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洋美术史
¥64.00
这是一本迈艺术殿堂的“扶梯”。丰子恺以艺术家的视野、散文家的文笔,为学生们编写的通俗易懂而又文气高古的艺术史。内容含括古代美术、近代美术、现代美术三部分,包罗建筑、雕塑、绘画等领域,以国家、地域、流派为线索,加以介绍、分析、评述,同时辅以百余幅精美插图,阐述西方美术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的发展与演绎。


一本书读懂元宇宙
¥29.00
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扩展现实,我们后能分得清哪些是现实,哪些是虚拟吗? 元宇宙是下一代互联网Web3.0吗? 元宇宙是现在网络游戏空间的扩展吗? 元宇宙需要哪些新兴技术来构建? 元宇宙是一种和当下截然不同的经济运作新模式吗? 元宇宙何时到来,会怎样改变普通人的生活样貌? 我们每个人真的会变成自带分身的“阿凡达”吗? 未来已来,元宇宙横空出世并始风靡全球,新时代的大幕正在徐徐拉,但是书店里关于元宇宙的书却多是专业性著作,普通读者很难读得懂。为了让普通读者都能对元宇宙有一个简明直的理解,作者编写了这本小书,并请插画师根据内容行了轻松明快的手绘图解。这本书面向非理工科出身、非专业人士的普通读者,通过114篇小文章,对元宇宙行了全面而简要的介绍,主题包括元宇宙的概念、构思来源、用途、技术、发展趋势,以及一些法律与哲学上的思考,通俗易懂,生动有趣。旨在让读者思考,和未来紧密相关的元宇宙世界到底是什么样,我们能在元宇宙中做什么,元宇宙会如何发展,需要什么技术,如何改变现实世界,需要什么完善的法律制度,等等。


如愿绽放:绥中一高中2023年艺术社团作品集
¥34.99
针对当前县域普通高中重智育、轻美育等问题,绥中一高中在理论研究基础上,结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通过“通识教学+社团课程+拓展活动”的一体化实施模式,构建科学的美育课程体系,大力改进美育教育教学,让学生懂得美、欣赏美,进而尝试创造美。本艺术社团作品集正是该校美育教学成果的具体体现之一。该作品集收录的是学生在艺术社团活动中创作开发的各类优秀作品200幅(件),分书法、绘画、陶艺、剪纸、手工制作等5个篇章,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本书在理论指导的同时,辅以丰富的艺术作品,对于其他县域普通高中而言,具有一定的实践借鉴与参考价值,有助于引导县域普通高中社团活动走向科学、*。

藩屏:明代藩王的艺术与权力
¥108.00
拱卫皇室为“藩”,展现皇权为“屏”,明代藩王被赋予藩屏天下的重任,后人却道他们是百无一用的贵族寄生虫。然而正是这些“无用之人”,为世人留下无数珍宝。 晋王的崇善寺,肃王的玄妙观;周王的《东书堂帖》,鲁王的《画法大成》;潞王的仿古铜鼎,梁王妃的宝石金簪……还有宁化王的老陈醋,无处不见宗藩的参与或赞助。 柯律格通过对藩王物质文化的实地考察,展现了艺术对藩屏帝业的重要意义,从反思史学研究中的刻板偏见出发,力图构建更全面、更多元的明史叙事。

古瓷之光
¥68.99
《古瓷之光》是知名瓷人、陶瓷文化研究者涂睿明的全新力作。以朝代为序,遴选了中国陶瓷艺术史上77件至美珍宝,记录下陶艺与中华文明碰撞的每个精彩瞬间,深讲述中国陶瓷艺术的美学变迁。 从古瓷的造型、色彩、材质、工艺、历史背景等角度切,全方位展现中国陶瓷征服世界的美学魅力,重解读其美在何处、普通人如何欣赏以及这些陶瓷器在中国古代社会文化中的功能与角色,让我们得以从一件件陶瓷作品中,探寻到历代的审美雅趣、民俗风情与匠心工艺。 读完本书,当我们在博物馆中面对一件瓷器时,便懂得如何去欣赏它造型的优雅、颜色的美妙、画面的意趣、细节的深意、背后的故事……对中国陶瓷的美,产生更加具体、深刻的认知和感受,而不再只是用简单的一个“美”字笼统概括。


中国人眼中的美
¥50.99
读懂了中国人眼中的美,就读懂了中国人的精神。 全书从思、气、神、意四个关键字切,结合各类艺术实例,爬梳大量国学典籍,探寻中国人的十大审美意识,深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如透过故宫、天坛等古典建筑,剖析古人天人合一的审美情怀;于文人山水画里,追问人生有限、宇宙无穷的深意;在中华传统装饰图案中,寄托对生活美好愿景的祈盼;从书画、建筑、音乐、舞蹈到造物,体悟中华艺术特有的大象之美……中国人眼中的美,是藏在传统文化里的审美记忆,更是中国人的精神底色。


从达芬奇到毕加索的视觉革命
¥19.99
本书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名画图册,而是一部以文字重构的艺术史诗。从文艺复兴的透视革命到当代艺术的观念爆炸,我们透过改变世界的画作,揭示背后不为人知的技术秘密、人性挣扎与时代风暴。


名画中的午夜时刻
¥19.99
《解析名画中的深夜意象》是一本探索艺术与夜晚深层联系的美学专著。本书精选世界艺术史上25幅以“深夜”为主题的名作,从梵高《星月夜》的癫狂笔触到霍珀《夜鹰》的都市孤寂,从卡拉瓦乔的暗影暴力到马格利特的昼夜悖论,层层剖析黑夜在绘画中的多重象征——精神困境、神性显现、现代性疏离、死亡仪式与潜意识幻梦。通过跨学科视角(艺术史、心理学、光学、神经科学)和*新技术检测成果(X射线、多光谱成像、3D建模),本书揭示艺术家如何用黑夜重构时间、空间与人性。这不仅是一部名画鉴赏指南,更是一本关于人类集体无意识的“深夜启示录”。


失败美术馆:那些被烧毁、涂改、遗忘的旷世杰作
¥19.99
《失败美术馆:那些被烧毁/涂改/遗忘的旷世杰作》是一本关于艺术史阴影之美的另类档案。本书聚焦那些未能完整存世的杰作——被焚毁的壁画、被政治审查涂改的画布、被战争掠夺的珍宝、被艺术家亲手毁弃的草稿,以及数字时代转瞬即逝的虚拟艺术。

艺术小史:从史前岩画到当代艺术
¥98.00
一本包罗万象、契合当下的艺术门书。艺术史研究者夏洛特·马林斯以娓娓道来的讲述,带领读者穿行于辽阔多样的艺术世界,领略从10万年前至今的艺术魔法。 从洞穴绘画的起源,到秦始皇造兵马俑的创举;从印象派、立体主义等流派轮番登场,到当代艺术百花齐放,成为强大的社会变革力量;从沙龙展的出现,到大型博物馆和连锁画廊的兴起……在历史长河中,见证艺术的诞生、交融与演变,掌握艺术新动向。 通过本书既能一睹米朗琪罗、葛饰北斋、莫奈、杜尚等大师的风采,解锁数百件名作背后的奥秘,也能发现那些常被艺术史忽视的创作者和作品,以多元视角重新品味艺术之美:从古希腊黑绘大师,到拜占庭佚名艺术家;从首位宫廷女画家,到“游队女孩”的街头海报;从影响毕加索的非洲面具,到碧昂丝的卢浮宫音乐短片……艺术的故事不断更新,谁将成为未来的讲述者?

谁在收藏中国:美国寻获亚洲艺术珍宝百年记
¥68.60
在过去的两个世纪中,西方来到中国,从洞窟、宫殿和画商的密室里搜刮艺术珍品,盗走了雕塑、家具、瓷器、书画等大量国宝。敦煌壁画、龙门石窟、昭陵六骏……这些稀世珍宝现存何处?在盗宝者中,除了臭名昭著的斯坦因、华尔纳、卢芹斋,还有哪些鲜为人知的“幕后黑手”?两位作者通过查阅私人文件、历史档案,以及主要人物的回忆录,详细叙述了从鸦片战争到1949年这段时期,以美国人为首的西方收藏家是如何想方设法获得中国艺术品的一段历史,这些文物最终催生了中国古董市场在欧美的蓬勃发展,也激发了中国人依靠艺术市场促使国宝回归的努力。


数字媒体品牌形象设计
¥44.85
创新设计前沿丛书。本书区别于传统的品牌设计,赋予新时代大众的需求提高其实用价值,理论结合实际案例,不仅仅是解读,还要解决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结合各种元素的品牌设计符合当下市场需要且形成的趋势,讨论新时代品牌的建立。


上街!寻找超艺术托马森
¥56.99
什么是超艺术托马森?是附着于土地或建筑,且被保存得很美的无用之物,也是日复一日的熟悉街道中埋藏的独特趣味。 本书为风靡日本、至今不衰的“路上观察学”“考现学”经典著作,目前依然常常杀日本亚马逊社会学畅销榜前十。作者赤濑川原平在偶然散步于东京街头时,发现了一座不通往任何地方但被悉心保存的楼梯,至此始了对整个都市的另类探索,掀起了一场观察街头和认识附近的运动,并于1986年与建筑家藤森照信、插画家南伸坊等人发起“路上观察学会”。作者诙谐、调侃、充满玩乐精神的文字背后,是对都市现代化程的严肃思考以及对日常风景的探寻和解剖。在城市居民步行经验越来越少的当下,以散步为基础的路上观察旨在唤回人们对附近的亲切感,找回个人与外界的切身触。

思考尺度:巫鸿美术史文集卷七
¥169.00
“巫鸿美术史文集”是芝加哥大学巫鸿教授中国美术研究成果的全面集成,编年汇集了巫鸿几乎所有古代中国美术史的论文和未发表讲稿,串联四十年学术历程中散落的明珠,透视学者思维发展成熟的脉络。 本书是巫鸿美术史文集的第七卷,收录作者2019年至2021年的12篇论文与讲稿,内容涵盖绘画、雕塑、墓葬美术、宗教美术、摄影等方面,从尺度、空间、媒材、作品细读、身份认同等角度展对雕塑、山水画、莫高窟、肖像画等内容的探讨,见解独到且具有研究方法上的启发性。


新时代高校艺术教育研究
¥31.2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党和国家“第二个百年”的伟大奋斗目标,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规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特征,即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必须坚持科技是*生产力、人才是*资源、创新是*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国家的发展目标要求高校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建设中发挥龙头作用,按照教育方针的要求重塑高等教育发展新路径,夯实教育体系重构“四金”的基本建设目标,以金专、金课、金师、金教材培养立于科技之巅的金色人才。高等教育肩负为“中国式现代化”培养人才的崇高使命,各校艺术学科教育必须构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中国艺术风格的学科体系。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建设背景下,实现“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和优势学科”的目标。

先锋艺术思想史
¥96.00
本书主要以近三十年来活跃于中国当代艺术界、学术界的著名艺术家、批评家、学者为深度对话的对象,涉及中国先锋艺术思想生成逻辑的方方面面,既有对于艺术世界的观念维度与现实维度的讨论,也有对于世界关系美学七重关系的理解与探讨,同时还涉及我们的生活世界的应然之在与实然之在的生成敞现,涉及艺术家、批评家、学者在观念层面作为个体生命在心理与文化方面的感性动力与感性结构。借助特定的问题意识艺术生发的现场,本书原生态地呈现出中国当代艺术文化,如何在自1840年以降积淀而成的“混现代”的背景下对华夏文明现代性的探问求索。

如何打开中国艺术:启发全球视野的当代名家25讲
¥99.90
当全球艺术史遇上东方历史文化—— 更广阔的视角,更多元的方法,更丰富的议题! 从古代的绘画传统,到百年前的商业广告…… 囊括考古、收藏、书法、礼器、建筑、园林等领域—— 25位全球一线学者共读中国艺术! 《如何中国艺术》是“布莱克维尔艺术史指南系列”中国卷,重磅汇集25位艺术史领域全球一线学者,由包华石、蒋人和主编,巫鸿、白谦慎、杨晓能、伊沛霞、杰西卡·罗森、文以诚、卜寿珊……在此书中各以一章篇幅,梳理中国艺术不同面向的基本问题,以及有关研究的最新思考。 活字印刷为何没有满足中国的技术需求?荷兰印刷的黄金时代,与文震亨《长物志》反映的艺术收藏市场是否有所共鸣?欧洲“明暗法”传后,中国肖像画的形似与神似又如何转变?铜镜的历史衰落与玻璃镜的时尚改易如何发生交叉? 尼采说:“从大洋深处眺望海岸,你也许能第一次看到海岸的全貌;再度靠近海岸时,你就强于那些从未离过海岸的人,你能更全面地了解海岸……”


莫斯科普希金博物馆(伟大的博物馆·少年版)
¥16.99
“伟大的博物馆·少年版”系列图书以博物馆为依托,在内容编写上融合了博物馆与相关国家、城市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艺术作品与其社会文化背景,使艺术与历史、与文化融为一体。希望能够帮助少年读者拓宽艺术视野,提高艺术修养,融入世界艺术的大环境之中。 莫斯科普希金博物馆的建筑外形就像一个宝藏盒,它是一座融汇古今的博物馆,藏品覆盖面很广,数量巨大,涵盖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经典艺术品,且每一件藏品都是一段历史,诠释了一个时期的文化与审美,看到这些藏品就像在与历史对话。 本书的*部分介绍莫斯科普希金博物馆的历史背景;第二部分对精选的艺术作品进行详细解读,包括作品赏析、艺术家简介,还有与之密切相关的风格流派、材料技法和文化背景等。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帮助小读者增长知识,提高审美能力。


帕尔马国家美术馆(伟大的博物馆·少年版)
¥17.99
“伟大的博物馆·少年版”系列图书以博物馆为依托,在内容编写上融合了博物馆与相关国家、城市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艺术作品与其社会文化背景,使艺术与历史、与文化融为一体。希望能够帮助少年读者拓宽艺术视野,提高艺术修养,融入世界艺术的大环境之中。 帕尔马国家美术馆是一座世界知名的油画博物馆,它位于意大利北部小城帕尔马的皮洛塔宫,拥有令人惊叹的宏伟建筑和历经磨难、跨越历史留存下来的艺术珍品, 其中包括达·芬奇、安杰利科、卡纳莱托等艺术家的伟大杰作,向参观者讲述着历史与传奇。 本书的*部分介绍帕尔马国家美术馆的历史背景;第二部分对精选的艺术作品进行详细解读,包括作品赏析、艺术家简介,还有与之密切相关的风格流派、材料技法和文化背景等。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帮助小读者增长知识,提高审美能力。


阿姆斯特丹凡·高博物馆(伟大的博物馆·少年版)
¥19.99
“伟大的博物馆·少年版”系列图书以博物馆为依托,在内容编写上融合了博物馆与相关国家、城市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艺术作品与其社会文化背景,使艺术与历史、与文化融为一体。希望能够帮助少年读者拓宽艺术视野,提高艺术修养,融入世界艺术的大环境之中。 阿姆斯特丹凡·高美术馆是世界上参观人数较多的美术馆之一,这座草地上的“灰房子”体现了一个时代的缩影。徜徉其中,感受凡·高杰作的魅力。它完整收藏了凡·高从开始学习画画到逝世前的每一阶段的作品以及750 多封书信,供人们了解与研究他的艺术思想与创作理念。 本书的*部分介绍阿姆斯特丹凡·高美术馆的历史背景;第二部分对精选的艺术作品进行详细解读,包括作品赏析、艺术家简介,还有与之密切相关的风格流派、材料技法和文化背景等。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帮助小读者增长知识,提高审美能力。


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伟大的博物馆·少年版)
¥19.99
“伟大的博物馆·少年版”系列图书以博物馆为依托,在内容编写上融合了博物馆与相关国家、城市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艺术作品与其社会文化背景,使艺术与历史、与文化融为一体。希望能够帮助少年读者拓宽艺术视野,提高艺术修养,融入世界艺术的大环境之中。 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珍藏了哈布斯堡家族600 多年统治期间的丰富藏品,约40 万件艺术珍品跨越了从古埃及到18世纪末古典时代的历史。这里有老勃鲁盖尔知名的《巴别塔》《雪中猎人》,拉斐尔经典的圣母像《草地上的圣母子》,雕塑家切利尼的《盐罐》等,它们都是镇馆之宝。 本书的*部分介绍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的历史背景;第二部分对精选的艺术作品进行详细解读,包括作品赏析、艺术家简介,还有与之密切相关的风格流派、材料技法和文化背景等。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帮助小读者增长知识,提高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