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没完没了的考古
¥5.00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学习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学素质培养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推广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水平,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
考古:解密考古的悬疑
¥5.00
科学探索是认识世界的天梯,具有巨大的前进力量。随着科学的萌芽,迎来了人类文明的曙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随着知识的积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的能力越来越强,科学越来越广泛而深入地渗透到人们的工作、生产、生活和思维等方面,科学技术成为人类文明程度的主要标志,科学的光芒照耀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考古:考古领域新发现
¥5.00
科学探索是认识世界的天梯,具有巨大的前进力量。随着科学的萌芽,迎来了人类文明的曙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随着知识的积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的能力越来越强,科学越来越广泛而深入地渗透到人们的工作、生产、生活和思维等方面,科学技术成为人类文明程度的主要标志,科学的光芒照耀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近四十年出土简帛文献思想研究
¥46.80
作者对马王堆简帛文献、定州竹简《文子》、郭店竹简文献、上博楚简文献进行分类研究,完整呈现了近四十年出土简帛文献资料的研究状况,包括已取得的成就、释读编联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等,对很多重要命题有所创获。
古墓疑云
¥2.93
你知道“辛追”是怎么被发现的吗?希特勒为什么要寻找圣枪?爱神维纳斯又是怎么从希腊来到法国的呢?慈禧的陵墓为什么会被盗?埃及的木乃伊身上的诅咒是怎么一回事呢?历史上还有什么更好玩的事情? 想要知道就赶快翻开本书吧,这里有生动有趣的插图,详实细致的介绍,用不一样的笔触将中外考古中发生的趣闻逸事用一分钟的时间为你讲述,带你穿越时空到达遥远的国度,让你零距离地感受古代的文明。
《竹书纪年》与出土文献研究之一:《竹书纪年》考(套装共3册)
¥234.00
晉武帝太康二年,汲郡汲縣(今河南省衛輝市)的一座戰國墓出土大批古書,汲冢《竹書紀年》乃其一。《竹書紀年》是記載五帝夏商周歷史的珍稀文獻,具有巨大的學術價值,為歷代學者所重視。古今中外學者盛贊《竹書紀年》,視為中國古代部編年體通史,夏商周部分的價值遠在《春秋》、《史記》之上,梁啟超譽為“中國史學界瑰寶”。 《竹書紀年》在晉唐時期是完整的十三卷本,宋元時期若存若亡,明代出現二卷本。 明清以來的學者稱十三卷本為“古本”,二卷本為“今本”或“近本”。自明代嘉靖以來,中外學者就《竹書紀年》的真偽與價值展開了長達五百餘年的激烈争辯。《竹書紀年考》是研究《竹書紀年》的出土、整理、考正、版本、流傳、真偽、性質與價值等方面的專著。 本書為《竹書紀年》的資料庫,是研究《竹書紀年》集大成者。作者總結了晉以來《竹書紀年》的研究史,探討了古本《竹書紀年》的結構與價值,揭示了今本《竹書紀年》的來源與偽繆.通過研究發現:古本《竹書紀年》是珍稀文獻,其價值尚未被充分利用;今本《竹書紀年》係偽書,難以被信任與利用。 程平山编著的《竹书纪年与出土文献研究之一--竹书纪年考》對於學者科學認識與利用《竹書紀年》以及深入研究五帝夏商周社會與歷史有着重大的價值。
考古与文化续编
¥39.00
《考古与文化(续编)》由曹兵武所著,本书从各个方面涉及到考古发现的价值、理论方法、历史、考古学关注的热点、中国与世界考古的若干前沿、考古学的大众化等问题,也有一些读书心得和借工作之便对若干著名考古学家的访谈。本书希望在一种较为轻松的阅读中建立对考古知识以及考古学本身的认识和体会。
古城记忆
¥27.50
本书是作者历时3年独身考察中华大地古城遗迹的真实记录,从西域古于阗国的古城开始,沿着中华文化重要历史节点,寻找三晋的北魏都城、春秋战国的楼烦古国;燕蓟的幽州城、已沉入水中传说四千多年鲜为人知的共工城;穿越西藏阿里无人区,寻找苯教的历史、象雄文明古国遗址。这一切,只为灵魂深处的虔诚和一种对信仰的向往。每每看到那些保存完好、少有现代人踏入的千年古城遗址。总有声音从心底发出,仿佛来自远古的呼喊。
先秦秦汉时期岭南社会与文化考索:以考古学位视角
¥19.99
先秦秦汉时期岭南社会与文化考索:以考古学为视角》主要利用考古资料和研究成果,尽*的可能复原先秦秦汉时期岭南地区的历史。在运用考古学的理论和方法的过程中,注意借助与考古学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知识和研究成果及其他史料,实事求是地释读考古资料,科学、合理地借鉴考古学研究成果,进而力求客观地复原历史。鉴于远古和古代关于岭南地区的史料的局限,并不强求研究历史的方方面面,只追求所涉及的某些方面的历史客观性。
艺术考古(下)
¥5.94
艺术史研究应当为希望了解和探寻艺术秘密的人们提供一些答案, 应描述和展现出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不懈的艺术追求轨迹, 但是更重要的还在于把人们引向一个迷人的领域, 展现人类的漫长的历史中的艺术长征历程。
艺术考古(上)
¥5.94
艺术史研究应当为希望了解和探寻艺术秘密的人们提供一些答案, 应描述和展现出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不懈的艺术追求轨迹, 但是更重要的还在于把人们引向一个迷人的领域, 展现人类的漫长的历史中的艺术长征历程。
天津健业红山文化博物馆藏品赏析
¥39.00
“梦回红山”系列丛书是民间收藏家张鹏先生策划出版的,收录了众多红山文物藏家的珍品。 本书展示的都是张鹏先生自己多年的藏品,共计200余件,藏品之精、解读之详,为近年来少见。书中很多观点都是作者多年研究的结果,为红山文化专家称道。 本书的面世,为推进红山文化研究、促进红山文物的保护和收藏将起到很好的作用。
龙缘阁藏品集
¥74.00
《酒店中的酒店》主要精选了28个国内外*设计师设计的著名酒店项目,分为地域、跨界、主题、时尚四大类别,以大量的建筑外观图、室内实景图以及对应的技术图,全面细致地展示了酒店的各个展示面及独特的细节设计。内容丰富,涵盖范围广阔。
盗墓秘闻
¥6.16
暮霭低垂,一群盗墓贼凿通了历史与现代。神秘的地宫、传说的宝藏、绝命的咒语、不朽的古尸……多少风流人物生前的苦心经营,因他们的盗窃之举毁于一旦;无数被岁月掩埋的不解之谜,也因他们的闯入得到答案。 同时,他们也是无数离奇事件的书写者。各路盗墓贼如何见招拆招,穿越机关重重的地下迷宫?邙山因何吸引无数人在这片山岭上掘地三尺?一代枭雄曹操是否真是通过盗墓支持巨额军费开支?探寻谜中谜,破解案中案,这是一部诡异卓绝的盗墓大观。 《盗墓秘闻》的作者是王宇。
世界10大考古之谜
¥5.00
纵古今,横万里。寻梦于文明之巅,叹瑰宝之风华,感秘史之迷离,惊发掘之旷古,思谜案之悬疑。放眼中外,幽深的清宫中隐逸的过往系人心弦,古国、宝藏消匿的影踪引人追寻,一座座古墓掩埋了无数红尘秘事,每一件国宝书写一段传奇。 桩桩悬案留给后世诸多未解之谜,一次次考古发现不断揭开惊世谜局。探索发现系列,宛如一个色彩斑斓、光怪陆离的万花筒。真实再现大千世界的神奇瞬间,精彩诠释人类文明的隐秘片段。神秘的、奇幻的、悬疑的……令人目眩神迷,欲罢不能。
惊世国宝大发现
¥5.00
《惊世国宝大发现》,全书分为五章,包括国宝惊世再现,千秋不朽匠人心,辗转红尘漂泊路,往昔梦华知多少,海内孤品、绝世遗珍,从不同角度,全面展现中华五千年*传世国宝的前世今生。这里有大家熟知的秦始皇陵兵马俑、长信宫灯、金缕玉衣和昭陵六骏,也有我们多数平民百姓比较陌生的杜虎符、陆子冈青玉卮、韩希孟刺绣和渎山大玉海……一器一物一书一卷,都有一段令人唏嘘的故事,暗藏一桩桩悬案,一个个谜团。
古墓魅影
¥3.48
黑暗而潮湿的墓穴里,一具人形金质棺木渐露真容,激动的心情让“盗墓者们”忘掉了来自死神的警告,直到他们一个个都莫名死去。 它是“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戴着“世上天堂与乐园”的光环,成就了一段铭记千古的浪漫爱情,谁能想到它不过只是一位皇后的陵寝。 整齐的仪仗,沉默的千军,恢宏的建筑,神秘的地宫,穿越千年后仍然坚守着自己的秘密,冷眼看着络绎不绝的参观者。这是没有被盗墓贼光顾过的唐代帝陵,绝立于梁山之巅,只留一块无字碑默默地数着光阴,笑看尘世……
中国玉器
¥25.06
《中国玉器》作者方泽经过对国内玉器市场的调 查,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长期的中国玉 器课程教学 实践,力求用通俗易懂的文辞编著本书,旨在系统地 阐述中国玉器的玉文化、玉石、玉雕、玉器分类、玉 器 品种、玉器造型、玉器纹饰、吉祥图案、历代玉器特 征、玉器鉴定、评价、欣赏及玉器市场现状等内容, 力求 既传播科学的中国玉器知识,也弘扬优秀的中国传统 文化,寓知识性、科学性、欣赏性于一体。随着人们 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爱玉、赏玉、玩玉、藏玉的 风气得以恢复发展,更多的爱好者进入这一行列,这 无 疑有益于人们的陶冶性情,提高文化修养。《中国玉 器》既可以作为国内珠宝专业学生的参考教材,也可 以作为 社会各界玉器爱好者的参考书目。
两个威廉与长城的故事
¥7.90
“小威廉”的重访之旅东起渤海、中跨黄河、西至戈壁滩,他利用两年时间,奔走35000公里,试图揭示长城的沧桑巨变和未来命运,84组新老照片对比鲜明,让读者目睹长城的百年沧桑;重摄地点的历史回顾,言简意赅却发人深省,两个威廉与长城的传奇故事,揭示了长城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良渚玉韵
¥26.16
五千年前,钱塘江北岸、太湖之滨,良渚先民跨过一道时代的分水岭:他们走出了蛮荒,迈进了文明,创造出彪炳千秋的良渚文化,令世界瞩目!良渚文化玉器为良渚先民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之精髓,达到了中国史前玉文化的峰。
清华藏珍
¥69.99
本书从清华大学图书馆和美术图书馆的收藏中,选取了100件文物珍品,分成文献、青铜器、书画、陶瓷、家具、织绣六个系列,配以插图和简要的说明文字,于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之际出版,作为清华大学百年文物收藏一个部分的记录,读者从中可以了解清华大学所藏文物的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