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研究(科学史译丛)
¥31.60
本书是关于17世纪科学革命和牛顿的经典研究,也是科学思想史学派的领袖人物亚历山大·柯瓦雷生前审订出版的后一部著作。书中的七篇文章从不同方面研究了牛顿的科学思想,深剖析了牛顿在建立概念体系过程中所付出的巨大努力,以及这位科学巨人复杂性情的方方面面。其中篇文章《牛顿综合的意义》更是科学史领域的不朽名篇。
爱因斯坦文集(增补本)(第一卷)
¥29.00
爱因斯坦生长在物理学急剧变革的时期,通过以他为代表的一代物理学家的努力,物理学的发展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由伽利略和牛顿建立的古典物理学理论体系,经历了将近二百年的发展,到十九世纪中叶,由于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发现,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的建立,特别是由于法拉第和麦克斯韦在电磁学上的发现,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些成就,使得当时不少物理学家认为,物理学领域中原则性的理论问题都已经解决了,留给后人的,只能在细节方面作些补充和发展。可是,历史的程恰恰相反,踵而来的却是一系列古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新现象:以太漂移实验、元素的放射性、电子运动、黑体辐射、光电效应,等等。
能量守恒原理的历史和根源
¥6.00
《能量守恒定律的历史和根源》是马赫早的力学史评著作,展现了马赫的天才的、超越时代的思想。它预期了马赫在其他书中的几乎所有思想,对透彻理解马赫的工作是须臾不可或缺的。它既包含一般能量学的要,对自然科学和历史的一些事实的沉思,而且也以尽可能以概括的形式论述了马赫今后要继续探讨的科学哲学课题:科学理论的意义和作用,生理学和感觉心理学对认识论的重要性,思维经济原理,牛顿力学的缺陷,原子论的无结果,对古典的因果关系的批判,物理还原论,力学自然观,物质论(唯物论)以及一切形而上学的臆测形式。普朗克(M. Planck)在做博士论文前就读过这本书,内在论哲学家勒克莱尔(A.Leclair)在1879年的著作中甚至称马赫的书是“革命的”。
不可思议的科技史:《科学美国人》记录的400个精彩瞬间
¥13.95
《不可思议的科技史》带领我们回顾科学发展的三个传奇时代,启一段有趣的探寻之旅。通过节选150、100和50年前《科学美国人》的珍贵文章,见证那时人们的智慧与灵感。*部分 步工业时代(150年前):*次工业革命即将完成之际,新的生产工具、交通工具层出不穷,技术的步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工业化的画卷已经展。第二部分 科技腾飞的年代(100年前):第二次科技革命即将完成,科学与技术的结合使其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直动力,生产方式的电气化促成了一大批重要发明的出现,自然科学发生了突破性展,一扇新时代的大门正在等待着人们启。第三部分 影响空前的科技推动力(50年前):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科学始了飞速发展,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学、医学都有一系列重大发现,人们被带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从封闭世界到无限宇宙
¥24.00
本书是一部经典的科学史名著,作者为科学思想史学派的创始人亚历山大?柯瓦雷。本书认为,人类的思想在16、17世纪经历了一场深刻的革命,这场革命彻底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框架和模式,使古代那个秩序井然、有限封闭的世界(cosmos)*终变成了均一无限的宇宙(universe),也使价值世界同事实世界完全分离来。近代科学和哲学既是这场革命的根源又是它的成果,近代科学史和哲学史必须相互参照来研究。
科学艺术传承创新:科学与艺术融合之路
¥20.40
艺术与科学是相互影响的。艺术力图逼真描摹物象世界的光影特征和空间关系;科学则用语言、定理和公式来说明这个物象世界的内在结构和变化的规则。两者都试图真实地重构世界,只不过手段和媒介不同。将科学知识运用于艺术创作,艺术创作中就会包含丰富的科学思想。艺术与技术的相互融合是艺术与技术发展的重要前提。本书包括综述科学与艺术的关系、新媒体(科学与艺术的融合体)推文化传播、数字科普是科学与艺术融合的新型科技传播模式、数字博物馆体现了科学与艺术的融合、科学与艺术融合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以及利用数字技术实现科学与艺术的融合等专题。
科技预见未来
¥23.99
本书是一本高度浓缩的介绍当前科技热的科普读物,内容涵盖了虚拟现实技术、自动驾驶技术、机器人技术、量子技术、区块技术、基因编辑技术、网络技术、碳捕捉技术、神经形态技术、3D印、无人机技术、新能源互联网等高新技术。既简明扼要介绍了相关技术的内涵,又分析了这些技术对未来经济、产业和社会的影响。以期为读者如何分析行业发展状况,如何判断哪些行业是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起到抛砖引玉的启迪。
科学在现代文明中的地位
¥18.00
托尔斯坦·凡勃伦在《科学在现代文明中的地位》中历史地考察了科学或者知识的进化。他把人类历史划分为未开化时代、野蛮时代、手工业时代和机器过程时代(亦即他那个时代的资本主义),在不同时代,人类的不同本能顺应流行的思想习惯(也就是凡勃伦所定义的制度)而主导着知识的进化。凡勃伦把人类本能划分为建设性本能和破坏性本能,并进行了说明。
最后的沉思
¥4.00
彭加勒的《后的沉思》这部遗著收录了彭加勒在后的科学生涯中就数学和科学以及它们的哲学所发表的九篇文章和讲演,其中包含着他的一些值得注意的见解。 《规律的演变》一文就自然规律问题进行了哲学思考;《空间和时间》讨论了相对性问题;《空间为什么有三维?》对这个问题作了新颖的解释;《无限的逻辑》讨论了罗素的类型理论;《数学和逻辑>分析了实用主义和康托尔主义对数学在逻辑中的作用的见解,提出了作者自己的看法;《量子论》是作者临终前不久写的一篇评述性文章,论述了量子论及其应用,阐述了作者独到的观点;<物质和以太之间的关系》讨论了世纪之交物理学家普遍关心的问题;后两篇《伦理和科学》及《道德联盟》论述了伦理和科学的关系,说明了科学在道德教育中的重大作用。这些文章和讲演文笔流畅、言简意赅、发人深省,值得对科学与哲学有兴趣的读者一读,对从事科学史、科学思想史、科学哲学研究的同志,尤其有参考价值。
自然哲学概论
¥9.20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自然哲学概论》打算在获取关于外在世界和内心生活的综合性概念中作为个帮手和向导。它并不打算发展或坚持一种“哲学体系”。由于作为一位教师的长期经验,作者认识到,那些宁愿走自己道路的人是好的学生。然而,它正打算坚持某种方法,即科学的(或者,如果你乐意的话,自然科学的)方法,这种方法从经验中并针对经验选取它的问题,并且努力解决它的问题。
科技论文的规范表达——写作与编辑(第2版)
¥18.00
本书以*的国家标准为依据,融汇了编著者的写作与编辑经验,全面、具体而简明地阐述了科技论文规范表达的内容和要求,主要包括科技论文的撰写格式,量、单位、数字、外文字母的正确使用,数学式和化学式的规范编排,插图和表格的规范设计,科技语言的规范运用,以及作者与编者关系的正确处理等。本书内容丰富,材料翔实,说理清楚,编排规范,正反实例兼备,写作与编辑经验并存,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实用性。本书适于科技论文作者和科技论著及科技教材编著者阅读,也可供科技书刊编辑人员使用。
从量子到宇宙——颠覆人类认知的科学之旅
¥7.99
本书以各种不可思议的量子现象为主线,以物理学家们所做的各种令人惊奇的实验为脉络,循序渐进地介绍了人类探索量子世界的整个过程。作为一本科普读物,本书涵盖了波粒二象性、叠加态、概率幅、纠缠态、隧道效应、电子云、超流体、量子真空涨落、费曼图、超弦理论等量子力学中引人入胜的大部分内容,也介绍了扫描隧道显微镜、量子计算机、量子隐形传态等量子工程技术,同时还把相关的历史趣事穿插其中。另外,书中还介绍了一些与量子物理相关的粒子物理、相对论、宇宙学等内容,其中就包括了目前更前沿的领域,如反物质、希格斯粒子、暗物质、平行宇宙,以及引力波等。
2016年世界发展报告数字红利
¥74.09
数字技术迅速普及,但数字红利却并未同步实现。数字红利指快速增长、更多就业和 更好服务带来的广泛效益。是什么在阻碍着各国实现数字技术可以带来的富 有转型意义的深远影响?本书分析了两个主要原因。首先,全球近60%的人口还不能上网,基本无法在实质意义上参与 数字经济。其次,也是更重要的一点,数字技术的收益可能会被日益增多的风险抵消。 《2016年世界发展报告》显示,虽然数字革命如火如荼,但“非数字配套机制”未能 同步发展,包括促进准入和竞争的法规、帮助劳动者参与利用新经济的技能、以及对公民 负责的体制。没有非数字配套机制,数字投资的发展影响不会令人满意。 那各国应该怎么做?各国应该制定比目前的信息通信技术(ICT)战略更为广泛的数 字发展战略;应该营造让技术发挥*效益的政策与体制环境。简而言之,各国需要建立 健全的非数字基础,数字红利才能惠及世界所有人民。
科技之光
¥30.88
《科技之光》是“国民教育通识读本”系列之一,介绍了人类史上对科技文明与进步起到举重若轻作用的天才大师的经典巨作,以及*科研技术创新,解读了这些发明的历程及对人类的贡献,无论对中学生或大学生,都能开拓其视野,有利于养成国际性、批判性、创新性的思维。一本书让你探索文明,打开世界,预见未来。 通识教育起于哈佛,后风靡世界。本书秉承哈佛大学的教育理念,选取了包括爱因斯坦、牛顿、霍金、图灵及众多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多篇著作,更有相关领域专家的精彩解读,让读者能够以开拓性的思维重新认识人类科技发明! 大师巨作:从爱因斯坦“相对论”、牛顿“运动定律”,到霍金“宇宙起源”…… 专家新解:从中国“四大发明”“薛定谔之猫”,到“虚拟现实(VR)”…… 23篇精彩文章,博古通今、贯穿东西!你也可以像天才大师及*大学学生一样,成为一个真正懂思考、会思考的人,充分发挥你的创新精神!
科研五色石--彭思龙博文精粹
¥23.99
本书是作者在科学网上开设的博客——晴朗的天空——中博文的精选,博客中的文章大多是作者就科研和教学工作的所读、所思、所想。博文贴近研究人员的生活,而且思考问题深刻、到位,开博六年多来,近300篇博文中的许多博文还刊登在光明日报、中国科学报、科技导报、科学画报、民主与科学、高科技产业化、计算机学会通讯等报纸和刊物,在小木虫等各种学术有关网站以及微信平台上得到了大量转载。读者涵盖在读大学生、研究生和高校科研院所的教学研究人员,也有社会人士给予了大量关注。目前博客访问次数达289余万,平均每篇文章浏览量近万。本书为从中精选出的110多篇博文,以及网友对这些博文的精彩评论。
世界上最神奇的88个经典科学游戏
¥6.75
游戏和科学的关系宛如树木和果实的关系,许多伟大的科学发现都是从游戏中诞生的。元素周期表的创立者门捷列夫,就是用一副扑克牌发现了自然界各种物质间的关系;荷兰眼镜商李波尔赛看孩子游戏,突发奇想将两片透镜装在一个筒子里,成功试制出了世界上台望远镜。游戏激发了创新思维、激发了创造力。走近神奇的经典游戏,让我们越玩越聪明。李荔编著的《世界上神奇的88个经典科学游戏》是一部人人都爱学、人人都能动手做的书;一部让所有人着迷的科学实验书;一部加强互动,增进友谊的书;一部帮助你了解科学的、好玩的游戏书
科学与现代性:整体科学理论
¥13.20
现代科学已成为塑造当代生活及决定人类将来的几大根本动力之一。理性主义者认为科学是一种既定的理性作为,人类的主体是从中获取的;相对主义者则认为科学是一种有条件的社会结构,是由人类主体创造的,但他们并不能超越其所处的环境。这两个学派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双方都获得了大量有价值的见解,但总体态度是相互对立的,都无法公平地对待真实的科学。因此,《科学与现代性:整体科学理论》旨在寻找一种方法来弥补缺陷,维持科学的平衡与完整。
科学技术哲学新论
¥17.70
20世纪以来的哲学研究已经渐渐摆脱了纯粹形而上学和思辨传统的束缚,哲学的主题和研究模式开始介入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的具体问题,“技术转向”就是哲学领域的一个精彩的“转向”。对技术问题的关注反映了哲学家们的创新企图。同时也彰显了社会现实的需要。事实上,技术哲学的出现不仅完成了与科学哲学的分离,它也为技术问题的研究找到了人文主义路径。近30年以来,以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国为代表的技术哲学研究日益兴盛,中国技术哲学研究也渐入佳境.技术哲学已显国际化态势,本书就是应势而上之作,共12章,内容包括:物质与实在;科学认识何以可能;因果关系、归纳与演绎;相互作用:自然界的复杂性;科学的边界;怀疑论、科学与形而上学等。 本书可以作为科学技术哲学专业以及不同学科的研究生、大学生的参考书。也可以作为政府、企业、公共事业单位及各界人士的学养拓展性读物。
科学的价值
¥7.60
该书简明扼要的阐述了科学的定理,并旁征博引的解析了科学为何物,科学在人类社会中的价值,及对当时物理学危机的看法。彭加勒在该书中提出了相对论的雏形及四维空间等超前的科学猜想,对今天的科学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德国的科学
¥14.17
《德国的科学》是迪昂重要的代表作,其篇幅不大却涵盖科学哲学、历史哲学、科学编史学、科学思想史诸多方面的内容,集中体现了迪昂关于科学的精神气质、科学价值、科学文化和科学史理论的深入思考。从标题上看,他仿佛是针对德国而言的,实际上论述的是整个科学或世界科学,而不是狭隘的地方科学。该书的章节是:德国科学(推理科学、实验科学、历史科学、秩序和明晰性:结论),对德国科学的一些反思,德国科学和德国人的美德。
西方科学史(第2版)
¥23.70
安东尼·M.阿里奥托编著的《西方科学史(第2版)》是国外较流行的一部西方科学史入门著作。 该书分为四大部分:部分是西方的古代科学:主要章节有:人、诸神和宇宙;点亮理性之光:古希腊;万物的元素:数与理念;位科学家:亚里士多德;缪斯的殿堂:亚里士多德之后的科学;从希腊文化到拉丁文化:罗马时代的科学;第二部分是中世纪西方科学,内容包括:雅典与耶路撒冷:异教科学与基督教;宇宙花园:伊斯兰科学与十二世纪文艺复兴;哲学家的错误;门与钥匙:经验主义、数学和实验;中世纪的怀疑论者;第三部分是科学革命,内容包括:文艺复兴:“人们能够做他想做的;地球在旋转!从巫术到机械论;大自然的语言:伽利略;“如此令人惊赞的一致”;怀疑派化学家;乐观主义抑或园圃耕作;第四部分讨论生命本身:包括了黑暗的时间深渊;杂乱无章的法则;十九世纪的进步;十九世纪经典物理学的进步;第五部分讨论了第二次科学革命及以后,内容包括:奇妙的新世界;h的故事;宇宙学;生命的秘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