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弗兰克尔自传:活出生命的意义
¥18.72
本书是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的*独立自传。作者按其生平和经历分类追忆,首先谈到自己的家世背景,着讲述他的童年趣事、性格特、兴趣爱好以及青少年时代的学习经历,期间,他不忘细谈自己的学术渊源,之后还分享了自己和家人辗转数个集中营的种种内心体验,在他那温暖、不断闪烁着智慧与伟大胸襟的吉光片羽里,我们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有一个堪为灵魂导师的长者对着我们的心灵发出的呼唤。弗兰克尔一生都在为人的存在寻找意义,也希望每个人都能找到生命更好的意义,他是人类灵魂的守夜人。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小小的回忆录特地保留了弗兰克尔发散式联想的写作风格,不论是谈治学还是谈作为医生的经历,他的聪颖机敏、幽默风趣、善良博爱、严谨细致、笃信好学等特质都跃然纸上,从而让我们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这位20世纪精神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的个人魅力。 “思想巨匠”史蒂芬·柯维博士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引用了本书中作者的一些经历,用以说明积极主动这一习惯对一个人的深远影响,令人无比震撼。


精神的奥德赛:罗洛·梅传
¥60.00
在罗洛·梅生命的最后八年里,作者罗伯特·H. 阿布扎格与他相知相伴。他们在周末一起度过许多时光,在散步、用餐时聊天,也在更正式的访谈环境中交谈。梅曾在与阿布扎格的相处中谈起自己早年的人生理想、著作的起源,以及他如何看到欧美泛滥的技术和工业化所带来的文化危机;并敦促阿布扎格在传记中全面地呈现他的生活,不仅限于他的思想、成就,也陈述那些岁月里他的缺、困扰和脆弱。 基于这些谈话、通信,以及梅遗留的大量信件、日记、作品和收藏品,阿布扎格耗时数十年,将所获得的素材编织成一个引人胜的故事,展现罗洛·梅非凡的一生。这本书将为我们揭示梅的内心世界和公共生活,以及它们与那些侵蚀传统的现代性力量的交汇,并展示自我、治愈和精神生活被赋予的全新定义。


民国四大家族大揭秘
¥25.99
四大家旅所拥有的权势和财富到底达到了什么地步? 蒋介石是如何打动孙中山的? 宋氏三姐妹的真实关系如何? “财神”孔祥熙敛财都有哪些疯狂手段? 国民党大佬陈家兄弟与蒋介石的纠葛是什么? 四大家族的斗争都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内幕? 创建“蒋家王朝”的蒋氏家族,走出三位风云女性的宋氏家族。掌控民国经济命脉的孔氏家族,大革命浪潮中崛起的陈氏家族。岁月的激荡动乱、时代的诡谲风云、政治的明争暗斗、钱权的幕后交易*终构成了一个极为特殊的时代,家族正是这个特殊时代的缔造者。而我们,只需要走进这本书,就可以*去咀嚼、去品味这段已经离我们渐行渐远的历史。


明朝大仙刘伯温
¥48.00
本书以刘伯温一生为基本线索,重点讲述了正史记载下真实的刘伯温,将其“大仙”与“谋士”的真面目公之于众,并重笔刻画他与朱元璋之间的心理斗争故事,重现这位历史上稀有的“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人物光辉形象。


曾国藩家书(全三册) 中华书局出品
¥66.30
曾氏在传统文人立德、立功、立言三方面均有突出成就,被誉为“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国藩生前编纂的《经史百家杂钞》影响巨大,而在他逝世后流行的“家书”更因其贴近当时人日常生活和精神需求而大受欢迎。《曾国藩家书》收录了曾国藩道光二十年(1840)至同治十年(1871)前后写给祖父母、父母、叔父母、诸弟、妻子及子侄辈的家信,并适当补充了部分他写给朋友同僚的信,以展现曾氏人生全貌。其内容上至经邦纬国、济世救民之道的阐发,中及德修业、读书求学方法的指导,下至人际琐事处理和家庭经济生计的经验建议,可谓事无巨细,纤悉无遗,生动地反映了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及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蕴含了其处世应变的哲学体悟和思想精髓。


荣格自传:梦、记忆和思考(得到APP精彩解读)
¥4.82
《荣格自传》是分析心理大师荣格于83岁高龄之时回顾自己一生的作品,包含了荣格从青少年时代的经历到成年后的所见所闻;从作为医生所治疗过的症状到作为思考者所经历的梦境和幻觉;从与弗洛伊德相识相知到分道扬镳;从现世中的种种人事到对死后生活的见解等。 《荣格自传》虽为自传,实际却是荣格毕生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在书中,荣格打开自己的心灵,以平实的语言跟人们一起探讨他丰富的人生和浩瀚的精神世界。


一套书读懂中国人文社会(套装共8册,了解中国人文社会的入门书,精心修订中国历史、地理、哲学、美学等多个领域代表作,各学派创始人、开拓者倾情相授,大师视角让你理解更全面、透彻,权威版本)
¥14.99
《乡土中国》《生育制度》与《乡土重建》写成于上世纪四十年代,是费孝通先生观察并研究中国社会本质的系列性经典著作,也是“社会学中国学派”的系列性代表作。在这一系列著作中,费孝通先生持续观察并研究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社会结构和传统文化,对其主要特征、构成要素和运行机制等条分缕析,完整呈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内外特质,并为其持续发展探寻理论和现实途径。全书融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和文化学等诸多学科于一体,对中国社会作了全面而深刻的剖析,对于今天我们读懂中国、发展中国并探寻未来的道路仍具有深远而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

加缪
¥31.50
如果我们能改变自己,世界的趋势也会因此改变。 If we could change ourselves, the tendencies in the world would also change. 撷取智慧的星辰,照亮思想的彼岸 — 甘地一生都在追求实现人类存在的新颖而强大的愿景。他深感各种形式的暴力都是错误的,渴望通过彻底的非暴力生活,与自我、他人以及自然环境和谐共处。尽管面临重重障碍,他仍坚定不移地探求这一愿景的可能性,并诚挚地努力付诸实践,为我们展现了一种崇高而富有深刻见解的人生哲学。


人心有对立的本能和欲望:精神分析与弗洛伊德的释梦人生
¥45.00
我们在一个被弗洛伊德理论影响的世界中生活。如今,人们对心理健康的焦虑日益蔓延,个体越来越追寻意义感和真实自我,人们呼吁反思种族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历史、持续探索精神生活的本质。而弗洛伊德主义与后弗洛伊德主义的观不仅在心理治疗中反复出现,还在与其他学科的发展融合中共同影响着21世纪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观念。 因此,我们有理由回顾弗洛伊德的一生,讲述他和精神分析起源的故事。 作者马特·菲奇教授在本书中结合了学术界对弗洛伊德生平经历、作品产出,以及历史背景的最新研究,证明弗洛伊德在探索人类精神生活,解决现代社会广泛焦虑等问题上具有重要意义。跟随菲奇教授的脚步,我们将来到弗洛伊德的时代,了解在反犹太主义、性别冲突尖锐化、世界大战等复杂社会背景下,他是如何启精神分析研究,又是如何得出超越时代的思想观,并持续影响整个人类社会演的。

博尔赫斯谈话录(2023版)
¥27.20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 1899—1986),享誉世界的阿根廷诗人、作家、翻译家。西语美洲文学之父,创作风格深邃 、博学,独树一帜,尤以融现实于虚构而臻于神秘的迷宫式构思著称,对世界当代文学创作及文艺批评均有重大影响。 1976年, 博尔赫斯在印第安纳大学参加了一系列有关他的生平与创作的对话活动。1980年春,他作为帕登教授重返印第安纳,度过了一个月的时光。他还访问了芝加哥、纽约和波士顿,一路上边走边谈。本书为这两次美国之行中受访谈的记录结集,共十一篇对话,涉及博尔赫斯对时代、宗教、哲学、文学和写作的诸多观。 博尔赫斯的性格与谈吐,至少同他的作品一样意味深长,富于机智。在生命的最后几十年,他游走四方,口授诗歌、寓言和故事。在旅行和闲谈中,他发展出一种特殊的口头文学。博尔赫斯作品中无处不在的主题,耄耋之年炉火纯青的思想,交织闪耀在这十一篇谈话中,使人得以一窥这位文学巨擘的心灵堂奥。 《博尔赫斯谈话录》是博尔赫斯、巴恩斯通、西川三位诗人一次跨越时空和语言的诗艺合作。西川自1980年代始译介博尔赫斯,二十年后重校精译;编者巴恩斯通新作“后记”,重新评价博尔赫斯的文学遗产。本书为2023年全新校订纪念版。


福柯:修订译本
¥27.99
德勒兹与福柯彼此钦佩、欣赏和尊重,在哲学思想上互相依赖。德勒兹写《福柯》就是画福柯,画一幅因死亡而中断了哲学事业的福柯思想肖像。在德勒兹心目中,福柯无疑是同时代*伟大的一位哲学家。德勒兹在评论《知识考古学》时指出,福柯是一位新档案保管员,在评论《监视与惩罚》时说道,福柯是一位新地图绘制者。 《福柯》是德勒兹在巴黎第八大学哲学系设的“福柯专题”课程讲稿。德勒兹的《福柯》是一部没有生平的传记,也是我们*能近福柯哲学思想的杰作。德勒兹以“陈述”概念为中心,用自己的思想实现了对福柯哲学的回响式重构,阐明了福柯对知识、权力、主体化、人之死的重新诠释,与福柯一起了生命和语言的未来之门。


测量人类的心理:阿德勒传
¥52.00
“为什么人们喜欢通过传记来了解精神分析或者心理治疗的历史?答案很简单,因为这和研究现状本身相关。心理学所研究的是经历和行为,精神分析则一步处理更难琢磨的无意识,以及生长于文化之中的个体的复杂故事。但是,所有在科学之中讨论的精神功能,都同时直影响我们每个人。” 阿德勒对世界的影响不仅停留在20世纪,于现今社会仍然切合时宜,甚至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面对随着时代发展席卷而来的广泛焦虑,越来越多人被压抑、迷茫、无意义感所裹挟,陷自我怀疑的沼泽,其中不少人选择通过精神分析和心理咨询寻找改变现状的方法。而在庞大的精神分析流派之中,没有一个学说能够像阿德勒的治疗体系——个体心理学那样,与个体克服疾病和痛苦的努力紧密相连。 鲜少有人知道阿德勒拥有异于常人的坎坷人生:自幼患有佝偻病,曾目睹弟弟的死亡,年幼的自己又险些因肺炎丧命;他曾追随弗洛伊德求学,后因观念冲突与恩师决裂;他辗转致力于个体心理学的研究,却在声名最盛时因心脏病突发而辞世……可以说,阿德勒的一生正是与痛苦、自身自卑感对抗的一生。也或许正是拥有这样的经历,他才得以为世人留下惊人的思想遗产。 作者在本书中基于业内最新研究成果、大量史料文献和独家档案资料,还原了阿德勒的生平经历及其最为重要的个体心理学发展历程。阅读阿德勒的生平,走他的思想世界,或许能为高压下的人们提供缓冲的空间,慢下脚步,试着去调松那根上紧的发条。


一生为红楼解梦——周汝昌传
¥7.72
红楼探佚、诗文鉴赏、书法理论,他一生著述皆为阐释中华文化之大美。尽管遭遇无数坎坷,他始终没有放弃《红楼梦》研究。


平民泰斗——季羡林传
¥7.72
《季羡林传(平民泰斗)》主要讲述了:农家少年,求学清华;留德十年,梵文专家;海归学者、执教北大;不喜不惧,三辞桂冠——他,就一带平民泰斗季羡林。 季羡林先生的人生道路坎坷艰辛而又丰富多彩。用季先生自己的话说:“在这一条十分漫长的路上,我走过阳关大道,也走过独木小桥。旁边有深山大泽,也有平坡宜人;有杏花春雨,也有塞北秋风;有山重水复,也有柳暗花明;有迷途知返,也有绝处逢生。路太长了,时间太长了,影子太多了,回忆太重了……” 下面就让我们去追寻季羡林先生平凡而又伟大的人生足迹吧!


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传
¥6.56
半个世纪前,他从经济学教授变身语言文字学家。花三年时间倾力打磨26个拉丁字母,参与设计的《汉语拼音方案》惠及炎黄子孙乃至全人类,被尊为“汉语拼音之父”,堪称浓缩中国百年历史的文化活化石。

白崇禧将军身影集
¥29.40
《白崇禧将军身影集》,白崇禧之子、著名作家白先勇为父亲编著的*重要一部著作。共分两卷,上卷《父亲与民国》(1893—1949),下卷《台湾岁月》(1949—1966)。 全书以白崇禧戎马生涯为主线,涵盖北伐、蒋桂战争、建设广西、抗日、国共内战、二二八事件后赴台宣慰……记录从1927年至1949年白崇禧前半生的军政活动,大起大落,澄清白崇禧与蒋介石、李宗仁等人分分合合的历史误区,以及1949年后在台湾十七年的交游、信仰、弈棋、狩猎等暮年活动,淡泊自适,表露白崇禧作为儿子、丈夫、父亲的生活点滴。 精选珍贵照片五百余幅,记录诸多历史关键时刻。其中,白崇禧作为历史上华南领兵攻入北京的人、*后完成北伐大业的一组影像,更是弥足珍贵。 上卷看点——关系北伐成败的龙潭之役,直鲁军残败之后的奉军易帜,未被采纳的建议西北国防电文,*不应该发生的蒋桂战争,声名大噪的“三自三寓”政策和“三民主义模范省”,给予日军“近代史上*惨烈之挫败”的台儿庄大捷,“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的抗日*高战略,中日战史上*惨烈的攻坚之战昆仑关大捷,抱憾终身的东北四平街会战,渡江战前促请蒋介石下野的《亥敬》与《亥全》电报,等等。 下卷看点——台湾岁月,包括二二八事件后衔命赴台宣慰,与本地族群的交流;作为协会理事长,鼓励回教改革要受现代教育;嗜好围棋,资助林海峰成就“世界棋王”;喜爱狩猎,与“理论狩猎者”叶公超惺惺相惜;受情治人员长期监控,跟胡适、宋子文、“飞虎将军”陈纳德、邵氏老牌明星洪波等人交游。家族亲情,讲述马太夫人九十大寿,父亲母亲患难相敬,母亲是家中擎天一柱,还有大姐先智、二姐先慧、三姐先明、大哥先道、二哥先德、三哥先诚、四哥先忠、六弟先刚、七弟先敬以及先勇,十个兄弟姐妹的照片故事。


天才的史学家――追忆张荫麟
¥9.99
张荫麟先生是一位杰出的中国现代史学家,史才、史识、史学、史德兼备,对创建中国新史学极富热忱,倾力投入,以37岁英年早逝之身,留下一系列见解精警的文章及一部别开生面的《中国史纲》,广受名家赞誉。本书集纳了陈寅恪、钱锺书、钱穆、朱自清、熊十力、王芸生、吴晗、冯友兰、张岱年等追忆与其交友、论学、从教、同游的难忘经历,并选辑了国内外学者研究张荫麟先生的代表性专论,对展示其治学、为人、志趣、性情及高远追求,以及传奇般的人生经历,提供了丰富的史料,生动的记述与多角度的评价,还原出一代学人的大师风范。


江苏历代文化名人传·王世贞
¥31.66
王世贞是琅琊王氏的后裔,15岁时即以《宝刀歌》一鸣惊人。在科举为官之路上,他却放不下对王阳明、苏轼等人的喜爱,其内心已经种下了“真情”的种子。后经李先芳的介绍,与李攀龙相识,一同倡导文学复古,成立七子阵营。本书以史论兼具的笔法,详述了王世贞的一生,他以文不朽,虽然倡导文学复古运动,推崇秦汉散文、汉魏古诗和盛唐近体诗,但是他始终以真情为基,以格调、博识、才情等为翼,做到“师古”和“师心”相统一,走向自然之境,主张“有真我而后有真诗”“诗以陶写性灵”,成为后七子向晚明性灵文学过度的桥梁,影响深远。

甘地
¥31.50
如果我们能改变自己,世界的趋势也会因此改变。 If we could change ourselves, the tendencies in the world would also change. 撷取智慧的星辰,照亮思想的彼岸 — 甘地一生都在追求实现人类存在的新颖而强大的愿景。他深感各种形式的暴力都是错误的,渴望通过彻底的非暴力生活,与自我、他人以及自然环境和谐共处。尽管面临重重障碍,他仍坚定不移地探求这一愿景的可能性,并诚挚地努力付诸实践,为我们展现了一种崇高而富有深刻见解的人生哲学。


解码者:珍妮弗·杜德纳,基因编辑的历史与未来
¥55.30
2020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珍妮弗·杜德纳和埃玛纽埃勒·沙尔庞捷两位科学家,获奖原因是她们发出基因组编辑方法,提出一种被称为CRISPR-Cas9的方法,该方法可用于改变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DNA。该奖项不仅仅是对一项成就的认可,似乎也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一方面,CRISPR之所以是继DNA结构后为重要的发现,是因为CRISPR不仅像我们阐释双螺旋结构时一样解释了世界,也让改变世界变得简单。这些基因剪刀将生命科学带了新时代。另一方面,这标志着有史以来次有两名女性共同获得了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 从达尔文和孟德尔到沃森和克里克,再到杜德纳和沙尔庞捷,跨越几代科学家的合作,让人类经历从了解生命的起源到重写生命的密码。以CRISPR-Cas9为代表的基因编辑技术已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的关注焦。这不仅是一场生命科学的竞赛,也让人类始审视这场生命科学革命所引发的问题。编辑自身基因会对社会多元化产生何种影响?在获得CRISPR的重要发现后,杜德纳也成为与科学道德伦理问题行斗争的领导者。这本书也将珍妮弗·杜德纳和她的合作者、竞争对手的故事交织在一起,讲述了CRISPR的专利之争、基因编辑引发的伦理问题、生命科学的竞赛及人类的未来。 作者艾萨克森选择为其作传的人物,从史蒂夫·乔布斯到列奥纳多·达·芬奇,再到珍妮弗·杜德纳,好奇心都是他们所具有的一个关键特质。好奇心是驱使人类创新和前的动力。彻底理解生命奇迹不仅仅具有现实意义,而且能鼓舞人心,使人获得乐趣。这就是为何我们人类如此幸运,拥有与生俱来的好奇心。


文章天下事:我的成长之路
¥26.99
本书是一部深刻反映全国优秀记者、作家、剧作家李宏林一生经历的传记文学作品。书中详尽记录了他70 年文学创作生涯中经历的成长与挑战。李宏林以其敏锐的笔触和坚定的立场,见证并记录了中国社会的重大变迁,他的作品多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本书不仅记录了李宏林在新闻界的辉煌成就,还展现了他在文学创作上的卓越才华。他的电视剧作品《新岸》《家风》等,以深刻的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和业界的认可。李宏林的一生是对真理和正义不懈追求的缩影,他的故事激励着每一位读者坚持信念,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