列:欧洲艺术:1700—1830
牛津艺术史系列:欧洲艺术:1700—1830
易英 主编,(英)马修·克拉斯克 著
¥55.00
  18至19世纪的欧洲,经济空前增长,社会激烈变革,城市化程已使得通向财富和权力的社会途径被不断拓宽。这一时期的欧洲艺术也因此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文艺复兴艺术的传统土崩瓦解,代之而起的,是彼此之间迥然相异的艺术形式、风格与情感。   视觉艺术成为一种平等交流的媒介,艺术的公众群体范围前所未有地扩大,对于艺术品质标准的争论日趋白热化;艺术家不再只是为了少数人的愉悦而服务,他们寻找着新的创作方式,新的销售方式,以及新的谈论艺术的方式;同时,各地区经济发展的极大差异,也使得艺术作品中的文化态度呈现出惊人的多样性,统一性的“欧洲艺术”已然不复存在。   面对这样一个复杂动荡的时代,仅仅靠“洛可可”、“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些术语,已不足以阐释出这一时期的艺术发展。本书作者大胆抛陈词滥调的术语,将以往浮于作品表面的目光,拉回到历史观看的原,鲜活展现出在巨大经济与社会变革影响下的欧洲艺术全景。
每满100减50 牛津艺术史系列:照片的历史
牛津艺术史系列:照片的历史
易英 主编,(英)格雷汉姆·克拉克 著
¥50.00
  《照片的历史》选取了摄影史上的关键作品,从涅普斯首次固定的摄影形象,到卡蒂埃–布列松、施蒂格利茨等人的经典作品,再到辛迪·舍曼、维克多·伯金等人的后现代摄影尝试,以时间为线,梳理了风景、城市、肖像、身体、纪实、艺术等几大摄影题材,以呈现一部炫目而富有创造力的摄影史。
观看之道
观看之道
(英)约翰·伯格
¥20.00
观看先于言语。观看确立了我们在周围世界的地位。他人的视线与我们的相结合,使我们确信自己置身于这可观看的世界之中。而当图像终于取代文字,充斥于视线所及的一切空间,我们又该如何观看而不致再度迷失? 本书论及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女性作为被观看对象、油画传统、广告与资本主义等方面,配以两百余幅经典图像,与BBC同名纪录片一起,改变了西方一整个世代的观看方式,也必将适用于如今大大小小的手机屏幕和街边广告牌。从对视觉文化的深探索和普及的角度而言,本书亦可与贡布里希爵士*杰出的著作互为补充。
如何看懂艺术2(文艺复兴中文世界首度完整呈现)
如何看懂艺术2(文艺复兴中文世界首度完整呈现)
翁昕
¥67.80
继《如何看懂艺术》启意大利艺术之旅后,艺术经纪人、知乎艺术达人翁昕带领我们来到佛罗伦萨和威尼斯,在这两座于文艺复兴时期大放异彩的历史名城中深探究艺术之美。 《如何看懂艺术2》帮我们把一幅幅画作还原到诞生之初的历史情境中,当艺术家、赞助人、普通市民等不同人物之间的关系如闪光的丝线般一一浮现,当这些人物所担纲的故事重新变得鲜活,我们会看到,原本简单的一幅画也拥有了更丰富的含义。
每满100减50 不如与花缠绵
不如与花缠绵
施立松
¥16.60
【内容简介】 《不如与花缠绵》选取施立松近年发表在《人民日报》《散文》《散文选刊》等报刊上的文章,其中多篇文章获得全国征文大赛奖,入选中考试题。在这部散文精选集中,作者以女性独特的视角,把生活中的人、物、景巧妙地连缀成一幅优美的画卷,让读者随作者的文字走进那些人世间的或平常或幽微的点点滴滴中,领略爱和温暖。
每满100减50 穿过岁月遇见你
穿过岁月遇见你
李良旭
¥16.60
【内容简介】 《穿过岁月遇见你》一书,收录了作家李良旭近百篇青春美文,篇篇精彩,意味隽永。全书分为七辑,以“梦想”为主题,以温柔的笔触抒发了爱与美好。本书收录的文章有多篇被用于各地中考现代文阅读试题,适合广大青少年阅读。
每满100减50 历史中的艺术与艺术的历史
历史中的艺术与艺术的历史
赵鼎新 主编; 郦菁 执行主编;
¥47.60
艺术在以往的历史社会学中是较少开掘的议题,本期《历史与变革》试图搭建一场临时的交流,并形成了两组研究议程:“历史中的艺术”,即历史的结构与制度因素变迁,关键时刻的巨变,如何形塑了艺术的风格、形式,以及“艺术世界”中的行动者;“艺术的历史”,即艺术本身的危机和变革,及其实践所搭建的网络和社会联结,又如何改变了历史与当下情境中人的观念与行动,甚至物质世界本身。
每满100减50 伦敦国家美术馆(伟大的博物馆·少年版)
伦敦国家美术馆(伟大的博物馆·少年版)
林紫鸣
¥17.99
“伟大的博物馆·少年版”系列图书以博物馆为依托,在内容编写上融合了博物馆与相关国家、城市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艺术作品与其社会文化背景,使艺术与历史、与文化融为一体。希望能够帮助少年读者拓宽艺术视野,提高艺术修养,融入世界艺术的大环境之中。 坐落在特拉法尔加广场中心的伦敦国家美术馆,是伦敦的文化瑰宝,其藏品种类的丰富和超高的水准使它成为世界上很有价值的美术馆之一。它像一条炫目的艺术史长廊,展示了从13世纪到20世纪各个时期的艺术作品,包括达·芬奇、拉斐尔、提香、塞尚、凡·高等众多著名画家的作品,讲述着许许多多精彩绝伦的故事。 本书的*部分介绍伦敦国家美术馆的历史背景;第二部分对精选的艺术作品进行详细解读,包括作品赏析、艺术家简介,还有与之密切相关的风格流派、材料技法和文化背景等。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帮助小读者增长知识,提高审美能力。
每满100减50 柏林国家博物馆绘画陈列馆 (伟大的博物馆·少年版)
柏林国家博物馆绘画陈列馆 (伟大的博物馆·少年版)
李蔚
¥17.99
“伟大的博物馆·少年版”系列图书以博物馆为依托,在内容编写上融合了博物馆与相关国家、城市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艺术作品与其社会文化背景,使艺术与历史、与文化融为一体。希望能够帮助少年读者拓宽艺术视野,提高艺术修养,融入世界艺术的大环境之中。 柏林国家博物馆绘画陈列馆算得上德国历史Z悠久的美术馆之一,它是Z早的皇家私人收藏室转变为公共文化场所的典型。走进绘画陈列馆,我们可以看到“文艺复兴美术三杰”之一拉斐尔的《圣母子》,荷兰黄金时代的精品力作,普鲁士王国时期尊贵的腓特烈大帝的肖像,对*次热气球升空事件的描绘……即使绘画陈列馆的名称屡次变更,但其中画作的风采依旧,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本书的*部分介绍柏林国家博物馆绘画陈列馆的历史背景;第二部分对精选的艺术作品进行详细解读,包括作品赏析、艺术家简介,还有与之密切相关的风格流派、材料技法和文化背景等。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帮助小读者增长知识,提高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