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宴:人类生存进化史
¥68.60
一部涵盖全球各文明的渔业全史 你餐桌上的每一道海鲜 都是人类生存的见证者 现在人们每天都能吃到鱼,但你知道这些鱼来自何方,人类又是从什么时候始吃鱼的吗? 鱼类、贝类、甲壳类等海鲜具有独特的口感和风味,是全世界众多国家和地区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生活中,海鲜不仅是一种食物,还具有多重文化和社会意义。在中国文化中,鱼是富庶、繁荣的象征,常在节日和庆典中作为佳肴出现,寓意“年年有余”;金鱼等观赏鱼,不仅美化了环境,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钓鱼不仅是一种休闲活动,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交和文化活动;海鲜产业在全球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要出口商品。 本书讲述了人类、海洋与海产长期互动的历史。考古学家布莱恩·费根从200万年前,古人类徒手捉住第一只鲶鱼始,以重大考古发现揭示中国、埃及、罗马、日本等国家和地中海、波罗的海、中南半岛、安地斯山脉等地区的各个文明社会如何在不同的地理与气候条件下,借由掌握海洋与各种鱼类的特性而生存下来。同时,他也立足当下,完整梳理了冰岛海域、北海、纽芬兰岛及新英格兰渔场的兴盛、危机与衰亡,直视人类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气候与海洋危机。
汉学史视域中的西方《尚书》英译与传播研究
¥32.66
【内容简介】 本书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汉学史视域中的西方《尚书》英译与传播研究的*终成果。《尚书》是我国*古老的儒家核心经典,也是中华文明的源头要籍,后世称之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西方《尚书》英译的历史已近400年,历经汉学发展的各个主要阶段。本书将《尚书》的西方英译重置于西方汉学史的宏大叙事之中,对其发展演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描写,以期为今后的中国典籍翻译等研究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参考与启示。同时也有利于“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构建中国话语体系,争取国际话语权。
盛世的奠基:康熙与清朝统治的巩固(1661—1684)
¥47.40
1661年顺治去世,康熙继位,清朝面临国家统一、统治巩固等诸多问题。康熙亲政后,在政治和军事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他改变了鳌拜专擅的局面,向汉人精英让步,拉拢汉人才俊,消弭明遗民的反清情绪。同时,取得了平定三藩、收复台湾等一系列战争的胜利。到1684年,清朝统治已合法化,战胜了意识形态与军事上的对手。康熙控制满汉官员,中学、西学均为己所用,成就非凡。这一切都为18世纪中国的繁荣与稳定奠定了基础。
中国文化要略
¥40.80
本书是全国百余所高校国际汉语教育专业硕士教材或考研参考用书,2015年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首届向全国推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图书”。全书以广博的视野、深厚的学养、深浅出的笔触、生动流畅的语言,分专题介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问世以来广受好评,几经修订,不断吸收最新的学术研究和考古发掘成果,并融作者的思考,以期更好地帮助读者了解中国文化,传播中国文化。
被遗忘的战争——咸丰同治年间广东土客大械斗研究
¥78.40
咸丰同治年间,广东土客间爆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械斗。这是一场伤心惨目、影响深远的战争,同时也是一场难辨是非、被人遗忘的战争。这场械斗规模之大,死伤之众,影响之深,在中国历史上是仅见的。但因为它被当时的政府及后来的学者视为“民间私斗”而不予重视,加上当时有太平军、洪兵、第二次鸦片战争等关系国家社稷的事件和战争,使得这场械斗成了人们记忆中的死角。 本书利用大量档案、官书和方志等资料,梳理咸同年间(1854—1867年)发生在广东土客之间的大械斗历史,分析其原因,还原其间的基本情形以及清政府的对策和平息过程。书中还原了当时大部分械斗战场的情况,给了今天人们重新认识19世纪广东地区频繁发生的民间战争的机会。全书共分三编,计十章。上编讲述这场斗祸的远因与近因;中编对这场斗祸的基本情形作了勾勒;下编主要讲述清政府针对这场斗祸所采取的对策与斗祸的基本平息。 该书不单讲述了一件被人们遗忘的历史事件,由于涉及近现代客家分布的由来,所以对历史学、客家学的研究都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
中国原生文明论:原生文明·国家时代·文明新论
促销价:¥369.00|¥598.00
本书是孙皓晖先生多年来主要文明史论著的集结,包括《原生文明》《国家时代》与《文明新论》三部著述,凝聚了作者数十年来对中国文明发展史和世界文明史的独特深思考。 《原生文明》认为,中国原生文明的成长升华期在五帝、夏商周时期,轴心期为战国时期,而巅峰则为秦帝国。作者以“国家文明”为切口,使用文明史的研究立场和方法重新发现历史,试图探寻中国国家与民族的精神共识,发现足以构成我们民族精神生命的核心价值观,包括人才至上、强势生存、自觉求变、统一精神、法治精神等,以重建中国统一文明的精神基础,树立对自身文明的精神信念。 《国家时代》从对中国当代社会道德基础和价值体系的危机性焦虑出发,发现世界范围内的国家文明在历史实践中的兴亡法则,揭示大国文明兴亡生灭的历史经验与深重教训。在世界文明和中国文明的对照中,破除西方文明观带给我们的思维定式,探寻中国在六千年人类文明历史实践中矗立不倒的真正根基。 《文明新论》为作者文集,包括少量的访谈与讲话,从文明史意识、中国统一文明的正源、战国之兴亡反思、战国人物论、文明散记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我们民族面临新的文明跨越的历史转折时期,重读我们的文明历史,找准我们的文明正源,以新的价值理念寻求中国文明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的必要性。
方志考未刻稿(试读本)
免费
近世掌故名家瞿宣颖以世家治史,尤精方志之学。《方志考》即其讲义精心结撰而成,惜刊行者仅甲集,学林称憾。本书系据长沙图书馆藏该书未刊稿本整理,著录方志数百种,其中不乏珍稀版本,同时辨其体例、评其得失,着眼于志书类目之沿革、史料裁别之关窍。
中国现代历史意识的产生:从整理国故到再造文明
促销价:¥39.99|¥89.00
《中国现代历史意识的产生》本书集结了著名历史学家王晴佳先生有关中国史学史的讨论共16篇。文章所论时段集中在20世纪中国近代史学转型时期。作者以“现代历史意识的产生”,作为理解和把握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史学革新的核心明天,除疑古史学、科学史学、后殖民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经典话题外,也有部分内容将中国历史研究置于全球史学之中作横向比较,或以新式研究方法对旧问题提出新解。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思潮与特征”探讨20世纪中国史学的整体转向和发展趋势,第二部分“人物和思想”着眼近代以来众多名家、学派,提出作者个人的独到见解。
向苍穹——中国天文发展三部曲
¥32.66
天文学是最古老的科学,也是最前沿的科学。 3000多年前,中国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观天测景台,成为最早的天文现象观测者和最完整的天文记录保持者。 如今,世界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面向苍穹,直抵137亿光年外的星空与浪漫,探索宇宙更深处的奥秘。 中国巡天空间望远镜即将伴飞“天宫”,成为新一代旗舰级空间天文望远镜,大大扩展人类观测宇宙的视场,推动当代科学前沿领域的突破。 作者章剑华历时三年,行程万里,查阅上千万字资料,采访数十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首席科学家,全过程、全景式展现中国天文发展壮阔历程,详细记述2.16米光学望远镜、郭守敬望远镜、“中国天眼”、“悟空号”卫星、“慧眼”卫星、中国探月工程、“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羲和号”卫星、“夸父一号”卫星和中国巡天空间望远镜等重大天文项目研制和观测成果,生动书写新时代天文事业辉煌成就。
随园史学(2023辑)
¥25.33
《随园史学(2023辑)》是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主办的史学集刊。书中收录文章21篇,按八部分即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历史、历史地理学、“南京化学工业公司研究”专栏、札记、史料选编和书评编排。所选文章具有新意,立论深刻,史料翔实,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文明的度量:社会发展如何决定国家命运(第二版)
¥61.60
几百年来,世界都由西方所主宰,人们也一直就西方为什么能够拥有如此巨大的权力而争论不休。如果说是文明决定了这一切,文明又该如何定义,如何衡量?更重要的是,文明将如何决定21世纪世界的走向? 这本书正是为回答这些问题而作。 在本书中,全球知名历史学家伊恩·莫里斯呈现了支持《西方将主宰多久》一书论断的分析过程。他跨越16000年的人类文明史,以一系列可靠的考古证据、历史数据、 现代社会数据,设计了能够量化文明的“社会发展指数”,就能量获取、社会组织能力、战争能力、信息技术这四大方面,为不同时间、空间的东西方文明打分,对决定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的诸多因素进行定量描述,以此追寻世界文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在本书结尾,莫里斯的数据和故事向我们呈现了一个令人惊讶的预测:东方的社会发展状况将在2103年赶超西方。 不论是对关心当代中国发展,还是明日世界轨迹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的分析思路和预测,都将成为真实未来的有力指导。
地理即命运:英国与世界,10000年的历史
促销价:¥19.99|¥108.00
这是一部长达万年的英国命运转折史。自与欧洲大陆断以来,不列颠便被弃于世界的边缘。没人能料到,这片无人问津的小岛将在未来称霸全球,独掌世界秩序,但也在自称“日不落帝国”的百年内日趋衰落,时至今日,它甚至逐渐退居世界舞台的边缘。 这片贫瘠的岛屿成为世界霸主的契机是什么?又是哪些因素导致了英国的盛极而衰?在这本书中,知名历史学家伊恩·莫里斯倚靠大历史观和全球视野,态度鲜明地指出,决定英国兴衰命运的是其地理要素,以及由此产生的有关身份认同、流动性、繁荣、安全和主权等议题。 海上航线的连通促成了不列颠与欧洲大陆的交往与发展,也启了双方长达千余年的恩怨情仇。是为了自身的安全与繁荣,加欧洲联盟的怀抱,还是维护主权与民众的身份认同,坚持独立发展,是困扰这片岛屿长达千年的迷局。在挣扎与抉择中,不列颠历经三角贸易、建立联合王国、殖民世界、工业革命……这个蕞尔小国逐渐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实现了其称霸世界的宏图。 但步近现代,爱尔兰独立战争、两次世界大战的消耗、对是否“脱欧”的摇摆、东方力量的崛起……内外交困的帝国日渐无力,也逐渐迷失了自己的前方向。世界舞台和发展核心从西方转向亚洲,困扰不列颠千余年的难题已悄然改变。 是坚定地追随美国,或辟与中国的合作通道,还是成为连美国、欧洲与中国的枢纽,成为21世纪的英国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回望世界,地缘关系成为各国合作与冲突的关键,我们或许也可在这本书中,窥见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下一步。
西方将主宰多久:东方为什么会落后,西方为什么能崛起(第3版)
促销价:¥29.99|¥119.00
为什么中国没有出现“文艺复兴”? 为什么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 为什么现代科学先在西方世界兴起? 为什么抵达美洲的是哥伦布,而不是郑和? 为什么中国拥有辉煌历史, 却在近代陷停滞,而西方一举超前? 这些问题归结为一就是: 西方缘何主宰当今世界?东方为何沉寂多年? 本书作者伊恩·莫里斯立足长达五万年的东西方人类发展史,指出西方的主宰地位既非自古以来便注定,也非短期的偶然事件。这两种观都无法解释为何在落后的情况下,近现代的西方反而迎头追赶甚至超越了东方。莫里斯认为,地理因素才是其中关键。是地理因素使东西方社会走出了截然不同的发展轨迹,而社会发展也反过来改变了地理的意义。这种双向的作用力缔造了从古至今的世界格局,令东西方此盛彼衰的历史形态日趋成型。 作者将各个学科的卓越发现联系起来,并结合其原创的“社会发展指数”,以分数的形式直观呈现了不同时空的东西方社会的发展面貌,揭示了财富和力量如何从东方转移到西方,并就此奠定西方几百年来的统治地位。 同时,本书并未止步于此。通过对战争、气候变化、能源演变等一系列细节的梳理,作者不仅追溯了西方得以主宰世界的历史根源,也大胆预测了未来百年内,世界将会产生怎样的剧变。
战争:从类人猿到机器人,文明的冲突和演变(第二版)
¥75.60
几万年来,战争一直被视作人类的梦魇,它能在顷刻间将富饶的田地夷为不毛之地,也能在转瞬时颠覆一个盛世帝国。战争所经之处,恐慌、贫穷和死亡如影跟随。而在这本书中,作者以客观的学术研究和颠覆性的思考方式,向我们展示了令人不快但又无法否认的事实:从长期来看,尽管战争带来了死亡和血腥,却使人类更安全、更富庶。 这本书综合了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地理学、化生物学,以及科技和军事知识,历数从类人猿到机器人诞生这15000年来的争斗和暴力。作者犀利地指出,在石器时代,有10%的人可能会死于暴力;而在20世纪,尽管人类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发明出足以摧毁地球生态的核武器,暴力死亡率反而下降了90%。战争所造的利维坦式的大型中央集权国家,让这个世界有机会在更长时间的和平中发展、繁荣。 作者对15000年人类战争史的研究更表明,下来的半个世纪将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危险的时期。如果我们可以渡过这一阶段,那么自古以来一直存在的终结战争的梦想或许就可以实现。 这本书无疑将永远改变我们看待战争的方式,并改变我们在未来应对冲突的选择。不论是将战争看作灾难的人,还是正在参与和平事业的人,都应当读一读这本书。
何以帝国:从财政视角再看中华史(何以中国丛书)
¥47.40
任何时空里,财富的博弈都可以把历史撕一个口子,读者能从这个截面上看到各方力量的角逐,理解历史向前发展的真实动力。对于中华帝国来说,钱的历史,不只是“财”,更是“政”。 本书共三十讲,从先秦的初税亩,讲到晚清的度支部,通过解答一个个历史问题,用财政的线索重新梳理了一遍古代中国的成长历程,从钱的角度解释了众多历史中的现象。书中每讲皆围绕三个线索展:,财政制度的三个要素,收、支出、管理,在历史时空中不断变化的轨迹;第二,从财政制度变迁的角度,看中华国家不断成长的历程;第三,财政领域中的强制权力从君主私权一步步实现公共化的历史程。 跟着钱走,看见不一样的中华史。
大地有名(何以中国丛书)
¥46.80
本书聚焦中国地名文化,从中国国号传承、历史上的地名故事讲起,将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积淀的地名文化娓娓道来。全书分上、中、下三编,其中上编主讲中国国号的由来及传承,中编讲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地名,下编则讲那些常识中的地名的由来。 通过本书你可以了解到: ☆ 神州赤县、华夏九州,周秦汉唐、宋元明清与“中国”是什么关系? ☆ 黄帝陵、关中、乌衣巷、长安坊市、琅琊……一个个地名又蕴含哪些中国故事? ☆ 名山大川、五湖四海、行政区划常识中有怎样的不寻常?
极简罗马史
¥10.99
这是一本极简罗马史! 从偏居一隅的弹丸小国到成为横跨欧亚非三洲的霸主,罗马帝国是怎样炼成的? 为什么当今世界各国的法制建设都离不罗马法的熏陶? 罗马帝国先的政治体制是怎样形成的? 罗马是怎样从令人敬畏的“真老虎”变成腐败透顶的“纸老虎”直至彻底灭亡的? 解码罗马,理解当下,擦亮罗马文明这面重要的镜子,将更清晰地映照出我们自己。
中国人的生存规矩
¥22.99
一个人要在社会上生存,必须遵从社会的生存规矩。在中国历朝历代中,皇帝有皇帝的生存规矩,官员有官员的生存规矩,百姓有百姓的生存规矩,每一个人都在当时社会制定的游戏规则里挣扎着,生活着。
南唐史
¥47.60
五代纷争,十国扰攘,分合之际,巨变之时。南唐作为十国中的强盛政权,历烈祖李昪、元宗李璟、后主李煜三世,传三十九年,一度占有三十五州之地,跨据江淮,虎视中原。这期间,李昪、李璟、李煜、柴荣、赵匡胤、徐温、宋齐丘、曹彬、韩熙载、冯延巳……各路人马粉墨登场;杨吴、南唐、后晋、契丹、后周、吴越、南楚、闽、北宋……大小政权交相攻伐。本书以南唐兴亡为中心,全景展示了五代十国这一混乱而多彩的时代的历史面貌。 南唐的三十九年在历史长河中并不十分引人注目,但在唐宋之际,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巨大变革的重要时期,南唐却扮演了承前启后的关键角色。作者所要呈现及揭示的,正是南唐在史书中隐而不显的本来面貌,及其在整个大变革中发挥的关键历史作用。
夷汉歌咏:汉代西南夷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66.50
.
吾志所向:孙中山与现代中国
¥40.60
《吾志所向:孙中山与现代中国》系《中大史学文丛》之一种,该《文丛》出版中山大学历史研究领域知名学者的专题著作及最新研究成果的结集。本书由作者近年研究孙中山的一些成果结集而成,分为六个专题:共和背景下的“形象”与“世相”、临时大总统的“难事”与“小事”、建设考量中的“政治”与“社会”、台湾光复声中的“国父”与“主义”、现代中国的新力量与新路径、新世纪孙中山研究的史料与史学。本书集中围绕孙中山对于现代中国的理想、实践和影响,就学术界研究较为薄弱的专题行考察,客观评述孙中山对于中国走向现代国家的努力、贡献及其现实意义。试图在新史料挖掘和旧史料深度解读的基础上,推动孙中山研究的新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