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49元5本 医学汇函:全3册(下)
医学汇函:全3册(下)
(明)聂尚恒
¥33.26
  《医学汇函(套装共3册)》包括《医学汇函·上》《医学汇函·中》《医学汇函·下》,共三册。《医学汇函(套装共3册)》共十三卷,另有序目及首卷,明代聂尚恒编撰于明崇祯元年(1628)。首卷列释方、历代医学姓氏、医学或问及诸家要论,卷一为《王叔和脉诀》,卷二为《八十一难经图解》,卷三至卷十一为临床内、外、妇、儿、五官各科,卷十二至卷十三列本草内容。本次整理以明代崇祯年间跃剑山房本(首刻本)为底本。
49元5本 医学辑要
医学辑要
(清)吴燡
¥12.00
  《医学辑要》四卷,清代山阴(今浙江绍兴)吴燡编。本书首论望诊、闻诊:次论诊脉及各种脉象,其中诸病宜忌脉、趺阳少阴脉说为他书所略;*后列桂枝、麻黄、小柴胡、续命汤等三十六方,以及汗、吐、下、和、温、清、补、消治疗八法与杂录等。全书论述四诊,而于切脉尤为详明,认为浮、沉、迟、数、滑、涩为脉理大要,据此可以提纲挈领。除传统的二十八脉外,还记叙了毛、钩、石、濡、清、浊脉,以及五脏死脉、妇人脉与幼孩脉法等。本次整理以清道光十六年(1836)刻本为底本。
49元5本 艾灸操作规范
艾灸操作规范
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
¥24.50
《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标准:艾灸操作规范(WFAS STANDARD 003:2013)》是我国用于指导和规范传统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操作的规范性文件。编写和颁布本《规范》的目的在于为目前众多的保健医师与保健技师提供技术操作规程,使日趋盛行的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操作更加规范化、更具安全性,从而使之更好地为广大民众的健康服务。
49元5本 民俗文化与中医学
民俗文化与中医学
周晓菲,王致谱
¥21.36
中医学根植于浩瀚博大的中国传统文化土壤,得益于历代先民留下来的精神观念和生活习俗。 从民俗学而论,有人的地方就有风俗,而无论是物质生产方面民俗,还是社会生活、精神生活民俗,都与医药相关。诸如行医“坐堂”、悬壶济世、或是串雅铃医,它本身就有一套行业习俗;又如中药的采集生产活动就包含着民俗传承事象。人类物质生活上的衣、食、住、行,社会生活上的人生礼俗、岁时节令风俗,以及关乎疾病的诸多俗信与禁忌,这些民俗内容都与医学密切相关。 从中医学发展而论,原始医药与民俗同源,人类*初的医疗卫生经验是依赖民俗文化载体而传承的。在没有文字传媒的年代,民俗几乎包罗了社会知识文化的一切,后来由于古代哲学的渗透,医学理论雏型形成,又由文字作为载体在社会中传播,自此医学便从民俗文化中脱颖而出。丰富的民间医术、民族医药与中医学相辅相成,互相吸收与促,形成我国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和医疗传统。 因而从民俗文化的角度来认识中医学的产生与发展,更利于认识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总书记指出: “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在民俗中挖掘中医药文化,有利于在民间普及中医药,让中医药核心价值熔铸在人们日常生活、养生保健、医疗卫生等活动之中,在百姓日用人伦当中可见、可闻、可感,在现实生活中眼、心、脑。认识民俗与中医药的密切关系,让健康中国概念变得更“地气”、“贴民心”。
49元5本 杨廉方临证传薪录
杨廉方临证传薪录
杨英姿、刘明怀
¥19.00
杨廉方(1944—),系重庆市垫江县中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2000年被评为重庆市名中医,2012年任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14年任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导师,至今已从事中医医疗工作50余年。本书从医家小传、医论传道、专病论治、验方解读、诊余漫话及年谱六个部分行总结,重突出医论传道、专病论治部分。书中所搜集材料,或为杨老临证验案,或为杨老平日临证心得整理,其临证运用,屡获佳效,可读性与实用性强,临床参考价值较高。适用于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及中医爱好者参考阅读,是中医药经验传承的重要核心价值及宝贵财富。
徐志瑛治疗危重疑难病案一百例
徐志瑛治疗危重疑难病案一百例
徐志瑛
¥72.38
  《徐志瑛治疗危重疑难病案一百例》是著者从五十余年临床所诊治的上万个病案中选出的具有代表性的危重疑难病案,共22个病种,102例。这些病案有的是无法停服西药者,有的是术后采用西药难以控制者,有的是处于抢救状态者。著者多采用先中药慢慢调理,然后逐渐撤掉西药行治疗;也有单纯采用中药汤剂行治疗者。每个医案辨证要不同,从中可以反映出著者医德高尚,医术精湛。
49元5本 儿科中医医疗技术及中成药用药指导
儿科中医医疗技术及中成药用药指导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妇幼健康服务司、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组织
¥32.50
  中医药在儿童医疗保健方面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广泛的实践应用,加强中医药服务在儿童保健领域的应用,发挥中医药在儿童疾病防治领域的优势和作用,可以有效提高儿童健康水平,降低群众就医负担,促家庭社会和谐。妇幼保健机构是为广大妇女儿童提供健康服务的重要力量,为推妇幼保健机构中医药工作,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妇幼健康服务司联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在全国妇幼保健机构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加强中成药合理使用。为做好中医医疗技术规范操作和中成药合理应用培训工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组织专家编写了《儿科中医医疗技术及中成药用药指导》。   针对儿科诊疗特,编写专家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医疗技术和中医药适宜技术中,筛选出部分对儿科疾病具有明显特色和优势的中医医疗技术,从技术的概述、常用器具、基本操作方法、禁忌证、注意事项及适应病种等方面行了详细描述。针对儿科的中药用药特,编写专家筛选出部分儿科疾病常用中成药,根据疾病临床表现对相应中成药的用药时间、用法、注意事项、不良反应、配伍禁忌等行了详细描述。简便、易懂、便于查询是本书编写的基本原则,本书以现代医学的疾病分类作为主线,症状描述中尽量将西医医师不善于理解的中医术语转变为现代医学的表达方式,同时按照现代医学疾病的分期、分型等与中医辨证分型行对应,对中医各证型的症状要行提炼总结,使西医医师能够比较准确地根据症状要素分辨出所对应的中医证型,并依据各证型选用相应的中医医疗技术方法或中成药。   本书编写力求达到实用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为妇幼保健机构中医药工作中的首次尝试,请各有关单位及专家在应用本书过程中及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再版时修订完善。
49元5本 刘学勤医案选粹
刘学勤医案选粹
刘学勤
¥33.50
  《刘学勤医案选粹》是从全国名老中医刘学勤教授的大量临证医案中,筛选、整理了具有代表性的医案编辑而成。   《刘学勤医案选粹》共分辨治特色、验案撷英、经典方医案、经验方医案四章,选录医案386则。经典方医案主要是指《伤寒论》《备急千金要方》《医林改错》《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等中医经典所载方剂治病的案例;经验方医案是指应用刘学勤教授通过临床总结、提炼而创立的方剂治病的案例,其中既有从古方化裁而来者,又有刘学勤教授自创之方。   《刘学勤医案选粹》所载医案后均附有“按语”,概述、总结、分析了该案的特、难、辨证及用药特色,包括少数初治效果欠佳或治疗中病情反复,经重新辨证、调整治疗方案后终获佳效者。这些珍贵医案的收集、整理与总结分析,对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刘教授的学术经验起到了抛砖引玉、画龙睛的作用。
49元5本 国医大家钟一棠
国医大家钟一棠
章倩如
¥19.00
  本书为国医大家钟一棠传记,记述了钟一棠不平凡的百年人生。书中以时间为顺序,分“儿少时期的欢乐与悲苦”“沪上求学”“艰难时世的悬壶”“抗日时期的另一种济世情怀”“时光,让一个中医师的情怀回正”“殇”“组建宁波市中医院”“名老中医钟一棠”“'钟益寿堂'庄重立世”“'钟一棠传承工作室':抢救国医”“百岁名老中医的生命奥秘”十一部分,把名老中医的光辉传奇人生体现得淋漓尽致。
49元5本 癌症的中医论治思路和临床实践
癌症的中医论治思路和临床实践
程剑华 著
¥32.20
本书是中医肿瘤专家集临床、教学、科研近40年之经验结晶。主要介绍中医在肿瘤治疗中的独特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体会。本书参考了国内外有关肿瘤的近万篇文献,提出中医治疗肿瘤的新思维,即中医药可以治疗肿瘤、中医药治疗肿瘤是现代医学治疗肿瘤的补充和替代、现代医学治疗肿瘤的盲就是中医药治疗的切和优势。对中医肿瘤专家的临床诊治精要即临证思路、方法及用药经验等行归纳、分析、总结,以指导临床。本书所选的近百份医案、数十个经验方以及临诊心悟等都是突出中医治疗的特色,所选的医案以中医治疗为主,内容真实,资料完整,记录翔实,图文并茂,治疗前后有对比,可信度高,说服力较强。全书精练实用,特鲜明,层次分明,可读性强,较全面反映了中医肿瘤专家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及组方特色。本书既可作为中医肿瘤和中西医结合肿瘤工作者的指导性参考用书,也可供癌症患者及家属参考,对指导癌症的治疗有重要价值。
49元5本 伤寒尚论辨似
伤寒尚论辨似
(清)高学山
¥30.52
  《伤寒尚论辨似》为清初医家高学山辨析喻昌《尚论篇》而编著成书。全书依据伤寒六经分篇,设太阳经总说及上中下篇,阳明经总说及上中下篇;少阳经总说及合病、并病、坏病、痰病;太阴经总说;少阴经总说及少阴病前篇,少阴病后篇;厥阴经总说及厥阴全篇说;过经不解及瘥后劳复阴阳易病等。除对《尚论篇》有关内容辨析外,还就《伤寒论》的六经分篇、传经、直中、并病、合病、方药、诊法等行论述。本次整理以1956年3月新医书局本为底本。
49元5本 金匮要略正义
金匮要略正义
(清)朱光被
¥24.42
  《金匮要略正义》为清代医家朱光被所著,全书分上下两卷,是注解《金匮要略》的重要著作。《金匮要略》因其文辞简略,义理深玄,历来注者不多。《金匮要略正义》对《金匮要略》条文详加注解,前后对照呼应,力图使其病证辨治条理化、系统化,对病因、病机、脉象、证候、治法、方药配伍均有阐发,颇有启发性。
49元5本 眼科开光易简秘本
眼科开光易简秘本
(清)刘集福
¥23.54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眼科11):眼科**易简秘本》由清道光年间眼科医生刘集福汇集清中期李文盛、周元瑜及佚名等医家的学术思想、临证医案整理而成。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眼科11):眼科**易简秘本》共三卷,包括论治眼科内外障、眼科病证问答、金针拨障、医案及方药等内容,在眼病诊治方法的创新、眼科内外障病证名称的增补完善及对传统七十二问内容的补充等方面都有一定特色。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眼科11):眼科**易简秘本》本次整理以清光绪元年(1875)庐陵段述继堂刻本为底本。
49元5本 药征续编
药征续编
(日)村井椿
¥15.26
古方派大家吉益东洞著《药征》,阐述仲景学说,书未完而人先逝,于是村井承其精神,续其未竟,补其未逮,而成此书。
49元5本 喉科心法
喉科心法
(清)沈善谦
¥12.21
  《喉科心法》二卷,清·沈善谦撰。卷上论述喉科病源、诊法与辨证,描述咽喉、口舌多种病证及喉科善候、恶候的临床特征,并附有针灸图说、主治说、穴说等;卷下集录大量喉症临床经验效方。作者临床经验丰富,提出临证“因切形色”、立方“轻透箍降镇润养阴”的十二字秘诀,切合临床,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49元5本 神农本草经赞
神农本草经赞
叶志诜,王加锋
¥32.70
《神农本草经赞》为清?叶志诜撰。叶志诜,清代医家,字东卿、廷芳,湖北汉阳人。其学多精于养生,亦通针灸。所辑医书甚多,计有《神农本草经赞》、《观身集》《颐身集》《绛囊撮要》《信验方录》《五种经验方》《咽喉脉证通论》等,合称《汉阳叶氏丛刻医类七种》。是书刊于1850年,以孙星衍所辑《神农本草经》为依据,将每种药物编成四言赞语,并加以简要的注释。
49元5本 张梦庐先生医案
张梦庐先生医案
(清)张千里
¥13.08
《张梦庐先生医案》,又名《珠村草堂医案》,清代张千里*.《张梦庐先生医案》共收载张氏医案134首,所载医案以内科杂病为主,兼涉妇科,儿科,皮肤科等.各案主要证候,病机,治法记述详细,处方配伍灵活,药物剂*明确.本次整理以体宁程鳞书抄本为底本.
49元5本 灵素节要浅注
灵素节要浅注
(清)陈念祖
¥34.01
《灵素节要浅注》为清代医学家陈念祖所著,首次刊刻于清同治四年(1865)。全书共十二卷。卷一论道生、藏象,卷二论经络,卷三为十二经图形,卷四论运气,卷五为望色、闻声、问察、审治、生死、杂论,卷六、卷七论脉诊,卷九至卷十二论病机。《灵素节要浅注》倾注了陈念祖的大量心血,他先是对《内经》原文按不同内容分门别类,精心摘录,然后采用间注的方式,约取张志聪之说及历代诸家之言,并时附己见,用通俗易懂的文字阐释了《内经》艰深古奥的中医理论,开启了后人学习《内经》的登堂入室之路。本次整理以清同治五年(1866)南雅堂刻本为底本。
49元5本 赖氏脉案
赖氏脉案
(清)赖元福
¥13.08
《医论三十篇/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医论专书,清代韦协梦撰集,成书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 ),刊行于清嘉庆三年(1798)。《医论三十篇/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载医论三十篇,内容涉及阴阳、气血、水火、治则、治法、遣方、用药、禁忌、任医、养生等,篇幅精短,论说精辟,多有独到见解,对中医临床多有启迪。现存清嘉庆三年戊午(1798)刻本,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图书馆等处有藏。此次整理以清嘉庆三年戊午(1798)刻本为底本。
49元5本 景岳全书发挥
景岳全书发挥
(清)叶天士
¥33.50
《景岳全书发挥》一书节删《景岳全书》原文,缮录有评点之原文及批语,辑为四卷。卷一包括传忠录和脉神章,卷二、卷三包括伤寒典、杂证谟和妇人规,卷四包括小儿则、麻诊诠、外科钤、本草证、新方八阵及古方八阵。为不同学派之间的论争之作。
49元5本 大河外科
大河外科
(明)王拳
¥10.46
  《大河外科》中大部分内容源自明·杨得春《疮科通玄论》(已佚)。《大河外科》分上、下两卷。上卷载外科疾病36种,包含痈、疽、疔、疳、瘤和疥癣等,每病附有一图;下卷裁方72首,呼应了上卷疾病治疗的大部分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