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渔樵问对:白话解读版
¥45.00
《渔樵问对》以渔夫与樵夫的对话为载体,探讨了字宙生成、阴阳变化、人性善恶、治世之道等诸多哲学命题。 全书通过简洁凝练的问答,将深奥的哲学道理融入生动的生活场景,以自然之理喻人事之理,以天地之道明处世之道。从对自然现象的解读,到对社会规律的剖析,邵雍以其*的智慧,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 这部著作不仅是了解北宋理学思想的重要窗口,更能启发读者以辩证思维看待世界,在现实生活中领悟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相处智慧,感受中国古代哲学的独特魅力。

道德经
¥18.00
《道德经》又名《老子》,是先秦伟大思想家老子的著作,也是道家学派的经典文献,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思想源泉之一。本书以《老子》王弼注本为底本,参照众家加以考订、注释、白话翻译,并设置“文化史拓展”、“问题分析”等栏目,对于老子的道家思想进行深入浅出的论析,对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做了精到的论述,是一部适合大众了解、研习《老子》的优质读本。

盖娅 : 地球生命的新视野
¥68.00
地球是冰冷的岩石,还是拥有生命的“活体”? 20世纪60年代末,英国科学家詹姆斯·拉伍洛克出了盖娅假说:地球上的生物、大气、海洋和陆地共同构成一个名为“盖娅”的超级生命系统,像人体一样自我调节,维持着适宜生命存续的环境。 盖娅假说颠覆了传统科学对地球的认知:生命不只是被动适应环境,更是环境的创造者。它推动科学家以整体视角研究气候变化和生态危机,也深刻影响了全球环保运动——人类并非地球的统治者,而是盖娅系统中脆弱的一员。当前的气候变暖与物种灭绝,正是这一系统失衡的警示。 在本书中,拉伍洛克以通俗易懂的文字、富有故事性的叙述方式,融合科学理论、历史典故、文学修辞,系统阐释了盖娅假说的核心观与假设提出的过程。本书既是一部地球生命史诗,也是一次对人类文明的反思。从这场科学与哲学的对话中,我们能够重新理解人类与地球的关系。


《清静经》详解
¥60.00
《清静经详解》一书,分两部分,一为《太上老君说常清静妙经》研究,一为该经译注。译注仍沿承《清静经今注今译》之旧。研究方面,是将二十余年来参加学术研讨会及发表于期刊论文的著作,加以整理,去其复重所成。 宋元以来内丹修炼家,把《道德经》、《阴符经》、《清静经》等三经,视为内丹修炼之书,尤其是修性方面,三经是常引用的重要经典。《清静经》在修炼法门上,由遣欲、静心、清神三个次第着手,有道生物的道体论,有修仙的实行法门,其书影响了宋儒周敦颐《太极图说》的无欲主静,所谓:“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对宋代理学有深远影响。

《地藏经》(小楷)赏读
¥98.00
《地藏经》是从古至今广为流传的一部佛教经典,被称为佛教的孝经,是佛教中国化的一块里程碑。本书分三册:①*部分,精选历史上著名的《地藏经》小楷书法,可供抄经临摹,亦可作书法研究与欣赏。该作品书写秀美,笔法自然流畅,后世书家评价很高。②第二部分,经典要义通解,包括原文、注释和解读,对原文中的生僻字词和基本词义做了较为详细注释。对原文的注释、翻译等皆以古代高僧大德的权威解读为依据,尽量不加入作者个人观点。③第三部分,原文注音,有助于读者掌握正确字音和诵读。 本书对读者欣赏、读懂和正确地理解原文将有所帮助。


施特劳斯与回归古典:施特劳斯逝世五十周年祭(“经典与解释”第63辑)
¥29.50
施特劳斯是20世纪伟大的政治哲人,他复兴了古典政治哲学传统,重新挑起思想史上极为重大的古今之争问题,并在写作技艺上重新发掘出古今哲人的隐微写作传统。在他身后,形成了一个哲学流派,并且他的思想也中国,影响了许多中国学人的思维方式和治学路径。施特劳斯于1973年离世,今年正好五十年整,为了纪念他在思想和学术上的非凡成就和卓越贡献,我们以施特劳斯的思想研究为专题策划了这期辑刊,收集国内外学者对他的研究和评述,以期再次与这位大思想家行精神和思想交流。所选文章有来自施派代表人物的,有来自近施特劳斯学说之学者的,还有的甚至来自反对施特劳斯的学者。要在扩大视野,广言路。


亚里士多德论政体
¥24.50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研究并非仅限于对现实政治的研究,同时也是以现实政治为基础的哲学探讨。亚里士多德就政治所做的思考和柏拉图一样,都关涉人类生存的核心。亚里士多德的核心关切“什么是好的政体”,其背面即是他的老师柏拉图所追问的“什么是好的生活”。这两个问题在根本上是同一个问题。 在当下中西碰撞、古今相照的历史时刻,政治学研究者们深觉政治教育的紧迫性。然而,国内学界对于亚里士多德的政体学说的研究还不够细致深,甚至西方学界对此问题的研究也受到西方本身现代性迷途的局限。在此背景之下,研究者亟需从原初意义上重新审视亚里士多德的政体学说。 本书是由程志敏、崔嵬从西方学者对亚里士多德政体学说的研究成果中精心拣择选编而成。选文不仅有对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的深分析,也有拿柏拉图的《理想国》与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做对比研究,对于启这一领域的研究新范式来说,是很好的文献积累。


苏格拉底的申辩(第3版)
¥34.50
公元前399年,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被指控不敬神、败坏青年,于是他在由500人组成的陪审团面前作了著名的申辩。在审判官面前,苏格拉底自豪地宣布,他的生活是哲学生活,因而是一种值得过的生活,同样是在这些审判官面前,他又骄傲地选择了本来不一定要选择地死刑。 苏格拉底之死成为西方哲学史上的核心事件,对西方思想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本版《苏格拉底的申辩》由北京大学吴飞教授译疏,吴飞老师参阅近年各家新出译本,在旧版基础上行全新修订。


论哲学生活的幸福:对卢梭系列遐想的思考两部曲
¥27.50
《论哲学生活的幸福:对卢梭系列遐想的思考两部曲》分为两卷,书中著名的“萨瓦代理本堂神父的信仰自白”。卷有详细的目录,第二卷则仿《爱弥儿》原作,不划分章节,不给出阅读指引的目录。涉及的是哲人论题,“萨瓦代理本堂神父的信仰自白”可以说涉及的是政治神学论题。从而,《论哲学生活的幸福:对卢梭系列遐想的思考两部曲》显得力图从哲学与政治神学的关系手来理解卢梭。可以推想,这是施特劳斯教给作者的着眼。

柏拉图全集(全三卷)(四册全)
¥292.50
本版《柏拉图全集》由刘小枫教授主编,遵从西方学术界公认的忒拉绪洛斯体例,收录柏拉图所有传世作品,包括35篇对话、13封书信、释词1篇和托名作品7篇,分三卷出品:第一卷为中短篇对话、书信、释词及托名作品,第二卷和第三卷分别为柏拉图的长制对话《理想国》和《法义》。 本版《柏拉图全集》依托苏格兰古典学家伯内特的希腊文校勘本,并参照西方古典语文学家的多种笺注本和权威西文译本,充分吸纳西方柏拉图研究笺注成果。本版《柏拉图全集》由26位译者共同完成,译者均有过古希腊语文学训练,对所译篇目有专门深研究,多数译者还曾就所译篇目撰写过博士论文或研究专著,是基于研究的翻译。本版《柏拉图全集》译文紧贴希腊语原文,尽量贴近柏拉图作品原貌,同时注重传达柏拉图作品的文学性和对话的口语特色。译者对某些人名、地舆、诗文典故、语言游戏等做了简要注释,扫除了阅读障碍,提高了中译本的普及性。 综上,本版《柏拉图全集》是一套简明、可靠、可读性强的足本《柏拉图全集》中译本。


苏格拉底的申辩(2021年版)
¥22.50
《苏格拉底的申辩》记述的是公元前399年,一个叫美勒托斯的年轻人在雅典状告哲人苏格拉底,说他不信城邦的神,同时引新的神灵之事,败坏青年。于是,苏格拉底被传讯,在五百人组成的陪审团面前作了著名的申辩。苏格拉底拒绝逃走,因为那是直悖逆法律。他受审判,平生次公演说,为自己申辩。他不受流放或罚款,因为他坚持自己无罪。他只受要么无罪、要么死刑的判决。终,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 苏格拉底被称为西方的圣人,他的受审和死刑构成了西方哲学的母题。《苏格拉底的申辩》无疑是西方感人的作品之一。柏拉图创作这篇对话,为他的老师苏格拉底申辩。从某种程度上讲,柏拉图的所有作品都是在为苏格拉底申辩。说到底,为苏格拉底申辩,即是在为哲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申辩,为高贵申辩。 本书是“柏拉图读本”系列中的一种。《苏格拉底的申辩》一书已有多种中译本,本书作为全新译本,有如下特优之处。一、本书在译文基础上添加了中等篇幅的注释,帮助读者理解原文的背景、情节以及字里行间的隐微意蕴。注释偏重梳理文脉,避免学究化,扫清阅读障碍,适合普通读者门经典。二、本书译者对作品结构作了清晰勾勒,分出章节,添加了小标题,使情节发展和意义框架更清晰,便于读者把握。三、译者注重作品的文学性、戏剧性,译文讲究语气、措词,富有文采和感染力。四、译者严格按照希腊语原文译出,参考多家译本,兼采各家所长,译文准确。


本体论
¥44.00
这是一部探究宇宙本原(本体论),而论述认识论和方法论,追寻真理的哲学著作。本书揭示了宇宙本原是平衡的,其运行规律是“一生多”“一统多”“一等多”;人的大脑受制于天道平衡,对于万物,探求的是“次”“位”和“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万事找一”的科学方法论。“三论”一脉相承、圆融贯通、自成体系。 本书在宏大视野下,融通对比中西方哲学史上主要哲学家的思想理论成果,尤其是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做了深刻的发掘与阐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及价值认知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本体论》采用对话体,表述简洁,深浅出,有助于阅读理解,对于人们拓展哲学视野、让哲学成为“有用”之学极有帮助。


论语新说
¥37.50
作者感动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通过对《论语》文本的梳理和解读,从弘道、至德、好礼、从周、仁爱、行义、正直、德政、身正、大臣、出仕、士人、天命、君子、智明、孝敬、忠信、敏求、谈古、说今、教诲、学习、生死、棠棣、无隐、弟子、弟子、为人、木铎28个话题,联系春秋时代的政治制度变迁、土地与人口问题对思想文化的影响,记录自己学习《论语》思想的心得,并联系现实提出自己的思考和新见解,意在与读者一起讨论、学习,并求教于方家。


与庄子哲游2
¥31.40
当代人在读《庄子》的故事并对其赋予自己的理解时,往往会在意义上产生曲解,产生与原有含义相去甚远的解读。《庄子》对当代中国人来说更具挑战性:它与社会和家庭普遍提倡的价值观截然相反,那些价值观常常使中国人获得良心上的安慰。中国芸芸众生的追求与庄子所倡导的原则几乎背道而驰。人们应该把《庄子》中的那些小故事看成微小的戏剧作品,这些作品以一种无害、柔和但又高度浓缩的方式,悄无声息地捕捉到一些根本问题。 “小世界”与“大世界”之间的对立是《庄子》一书中不断出现的思考。《庄子》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反讽众多的成见、社会和道德义务,让我们反思生活中虚幻甚至荒谬的一面,这些都是造成我们心理和认知痛苦的原因。庄子邀请我们逃离现实中虚幻、自私、狭隘而有限的图景,把自己放在一个更广阔的视野中,而不是在小人物生活的小池塘中,佯装快乐而安好。 读者所受僵化之苦的程度有多深,阅读《庄子》时的挑战就有多大。庄子不执著于任何事物,只是邀请读者参与来,与文本一起快乐地漫游,不寻求任何明确的,没有最终的目的地。这种话语在读者身上创造影响,让他从思维常规中醒悟过来,随顺事物的“变化无穷”,引向新的意义。

苏格拉底与居鲁士:色诺芬导读:1963
¥79.00
本书内容是施特劳斯在芝加哥大学政治科学系所讲授的关于色诺芬的课程,经课堂录音转抄稿整理编订而来。全书共含十六讲,第一讲为课程导引,施特劳斯提出并解答了两个问题:第一,我们为什么要转向色诺芬?第二,我们应该如何阅读色诺芬? 第二讲的对象是《回忆苏格拉底》,第三至五讲是《齐家》,第六讲转《希耶罗》,第七讲是《方式与方法》和《雅典政制》,第八讲是《拉栖代蒙政制》,第九至十六讲是大部头作品《居鲁士的教育》。课程始于色诺芬笔下的哲人苏格拉底,终于波斯帝王居鲁士,由哲学至政治,由理论至实践,体现出施特劳斯对政治哲人色诺芬旨趣的理解。

石经研究.第六辑
¥99.00
《石经研究》是房山石经博物馆和房山石经与云居寺文化研究中心共同主编的全国性专业学术年刊,现已成为中国历代儒、释、道石经和房山石经最新学术研究的交流平台。本辑第一次将西夏重要佛教典籍《藏汉合璧圣胜慧到彼岸功德宝集偈》48页经叶图版公之于世,罗炤先生撰写《影印出版后记》概述其传译源流及其研究情况。《〈风峪华严石经〉流散拓片录文校注》则第一次全面梳理了不見於晋祠博物館和可補晋博拓片成片殘損的流散海内外的4种风峪华严石经拓片并予录文校注,《风峪华严石经》现存经文得以全部公之于世,成为《华严经》的一种珍贵版本。其他几篇各有新的发现,可资佛教研究者引以为宝贵参考。

道统大成
¥74.00
《道统大成》是清代著名的道经丛集。内容包括九种:《周易参同契阐幽》(清朱元育注),《周易参同契测疏》《周易参同契口义》《金丹四百字测疏》(明陆西星注),《药镜注解》(元王道渊、明陆西星、元萧廷芝、明李攀龙、明彭好古五家注解),《中和集》(元李道纯撰),《规中指南》(元陈虚白撰),《明道篇》(元王惟一撰),《坤道丹诀》(清汪东亭辑)。本书以清光绪庚子上海千顷堂书局版本校勘整理,增补了《悟真篇阐幽》。


论哲学生活的幸福——对卢梭系列遐想的思考两部曲
¥49.00
《论哲学生活的幸福》呈现了迈尔教授与哲人卢梭《遐想录》的交锋。《遐想录》是卢梭最美、最大胆的作品,但也是最难和最少被人理解的作品。迈尔教授积三十年研究卢梭的功力,分两个部分展了对《遐想录》的绝妙解读。第一部分讨论《遐想录》。迈尔不是把它当成西方忏悔录和对话录传统中的又一部自传性文本,而认为它是在反思哲学生活以及这种生活所提供的独特幸福。第二部分转而详细解读《遐想录》中提到的一个文本,即《萨瓦代理本堂神父的信仰自白》。这篇自白最初是作为小说《爱弥儿》的一个篇章面世的,也是卢梭作品中最引发争议的篇章,卢梭为此遭到了政治迫害。文章旨在为过成功的非哲学生活奠立根基。在考察过程中,迈尔教授重揭示了文中代理本堂神父所表达的自然宗教与卢梭本人的自然神学之间的差异。前后两个部分相互发明,为我们理解卢梭、理解哲学生活的本质,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指引。


哲学、历史与僭政:重审施特劳斯与科耶夫之争
¥47.50
倡导回归古典政治哲学的施特劳斯与法国新黑格尔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科耶夫,两人关于色诺芬《希耶罗》一书的“哲学对话”,无疑是一场古典政治哲学与现代哲学在现代西方政治思想史上举足轻重的思想交锋,至今于学界经久不衰,鲜有哲学的或学术的讨论能够如此。本书将批判性地重审整个论争,所录文章作者皆为政治科学、哲学和古典研究领域的资深专家或青年学者。编者力求囊括论证中最精彩的部分,包括整个背景、谁是赢家(如果非要从二人之中选出一人),以及这场论争更为宏阔的哲学关联。


尼山铎声
¥44.50
在历史上,儒学不但是中国文化的主干,而且也对世界其他地区的文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并成为整个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过程中,儒学在东亚和欧洲地区的传播和发展,意义尤其重大。儒学自秦汉之际就传越南和朝鲜半岛,西晋时又由百济学者王仁传播到日本。唐宋以降,东亚地区逐渐形成了以儒学为主干的文明体系,号称儒教文化圈。千百年来,儒学成为东亚各国共同的精神家园,为这个地区的和平发展与繁荣富强作出了卓越贡献。时至今日,不管是从东亚地区的未来发展来看,还是就整个世界所面临的困境而言,都需要重估儒学与世界文明及其发展的关系。方今之时,人类文明正面临亘古未有之大变局。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在这个大变局中,儒学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引导人类文明朝着正确的方向前。


论柏拉图对话
¥44.00
在西方的柏拉图研究目前,施莱尔马赫(F.D.E.Schleiermacher)是一位枢纽性人物,不仅奠定了柏拉图作品的现代德译本的基础,也深远影响了西方学界近两百年来的柏拉图解释。施莱尔马赫对柏拉图的翻译,特别是他在翻译柏拉图时为每篇对话写的“引论”,已成为古典思想、特别是柏拉图哲学已然深入德语思想的标志,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仔细揣摩施莱尔马赫的德语译文,必将大益于柏拉图作品汉译,而详细梳理施莱尔马赫译著“引论”中的柏拉图解释,对于汉语学界方兴未艾的柏拉图研究,意义尤其重大。本书题为“论柏拉图对话”,辑录了施莱尔马赫翻译柏拉图作品时写的总导引和三十篇对话的导引,同时收入施莱尔马赫《哲学史讲义》中的“苏格拉底与柏拉图”一节。本书中译依据校勘研究版(Meiner版),这个版本对勘过施莱尔马赫在世时亲自出版的两个版本,校勘精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