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49元5本 论案
论案
毛璟文
¥19.90
本书收集编选了至正律师事务所律师近十年来承办的三十余个民商、刑事等经典案例。以案例评析体裁写作,全书统一采——“案 ”(基本案情)、——“辩”(律师辩点)、——“判”(法院判决)、一一“论”(评析法理)的体例结构, 对案件事实情节、法律关系、争议焦点、律师思路、判决理由等要素进行描述剖析,力求给读者以法律智慧的启迪。
转型社会中的司法制度研究
转型社会中的司法制度研究
卢然
¥54.40
  长期以来,司法制度的相关研究集中于从技术化的角度考量司法如何实现争端解决功能,研究重心落脚于司法制度的内部。司法制度尽管在功能设定上主要指向为争端解决,作为公共机构乃至国家制度之一部分,其在实践与发展过程中展现出了社会层面的多面相功用,主要包括促社会转型、驱动经济发展、塑造民族认同、加速国家建构、改造社会风俗等。   《转型社会中的司法制度研究/法学文库》从整体性的社会功用视角出发,深考察分析近现代非核心西方国家如西班牙,不同类型的继受国家如智利、印度、土耳其、日本等国司法与社会转型的复杂关联,在关切领域、研究理论与观察视角上,均有所创见。
中国法制史论要
中国法制史论要
王立民
¥118.40
《中国法制史论要》收录了王立民教授有关中国法制史研究的新近成果,分为古代法制史、近代法制史、当代法制史、租界法制史、上海法制史五个专题。这些研究既有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深探讨,也有对中国法制近代化程、中国法制史研究历程、中国民法典编纂历程等的系统考察,更有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当代社会现实行互动的尝试。此外,还有立足地方现实,以中国法制近代化的先驱上海为考察对象,从地方法制史的脉络观察中国近代和当代的法律实践。本书值得法学、历史学、社会学等专业人士阅读,也适合广大读者加深对中国古代法制与法律文化的理解,提高自己的法治文化素养,积极参与中国的法治建设。
图像中的法律
图像中的法律
陈皓
¥60.80
本书主要由13篇主题文章构成,这些文章通过多幅艺术图像,讲述了由古希腊至现代的法律历史和思想。全书遵循思想历史发展的时间脉络,将对古希腊、中世纪、启蒙时代以及现代的法律历史和思想的讲述,融于感性的艺术史资源之中。各篇主题文章均通过借鉴艺术史图像学研究方法,以图像为主体,解读其中蕴含的法律历史、思想和理论,由此建立法律史的艺术观念史参照系,建立以图像为主体的法律史研究,从而获得一种新维度的法律史认知,其视角、方法和内容,是具有革新意义的。
共同犯罪论(第四版)(上下册)
共同犯罪论(第四版)(上下册)
陈兴良
¥238.80
共同犯罪论(第四版)(上下册)
49元5本 美国刑法地图
美国刑法地图
保罗·罗宾逊泰勒·威廉姆斯著
¥37.99
本书提出了美国刑法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的规则重大差异性问题,以宽领域、全景式、多维度的方法列示相关刑法问题与规则。借助每章中展示各州针对特定刑法问题所采用的相应规则的美国地图,作者全面且纵深性地分析了美国刑法不同地理区域与制度架构下的数十个重要刑法规则。这部美国刑法地图大全不仅勾勒出了美国刑法中隐含的多样性,有助于形成对各州刑法之间巨大差异的认识;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这种多样性产生的地理、政治和社会经济原因,对于从跨学科的角度解答犯罪与刑罚广泛的规则差异问题提供了启迪。
中国监狱学史纲(修订版)
中国监狱学史纲(修订版)
郭明
¥94.40
.
主观公法权利体系(修订译本)
主观公法权利体系(修订译本)
格奥尔格·耶里内克
¥50.40
在《主观公法权利体系》一书中,通过主观公法权利的建构,作者一方面克服了实证主义国家法学否定公法权利的做法,在另外一方面克服了自然法学说在基本权利问题方面的泛政治化倾向,奠定和创了以教义学的方式把握基本权利的法律属性的研究方式。 这本著作分为总论和分论两个部分。在总论部分,作者阐述了国家的法律本质、个体公法权利的一般理论问题、公法权利和私法权利的区别与联系,以及主观权利和反射利益的区分等重大理论问题。在分论部分,作者分别讨论了个体的公法权利,国家和公法团体的公法权利,以及公法权利的产生、消灭、变更及法律保护问题。
论法的精神:全六册
论法的精神:全六册
(法)查理·路易·孟德斯鸠著;张雁深译
¥198.00
     《论法的精神》是一部综合性的政治学著作,被伏尔泰誉为"理性和自由的法典"。全书从自然法、法律与政体的关系、商业、货币、贸易、人口及宗教等社会因素,全面分析了君主政体、专制政体、共和政体的优劣,探究三权分立制的西方国家得以建立与维系的原则。   孟德斯鸠认为在政治体制背后有一套"原则"存在。这套"原则"会驱动人民来支持该政权并为其效力。民主共和的原则为"崇尚德性",将公共利益置于个人之上。君主制的动力则是"热爱荣誉",对于更高位阶、特权的渴望。专制政体的原则便是"对统治者的恐惧"。
49元5本 法律公布研究
法律公布研究
张放
¥32.66
【内容简介】 本书是目前国内系统论述法律公布原理的研究专著。它在考察人类法律文明史进程、参酌当代世界各国宪法文本相关规定、跟踪法治中国建设前沿动态的基础上,力求阐明:法律公布实践反映了人类对传统秘密法实践的深刻反思与否定,是现代法治建构的内在要求,是确证法律规则形式的“事实”与“标尺”,是全人类共同价值和各民族特色*交融的结晶,具有丰富的文化、制度和技术意涵。在当今世界范围内,法律公布的内部体系构造和外部表现形式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具体表征,凸显出政体与法制、“普遍性规律”与“地方性知识”、技术条件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张力,却又在“法布于众”的价值共识指引下,萌生出互嵌融合的发展趋势。
49元5本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学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学
杨春平
¥32.40
劳动尊严,体面劳动,保护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劳动者合法权益,须靠劳动法治维系本教材结合实际,从法律思维养成出发,围绕劳动争议的基本内容,通过重解读《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及《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则、基本制度,培养学生基本的劳动法律思维与能力,掌握处理劳动争议基本方法,维护和实现劳动权利,以期达到依法规范劳动行为,预防劳动纠纷,破解劳动争议之目的。
49元5本 审判中心主义视角下的刑事证据制度改革研究
审判中心主义视角下的刑事证据制度改革研究
李明辉,李育侠
¥47.60
审判中心主义是一种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之上、结合中国司法实践的具体情况并以实现依法治国的伟大方略为目标的科学诉讼观和方法论,旨在纠正原来司法实践中存在的侦查中心主义的弊端和倾向,建立科学、合理的司法证据制度,保障法官裁判的真实和正确,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刑事证据制度是刑事诉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认定案件事实和作出正确裁判的关键和核心,证据制度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决定着审判中心主义能否实现,关系着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的建立。因此,想要实现审判中心主义,建立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必须首先对我国的刑事证据制度进行改革,使其符合审判中心主义的要求,本书即以此为主线而展开。 本书*一章为我国实行审判中心主义的背景,旨在从时代、实践和哲学三个方面说明实行审判中心主义的必要性;第二章为审判中心主义在证据制度上的要求,紧扣本书主旨,分析在审判中心主义背景下对于证据制度有哪些原则性要求,从而为后面刑事诉讼不同阶段的证据制度改革提供前提和奠定基础。 后面三章,即第三、四、五章分别从侦查、起诉和审判三个阶段分析了当前证据制度上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改革和完善的措施。
49元5本 人工智能法治应用
人工智能法治应用
杨华(主编),彭辉,陈吉栋,吴惟予,黄一帆,余圣琪(副主编)
¥49.99
   本书系人工智能法学系列教材中的一本,本书立足于人工智能的法治应用,在对人工智能法治问题的新概念、新理论行尝试性解读的同时,总结了人工智能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服务中的应用情况及其发展趋势,解释了人工智能与法的紧密联系,走出了推动人工智能法学专业发展和人工智能法学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性步伐,也为从事人工智能法学相关研究的人员展示了人工智能与法治的融合状况,并展望了人工智能法治应用的未来法治。       本书的内容分为总论、分论和余论,总论涵盖了人工智能法治的研究范畴、人工智能法治应用概述等内容;分论包括人工智能的立法应用、人工智能的执法应用、人工智能的司法应用、人工智能的守法应用、人工智能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应用、人工智能的法律事务应用等内容;余论为放式的探讨,旨在为人工智能法学人才的培养提供继续思考的空间。
49元5本 人工智能辅助办案
人工智能辅助办案
崔亚东(主编),杨华,刘红,曹红星,吴海崟,吴涛(副主编)
¥29.99
《人工智能辅助办案》系上海政法学院人工智能法学院“人工智能法学系列教材”之一。全书共分七章,章“导论”中宏观地展现了人工智能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从而揭示出智能辅助办案系统出台的背景;第二章“智能辅助办案系统从0—1的突破”,详细叙述了刑事案件智能辅助办案系统的诞生过程,并对其系统概述和系统架构予以了介绍。第三章分别从应用技术原理和应用技术创新两个方面对智能辅助办案系统的技术应用行了概述。第四章是关于证据标准指引、证据规则指引、证据模型的内容,为第五章中系统介绍智能辅助办案系统的证据标准、规则指引功能作铺垫。第五章随即对包括该功能在内的其他主要功能作了阐释。第六章介绍了刑事案件智能辅助办案系统在民事、行政案件之中的延伸应用——民事、行政案件智能辅助办案系统。第七章则对人工智能在司法领域的应用前景作出了展望。
49元5本 人工智能与法律的对话3
人工智能与法律的对话3
彭诚信 主编 [日]弥永真生 [日]宍户常寿 编
¥39.99
人工智能(AI)软件和机器人在商业、工业、军事、医疗和个人领域的日益广泛使用引发了关于这些实体的人际关系的广泛讨论。现代社会对人工智能技术及现有社会和法律安排应对它的能力有着深切和共同的关注。如果人工智能软件程序或机器人实体造成伤害,法律后果是什么?以及机器人的出现会剥夺人的尊严吗?诸如此类问题是本书研究的重。 本书主要分为12章,分别阐述了人工智能与知识产权、刑事司法、刑事责任、民事责任、行政限制以及人工智能的国际动向等问题,涵盖了人工智能与法律的方方面面,内容丰富。
49元5本 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法律机制研究
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法律机制研究
田红星
¥38.50
一场席卷全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对我国乃至全球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验,它不仅检验了我国和全球治理体系中的成就和缺陷短板,也对如何健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社会治理体系,提高日常治理和急难险重任务治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值此重要时刻,田红星教授等人精心撰写的著作《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法律机制研究》即将出版,这对我国自然保护区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无疑是一件雪中送炭、值得关注的事。
法律谈判实训教程(中国调解研究文丛(实务系列))
法律谈判实训教程(中国调解研究文丛(实务系列))
戴勇坚
¥33.60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是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创新之举,在社会治理和争议纠纷化解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法律谈判是解决纠纷的基本方法,几乎所有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中都有它的身影,调解甚至直被称为“在法律阴影下的谈判”。 本书知识体系合理,案例丰富,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创新性、实务性和可操作性。全书共分为九章,其中章到第五章是关于法律谈判的相关理论知识。章中“法律谈判金三角—需求、利益、关系”的内容,是本书核心的部分。第六章到第八章围绕法律谈判实战中关键的几个方面展,包括具体策略、各种临场技巧和僵局应对方法等。第九章是对法律谈判模拟教学过程的真实还原。 本书既是对法律谈判理论的详细梳理,也是对法律谈判模拟教学的系统介绍。作者期望通过提炼法律谈判理论和展现模拟案例,建立法律谈判人才培养教程,探索“本土化”教学方式的样板,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调解谈判话语体系作出贡献。
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联考考试指南(第二十二版)
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联考考试指南(第二十二版)
全国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
¥95.40
《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联考考试指南(第二十二版)》是由全国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编的针对全国法律硕士联考的考前辅导图书,本书依据新大纲修订。根据《法律硕士专业学位联考考试大纲》的要求,该专业考试的参考书目限于各高等院校的教材和专家学者的有关著述,但由于历年联考的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是统一的,因此各高等院校的教材和专家学者的有关著述并不能满足统一评分标准的要求,为此,全国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专家精心编写了《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联考考试指南》,满足历年联考统一考试复习使用。此外,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专门针对法律硕士(法学)方向的专门考试大纲分析和复习资料。因此,该书也同样适用于大学本科为法学方向应试的考生,因为编写详略得当,难易结合,所以兼顾适用于基础比较薄弱以及有一定基础水平的学生。众所周知,考试大纲要就是考试命题重和考查,掌握了考试大纲要,就掌握了通过考试的钥匙,本书就是基于此,对考试大纲要行详细解读,并据此对命题趋势和方向行合理分析,帮助考生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合理把握复习范围。本书知识覆盖全面、重突出,针对性很强。
刑法学名师讲演录(第三版)(共2册)
刑法学名师讲演录(第三版)(共2册)
刘宪权
¥90.09
《刑法学名师讲演录》(第三版)是一部根据作者讲课录音整理而成的学术著作,其突出特色是高深的刑法理论与具体的实务应用相结合。全书以“讲”的编写体例,采用口语化的表述形式,以生动、平易之语言深浅出地说明了深奥的刑法学原理,完整地再现了课堂的教学实况,能使读者对中国刑法学基本理论有系统的理解;同时将囿于课堂时间限制而省略的重要刑法理论和个人研究成果予以补充,使其体系与论述更趋完备。 本书既能满足法学专业本科生、刑法学专业研究生的学习需求,也适合相关学科以及大众读者阅读。本书既是作者对自己三十余年来的教学经验和研究生涯的一个总结,也期望更多对刑法学研究有兴趣者借由本书之助,能有所得。
刑法研究(十三卷本)(国家出版基金项目;陈兴良刑法学)
刑法研究(十三卷本)(国家出版基金项目;陈兴良刑法学)
陈兴良
¥1788.00
内容简介: 《刑法研究》(十三卷本)是陈兴良教授于2017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陈兴良刑法学”系列丛书的续编。《刑法研究》分为13卷,收录了陈兴良教授从1984年到2020年跨度长达36年间所发表的全部论文和其他作品。各卷按照刑法学体系的内在逻辑,按照一定的专题连续编排,共分为四编:刑法绪论、刑法理论、刑法总论和刑法各论。因此,《刑法研究》是陈兴良教授的刑法研究论文之集大成者,全方位地呈现了陈兴良教授的学术成果。
49元5本 丛棘岛映像——越轨行为在监禁社会的表现与规制
丛棘岛映像——越轨行为在监禁社会的表现与规制
叶春弟 著
¥39.00
“丛棘岛”是指荆棘丛生或用荆棘围起的地方,可将其视为监禁社会,它是分析越轨行为的天然模型,具备实验所无法模拟的特质。本书从“丛棘岛”这一独特的情境出发,叙说越轨行为在空间、时间、自由、自尊、健康、情感、物资、意识等方面的展现与规制。 本书通过对特定时空中行为与规则博弈的考察,直越轨行为原始而朴素的形态,揭示越轨行为的成因与表现手法,或可为人们在行政管理、企业管理、社会交往、日常生活等不同领域规制越轨行为提供新的视角,亦可为人们对规则和秩序的认同提供镜鉴与启迪。
1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