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千山万水——中国申遗故事
千山万水——中国申遗故事
吕舟 等
¥89.60
本书由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吕舟撰写绪论,帮助读者快速认识和理解世界遗产的价值;同时精选11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包括建筑奇迹、宗教艺术、水利工程,江南园林、千年古城、绝壁岩画、多元海岛、高原茶山等,邀请文化遗产专家解读各遗产地的独特魅力与全球价值,讲述申遗和保护工作背后的鲜活故事。从5000年前的良渚古城到苏州园林的诗意栖居再到近代的鼓浪屿,串起中华文明数千年不曾中断的精神脉络,勾勒出人与自然、历史与现实交相辉映的宏大史诗。11处遗产地按申遗成功时间排序,以此纪念中国加《世界遗产公约》40周年。
49元5本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插图修订第4版)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插图修订第4版)
王力
¥36.00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是王力教授主持并召集众多专家共同编写的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简明读本,出版50余年来前后历经4次重要修订,到今天仍然是大众认识中国古代文化面貌*重要、*全面的基础参考书。全书分礼俗、宗法、饮食、衣饰等十四个方面。本书曾在港台地区出版并被译成日、韩等语言流行于海内外。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本次修订突破了以往的模式,特聘请在美国任教的汉学专家刘乐园(Lewis Eden),以中国考古学黄金时代的成果为出发,通过近世考古发现与传统文献相结合的“古史新证”,从考古学和人类学的角度增补*文化研究成果。修订的文稿和图片注释无一句空话,深浅出,新意连连,水平之高为数十年来同类出版物中之翘楚。修订的内容中增加了一部分与文稿相配合的图片,某些关键文物的照片解析力之高也是惊人的。完成后的修订版文稿,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修订委员会还专门为有兴趣的中学生阅读本书扫清了字词和基本概念上的障碍。
49元5本 王勃的大唐盛宴——《滕王阁序》逐句精讲
王勃的大唐盛宴——《滕王阁序》逐句精讲
苗大石 著
¥42.00
王勃的《滕王阁序》被誉为“千古第一骈文”,对后世文学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作者分三个层次对《滕王阁序》行了精细解读。第一个层次是对字面意思的解释;第二个层次是对历史背景的论述和对各种典故的考据;第三个层次是对文中所涉及的古代文化常识和文言文知识的阐释。由此,读者不仅可以立体化地理解《滕王阁序》的多层含义,而且可以举一反三,掌握文言文阅读的一般方法和原则。王勃在文中所表达的人生观和哲学观,也会给读者带来深刻的启发。 本书是传统文化爱好者学习文言文的鉴赏读物,也可以帮助中小学生掌握文言文常识和阅读方法。
49元5本 放烟花
放烟花
李海峰、卡哥
¥40.80
这是一本写给孩子的绘本,主题是给孩子讲述放烟花这个中国传统文化。烟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遗产,本书旨在让孩子们充满趣味的近距离触、了解烟花里的传统文化。 主人公是一只热爱烟花的太空兔:燃崽。燃崽为烟云、花嫣两个小朋友讲述关于烟花的有趣故事,从火药的诞生和使用,到火药是怎么运用到烟花里,以及被奉为“中国花炮祖师”李畋发明烟花的故事。在花火博士的实验室里,结合现代化学知识,博士讲述了关于烟花的秘密:为何有那么多漂亮的颜色,为何听起来声音比“爆竹”丰富多了。燃崽还教给大家一些实用的燃放烟花的安全小知识!
49元5本 中国人的规矩
中国人的规矩
吴晗
¥29.90
这是著名历史学家吴晗的作品集。本书主要分为六大板块,选取了吴晗论述政治、经济、军事、历史人物、民风民俗等方面的文章,重现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的运作机制和中国古代特有的民风民俗现象。在这本书中,吴晗以自己独特的见解,生动地诠释了中国人的规矩,也让我们全方位地理解了中国古人的智慧和谋略。翻本书,让我们在王朝的治乱兴衰中窥探复杂的人性,在历史的脉络里探寻底层民众最真实的生存法则。
49元5本 人生有惑读论语
人生有惑读论语
彭治国;朱卫东;为你读诗
¥44.99
本书是人文艺术平台“为你读诗”经典共读系列的第一本,由“诗意的人”栏目主编湘人彭二主笔,将《论语》这一根本性的儒家经典与当代生活中的困惑、难题相结合,重新焕发经典中的深厚内蕴,让读者从中汲取力量,拥有活泼泼的心灵和生命力。 ? ? ?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共读”部分,是经典共读课程的实录,围绕学习、快乐、敬畏、信念等15个主题,带着当代的疑问读《论语》,在儒家的智慧中体会强健人格如何养成;下编为“心得”部分,是彭治国老师品读《论语》的15篇札记,细读原典文本,走孔子及孔门弟子的世界,感受孔子其人以及他所留下的巨大的思想宝藏。
49元5本 国学的读与做
国学的读与做
潘志坚;江洋
¥44.50
为了让现代人走国学、理解国学,并在其自我修养、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更好地汲取国学的智慧,本书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尝试:,通过对“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大学》八条目的系统解读,把国学的内在逻辑从内向外、从个人向世界全面展,让今人尤其是普通读者,全面理解古人是如何对待自身、家庭、社会、国家和世界的。第二,将国学的基本范畴——道、性、天、仁、德、气、圣、体用等,行了贯通性的分析,阐释了其历史由来和发展脉络,划清了它们与现成化抽象概念之间的边界,并尝试以之建立起现代人系统理解国学的基本构架。第三,全面论述了国学的工夫论,介绍了古人自我修养的具体方法,揭示了国学的实践性,倡导把国学工夫融现代生活方式中。第四,系统论述了国学的家庭观、社会观、政治观,为今人行社会实践和国家治理提供了中国式的智慧经验。 国学是人的身心性命之学,国学的读与做,就是把对国学的领会与人自身的生命体验和人生践履相融会,使之有益于人的自我实现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性与天道”是国学的中枢,统贯了人的精神世界和外部的现实世界。性与天道之现代展,意味着人更充分地面向世界展自身的可能性,同时世界也以更美好的面貌向人展。
49元5本 中国古代文化:明耻篇
中国古代文化:明耻篇
来新夏
¥24.90
“耻”这一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传之久远、受人重视,并被作为行为准则之一。历代都继承了重“耻”的传统,把“明耻”视作知人论世的准则,而“无耻”则是使人无地自容的唾骂之辞。大到治国平天下,小到修身齐家,“耻”几乎已是衡量是非、忠奸,曲直的一个标尺,也是鼓舞人们挺身而立的力量。《中国古代文化·明耻篇》分为正篇、附篇两部分,选录了45个与“耻”有关的典型人物:正篇为明耻者23人,既有世人称颂的伯夷、叔齐、苏武、杨震、周处、祖逖等人,也有鲜为人知的段秀实、郑思肖、杨继盛等;附篇为无耻者22人,既有遗臭万年的赵高、隋炀帝、秦桧、慈禧等人,也有揭露其丑恶的邓通、石崇、李林甫等人。作者用十余万文字介绍他们的事例。通过这些故事引发思考,促使人们检视自身,端正价值观。作者选择人物时,既考虑了所选人物所属的朝代,又考虑到明耻、无耻人数的平衡;既有意选取人们熟知的人物,又发掘了一批新人新事。作者选取的这些例子,为我们提供了一面可资借鉴的“人镜”,通过他们反映出来的“耻”观念,至今仍有借鉴作用,明耻者让人见贤思齐,无耻者不仅令人唾弃,还有很好的警示作用。
49元5本 中国古代文化:薪传篇
中国古代文化:薪传篇
来新夏
¥24.90
《中国古代文化·薪传篇》所介绍的是中国书籍发展演变史。从结绳记事到近现代的图书刻印,中国的图书文化源远流长。全书分为上下篇,上篇主要讲图书纸张、刻印技术的发展,如简帛、纸书、雕版印刷、官藏与私藏、图书目录学等;下篇主要讲中国经典古籍的编纂、刻印、流传概况,重介绍了“十三经”“二十四史”“诸子百家”“丛书”“地方志”等大型图书的编刻情况和藏书现状,向读者展示了我国丰富的书籍典藏和悠久的文史传统,这都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薪火相传,弦歌不辍。这本书的内容比较专门,但作者所写简明扼要,对普通大众、藏书爱好者及青少年学生来说,颇有参考和翻阅价值。
49元5本 中国古代文化:工巧篇
中国古代文化:工巧篇
王振铎
¥24.90
《中国古代文化·工巧篇》通过介绍中国古代能工巧匠制造的玉器、铜器、陶瓷、漆器、丝织、古建、水利、天文仪器、车船和历代奇器等,展示了我国先民在物质文化和科学技术方面的成就和工匠精神,证明了中华民族的智巧和中国传统工艺的精美绝伦,以翔实的证据,雄辩地论证了古代中国人民对全世界的贡献,使我们能够在西方文化的猛烈冲下,保持一种自信的正确心态。纵观我们中华文化,会感到它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达四千余年,有文物可考的历史可达七千余年,甚至可以推到更为久远的年代。其文化成就灿烂辉煌,可与日月同辉。书中列举的每一部分,在科学史上都是一门专门的学科,作者把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和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撮其精要,编缀成篇,激励我们在新时期,应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继承和发扬先民的伟大成就和工匠精神,继续向新的科学前沿迈。  从近三百余年的历史来看,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确实受惠于西方,这一不可否认,而西方早年受惠于古代中国的地方,国人却往往忽略。本书中介绍了很多中国古代的发明、发现,这些光辉成就一方面属于科学技术,另一方面,又有其鲜明的文化属性和文化特征。从科学技术史角度来看,中国有许多重大发现及发明,对世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物质文化史角度来看,古代的中国人以自己独特的仁智和奇思异想,创造了一种与西方文明大相径庭的东方文化,极大地丰富了全人类的物质文明史。
49元5本 增广贤文
增广贤文
冯国超
¥24.50
 全书多由两两相对、读来郎朗上口的句子组成,从礼仪道德到典章制度,从天文地理到人生哲学,几乎囊括了中国文化的精髓,融汇了诸子百家、历代文人的名言警句,句句闪耀着中国人思想智慧的光芒。有不少句子蕴意深刻,充满哲理,至今仍为人们耳熟能详。 金句: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人无千日红,花无百日红。       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廣西富川石刻集
廣西富川石刻集
江田祥;曾志輝;黎家志
¥74.00
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东北部,地处湘、桂、粤三省交界,南岭西段的都庞、萌渚两岭余脉之间,是一座有着数万年原始文明、五千年历史文化、两千多年建县历史的三省边城。这里是海上丝路两广段的起始之一,是当下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西富川石刻集》的编撰是积极响应并因地制宜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大力发掘富川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广西富川石刻集》这一著作包括两大内容: 一、资料篇(石刻碑文整理) 在拓印专家协助之下,尽可能地予以拓碑,按照石刻碑文格式(横排或竖排)行整理,简体,标,注明石刻存地、长宽高、字径、书体等各种信息,有少量拓片图片。 收集约150篇碑文全文,少量明代碑文,清代碑文为主,10幅拓片图片或照片,碑文多为道路建设、风雨桥、书院教育、官府修城、告示、祠堂、门楼等内容。 二、历史文化篇(围绕着石刻资料按专题行介绍研究) 撰写全书导论,总体概括富川石刻保存与分布特;选取几个主题行专题研究,如富川潇贺古道、交通与社会、风雨桥、民族文化、门楼文化等,凸显富川碑刻集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漫邮记(全三册)
漫邮记(全三册)
谭夏阳
¥69.00
邮票作为一种传播介质、内容载体,从某种意义上看,它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每套邮票的背后,从选题、设计、 印刷,再到发行的过程,背后是一个个苦心孤诣、精益求精的故事。将这些故事发掘并串联起来,就是一部生动的中国大众生活史。 本书从文化的角度出发,选取名著、戏曲、园林、金花、年画和老行当六个主题,通过翔实的史料细节、大量邮票珍品图片资料,把邮票当做一种索引、一条路径、一把钥匙,带领读者在方寸之间、在细节中,一窥逝去的——我们的生活,以及留下来,沉淀至今的——我们的传统文化美学。
49元5本 周易的智慧
周易的智慧
冯国超
¥34.50
《周易》被称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它由“经”“传”两部分组成,是我国古代智慧的结晶,其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书以权威版本为底本,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作者逐段逐爻对难理解的字、词、句、专有术语、典章制度、独特的解释系统等传统文化知识行了注释,同时结合现代生活和工作,深浅出地解析了其中的哲理,对原文行了晓白通畅的今文翻译,并对生僻的字词加注拼音,是兼具《周易》普及与研读的上佳文本,更是初学者的案头书。
易经易知:于变局中开新局(两册全)
易经易知:于变局中开新局(两册全)
高金坚
¥64.00
《易经》是劝善修德之书,是指导人生修行的实用手册。《易经》六十四卦象征人生的六十四个时局模块,每一卦每一爻皆为人生面临的处境和变局,其中象、数、理存储着人生变化信息,可为人生发展提供启示。 本书以《周易》通行本(孔颖达《周易正义》)为底本,从训诂角度,以导读方式,对每卦卦辞、爻辞都做了清晰的解读,对《易经》及《彖传》《象传》《文言传》行了今译,消除了阅读时的理解障碍。除了介绍解卦知识,书中着重解读了《易经》64卦卦象和384爻爻象,分析卦象环境及其局势、爻象处境及其时运。 解读《易经》文本,领悟《易经》启示,提供人生指南,指引人生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新局,让人生更加安全顺利。
《十三经导读》全二册
《十三经导读》全二册
姜海军
¥79.00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儒学,而儒学的基本表现形式一直是经学,也就是研究儒家经典的学问。经学的基本研究对象就是十三经,即《周易》《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合称三礼),《左传》《公羊传》《穀梁传》(合称《春秋》三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本书即以这十三部儒家经典为对象,对它们进行阐释和导读,梳理它们在中国历代的传承与流变,分析它们对中国历史、文化各个方面的重要影响。依据篇幅和内容,书稿分为上下两卷,上卷介绍的是《周易》《诗经》《尚书》和三礼,下卷介绍《春秋》三传和《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周易说什么
周易说什么
韩鹏杰
¥98.00
这是一部国学经典解读。西安交大韩鹏杰教授从头到尾讲透《周易》六十四卦。 全书分为总论、分论两部分。总论为《我之周易观》,讲述周易的成书、脉络和内在逻辑。分论逐一讲透《周易》卦象:乾卦是等待时机,坤卦是隐忍含蓄,蒙卦是言传身教…… 每一篇都轻松简短,五分钟就能看完。无需花大把时间钻研学习,只需在零碎的时间里翻一页,就能随时随地读懂《周易》。
49元5本 了凡家训
了凡家训
费勇编著
¥45.00
本书由费勇教授深度讲评袁了凡写给即将成人的儿子袁天启的八封家书《训儿俗说》,另特别收录袁了凡兄弟记录父母言行的《庭帏杂录》。 袁了凡以父亲身份,对儿子谆谆教导,既严肃又和蔼。大到修身立志,小到吃喝拉撒,他希望儿子能从低微琐碎中参悟对待一切事物的严肃态度,不断发扬德行,尽善尽美,到达“发育万物,峻极于天”的境界。
49元5本 经学通论
经学通论
(清)皮錫瑞,著
¥18.88
《经学通论》是清末民初的学问大家皮锡瑞的一部贯通中国学术的经学通识著作。该书从今文经学家的立场出发,对《易经》、《尚书》、《诗经》、三《礼》(《周礼》《仪礼》《礼记》)及《春秋》等儒家经典的撰著流传、内容要义,以及历代考订注疏的得失、读者治学研究的门径等问题,作了扼要的阐述。 皮锡瑞《经学通论》五卷,初刻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湖南思贤书局),此刻本后被收《续修四库全书•经部》;1934年,商务印书馆将其列为《国学基本丛书》,出版四册本,有旧式句读;1954年10月,中华书局据《丛书》本校正重印,改正了原本的不少错讹,此后又数次重印,是直至今日*为通行的本子。 《经学通论》校注本是以1954年中华书局重印本为底本,参校思贤书局刻本,添加现代标,订正了中华本数十处标及文字错误,并重新分段。对于文中影响理解的疑难字词、人名书名、典章名物、学术事件等,均下简明注释,疑难字词并加注汉语拼音。原文引文,尽量考证并注明其出处。与思贤书局本的校勘成果,出校勘记。 中华书局本原分四卷,《易经》与《书经》共属一卷,本书参考思贤书局本所称“五卷”,重新厘为五卷,以符“五经通论”之实。将中华本《目录》略加调整,全书209条论题按顺序添加阿拉伯数字,以明次序,冠以“经学通论序目”置于原“序”后,便利检寻。 本书是对“五经”的系统梳理,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对于宏扬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远的意义。
套装特惠下单9.99元 中国传统文化书(套装3册)
中国传统文化书(套装3册)
¥49.99
《中国传统文化书(套装3册)》宛如三把钥匙,开启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瑰宝的大门。《中国古代服饰小史》以时间为轴,从先秦至明清,细致梳理中国古代服饰的演变脉络,展现不同朝代服饰的特色、风格及背后蕴含的礼仪文化,让读者领略华夏衣冠的独特魅力。《历代茶人服饰中的流动文化史》独辟蹊径,将茶文化与服饰文化巧妙融合,讲述历代茶人在茶事活动中所着服饰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从服饰的款式、色彩、图案等方面,揭示茶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的传承与发展,以及茶与服饰相互交融所形成的独特文化景观。《中国茶文化》则全面系统地介绍中国茶文化的起源、发展、种类、冲泡技艺、茶道精神等,带领读者感受茶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三册书从不同角度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为读者呈现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
套装特惠下单9.99元 玄学秘术大合集(套装24册)
玄学秘术大合集(套装24册)
¥299.99
《玄学秘术大合集(套装24册)》是一部汇聚传统玄学精髓的经典套装。书中收录的经典著作涵盖了风水、相术、丹道、雷法、咒术等多个玄学领域。《秘本通玄鬼灵经》《青囊经》《青乌经》等,深入探究风水地理之妙,为寻龙点穴、布局宅院提供指引;《水镜神相》则专注于相术,通过观察人相洞察命运玄机;《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太乙金华宗旨》等丹道经典,揭示了修行内丹、追求长生的奥秘;《祝由十三科》《上清三洞神咒》等展现了古老咒术的神秘力量。从理论到实践,从修行法门到实际应用,这套书为玄学爱好者搭建了一座通往神秘知识殿堂的桥梁,无论是深入钻研还是浅尝辄止,都能从中领略到传统玄学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
1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