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案讲习录
¥20.50
本书为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第六期,即“医案篇”。《医学衷中参西录》全书共八期,该书紧密结合临床,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深奥为浅显。其为文直抒胸臆,酣畅淋漓;纵横捭阖,新意频出;而又生动活泼,亲切感人。《医案讲习录》乃张锡纯先生的医案,又名《志诚堂医案》。被誉为“所出之书,其审病也,洞见隔垣,纤微悉彻;其用药也,化裁因心,措施咸宜。故无论证之至危、至险、至奇、至变,一经诊治,莫不立起沉疴。”本书适合中医临床医生、医学院校师生、中医研究人员阅读。

古中医学派讲课实录:伤寒一元解99讲
¥62.50
由于古中医学的传承在一千八百年间发生多次的断层,因而这份宝贵的遗产,连同古中医传统,濒临灭绝境地。近两个世纪,郑钦安“火神派”的诞生,为先圣继绝学,冲破迷雾,拨乱反正,引导古中医学回归经典正路。彭子益遗书《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的出世,在更高层次上,全面继承易医大道,使古中医学成为有系统的医学科学。本书是吕英用李可古中医学派的气一元论解析伤寒论50个常用方。

《黄帝内经素问》注释
¥71.50
《《素问》共计八十一篇,各篇内容有所侧重,各篇篇幅长短不一,归纳整部《素问》,主要阐述了人体生命活动规律、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病证、诊法、治疗、养生学说及运气学说,经络及针法也有阐述。《素问》的医学理论深邃又博大精深,注重人体生命与自然万物的整体关联,“人与天地相参”的这个对人体生命的独特认识方法,也使《素问》的医学理论更具有独特性。本次注释以明代顾从德宋影刊本为底本,每篇先讲篇解,再将原文分段注释,注释力求简洁明了,以助读者正确理解原文。


澄江泛舟:澄江医派针法灸法传承创新实践录
¥38.50
第一部分 明医传承(医家小传)) 主要介绍各自最具特和指导意义的学术思想、观;学术传承的脉络;行医的经历等。 第二部分 临证精华 包括特色手法、取穴经验的介绍;特色单穴治疗、配伍治疗介绍;特色病种治疗;医案医话等。(说明:本部分一定总结各位老师根据自己临证心得总结出的最具有特且疗效确实较为显著的经验、技术) 第三部分 医宗真髓 本部分各位老师可以介绍对于自己临证非常有指导意义的一些中医经典著作,并对其中指导性的内容行详细说明;对于穴位名称解释等其他一些与临床相关,具有指导意义的看法、见解等。


内经速记(应考掌中宝)
¥10.50
本书为“应考掌中宝”丛书之一分册。内经选读是高等中医药院校必修课程,在读大学生迫切需要指导他们掌握学习技巧、提高记忆能力并顺利通过考试的便携式工具书,《内经速记》能够帮助大学生轻松解决这个应试难题,其实用价值可以想见。《内经速记》与规划教材《内经选读》相配套,主要内容包括:绪论、养生(宝命全形)、阴阳五行(阴阳应象)、藏象(藏气法时)、经络(经脉之道)、病因病机(百病始生)、诊法(脉要精微)、治则治法(异法方宜)、病证(病之形能)等。每章之内设三个项目,一是原文识记;二是名词解释;三是精华阐述。《内经速记》的特色是重点突出、简明扼要、适应性强。


张之文经验传承:温病学说诊治疑难病
¥32.00
本书为“十四五”国家重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之一。通过访谈、长期跟诊、处方挖掘等形式形成,生动还原名老中医本人学医及从医过程中的所思所想,突出其成才之路、学术思想形成的过程及临床诊疗专病的经验。本书是基于国家重研发计划项目—“基于‘道术结合’思路与多元融合方法的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创新研究”,围绕张之文教授道术传承展系列研究的成果。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大医之道,从精神境界和临证思维两个维度,解析了张之文教授的价值观念、思想品德、文化精神、学术渊源、思维方式和学术观,形成了道层面的国医名师形象刻画;下篇为大医之术,从临证技法和验案评析两个维度,阐释了张之文教授治


聂惠民临证经方验案荟要
¥40.00
本书为聂惠民教授数十年来的临证经验实录,每一验案之后的要部分,深浅出地分析验案的辨证、遣方、加减、化裁等关键,贯穿着她的经方应用思路和宝贵的临证经验和思辨特。聂老对于伤寒论研究的造诣高深,临证经验丰富,对于中医专业人士学习经典和学习经方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脾胃病临证偶拾:黄福斌学术经验传承录
¥44.00
黄福斌是第三批江苏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习医、从医40多年,学验俱丰,享誉一方。本书按学术源流、学术思想、经验研究、专硕文摘、经验方药、成药研制、外治疗法、医话杂谈、医案选录等9章行总结整理、记录传承,内容真实,方药有效。可供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和爱好者学习参考。


中医必背红宝书(第3版)
¥24.00
《中医必背红宝书》精选中医经典中的重要篇章、段落、条文,包括《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黄帝八十一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热论》《温病条辨》等。


梅国强伤寒理论与实验研究
¥52.00
内容上:将国医大师梅国强教授研究或指导研究的《伤寒论》相关理论与实验研究成果,进行*整理,以体现其对《伤寒论》相关理论的*、深入研究,和部分独特的学术观点;对经方和部分经验方的实验研究,以指导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对部分经典证候模型的建立,对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研究有指导作用;对中医证候及证候间转变的研究,对《伤寒论》的理论研究有指导作用。形式上:用系统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辅助《伤寒论》的学习、理解与思考,促进相关实验研究的开展,证实证候间的转化,可帮助提升理论水平和科研思维的建立,是梅教授精研伤寒的体现与传承。


窦汉卿针灸经验集粹:注疏与发挥
¥38.50
本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为窦汉卿生平及学术思想钩玄,主要介绍有关窦汉卿的生平、学术成就、处方特等;中篇为注疏与发挥,主要针对窦汉卿的相关书籍行注解和发挥,以期可以对读者临床有所帮助;下篇对窦汉卿针灸学术相关的歌赋行注解,让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其学术思想。


王三虎经方医案.杂症篇
¥46.50
王三虎教授是广西名中医、广西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在长期的肿瘤临床实践中,既强调辨病论治、专病专方,又善于权衡中西医之长,衷中参西,擅长以小柴胡汤治疗肿瘤及其术后诸多问题。他认为,对于癌症而言,综合治疗是必由之路,防治并重是当务之急。现代医学对肿瘤的治疗,诸如手术、介、放疗、热疗等,主要着眼于肿瘤组织本身,侧重于解决已经形成的肿块,虽能解决一定问题,但由于对人体的整体情况重视不足,即使局部的肿瘤消失了,但产生肿瘤的环境并没有改变。而中医学则强调人体的整体机能,主要解决为什么产生肿瘤的问题,釜底抽薪,消除产生肿瘤的内环境。因此,只有中西医结合,才能充分发挥互补作用,达到最佳效果。

关节松动术实操指南:缓解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受限、提升运动功能
¥76.80
对于物理治疗和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和相关从业人员来说,本书是一本*的关节松动术操作指南。全书共有4部分,第1部分系统介绍了关节松动术的理论知识,第2至第4部分则分别介绍了颅下颌复合体、脊柱、上肢和下肢等部位的关节松动术操作方法。本书以解剖图覆盖在真人实拍图之上的形式,清晰地展示人体骨骼位置,指示性箭头细致地标注了手法位置和用力方向。此外,书中每一个关节的松动术都提供了患者姿势、临床师姿势、稳定机制、松动术、技术目标和临床小贴士等详细指导,适合在教室、实验室、诊所和其他专业环境中使用,可以有效解决与疼痛、功能障碍和关节活动受限相关的各种肌肉骨骼问题。


体质与食养:如何选择药食两用物品
¥34.00
民以食为天,饮食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如何食补”成为中老年人每天面临的问题。2002年,国家次将药食两用物品名单公之于众。“适其性者为补”,这些药食两用物品并不适合所有人,老年人选择药食两用物品前,首先要知晓自己的体质,根据体质正确选择保健物品,才是“精准保健”。本书将“辨体选食”结合起来,介绍了两种体质辨别方法,介绍了87种药食两用物品的适用体质,力求为老年人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药食两用食材提供指南和参考。


病机临证分析
¥29.50
病机学说,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之一,它是研究“辨证”的基本知识,既散见于《灵枢》《素问》两部古医经中,尤其集中地记载于《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凡十九条。因此,从来研究病机的,无不首先研习这十九条文献。 惟十九条言简旨深,虽经注释,仍不易领悟其在临证时的具体运用。作者将十九条的原文拆散,提取其所涉及三十病证,分列于“形体”“藏气”“二阴”“神志”四类。于每一病证,在保留了其原文献精神的基础上,分析其为寒为热、属虚属实之不同证候,并各拟附施治方药,足以启发对古医籍理论的领会和临证具体运用的方法。

国医大师周仲瑛学术经验传承撷要:琢璞斋传薪录
¥126.00
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70余年,对中医内科各种常见病,尤其是急难疑重病症的辨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为新中国中医教育事业和中医内科学科的拓者之一,创建中医内科学总论和辨证施治纲要,确立以脏腑为辨证核心、内科疾病系统分类的基础,为临床专业的分化辟了新途径;为中医内科急症医学做了大量拓性工作,构建了中医内科急症学学术体系,造诣精深。以“病机十三条”为纲,构建了中医病机辨证新体系,临证主张“审证求机,活化辨证”,如对瘀热、癌毒、湿热、痰瘀和湿热瘀毒郁结等复合病机理论,以及复法制方、活用经方时方等都有创新,充实、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学理论,学术影响广泛。 本书为国医大师周仲瑛学术经验传承撷要。全书分传道、授业、解惑三大部分。“传道篇”重在突出周老师对医道、医理的探索以及弟子们学习的感悟与发微。医理重介绍审证求机论、瘀热病机论、癌毒病机论;“授业篇”重在介绍周老师“以道驭术”的具体学术经验,包括辨治常见急难病症的“复法制方”经验、“常法活用”经验和“法外求法”经验;“解惑篇”重介绍周老师“活化辨证”的策略,以及对“活用方药”的临床示范。


连建伟大小诸证方论批注
¥28.50
《大小诸证方论》,明末清初名医傅青主著,包括“傅青主先生秘传小儿科方论”及“傅青主先生秘传杂症方论”两部分,其论言简而精要,其方药简而效验。时人誉为“诚卫生之善道,救死之良方”,影响力极大。著名中医方剂学家连建伟教授悉心研究《傅青主大小诸证方论》,对书中医论、医方作了精辟、中肯、简要的批注,批注文字量为全稿的20%以上,有其独到见解,对理解、运用傅氏方论大有裨益。

针余漫记:于致顺六十年头针经验
¥65.50
本书是我国著名的针灸学家——于致顺教授60余年针灸治病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的总结,由亲传弟子整理而成。全书由于致顺头针疗法、针灸配穴与处方、临证医案与医话杂谈三个部分组成。于氏头针主要介绍头穴相关理论知识,治疗理论上提出“针场假说”“于氏头穴分区”的新理论,方法上形成了“头针丛刺针法”的新技术,疾病治疗上提出“头穴治疗急性中风病”的新观念。针灸配穴与处方部分,详细介绍针灸配方的原则及常用的配穴法,重阐述了时间配穴法规律,增加了养子法、纳甲法的内容考。临证医案与医话杂谈主要为于致顺的病案、读书心得及针灸未来的科研思路等。

平脉辨证治专病(第2版)
¥96.00
本书倡导“溯本求源、平脉辨证”,作者李士懋教授与其老伴田淑霄教授,对各类专病的具体诊疗做了深生动地阐释和解析。 本书所论述的专病,包括高血压、发热、肝风、咳嗽、头痛、不寐、汗证、冠心病等常见病、多发病。 本书以“溯本求源、平脉辨证”的学术思想贯彻其中,尤其突出三: 一、精审病机:首分虚实,精细探讨,必以规矩; 二、平脉辨证:以脉解舌,以脉解症; 三、给邪出路:热则发之,寒则散之。 其中,本书在论述治疗常见专病的过程中,尤其突出体现了“以脉诊为中心”行辨证论治的具体方法,“平脉辨证,以脉解舌,以脉解症”,脉诊占全部诊断的比重高达50%~90%。尤其对一些疑难久治不愈的病人,常能另辟蹊径,取得较好疗效。 本书适合中医临床医生、中医教育者、中医研究者及中医医学生阅读。 本书倡导“溯本求源、平脉辨证”,作者李士懋教授与其老伴田淑霄教授,对各类专病的具体诊疗做了深生动地阐释和解析。 本书所论述的专病,包括高血压、发热、肝风、咳嗽、头痛、不寐、汗证、冠心病等常见病、多发病。 本书以“溯本求源、平脉辨证”的学术思想贯彻其中,尤其突出三: 一、精审病机:首分虚实,精细探讨,必以规矩;二、平脉辨证:以脉解舌,以脉解症; 三、给邪出路:热则发之,寒则散之。其中,本书在论述治疗常见专病的过程中,尤其突出体现了“以脉诊为中心”行辨证论治的具体方法,“平脉辨证,以脉解舌,以脉解症”,脉诊占全部诊断的比重高达50%~90%。尤其对一些疑难久治不愈的病人,常能另辟蹊径,取得较好疗效。 本书适合中医临床医生、中医教育者、中医研究者及中医医学生阅读。


郭淑云论治脾胃病
¥39.50
本书整理选编了郭淑云教授40余年来在医教研方面所形成的部分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着重于脾胃肝胆疾病的论治,包含了学术观、临证验案、辨证遣方用药、经方新用等内容,书中所载医案后附有按语,概述、分析了该案的诊治特、理法方药解析等。本书内容精炼翔实,注重实用,其中不乏独特之见解,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和临床实用性,可供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者,医学院校学生及中医爱好者参阅。 本书整理选编了郭淑云教授40余年来在医教研方面所形成的部分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着重于脾胃肝胆疾病的论治,包含了学术观、临证验案、辨证遣方用药、经方新用等内容,书中所载医案后附有按语,概述、分析了该案的诊治特、理法方药解析等。本书内容精炼翔实,注重实用,其中不乏独特之见解,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和临床实用性,可供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者,医学院校学生及中医爱好者参阅。


颜德馨衡法养生新论
¥55.50
心血管疾病指现代医学之冠心病、高血压、慢性心功能不全等疾病,此类疾病一般属于中医学之胸痹、眩晕、怔仲等范畴。目前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致死率居高不下,给社会、家庭带来巨大的压力。据2009-2010年对全国13省(市) 50171名18岁以上居民的调查,高血压患病率为29.6%,男性31.0%,女性27.7%;而冠心病是威胁人类身心健康*严重的疾病之一,被喻为人类的“头号杀手”。尽管人们对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做了大量的研究,也通过各种器械植手段及药物来治疗和防治其发生,但结果仍未尽人意。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以及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意识到,精神或躯体或者是心与身在人的生命系统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且共同作用于个体的全部活动。现代医学模式已经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有学者从身心疾病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有出了有益的探讨[3]。这种方法与中医学的“天人合一”、“形神合一”的观念不谋而合。 中医养生,气通血和,形与神俱,身心健康,方为正道。人之一生,唯气与血。气为阳,血为阴。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血瘀则气愈滞。人体在正常情况下气血流畅,五脏安和,自然百病不生。一旦气血失调,人体即发生各种疾病。《素问·至真要大论》总结出“调气和血,燮理阴阳”、“疏其血气,令其调达”的治疗大法,并指出:“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颜德馨教授在学术上推崇气血学说,提出“气为百病之长,血为百病之胎”的观,倡立“久病必有瘀,怪病必有瘀”理论,并认为气血以充足、温通、平衡为贵,自创“衡法”,处方用药多从“通”字着眼,以达到治病求源的治疗目的。 心系疾病不离气血。气血流畅,百病不生;气血乖违,则气滞、血瘀、痰生、火起、风动,诸症从生。风火痰瘀闭阻窍络,影响血运,以致清明受扰,灵机逆乱,发为眩晕、头痛诸证;气有余便是火,火热扰乱心神,则见心悸、心烦不得卧;如阳虚阴凝,瘀血阻络,心脉不通,心失所养,则可见心悸、胸痛诸症,甚或卒然胸中大痛,发为真心痛。若气虚不足,血不上达,则易致神明失养,神无所寄,心失所养,而见心悸、怔仲等。 本人跟从颜德馨老中医学习,并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对颜老现有的气血一元论之“衡法”理论,做了有益的补充,提出气通血和的“衡法”极致表现为“有神”,尤其以心神为要,不但重视调治气血的各法,而且重视气血运行所在,纳了针灸外治在温通经脉气血的作用,并具体提出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体质等,在药物衡法,饮食衡法,情志衡法,四时衡法,针灸外治衡法,体质衡法这六方面,从气血着手,为其拟一全面多元立体的健康处方,共同提高临床疗效。以达到真正的气通血和,形与神俱,身心健康。运用衡法调气血以养心神、治未病。 目前人们对中医养生的重视加强,然而由于中医养生学科的范围大,内容多,缺乏具体的理论指导,特别是没有体现出中医“因人施养”的指导思想,造成了许多盲目跟风的现象,缺乏科学系统的指导方法。另外一方面,从具体的养生方案而言,大部分偏于一家之言,缺乏体现中医精髓的心血管专科综合养生方案以指导临床实际。 中医养生必须先有专业的医疗团队和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颜德馨老中医的“衡法”思想,其特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庸思想,中庸、和谐、平衡是中医养生的核心思想,并且“衡法养生”在心血管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中医学认为心的生理功能与气血的关系密切,心血管疾病的基本病机是气血失衡,心神失养。可见在心血管领域,衡法养生具有其他理论不可比拟的优势。本人结合心血管疾病,创立“衡法”调气血的六大综合养生方案,现把笔者多年临床养生经验整理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