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素芳小儿推拿医案选
¥17.87
张素芳教授,女,1940年生于上海市,1958年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学习,是新中国培养的*批推拿专业学员,师从推拿名家朱春霆、王纪松、钱福卿。后又跟随山东小儿推拿名医孙重三先生学习实践,自1961年毕业工作至今已逾54年。曾任山东中医药大学推拿教研室主任兼附院推拿科主任,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现任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经验传承指导老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专家,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博士生导师,山东省推拿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 从医五十余年来,张素芳教授一直从事中医推拿的教学和临床工作,擅长运用推拿手法治疗小儿消化和呼吸系统疾病,尤其在诊治小儿腹泻、厌食、腹痛、便秘、感冒、发热、咳嗽、夜啼等方面颇有心得。对小儿脑瘫、先天性巨结肠、小儿抽动症、遗尿、肾病、血液病、腺样体肥大、生长发育迟缓等儿科疑难杂病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本书即为张素芳教授小儿推拿医案选。


双惟心语
¥23.54
作为江西中医药大学“教改工程”的一个主要项目,双惟实践班着重于学生素质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受到社会各界及越来越多的兄弟院校的关注与青睐。本书摘取了双惟实践班学生的心得体会,分为相识篇:寻梦双惟、砥砺篇:涅盘之路、成长篇:化蛹成蝶及回忆篇:无雨无晴五个篇章,将学生的心路历程分步展现。

察病指南
¥9.59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察病指南》宋代施发撰,成书于宋淳桔元年(1241)。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察病指南》内容以脉诊为主,兼及一般诊法。卷上论述三部九候脉法、五脏六腑的四季常脉以及脉诊的基本理论、基本技巧等;卷中按七表八里九道脉分类法,论述24种脉法的形象和主病以及七死脉;卷下叙述伤寒、瘟病等二十一类病证的生死脉法,妇人、小儿杂病脉法以及听声、察色等内容。另有脉图33幅。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察病指南》以日本正保三年(1646)中野小左卫门刻本为底本。

节斋公胎产医案
¥9.59
《节斋公胎产医案》,一卷,系明代医家王纶所 *,成书年代不详,重刻于清康熙五十年(1711)。本 书首论全孕方的临床应用范围、方药,以及临证加减 ,次论产后生化血论及生化方的机理,再述产后三十 余种病证的病因机理、误治变证的表现及其辨证施治 。本次整理以清康熙五十年(1711)退思堂刻本为底本 。


吴门治验录
¥20.93
《吴门治验录》内容涉内科、妇科及目、耳、鼻、咽喉各科病证以及时病等。书写体例为先案后按,每案有患者姓氏里籍、临床表现、机理分析、治法方药、治疗过程,按语以问难形式释疑解感,详析病因、病理,以及辨证用药的原因。顾氏治法灵活,能随证而变,临证多效。


医方约说
¥18.31
《医方约说》为综合性临证方书,由明代鲍叔鼎 撰于嘉靖三十六年(1557)。全书分上下两卷,共78 篇。卷上包括中风、头痛等35种内科病证,卷下包括 心痛、疮疡、妇人证、小儿证、目病等43种常见病证 ,涉及内、外、妇、儿、五官诸科。全书以病证分篇 ,每篇多立一主方,后列常用附方,所选方药多效验 便廉。《医方约说》融会仲景、东垣、河间、丹溪四 子之说,而以丹溪为宗,对了解丹溪流派观有一定 帮助。本次整理以明嘉靖三十八年刻本为底本。


胡文焕医书三种
¥18.31
《胡文焕医书三种》包括《医学要数》《应急良方》《养生食忌》,均为明代儒医、藏书家胡文焕纂辑,分别介绍古代养生相关的医学理论、居家应急偏方与饮食禁忌。《医学要数》二卷,辑录《黄帝内经》《难经》及后世医书中与数字相关的名词术语69则,将其按顺序前后串连。《应急良方》一卷,分列通用、妇人、小儿三门,收集居家应急药方173则,多为单方偏方,所用药品有不少是平常生活可及之物。《养生食忌》一卷,载录五谷、五昧、五果、五菜、六畜、诸禽、虫鱼等饮食配伍禁忌者11篇,辨认有毒而不可食之果、兽、禽、鱼4篇,及饮食害人、饮食相反等内容本次整理,《医学要数》以中国中医科学院朱格抄本为底本,《应急良方》以《寿养丛书》清抄本为底本,《养生食忌》以上海中医药大学虎林文会堂乃历壬辰刻本为底本。


高注金匮要略
¥31.39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高注金匮要略》为清代高学山所著,是一部对《金匮要略》行注释的著作。高氏注释《金匮要略》,以个人研读心得、见解为主,融合前学说,阐述病因、病机别生面,分析治法、方药不落窠臼,间以个人临床经验佐证,颇有启发性,实为研究伸景学术之重要参考。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高注金匮要略》以该书稿本为底本。


温病学说传承与创新: 浙江温病学家经验集萃
¥42.50
在温病学说传承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浙江籍医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章楠、王士雄、雷丰更是其中佼佼者,尤其是王士雄,后世将其与温病学说代表人物叶桂、薛生白、吴瑭相提并论,誉称为“温病学派四大家”。其他如吴坤安、娄杰、金有恒、陈士楷、何廉臣、胡安邦、曹炳章等,贡献亦很突出。这里值得一提是,现代浙籍医家如叶熙春、潘澄濂等,融古冶今,对温病学说的理论和实践,做出了不同凡响的发挥。 本书收选浙江著名温病学家13位,将每位医家分为生平简介、学术观与诊治经验、原文选释、方剂选录和医案选按等对浙江籍医家在温病学说传承与创新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作深的整理探讨。既有理论阐发,也有临床经验介绍,颇为实用。


半夏泻心汤
¥39.50
本书是关于中医经典著作《伤寒论》所载半夏泻心汤的专著。分上、中、下三篇。上篇“经典温习”,论述了原书关于半夏泻心汤原文的学习研究的见解,包括对原意的理解和作者的认识;中篇“临证新论”,介绍了半夏泻心汤加减化裁在临床常见疾病与疑难杂症中的应用:下篇“现代研究”,采集选编了近年来半夏泻心汤实验研究成果:还附有当代名医对半夏泻心汤的理论阐释和医案。全书结构清晰,层次分明,论述深刻,有独到的见解,对半夏泻心汤的理论认识研究成果颇具创新性,更侧重了临床实践的指导作用。


温病纵横谈(四)
¥25.00
北京中医药大学联合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了第四届全国温病学论坛暨温病学辨治思路临床应用高级研修班,论坛邀请国内多位著名的温病学医家和学者,倾囊相授关于温病辨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研究成果。本辑收录了专家讲座的精彩内容,文字贴近讲座原貌,以期给予更多中医学子以温病学习上的指导,并给予长期从事临床的医生更多启迪与思考。


经方温化发微
¥40.00
《经方温化发微》创新性提出“药证是方证的尖端”的学术观,系统阐释温化寒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通过经方临证实录行验证。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论述经方温化理论,包括温化溯源、温化立法、寒温之辨、温化治法;中篇为经方温化临床,分上焦、中焦、下焦行论述,涉及32种病证,并附有精彩医案;下篇为医话,主要为作者临床经验的总结,其中不乏一些独到见解。本书内容翔实,语言清晰明了,对经方临床具有较高的研究和参考价值。

岐黄真髓
¥83.50
本书作者将历代医经、本草、方书中内容,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挑选*为经典重要的内容,分中医基础理论部分和临床部分行归类收集,便于初学者掌握记忆。该书于1995年出版,深厚读者欢迎,现修订再版。


脾胃新论
¥39.50
本书梳理了脾胃学说的发展渊源,全面阐述了其理论内涵;根据临证实践与理论结合创新发展提出“因滞而虚”的当代脾胃病证治规律;并结合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方面的研究展,从多个方面探讨了脾胃学说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可能切。

理论中医学图说:中医药科学中的多学科交叉问题研究
¥79.50
本书是作者的随笔集。作者从现代生物医学、物理学、数学等角度,对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传统中医药学的研究思路、方法和路径行了新的探讨,对中医药学的发展行了前瞻性的思索。作者希望通过发现、研究和发掘中医药学理论与现代生物医学等学科理论的相似性,拓研究思路,推动中医药学的现代化发展。


徐书用药如用兵.1
¥31.50
徐书教授素勤研经典,博涉诸家,上承伤寒千金,下继孟河学说,提出了以脉诊为中心,以经方为龙头,时方为龙尾,专病专药画龙点睛的学术思想。著有《徐书专病特效方》等畅销学术著作。徐书教授注重脉证、谨守病机,善用经典名方治疗肝癌、肺癌、卵巢癌等多种恶性肿瘤以及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皮肤病等疑难杂症,临床疗效广受好评。本书是其用药方面的专著系列。


黄帝内经简明读本
¥50.50
本读本由三个模块构成。*模块为《黄帝内经》的原文节选,指导大众熟读经典原文;第二模块是对原文的解读,指导大众理解、记忆原文的要义;第三模块是通过“问题解惑”和“案例分析”启发大众思考自然、生理的养生的相关问题,以增强读者认识中医、学习中医的兴趣。

中药检验实训教程(十三五)
¥67.50
本书是根据药品检验工作流程、标准操作规范等内容设置的实训教材。全书分为“药品检验基本知识”、“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制剂检验通则”、“药品检验综合实训”及“附录”五个部分。适用于各类普通医学高等院校中药学及药学相关专业综合实训教学,也可供药品检验相关岗位工作人员参考使用。

三部六病伤寒论条文全解析
¥62.50
《三部六病》是山西有名老中医刘绍武先生创立的医学理论。该理论是刘绍武先生研究《伤寒论》《内经》等中医理论和长期临床实践的总结,对于临床工作及探索中医现代化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三部六病》学说以《伤寒论》为依据,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参阅《内经》和有关著述,遵循对立统一规律,将人体划分为三个部分,即:表部、中部(半表半里部)、里部,简称“三部”; 每部存在的病症,根据其阳(实、热)和阴(虚、寒)的不同病性,划分为六类症候群,简称“六病”。

古中医医算史:伤寒方术:前传:上下册(上册)
¥91.50
本书从古代天文历法知识手,在大量搜集民间古籍和传说的基础上,详细介绍古中医象术内容,揭示古中医源流,深度展现古中医魅力,对大量中医爱好者有较大吸引力。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实验(十三五)
¥15.50
辅以基本的实验教学是学习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的必要途径。通过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实验的学习与实践,不仅可以促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同时可以提高学生实践操作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实验》是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的配套实验教材。因此,在内容设置时,一方面充分考虑与该理论教材的衔,另一方面又注重其实验教材的独立性、科学性和系统性。教材内容总体上包括两大板块,一是与理论教材匹配的基本内容,二是供教师和学生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取舍的扩展内容。根据实验内容,本教材共分四章。*章为医学免疫学实验,主要介绍医学免疫学的基本操作技术;第二章为医学微生物学实验,主要介绍医学微生物学的基本实验技能;第三章为医学寄生虫学实验,主要介绍医学寄生虫学的基本形态观察;第四章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主要介绍有关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的部分综合性/设计行实验项目,以供教学选择。此外,本书还设置了附录部分,主要介绍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实验的扩展内容,以供教材使用者参考。为完成本书的编写,全国18所中医药院校19位编委老师集思广益、推陈出新,使该书内容具有先性、普及性和适用性。同时,在本书编写的整个过程中,得到了上海中医药大学王易教授的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由于编写时间仓促,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错漏或不妥之处,恳请读者和同行不吝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再版时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