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49元5本 自我与本我
自我与本我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15.99
 本书收录了*能代表弗洛伊德后期思想的三篇作品,分别是《超越唯乐原则》《集体心理学和自我分析》《自我与本我》。 《超越唯乐原则》提出唯乐原则和现实原则是控制心理活动的两种原则,并借助对移情现象的观察,推论出生的本能与死亡本能的对立。《集体心理学和自我分析》借助力比多理论阐释集体心理结构,将个体心理现象与集体心理现象相联系,并认为这些心理现象是一种原始部落状态的残留。*后,推论出自我与自我理想的对立。《自我与本我》通过将人类精神生活区分为意识、无意识以及潜意识,并借助前两文的结论,构建出人格结构三分法(本我、自我、超我)。
49元5本 从《理想国》到《正义论》: 西方哲学经典领读
从《理想国》到《正义论》: 西方哲学经典领读
[英]奈杰尔·沃伯顿
¥27.20
柏拉图的《理想国》为什么反对艺术?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倡导什么样的人生?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真的认为君主一定要不择手段吗?霍布斯的《利维坦》的自然状态是什么? 介绍西方哲学的书籍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既能深浅出地阐明经久不衰的西方哲学思想,又能指出这些思想的不足之处。奈杰尔·沃伯顿运用高超的写作手法解决了这个难题。 沃伯顿简明扼要地回顾了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到约翰·罗尔斯的《正义论》等32部哲学经典著作,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这些哲学经典的重要思想。每一章的结尾都附有关键词表和延伸阅读丛书,帮助读者更加深刻全面地理解这些思想。
入行论讲解(1999)
入行论讲解(1999)
索达吉堪布
¥114.99
暂无
犹太人的大智慧?犹太人智慧故事的启示
犹太人的大智慧?犹太人智慧故事的启示
马 飞
¥8.00
暂无相关内容
一周特价2.21-3.9 创新,从提问开始:深度学习模式探秘
创新,从提问开始:深度学习模式探秘
陈明键 编著
促销价:¥24.99|¥89.00
《创新,从提问始》是著名企业家、投资人陈明键先生在以色列访学期间,一边创立药企积极合作实践,一边以“以色列早期教育与后期创新”这个课题研究为线索,沉浸式体验和思考的结晶。 作者在以色列的一年半里,结识了众多犹太学者、教育家,到访过许多犹太家庭、学校和机构,深到耶路撒冷的各种生活场景。并紧抓住“创新与教育的关系”这个核心,先后访谈过一百多位各界人士,既有诺奖得主、前总理发言人、前大学校长、大学教授、大拉比、犹太文化专家,又有子孙满堂的老祖母、保安队长、垃圾乐园负责人、犹太女子学校和农业学校的师生……终精选出二十余篇,形成系列访谈结集,指出了理解犹太创新教育模式的关键线索:这种模式根源于犹太教几千年来形成的推崇学习、强调思辨的传统,反映出“以求真的方式来问道”的基本文化取向,体现于当代以色列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个中的种种方式和细节,值得读者深思、借鉴,形成属于自己的答案。
49元5本 祖灵在天:玉人像与柄形器的故事五千年
祖灵在天:玉人像与柄形器的故事五千年
叶舒宪
¥49.99
  早在没有文明和国家的史前时代,偶像崇拜与造神行为就已经普遍启。中国文明中的鬼神信仰及祭祀形式,存在一个十分突出的特,即偶像崇拜与非偶像崇拜总体均衡的现象。     本书通过能够充分体现宗教礼仪行为的史前玉礼器的大量出土情况,系统归纳出偶像崇拜与非偶像崇拜在玉礼器生产和使用方面的情形,找出玉人像所代表的偶像崇拜与玉柄形器所代表的非偶像崇拜的文化分布和文化传承情况,从中窥见中国宗教文化的史前之根与发展线索,并尝试解说中国文化中的祖先崇拜与玉石崇拜二者是怎样相融为一的。
49元5本 生死与幸福
生死与幸福
索达吉堪布
¥29.99
世界青年佛学研讨会系列,索达吉堪布讲述生、死概念,与幸福的定义。
49元5本 叩问我们的时代
叩问我们的时代
索达吉堪布
¥29.99
知识与智慧的碰撞,智者与智者之间的惺惺相惜,索达吉堪布与名人对话,
49元5本 莎士比亚笔下的王者(“经典与解释”第21期)
莎士比亚笔下的王者(“经典与解释”第21期)
刘小枫;陈少明
¥28.00
  莎士比亚的写作在英国历史中所选择的时期表明了他的兴趣所在。从 1199年理查二世流放争吵不休的赫里福伯爵和毛博瑞伯爵到1485年瑞奇蒙德伯爵在堡斯沃斯战场败理查三世,并作为亨利七世建立都铎王朝,其间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王朝的更迭。这些王朝更迭被莎士比亚写了他的所谓的两组四部曲申,个四部曲包括《理查二世》、《亨利四世》(上、下篇)和《亨利五世》。第二个四部曲包括《亨利六世》(上、中、下篇)和《理查三世》。这八个剧目展现了英格兰血腥的一个世纪:内战岁月。   莎士比亚跟马基雅维里一样,建议用对立统一的原理来解决政治的根本难题。他把自己比喻成狮子与綿羊的结合而非狮子与狐狸的结合。这反映出,他更关注的是君主的正义而非君主的辉煌,或者说,他关注的是使君主的正义成为他辉煌的根基。   莎士比亚非常认同马基雅维里的观,君主应该知道如何避免为表象所欺的重要性。灵魂的财富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制约,制约那种容易被表象所欺的倾向。在地位高贵的人物身上,这一倾向非常明显,他们尤其容易被表象所迷惑。莎士比亚经营的就是这种灵魂的财富。
49元5本 新时代需要心灵教育
新时代需要心灵教育
索达吉堪布
¥29.99
佛学大师索达吉堪布校园演讲系列:人大、浙大、华中师范、中山大学、港中文五校演讲共六篇。 分别以藏传佛教的思想与现实生活、大乘佛教的现代意义、新时代需要心灵的教育、解疑除惑 教学相长、佛教消除烦恼的理论与方法、心净国土净为主题演讲。
49元5本 哲学有什么用?(读客三个圈经典文库)
哲学有什么用?(读客三个圈经典文库)
[英] 伯特兰·罗素
¥29.90
我们看到的桌子是真实存在的吗? 为什么我们相信太阳明天会升起? 怎样证明自己是一个有思想、有感觉的存在? 我们是否做过一个不受任何影响而完全属于自己的决定? 这些问题都是由哲学提出的,哲学家们也给出了不同的解答,然而大部分问题仍没有确定的答案。那么,哲学到底有什么用? 哲学的价值正在于这些问题本身。罗素从桌子的颜色、材质等日常事例出发,带领我们从哲学角度思考世界,理解身边事物的关系与本质。通过哲学所沉思的宇宙的伟大,心灵也会变得伟大。
49元5本 积微成博:一个出家人的365天(2019年)
积微成博:一个出家人的365天(2019年)
索达吉堪布
¥29.99
系列共11本。 从2010年10月29日到2023年10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索达吉堪布在新浪微博平台上和大家分享点点滴滴的体会和感想。 从中可以看到堪布忙碌的弘法行程,还有大量的修行窍诀和珍贵的教言。
49元5本 时间之箭,时间之环:地质时间发现中的神话和隐喻
时间之箭,时间之环:地质时间发现中的神话和隐喻
[美]斯蒂芬·杰·古尔德
¥47.60
本书探讨的主题是地质学对人类思想的重大贡献——“深时”的发现及其理论渊源。 地球历史是一段古老、浩瀚而我们只能通过隐喻来理解的历史。本书围绕“时间之箭”(叙事历史,方向性和独特性)和“时间之环”(内在规律,周期和重复)的二分法,结合图像学的阐释,重新审视和解读了“深时”思想在西方地质学领域三位先驱及其经典著作——托马斯·伯内特的《地球的神圣理论》、詹姆斯·赫顿的《地球理论》和查尔斯·莱尔的《地质学原理》,由此重构了地球历史的发展脉络。 -------------------- 关联书目 《科学哲学导论》(第四版) Philosophy of Science,Fourth Edition 《技术哲学导论》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 《观念的发明者》(第三版) Inventors of Ideas,Third Edition 《物理学的概念》(第五版) Physics:concepts and connections,Fourth Edition 《时间之箭,时间之环》 Time’s Arrow,Time’s Cycle 《现代宇宙中的空间与时间》 Space and Time in the Modern Universe 《牛顿传》 The Life of Isaac Newton 《瓦特传》 The Life and Legend of James Watt
49元5本 积微成博:一个出家人的365天(2012年)
积微成博:一个出家人的365天(2012年)
索达吉堪布
¥29.99
系列共11本。 从2010年10月29日到2023年10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索达吉堪布在新浪微博平台上和大家分享点点滴滴的体会和感想。 从中可以看到堪布忙碌的弘法行程,还有大量的修行窍诀和珍贵的教言。
49元5本 积微成博:一个出家人的365天(2013年)
积微成博:一个出家人的365天(2013年)
索达吉堪布
¥29.99
系列共11本。 从2010年10月29日到2023年10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索达吉堪布在新浪微博平台上和大家分享点点滴滴的体会和感想。 从中可以看到堪布忙碌的弘法行程,还有大量的修行窍诀和珍贵的教言。
一周特价2.21-3.9 时间的香气:驻留的艺术(韩炳哲作品系列)
时间的香气:驻留的艺术(韩炳哲作品系列)
[德]韩炳哲
促销价:¥24.99|¥58.00
如今的时间危机并非加速。加速的时代早已过去。目前我们认为的加速,只是时间涣散的症状之一。今日的时间危机源于一种导致各类时间障碍和错误感知的时间紊乱。时间缺乏有序的节奏,陷失调状态。这种紊乱让时间仿佛在飞驰。 这种时间紊乱并非强制加速的结果,其首要原因是时间的原子化,这也是为什么人们感觉时间的流逝比以往快得多。时间涣散导致人们不可能去经验何为持存。没什么能让时间驻足。生命不再被嵌能创建持存的秩序体或坐标系中。 本书通过回顾历史提请人们注意,必须换一种方式理解日常生活,以避免陷时间危机。作者缅怀的并非“讲述的时间”。讲述的终结,或故事的终结,并不一定意味着时间上的空白。它有可能启一种无关神学和目的论的、散发自己独特香气的生命时间。它的前提是让“沉思的生活”复苏。 -------------------- 韩炳哲作品(第2辑) 《山寨:中国式解构》(2023年1月出版) Shanzhai. Dekonstruktion auf Chinesisch. 《超文化:文化与全球化》(2023年1月出版) Hyperkulturalität. Kultur und Globalisierung. 《妥协社会:今日之痛》(2023年1月出版) Palliativgesellschaft. Schmerz heute. 《不在场:东亚文化与哲学》(2023年7月出版) Abwesen. Zur Kultur und Philosophie des Fernen Ostens. 《禅宗哲学》(2023年8月出版) Philosophie des Zen-Buddhismus. 《什么是权力?》(2023年7月出版) Was ist Macht? 《仪式的消失:当下的世界》(2023年8月出版) Vom Verschwinden der Rituale.Eine Topologie der Gegenwart. 《资本主义与死亡驱力》(2023年8月出版) Kapitalismus und Todestrieb. 《沉思的生活,或无所事事》(2023年7月出版) Vita contemplativa.oder von der Untätigkeit. 韩炳哲作品(第3辑) 《大地颂歌:花园之旅》(2024年5月出版) Lob der Erde. Eine Reise in den Garten. 《时间的香气:驻留的艺术》(2024年5月出版) Duft der Zeit. Ein philosophischer Essay zur Kunst des Verweilens. 《叙事的危机》(2024年5月出版) Die Krise der Narration.
一周特价2.21-3.9 分析哲学与人类生活
分析哲学与人类生活
[美]托马斯·内格尔
促销价:¥24.99|¥72.00
这本书收集了托马斯·内格尔近年来对一些基本话题的哲学思考:伦理学、道德心理学、科学与宗教、死亡、大屠杀和心灵的形而上学。书中讨论的哲学家包括彼得·辛格、阿尔文·普兰廷加、克里斯汀·科斯加德、托尼·朱特、伊丽莎白·安斯科姆、菲利帕·富特、艾里斯·默多克、T. M. 斯坎伦、罗纳德·德沃金、塞缪尔·舍夫勒、丹尼尔·卡尼曼、乔纳森·海特、约书亚·格林和丹尼尔·丹尼特。 内格尔始终捍卫道德真理的现实主义解释,并抵制将伦理学纳心理学和化理论的简化尝试。他还捍卫道德内容的多元概念与功利主义相对立,其中包括义务论的要素,如权利和特殊责任。现实主义的观也反映了他对形而上学和认识论问题的讨论。 这本书以内格尔对在职业生涯中认识的哲学家的敬意结束。本书的文章都是写给普通读者的,吸引所有试图理解当下人类生活、人类价值观以及对我们如何融世界感兴趣的人。
智者的思辨花园——逻辑辨谬与求真趣谈
智者的思辨花园——逻辑辨谬与求真趣谈
郑伟宏
¥6.18
本书是在《智慧之藤》(获中国逻辑学会届优秀通俗著作奖)、《逻辑与智慧新编》(列为国家“知识工程”)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逻辑趣谈著作。作者积30多年从事逻辑教学和研究之功力,广泛征引中外历史上的文史典故和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人物故事,对概念、判断、规律、推理、论证等逻辑常识和逻辑史话,作了深入浅出、清新活泼、趣味盎然的讲解,使读者在轻松阅读中,掌握逻辑学的基本内容。由作者长年积累阐发的大量的逻辑故事,不仅被各种逻辑学专著、教材和通俗读物所转引,而且还时常出现在逻辑习题和考卷之中,其影响之广泛,在同类著作中首屈一指,被学术界誉为迄今为止将逻辑这一深奥枯燥的学问通俗化、趣味化,做得为成功的一部书。
卓尔不群的世界思想(下)
卓尔不群的世界思想(下)
林之满,萧枫
¥2.80
历史对于整个人类,就像记忆对于我们每个人一样,它说明我们现在做的是什么,为什么我们这样做,以及我们过去是怎样做的。因此谁要想了解世界,就必须知道它的历史。
49元5本 禅学指归
禅学指归
胡适
¥10.99
本书收录了胡适论述中国佛教及禅宗的文章。胡适本人不信任何宗教。然而,说到对佛教和禅宗的研究,作为研究中国思想史的大学者,胡适先生的通彻见解,是无人能出其右的。他的开创之功,至今仍然影响着世界研究佛教禅宗的学者们。全书对于佛教禅宗的传播、流布,以及对于中国历史上各个时代思想、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严谨细致的研究。
处世哲学
处世哲学
古董
¥1.50
本书从孔子言行录《论语》中选取了如何立身处事,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等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