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每满100减50 常见病针药并治
常见病针药并治
钟光亮,夏会娟
¥31.00
本书主要针对临床常见多发病,如颈椎病、漏肩风、肱骨外上髁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鉴别、治疗、预后、预防、调摄养生等做了全面的介绍。在临床治疗上,不仅运用了传统针灸的针法、灸法。而且还应用了其他现代针灸的新疗法和中药的内服、外用等多种中医药常用治疗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瞄准疾病“靶”,精准治疗,发挥中医针灸在治疗中的优势作用。本书具有较强的临床实用性,可供临床中医师、中西医结合医师、针灸科专业医师以及中医专业的学生参考使用。
每满100减50 图解本草纲目:生活实用版
图解本草纲目:生活实用版
(明)李时珍著;黄倩,罗颂明,林志美编注,(日)岩崎常正,(明)文俶绘
¥98.00
《图解本草纲目》以明代刻本金陵本为蓝本,由福建中医药大学博士后黄倩团队编校译注。承原版之精粹,注重其养生理念,针对数十种生活中的常见疾患,收录日常易得的药(食)材、容易炮制的附方;保持原书纲目结构;同时修复大量古画,一物一图鉴。为读者提供一个易于阅读兼具实用价值的新版《本草纲目》。本书精选普通日常食物、保健类药物共260余例,每一条目下都详细记载了其名称由来、形态、产地、功效及用法等,作者李时珍还为我们留下了大量酿制古法,如各种酱、醋、酒的酿造工艺,蔬菜、水果的存储方法等。功效所及诸如流感、解酒、失眠、美白、口臭等,都涉及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本书不仅是一本适合现代大众健康的生活养生指南,也是一部丰富多彩的博物志。
每满100减50 中医妇科临证医案集
中医妇科临证医案集
周华
¥49.90
本书是基于中医妇科学知识结合临床而撰写的一本教学参考书,全书分为月经病类、带下病类、妊娠病类、产后病类、杂病类、中医妇科特色治法、妇科特殊检查手段和妇科内分泌测定八大章节。书中将基础知识与临床常见疾病融为一体,疾病类章节设立学习目标、示教医案、病案分析、问题讨论、知识拓展、名家经验、古籍精选等栏目,知识层层递,内容系统全面,所选医案贴合临床实际,突出实用性。本书可供中医本科、研究生学习使用,也可供中医妇科临床医师学习参考。
每满100减50 中医防治便秘手册
中医防治便秘手册
张虹玺;王莉;张国胜
¥24.98
便秘作为一种常见病及多发病,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已越来越严重,特别以老年人为甚。便秘多发生于久坐工作者、活动受限者或生活过于紧张者。近年,由于精神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及饮食结构的改变,便秘的发生率不断升高,患者也越来越年轻化,并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可以预见未来便秘患病率将继续增加。 鉴于此,作者搜索了中国医学文化宝库中有关便秘的相关文章及各种诊疗方法,并进行归纳、整理,结集成书,希望可以方便读者阅读以及更好地普及便秘的相关知识,达到全民了解便秘并科学防治便秘的目的。
每满100减50 本草类方
本草类方
吕静;于永敏
¥58.80
该书为清初儒医年希尧所撰,是继《集验良方》后的又一部力作。是辽宁乃至东北医家现存*早的古医籍。它的研究整理出版,为寻根辽宁医家流派起到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也是探索辽宁医学文化起源端倪。该书经考证研究,确认为刻本书,首刊于雍正十三年(1735)历经三百年,有清一代刊行七次,影响颇深,流传海内外,解放后未见出版。有着重要的医学文献价值,可谓善本、珍本古医籍,弥足珍贵。全书内容是以《本草纲目》第三、四卷主治百病为纲目,以天干为分部,以病名为分类,以症状为题目,分别详细引出用药、用方、用验、用案、用针、用灸、用砭、用酒、用丸、散、膏、丹,汤等多种方法,采纳汲取历代医书所载方药秘籍,更有“宫禁之秘”和史书杂著,及佚失的古医籍,汇为一编。通过初步考证研究,匡正了现诸多医学文献认为,该书是“将《本草纲目》的附方分类编辑而成”错误论法。全书共10卷,计16册,约10余万字,搜集病种113类,汇辑病症千余种。
每满100减50 中医美容养生基础与应用
中医美容养生基础与应用
张小卿等
¥99.00
涵盖了中医美容养生基础与应用的相关内容,包括中医美容学概述、中医美容学的理论基础、中医美容医疗中常用的中药、中医美容常用的美容方法、中医保健美容、中医的美容养生、常见损美性皮肤病的治疗、衰老基础知识与衰老性损美病症的治疗和肥胖病与消瘦的治疗等。
每满100减50 解码中成药
解码中成药
肖伟
¥128.00
本书系统介绍了“解码中成药”的概念、内涵,将整体调节作用的中成药进行微观地解码,对作用成分与作用网络靶点进行“多成分”与“多靶点-多途径”的“网络效应”解析,揭示中成药有效性、安全性及质量可控性的科学因子密码为“功效成分群”。本书在对解码方法、原理进行了高度总结的基础上,通过科研实践与案例,将药物要素与中成药复杂成分的物质基础进行对接,解析中成药的科学内涵,实现中成药的安全、有效与质量可控,有助于形成独具特色的中成药质量设计,为中成药复杂体系“点、段、批”控制的现代技术与方法应用提供示范。
每满100减50 嵇康《养生论》诠释及拾遗
嵇康《养生论》诠释及拾遗
邓一齐
¥54.50
嵇康《养生论》是三国时期的作品,其养生理论与实践在个体养生层面堪称一绝。但其文属古体,字义深奥,不易被今人读懂和采纳,除意译外,有必要对其深层次的意义行研究和诠释。由于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科技的步,有必要结合现代的情况,应用中西医两套理论和知识,对其养生保健的不足部分给予补充完善。达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以一个全面的、系统的、崭新的养生保健科普知识展现在人们的面前,为民众带去健康和快乐。为和谐中国、健康中国的建设奉献绵薄之力。本书的特有:1、对嵇康《养生论》行了深的研究,用近15万字诠释嵇康的1200余字,这是嵇康《养生论》问世以来的作;2、应用中医西医两套理论知识作注释,为中西医结合在养生保健领域做了一次较为成功的尝试;3、将嵇康《养生论》未论及的家庭、社会及人生各个不同阶段、不同人群的养生保健知识行了拾遗,使养生保健科普知识更加完整,实用性更强;4、书中对养生保健的定义,天年期限,长寿期限,预防健康板块变短,防止病理性衰老作为养生保健的关键环节、守法修德为养生保健的基石等等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也大大丰富了养生保健的内容,预测能得到读者的共鸣和赞许。
每满100减50 杏林春暖绽河湟:青海省中医院中医药文化写实
杏林春暖绽河湟:青海省中医院中医药文化写实
李军茹;朱亮
¥78.50
本书具有青海省中医药特色和浓厚底蕴,以青海省中医院重科室专业、中医护理技术及中医药名家故事为主的书籍,从而达到讲好中医药故事,传播中医药文化,传承中医精神,推广中医药知识的目的。 本书分以下几部分:(1)青海省中医院名科发展脉络。(2)中医药人物风采:主要介绍名医工作室(全国名中医工作室、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创建及成果,青海省中医院、省级名医专家、学科带头人等。(3)中医特色护理:主要介绍医院中医护理文化及中医适宜技术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4)中医药资源普查成果:介绍第四次全国中医药资源普查青海篇历程及成果等。
每满100减50 藏医医疗技术操作规范
藏医医疗技术操作规范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
¥31.00
由藏医分会组织专家负责编制的包括藏医达尔卡(放血)医疗技术、藏医热吉(牛角吸附)医疗技术、藏医美杂(火灸)医疗技术等9项技术操作规范
每满100减50 从软组织外科学到筋学:探求中西医结合新路
从软组织外科学到筋学:探求中西医结合新路
吕发明;苗德胜
¥22.50
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疾患,是骨伤科常见病、多发病、难治病,因其疗效不确切,诊断缺乏客观指标,很多学者不愿涉足。但从我国诊治慢性软组织损伤疾患的历程中可以看出,不论西医还是中医,寻求中西医结合之路是一条捷径,它突显出中国的新医学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疾患的独有优势。我们愿能在这条道路继续探索,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往前再走一步。 中医经筋学说与西医筋膜理论虽来自不同的医学体系,但是它们异曲同工,都强调整体观、平衡观,研究的是共同的组织结构。用筋膜理论去诠释经筋学说,是古今的汇合,是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技术去挖掘中医的宝藏,同时把中医治疗的特色(解结法)融到现代医学的治疗中,并寓于新意,使中西医互补,相得益彰。 科学的发展离不理论的创新,只有创新的理论才能指导临床实践不断步,在中医经筋学说与西医筋膜理论结合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筋学概念,并创立了筋张力学说。之所以有此之意,不是为标新立异,而是希望通过建立新的理论,走他人没走过的路。虽然我们的工作有诸多不足,但我们还是愿做这项有意义的尝试。将拙作献给诸位读者,请斧正,并希望有机会与大家共同讨论,愿共为创建中西医结合新路不断努力,以发展中国的新医学科学派,为人类健康谋福利!
每满100减50 李氏药火针疗法
李氏药火针疗法
李彩霞;李元和
¥40.00
药火针疗法是李明彦老先生于清?光绪二十六年前后创立,集针刺、药物、灸疗等功效于一体的独特针法。具有操作简便,无创、疗效显著、见效快等特,在治疗顽固性疾病方面具有独特的疗效。该疗法是在《黄帝内经》“燔针”“?n刺法”“火针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同时也是后世“雷火神针”“太乙神针”的演变。在陕西省中医药管局的大力支持下,“李氏药火针”于2018年被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为“陕西省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李彩霞主任医师作为第四代传人根据自己30多年的临床实践及先辈的经验总结,在第五代传承人李元和主治医师的帮助下,将药火针创立的渊源、治病的机理、学术观、临床医案、传承与发展等加以汇总整理,编著成本书,以供同道参考。
每满100减50 寻医问方
寻医问方
宋南昌
¥32.00
该书为宋南昌名医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家庭医生报》为主,还有其他报刊近20种上公发表的医疗科普,卫生讯息类文章,内容涉及常见多发病,如痹证、痛症、瘫症等专病,还有不少专法〈针刺、艾灸、火罐、刺络放血、理疗、中药外治)专方专药应用推广,患者来函咨询等诸多内容。本书出版是作者30多年医学科普宣传成果之总结,可与医学同行及患者行充分交流,能够为广大读者回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医学知识。 也有新技术、新项目展内容。具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取材方便,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等特。
每满100减50 傣医医疗技术操作规范
傣医医疗技术操作规范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
¥31.00
由傣医分会组织专家负责编制的包括傣医咱雅(拖擦药物疗法) 技术、傣医沙雅(刺药疗法)技术、傣医果雅(包药疗法)技术等8项技术操作规范
每满100减50 经方源流临证探微
经方源流临证探微
赖海标
¥39.00
本书从经方源流文化探微、经方源流药证探微、经方源流方证探微、经方源流理论探微、经方源流实践探微、经方源流传承发展等几个方面,展现经方的魅力与精髓。适合中医爱好者、经方爱好者、临床中医师参考使用。
每满100减50 实用中医诊断学
实用中医诊断学
李灿东
¥190.50
本书分绪论、上篇、下篇和附篇四部分计24章系统全面论述了中医诊断学学科内容,具有权威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并有一定的创新性。 本书的特是: 1.系统全面,正本清源:本书全面系统地梳理了中医诊断文献,从基础、理论、思维、方法、技术和科研成果,既考虑正本清源又考虑到现代中医诊断学科体系的衔,同时充分考虑到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在中医诊断发展方面的运用。 2.突出思维,体现临床:本书实用性强。把握中医临床诊断的思维,为临床各科提供诊断的技术和方法,实用,够用,好用,可作为临床各科的工具书和参考书。 3.传承创新:本书基于中医理论系统研究,充分体现了现代中医诊断学的研究成果,处理好中医传统理论与现代科研的关系,对现代成果行评价、甄别,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医诊断学。
每满100减50 针灸特色疗法
针灸特色疗法
梁凤霞
¥70.50
随着人们预防疾病意识的提高,中医针灸特色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针灸特色技术以其操作简便、经济安全、无毒副作用、疗效显著等优,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广泛。当今的临床针灸医生或健康养生人群也在用各种各样的针灸特色方法如特殊部位、特殊针具疗法等展各类预防保健活动,并且得到了很好的疗效。 本书在中医针灸理论的指导下,通过作者及其团队30余年在针灸及多种外治疗法间的综合运用研究和实践应用的基础上,对临床应用广泛的针灸特色疗法的理论基础、操作规范、临床应用等方面行编著,特色在于:1. 针灸技术操作都已经颁布了国家标准,本专著参照国家标准《针灸技术操作规范》)中对名词术语、操作方法和步骤、注意事项及禁忌的描述,使针灸操作技术规范化;2. 注重特色技术的临床应用,并且在多个临床实践指南的指导下,注重运用循证证据,突出针灸特色技术的优势病种。3.引临床案例,使读者更能掌握该中特色疗法的具体使用方法。 在当今社会健康养生的潮流中,本专著将有助于中医针灸等外治理论方法的宣传传播,从而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
每满100减50 土家医医疗技术操作规范
土家医医疗技术操作规范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
¥55.00
推动少数民族医药特色技术整理和推广工作,能够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医药特色技术,为少数民族医医疗机构和少数民族医特色专科提升服务内涵提供有力指导;促少数民族医药特色技术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广应用,提高基层诊疗机构少数民族医药服务能力。是围绕各族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基本健康权益,解决好各族群众*关心、*直、*现实的民生问题,推健康中国建设,造福广大人民群众的有力手段
每满100减50 金匮传习录
金匮传习录
贾春华
¥102.50
本书作者从事中医药教学、科研、临床三十余载,擅长用认知语言学、认知逻辑学、认知心理学研究张仲景理论,已有非常丰富的研究成果。其将多学科交叉研究成果融日常对本科生、研究生《金匮要略》课程的讲授中,以具有现代知识思维体系的人能够听懂的语言、丰富的学识、清晰的思路,逐步引导大家认识《金匮要略》的基本内容及精髓所在,不仅有利于广大中医学子及对中医有浓厚兴趣的人学习,并且有利于中医文化在国外的传播。《金匮传习录》便是由贾教授的讲课录音资料整理而来,按照原书条文顺序逐一行解析,并在书中加其从医多年运用金匮要略经方治疗的案例,集学术性、实用性、创新性为一体,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每满100减50 哈萨克医医疗技术操作规范·中国民族医药学标准
哈萨克医医疗技术操作规范·中国民族医药学标准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
¥39.00
由哈萨克医分会组织专家负责编制的包括萨合塔勒格(药水浴)技术、巴普塔勒格(熏蒸浴)技术、库木布拉吾(沙疗)技术等10项技术操作规范
每满100减50 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
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
中华中医药学会
¥65.00
本书为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主要内容是关于骨伤常见病证的中医临床诊断、治疗行深分析,为临床医师提供切实可行的中医常规处理策略与方法,力图提高各级中医院骨伤科临床疗效和科研水平及规范化意识。本书可作为中医骨伤科临床实践、诊疗规范和质量评定的重要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