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儒家哲学的本体重建(成中英文集·第三卷)
儒家哲学的本体重建(成中英文集·第三卷)
成中英
¥49.00
《儒家哲学的本体重建》一书基于对儒家哲学融会贯通的理解,系统地诠释了儒家哲学,并给予其理论性架构,旨在儒家哲学的本体重建。全书分为三大部分:*部分讨论了儒家系统的重建、重释以及与现代性的关系等问题。第二部分讨论了孔子、古典儒家与宋明理学的相关哲学课题。第三部分则讨论当代新儒家的一些重要观与发展方向,代表了成先生在儒家哲学方面的重要研究。
物理科学的哲学
物理科学的哲学
(英)爱丁顿
¥13.75
本书是英国著名天文学家、理论物理学家、数学家和科学哲学家阿瑟斯坦利爱丁顿撰写的著名科学哲学著作之一。爱丁顿不仅是20世纪研究恒星内部结构的先驱之一,而且是早期验证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主要负责人。爱丁顿在本书中试图整理同现代物理科学步有关的哲学思想原理,相关论述主要集中在针对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所反映出来的认识论问题上。
爱弥儿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爱弥儿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卢梭
¥55.54
在此书中,卢梭通过对他所假设的教育对象爱弥儿的教育,来反对封建教育制度,阐述他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
回忆苏格拉底
回忆苏格拉底
(古希腊)色诺芬
¥9.26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回忆苏格拉底》是一本学术纪实文学,作者色诺芬是苏格拉底的弟子,他回忆了苏格拉底一生的言行,着重追述了苏格拉底对政治、宗教和道德等问题的看法。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号称希腊三杰,三杰之中以苏格拉底为首,其思想对西方世界文明影响极大。就连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成就也不能不说有一部分应归功于苏格拉底。他教导人要“认识自己”,又说,“我只知道我一无所知”,为了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信念,甘愿以身殉道,而不愿苟且偷生,所有这些应该说都是他的伟大处。但是,苏格拉底作为生活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环境中的个人是有其局限性的,他的天文学知识距近代相差甚远,他过分强调了知的重要性而忽略了意志的作用以及他的多神论思想都是他受历史条件局限的证明。我们研究苏格拉底,贵在批判地继承,撷取其精华,抛弃其糟粕,使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德)叔本华
¥13.08
 “世界是我的意志、世界是我的表象。”完成这本书的时候,叔本华只有28岁,这部后来影响了包括尼采、瓦格纳、托玛斯·曼甚至存在主义的哲学名作,包含了叔本华哲学的一切细节,其后他漫长一生都只不过是在解释或补充这部著作。这位被称为极忧伤、极悲观的哲学家,以他的唯意志论和忧伤语调征服了无数后辈,他认为“人生有如钟摆,摆动在痛苦与倦怠之间……当人们把一切痛苦归之于地狱,那么剩下来属于天国的只有倦怠。”叔本华哲学的成功,他超群的语言才华也功不可没。如果你能跨越一些概念的障碍的话,本书的阅读将会是相当愉快的一件事。
59元6本 当代实证主义与非实证主义之争中的拉德布鲁赫
当代实证主义与非实证主义之争中的拉德布鲁赫
徐江顺
¥45.95
本书以拉德布鲁赫的三元方法论作为统摄全书的分析框架,阐述了拉德布鲁赫的新康德主义背景,将传统自然法和传统实证主义的理论主张跟拉德布鲁赫的涉及价值的事实的法概念行鲜明对比,揭示出他的这一立场在“二战”后事实上成为了当代实证主义和非实证主义关于法律与道德的关系的争论的研究路,以此向读者呈现独到的“二战”后的西方法律思想史上的拉德布鲁赫的学术地位和价值。
自由主义
自由主义
(英)霍布豪斯
¥6.78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自由主义》认为,把自由主义作为一种理论行探讨时,其初的理论就是以洛克、卢梭和潘恩等人为代表的天赋权利论,或者称之为自然秩序理论。其主要论是:一个人无法孤立地实现自己的自然权利,他只有同他人签订协议,并为此目的建立政府来保护他在社会里的权利。他在订立契约时为服从共同规则不得不放弃一些权利,而得到的是公民的权利。人民是主权者,政府是人民的代表。政府只能按照社会条件的许可保护人的天赋权利,其他什么都不能做。书中提出的第二种自由主义理论就是边沁的“*快乐原则”。这个原则认为它是一个行为、一个机构或一项社会制度的的和的原则。大的愉快胜于小的愉快,不含痛苦的愉快胜于包含痛苦的愉快。痛苦可看做负数量的愉快。因此,它要求每个人必须作为一人来计算受影响的个人的数目。一个人必须毫无偏见地考虑获得的快乐或受到的痛苦的数量,要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或公正。这个原则还认为,自由不是主要的,它是一种达到目的的手段。人民主权不是主要的,因为一切政府都是一种达到目的的手段。
魏晋南北朝佛教(方立天文集 第二卷)
魏晋南北朝佛教(方立天文集 第二卷)
方立天
¥41.67
魏晋南北朝是佛教传中国并迅速得到发展的重要时期。方立天编著的《魏晋南北朝佛教》的重是通过对这一时期中国佛教的代表人物——道安、支遁、慧远、道生、僧肇、萧衍、法显、菩提达摩的个案研究,以展现当时佛教的基本面貌与思想风采,展示早期佛教中国化的历史轨迹与文化特色。《魏晋南北朝佛教》中还专门论述了魏晋南北朝佛教的历史演变与基本特,以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魏晋南北朝佛教的实质。
胡适谈人生与哲学:我们所应走的路
胡适谈人生与哲学:我们所应走的路
胡适
¥8.79
胡适先生是中国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是上世纪中国有影响力的学者之一。胡适先生毕生提倡民主、自由和理性思想,正是这样的思想帮助许多青年树立自主自由的人格,形成独立思考、尊重事实的思维方式,成为具有民主和科学素养的人。胡适先生一生著述宏富,尤其是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红学等方面,著有多部优秀作品。本套丛书按照学术分类重新编排,如哲学、文学、史学、英文著作、日记、书信等,共计44卷。每类中凡已刊作品,按发表时间编排,未发表或未查明确切时间作品酌予处置。 《我们所应走的路》精选梦想与理想、我们所应走的路、打破浪漫病、新生活、侦探问题等与当时时代密切相关的民生文章。重温一代大师胡适在乱世中的救国思想,“一是,为己而后可以为人。二,求学而后可以救国”。
59元6本 胡适谈人生与哲学套装5册
胡适谈人生与哲学套装5册
胡适
¥42.72
本套装包含《人生有何意义》《四十自述》《我们所应走的路》《读书与做人》《容忍与自由》 《读书与做人》选编的篇目既能够很好地体现胡适思想,又照顾到了大范围受众的阅读习惯,对及趣味性和知识性的增加,具有很大的作用。本书精心编选了胡适在当时即引起很大反响的散文随笔之精要,彰显其治学、为人、处世的大师风范,以还原一个真实的胡适。 《人生有何意义》是胡适精选文集,汇集了胡适先生浩如烟海的著作中富有闪光点、与人生有何意义主题相关的文章,集结成册,胡适深受赫胥黎与约翰·杜威的影响,自称赫胥黎教他怎么怀疑,杜威先生教他怎样思想。他学识渊博,学贯中西,对中国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那么他是怎么看待人生的呢,阅读本书,您能窥见胡适先生思想宝库中闪烁的数不清的珍宝。 《容忍与自由》收录了胡适各个时期的主要著述,涵盖了思想与教育、自由与民主、文明与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他用浅显风趣的白话文,将自己对文明、国家、人生、哲学等的见解娓娓道来,不仅开启了当时的民智,也启发着当下的我们。 《四十自述》是胡适唯 一亲笔撰写的自传。他用质朴的语言讲述了自己童年、少年与青年时期的经历,回忆了自己的成长历程,并展现了其所处时代的社会风貌。本书是了解胡适思想形成过程的之作。 《我们所应走的路》是胡适的一本散文集。胡适先生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在批判旧的思想,开创新文化方面有很大的贡献,特别是倡导文学改良、整理国故、民主与人自由、科学与实验精神、新学术新思想等方面有很多创获,至今仍然值得我们学习与思考。本书对现在的我们有极大的教育意义。
尼采著作全集·第十三卷·1887-1889年遗稿
尼采著作全集·第十三卷·1887-1889年遗稿
(德)尼采 著,孙周兴 译
¥29.50
  本书根据科利/蒙提那里考订研究版《尼采著作全集》第十三卷译出,并根据第十四卷补译了相应的编者注释。第十三卷严格按照时间顺序收录尼采作于1887年秋至1889年初之间的全部残篇遗稿,它与第十二卷一起,包含了后人编辑的所谓尼采“主要著作”即《权力意志》诸版本的内容。 ?
老夫子品评荀子
老夫子品评荀子
老夫子
¥9.60
在人性问题上,荀子主张“人性本恶”,与孟子的“人性本善”相对。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因此不可能有天生的圣贤,“其善者伪也”,即经过后天的改造才能变善。实际上,荀子的人性论,是从人无休止的欲望的角度出发,从人的否定性的一面来警醒人、鞭策人。在荀子看来,惟有“积善成德”,才能成为品德高尚的人。
儒家
儒家
艾叶子
¥2.90
儒家是中国古代有影响的学派。做为华夏固有价值系统的一种表现的儒家包,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学术或学派。一般来说,特别是先秦时,儒家学派也只是诸子之一,与其它诸子一样地位本无所谓主从关系。本书共分为:儒家学说的创立、儒家学说的流变与框架、经学——儒家的经典、理学——儒家学说的系统化、心学——儒家学说之变异、气学——儒家学说之转折和儒家学说与人生七个部分,深入浅出地对儒家精髓进行分析。
淡定的人生 幸福  听老子讲道
淡定的人生 幸福 听老子讲道
龙妍
¥3.48
本书次将老子请下神坛,从人们当下生活中遇到的种种现实问题入手,向老子请教一切问题的解决之策,用朴素的道理安慰人们已经迷路的心灵,走出繁杂事务的困扰,用清楚的解说和鲜活的事例,把《道德经》真正掰开,揉碎,为读者奉献清楚的解说和面对问题时*的解决之策,让读者可以在老子的洗练话语中体会一份返璞归真后的恍然大悟。
你知道菩萨为什么低眉吗?李叔同谈佛
你知道菩萨为什么低眉吗?李叔同谈佛
李叔同
¥6.97
  《你知道菩萨为什么低眉吗?李叔同谈佛》是弘一法师一生体悟和修佛心得的集大成之作。本书主要收录了大师出家前后的杂记、文艺作品及讲演录、格言别录等晚年开示佛徒的讲稿,从“一念起”“二玄想”“三觉悟”“四境界”,层层深入,不仅向常人揭示了其与佛结缘及至出家之因缘,更是以自己的修佛心得向众人开示佛门的真谛。大师的佛学思想体系,以华严为境,四分律为行,导归净土为果。大师的演讲稿与处世格言曾被梁实秋、林语堂等人誉为“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
59元6本 中信国学大典·围炉夜话
中信国学大典·围炉夜话
何淑宜
¥14.40
  《围炉夜话》提倡一种以儒家伦理观念为指引,更俭朴、更严整的生活态度,以求挽救他所认为自清中叶以来,日渐松散的社会……了解书的意义是步,下一步则是借由反思,摸索个体与社会的互动模式,寻出当代的出路与价值。
59元6本 中信国学大典·孔子家语
中信国学大典·孔子家语
饶宗颐
¥16.99
【内容简介】中信国学大典(50册)是中信出版社引进自香港中华书局的一套深具国际视野、贴近当代社会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藏书。中信国学大典延聘国学泰斗饶宗颐为名誉主编,邀请海内外知名国学家担任经典的选编、导读及译注。中信国学大典既收录了《论语》、《老子》、《孙子兵法》、《孟子》、《庄子》等不可不读、不可不知的中华经典名著,也囊括了《周易》《史记》《三国志》《资治通鉴》《汉书》等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中信国学大典”之《吕氏春秋》,由何志华导读及注释,将古典哲思与现代社会生活结合,重点阐发其中蕴含的“贵生”思想,引领现代人感悟生命之义、珍惜生命,享受生命之趣。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撰的杂家(儒、法、道等等)著作,又名《吕览》。此书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十二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吕不韦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号称《吕氏春秋》。本书是《吕氏春秋》的选本。
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Ⅰ
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Ⅰ
吴正清
¥7.99
本书用清新流畅的语言,将一个又一个佛法故事娓娓道来,期望能让每一位忙碌中的读者,都能够学会放松自己,都能够找到一处让心灵休整的港湾,找到一个让心灵休憩的驿站,找到一张让心灵放松的按摩椅。也许,当你逐页阅读本书时,你会感悟到:在生活上,有一颗随缘心,你会更洒脱;有一颗平常心,你会更从容!在待人上,有一颗慈悲心,你会更积善;有一颗感恩心,你会更幸福!在做事上,有一颗因果心,你会更明理;有一颗不贪心,你会更快乐!在处世上,有一颗忍让心,你会更逢源;有一颗超脱心,你会更淡然!在修身上,有一颗修行心,你会更智慧;有一颗质朴心,你会更纯粹!在成长上,有一颗自知心,你会更清醒;有一颗自助心,你会更稳重!
59元6本 中信国学大典·老子
中信国学大典·老子
陈鼓应,蒋丽梅
¥11.99
  中信国学大典(50册)是中信出版社引进自香港中华书局的一套深具国际视野、贴近当代社会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藏书。中信国学大典延聘国学泰斗饶宗颐为名誉主编,邀请海内外知名国学家担任经典的选编、导读及译注。中信国学大典既收录了《论语》、《老子》、《孙子兵法》、《孟子》、《庄子》等不可不读、不可不知的中华经典名著,也囊括了《山海经》《诗经》《楚辞》《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等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   老聃是中国哲学的开山祖,其作品《老子》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老子》(又作《道德经》)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流传两千多年的《老子》是跨时代作品,在不同的时代,被解释出不同的含义,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释迦牟尼的故事  观音菩萨的故事大全集(超值白金版)(仅适用PC阅读)
释迦牟尼的故事 观音菩萨的故事大全集(超值白金版)(仅适用PC阅读)
(英)亚当斯·贝克夫人,(清)曼陀罗室主人
¥8.94
人们对于佛教的认识,常常局限于“四大皆空”、“解脱”、“皈依”等观念,从未真正理解佛教的精义。要真正懂得,应该看看释迦牟尼当年是如何从迷惘中超脱、证道,看观音菩萨是如何历经磨难,成为大慈大悲的菩萨。   本书依据佛教经典和民间口传故事,系统地将释迦牟尼从诞生、迷惘、离家修行、走错路,到树下悟道、战胜魔鬼、终成佛的历程,以及观音菩萨转生、历经诸多磨难、修行证道、济世救人的故事展示给读者。同时,本书还收集了包括雕像、壁画、白描、国画、唐卡等形式的插图,以及简洁、精辟的图片赏析来演绎佛陀与观音的传说故事,以及背后浩大的人类文明历史。
小窗幽记(上)
小窗幽记(上)
李天云
¥2.99
《小窗幽记》又名《醉古堂剑扫》,一共十二卷,属于格言警句类的小品文。《小窗幽记》分为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十二集,内容主要阐明涵养心性及处世之首,表现了隐逸文人淡泊名利、乐处山林的陶然超脱之情,文字清雅,格调超拔,论事析理,独中肯綮,为明代清言的代表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