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申报》所见晚清书院课题课案汇录(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 第五辑)(全2册)
¥28.00
《<申报>所见晚清书院课题课案汇录》所辑课题、课案,均来源于《申报》(上海版),所采各条并注明出处,辑录了以上海求志书院、宁波辨志文会(精舍)、上海格致书院为主,末附以其他书院之散见的内容。全书大抵以年代早晚为序,其中或有两相合,以课案附于所属课题之下,或有不分类。


江瀚日记(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四辑)
¥31.00
江瀚,字叔海,著述有《慎所立斋诗集》十卷等。八册手稿《江叔海日记》传世,四册藏于北师大图书馆,另四册藏江氏后人处。此次整理以2016年国家图书馆影印本为底本,附录《江叔海先生遗像等四种》三种。江瀚博学能文,日记涉人涉事丰富,是交游世界的复现,是其新学发展的记录。此次整理出版旨在便于阅读便于学术研究。

牧斋有学集诗注(试读本)
免费
钱谦益是明末清初重要的文学家,其诗文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钱氏才大气雄,学殖深厚,而身丁国变,经历极多,故而其诗文注释典故,索解本事,至为困难。同时,钱氏著作在清代遭到禁毁,流传艰难,版本情况十分复杂。自清末文网渐弛,累代整理,至今百有馀年,钱氏著作陆续得到重刊,而笺校考注等工作展均较缓慢。今有苏州图书馆卿朝晖先生,致力钱氏文献有年,以上海图书馆藏清钞本《有学集》为底本,参校版本三十馀种,整理注释六千馀条,并辑佚诗若干,期为广大读者提供《有学集》诗注的可读可查可引可用的“定本”。

帛书老子校注(简体字本)(试读本)
免费
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老子》甲、乙本,较多地保存了《老子》的原貌。本书以王弼《老子注》本为主校本,以敦煌写本、道观碑本、历代刊本共计33种版本为参校本,根据帛书《德经》在前、《道经》在后的篇次,参考今本章次,依次按照帛书甲、帛书乙、王本的顺序分句分段抄录,详细对比和校勘,并对异文行辩证,对经义行解释,实现了勘正《老子》今本讹误,澄清其中是非,恢复经文真旨的目的,是一部研究帛书《老子》的扛鼎之作。

吕碧城词笺注(增订本)精
¥90.60
吕碧城,原名贤锡,字圣因,一字兰清,法号宝莲。曾任天津《大公报》编辑、天津女子师范学校校长。1918年赴美留学,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回国后在上海参加南社。与秋瑾为挚友,力倡女权运动,反对封建专制。中年以后旅居欧美,精研佛学。著有《晓珠词》《欧美漫游录》《名学浅说》《文史纲要》等。其词清丽明快,多有描写异域风情及当时新事物之作,既有古典文学的底蕴,又颇具现代气息。 李保民先生长期致力于吕碧城研究,以收词较为完备的《晓珠词》为底本,复校以英敛之《吕氏三姊妹集》等多种版本,参考了近代诗文别集及各类报刊杂志数百种,详加笺注,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


国学概论选粹·国故学大纲
¥49.50
《国学概论选粹》共收录六种文献,包括洪北平《国学研究法》、陶庸生《国学概要》、曹聚仁《国故学大纲》、甘鹏云《经学源流考》、马瀛《国学概论》、王易《国学概论》。 本书选择精良的版本,重新高清扫描影印,每本文献之后附录相关材料,作为补充,前撰对作者生平、内容、优劣等行简要说明。这次整理不止是对民国文献的保护,也是立足于存真传古的基础上,在众多的“国学概论”传本中选择菁华,以饗读者。这些珍贵的文献对于研究中国学术思想史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也是学习国学的重要门径之一。


汪荣宝日记(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1辑)
¥24.00
汪荣宝(1878-1933)字衮父,号太玄,江苏吴县人。近代著名学者、外交家。 《汪荣宝日记》起自宣统元年正月初一,止于宣统三年十二月三十日,三年中无一日间断,反映了清王朝*后三年中的社会风貌和重要历史事件。其间汪氏供职民政部,同时在修订法律馆、资政院等多处重要机构兼职,是清末立宪运动的核心成员,其所交往如善耆、那桐、徐世昌、章宗祥、曹汝霖、陆宗舆、杨度等,皆一时名流,日记所述完整保留了这一时期的真实记录,弥足珍贵。其中协纂宪法的记述,是研究清末立宪的*手资料,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汪荣宝日记》曾由台湾文海出版社和天津古籍出版社影印过,但复制图像模糊、行草笔迹难以辨认,影响使用。今由整理者全文整理标,并制作人名索引,颇便使用。


赵元成日记(外一种)(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2辑)
¥25.00
《赵元成日记》收录了民国官员赵元成1911、1912、1918年宦游于太原、上海、常州、北京四地时所撰写的日记三卷,末附作者所撰《迟云茤诗草》二卷。本书所收日记因为撰写时间和作者活动地域的特殊性而较高的史学价值,日记以平民的视角展现了民国初年山西起义、清帝逊位、南北议和、宁赣兵变、议会党争、俄国侵新疆、总统选举等事件的发生与展,提供了解读辛亥时期历史的新维度。同时日记中大量保存了作者的读书札记、诗文创作和评论,对于了解当时的文学现状亦不无补益。本次整理,日记部分采用复旦大学图书馆所藏稿本为底本,《迟云茤诗草》以常州图书馆藏《赵敬谋先生诗文手稿》为底本。

赵尊岳集(全四册)(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三辑)
¥132.00
赵尊岳(1898-1965),字叔雍,斋名高梧轩、珍重阁,是近现代史上一位重要人物,他在词学、新闻学等方面有重大建树。《赵尊岳集(共4册)》为《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之一,收罗了他的词学、戏曲小说、传记、序跋、剧评、游记、政论、书信札记等方面内容,材料丰富,为赵氏*述之集大成。


潘道根日记(上、下册)(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三辑)
¥51.00
潘道根是清代昆山地区文人和医生,其人平生致力于地方文献、掌故的考证,以教书行医为生,布衣以终。*有《隐求草堂诗文集》《临症度针》等,有关昆山地方文献的专*《昆山名家诗人小传》《昆山先贤冢墓考》等。其传世日记《潘晚香日记》学术价值很大。《潘道根日记(上下)》即为对其日记的整理。


扶桑十旬记:外三种(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1辑)
¥19.00
本书为《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辑)之一种。收录了1903—1907四位出使日本的清朝官员的见闻笔记:杨芾《扶桑十旬记》、王景禧《日游笔记》、许柄榛《甲辰考察日本商务日记》、张维兰《乙巳东游日记》四种。


翁斌孙日记(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2辑)
¥22.00
本书系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二辑之一种。翁斌孙(1860—1922),字人豪,号韬夫,是常熟翁氏家族中一位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本书整理以翁氏7册日记为主体,并附翁氏后人所编翁斌孙年谱、翁斌孙日记等。


沈信卿先生文集(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2辑)
¥45.00
《沈信卿先生文集》为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 第二辑之一种,为沈恩孚文集的整理。沈恩孚,江苏 吴县人,字信卿,光绪举人,曾参与公车上书和戊戌 变法,后从事教育工作,是中国近现代*名教育家, 其文集记录了晚清至民国的友人交游,社会舆情以及 作者的文学创作,具有很高文献价值。


清民两代金石书画史(上下册)(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1辑)
¥54.00
《清民两代金石书画史(上下)》为1948年手稿本,囊括了清朝与民国两个时期,涵盖金石书画多个领域,全面记载了八千九百多位艺术家的生平经历、艺术造诣、师承渊源等方面的事迹,保存了珍贵的艺术领域的掌故史料,具有重要的文献和史料价值。 《清民两代金石书画史(上下)》由龚方纬编著,宗瑞冰整理。


贺葆真日记(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1辑)
¥46.00
《贺葆真日记》,卷内又题为《收愚斋日记》,时间跨度从作者十七岁到五十四岁,从清末持续到民国时期共三十多年时间(光绪十六年正月至民国十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几乎涵括了著者的一生。贺葆真记日记详于记事,其文字可作为个人实录来读,同时有人主动提供素材,因而《贺葆真日记》内容十分丰富,包含乡村社会经济、士绅家庭、传统文人群体、书院教育的转变、士绅投身实业的尝试、各种党派活动的展、股票的卖、直隶和山东土匪的横行、政坛变换以及五四运动的旁观实录,还有北方社会风俗的描绘等等,可以著述待之。


孟宪彝日记(上、下册)(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三辑)
¥52.00
孟宪彝(1866-1924),字秉初,清末举人,历任东北路分巡兵备道、吉长道尹、吉林巡按使、吉林省长等职。其日记记载了宣统二年(1910)至民国十二年(1923)间,其任职、罢职、办理河工赈济、经营煤矿铁路等实业情形,以及十数年间中国社会、家庭、人民精神面貌所经历的种种变化。可以说,《孟宪彝日记(上下)》较全面地反映了清末民初十余年间中国政治、军事、外交、经济、医学、社会各方面的镜像。

孟浩然诗集校注(精)--中华国学文库(试读本)
免费
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诗风平淡自然,为盛唐山水田园诗风气之先,深受李白、杜甫、王维景仰,与王维并称“王孟”。 李景白先生《孟浩然诗集校注》,校勘仔细,征引富赡,对难词、典故、史实、人名地名等作翔实注释,详明本源,标注出处,兼疏通诗句义蕴,通俗易懂,同时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是多种孟浩然集注本中成就较高、具有特色的一部。 《校注》以明刻四卷本为底本,参校宋蜀刻本、明活字本等十余种版本,详列异文,并力求通过分析文字及诗意,行是非优劣判断,以求古本之真。并辑录古人相关评语,附在每首诗之后。卷末附录历代评论、传记资料和唐本孟浩然集的原序。

五杂组(试读本)
免费
《五杂组》是明代文人谢肇淛的一本学术笔记。“五”,指全书共有天、地、人、物、事五个部分;“杂组”,原意是彩色的织品,借指书中内容繁杂丰富。全书共16卷,其中天部2卷,记载了古今岁时、节气、天象、风俗等;地部2卷,记载了历代地理沿革、往来交通等;人部4卷,记载了各式各样的名人和奇人,既包括真实的历史人物,也包括文学作品中的虚构角色;物部4卷,记载了奇花异草、飞禽走兽、琴棋书画、笔墨纸砚等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又饶富趣味的物事;事部4卷,记载历代趣闻轶事、世俗市貌等。《五杂组》内容广博,对研究历代尤其是明代的社会风俗、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思想观念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价值。

一生的国学经典(全五册)
¥99.99
"一生***的国学经典(全五册),包含《孙子兵法》《山海经》《人间词话》《传习录》《曾国藩家书》, 【足本定本精心译注】 本套图书为精装珍藏版,参照国内的原版古籍书,能做足本的绝不删除,尽量做到全面,准确,是一套不可多得的既能阅读又适合收藏的版本。 【无障碍阅读通俗易懂】 原版古籍书生涩难懂,对原文做了准确的翻译,并对每一个难读的字词和难懂的语句做了通俗的译注和点评。 【以史为鉴古为今用】 本书的特点是不但对原书做了译注,还以史为鉴,延伸阅读,古今结合,把很多观点引用到现代的生活工作中,让读者豁然开朗,茅塞顿开。"

三家诗遗说考(试读本)
免费
《三家诗遗说考》是陈寿祺、陈乔枞父子两代经学的大成之作,其征引三家《诗》佚文遗说合五千馀条,完全超越之前所有的三家《诗》辑佚著作。陈氏父子在汉儒师法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考证,建构出一个庞大的三家《诗》学师法网络。“三家诗”的相关文献整理,公推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为先,但王书颇有不足。若将陈、王二书加以比较,会发现王书原创性较差,且囿于注疏体例,疏不破注,学术立场不够公允;而陈书在材料辑佚与师法判定上都更有优势,对佚文材料的考订也更加详密;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明确判定为三家《诗》的材料在数量上也远不及《三家诗遗说考》。本书是《三家诗遗说考》的首次整理,以清道光年间小琅嬛馆刻《左海续集》本为底本,以清光绪十四年(1888)南菁书院刻《皇清经解续编》本为参校本。整理者马昕、米臻学殖深厚,研治三家《诗》有年,故能断精准、校勘详密,最后又编制引文索引,一步提升了本书的学术含量。本书的出版是一项基础文献建设,对相关领域研究均有推作用,意义重大。

唐诗品汇(全四册)精(试读本)
免费
本书是明代高棅编《唐诗品汇》的整理本,葛景春、胡永杰校。《唐诗品汇》为唐代诗歌选集,全书共一百卷。其中正集九十卷,拾遗十卷,选唐代诗人六百八十一人,诗作六千七百首。选诗按诗体排列,先古后律;每诗体之前,均有叙目,为该诗体总论,主要说明该诗体的来源,及在唐代各期的流变情况。书前有总叙、历代名公叙论、凡例、诗人爵里详节等。此书明确将唐诗分为初、盛、中、晚四期,特重盛唐,每种诗体内又分为九格,以初唐为正始,盛唐为正宗、大家、名家、羽翼,中唐为武,晚唐为正变、余响,方外异人为旁流。其崇尚盛唐、区分流变的意见,为世人指示了学习唐诗的正确途径,选诗和论析又很具识见,因而获得广泛的响应,对明代尊唐诗风影响深远,至今仍是学习与研究唐诗不可或缺的参考书。本次整理据明汪宗尼校订本标排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