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云集 (中国古典文学书系 9)
¥10.90
二三十年代之交,周作人散文无论内容还是写法都酝酿着一个重大变化, “一九二九年几乎全不把笔”,或许亦与此有关;《看云集》即写于这一变化过程之中,可以说这是一部过渡期的作品。本书共收周作人散文四十一篇,集中体现了作者丰富的才学知识和修养。书中既包括闲情雅致小品,还包括质针砭时弊的时事评论。“我想文明社会上道德的管束应该很宽,但应该要求诚实,……我想,我们与其伪善还不如真恶,真恶还是要负责任,冒危险”,对于当下的中国,也是一剂良药。


过去的工作 (中国古典文学书系 6)
¥11.00
《过去的工作》收入周作人在抗战胜利前后(一九四五年四月至十二月)所作文章。一九五九年十一月由香港新地出版社初版,署名知堂。周作人本人在其作品《解放后译著书目》写道《过去的工作》和《知堂乙酉文编》之下有云:“以上两种本系一书,为解放前所作杂文,总名《乙酉文编》,由曹聚仁君携赴香港,为谋出版因析而为二。”《过去的工作》收文十五篇,其中抗战胜利后所写七篇。集中文章当时基本上未曾发表。


风雨谈 (中国古典文学书系 4)
¥10.90
《风雨谈》收录周作人一九三五年十一月至一九三六年五月的作品。一九三六年十月由上海北新书局初版。风雨谈”原是一九三五年一到五月在《宇宙风》所发表之系列文章总的题目。一九*年九月二十七日周氏日记云: “晚重阅《风雨谈》,对于自作的文章,觉不无可取,亦可笑也。”周作人将有关中国古代著述评论性作品辑录成册,涉及范围领域极其广泛,他用现代文明的视角来审视古代文学著述,以科学、客观的精神来分析古人作品的利弊之处,其间的取舍标准,是其一直所推崇的“疾虚妄”和“重情理”。虽然文章篇幅不长,但是其中所涉猎的文学观点、思想意义却是极其长远的。


枕草子 (中国古典文学书系 32)
¥10.90
《枕草子》是一本文学散文随笔集,大约成书于1001年。作者在宫廷任职期间所见所闻甚多,全书有三百余篇,分为类聚、日记、随想三大内容。类聚是罗列生活中不同性质与类别的事物,如“山”、“海”、“扫兴的事”、“高雅的东西”,涉及地理风貌、草木花鸟、内心情感、生活情趣等等,非常丰富地体现出作者细腻的观察和审美趣味。文中可了解到日本平安时代皇室贵族的生活状态和品味素养,以及作者对自然与人生的随感,可见其明快、自由的生活态度。


周作人书信集 (中国古典文学书系 38)
¥10.90
《周作人书信集》:“集中所收共计七十七篇,篇幅很短,总计起来分量不多,可是收集很不容易。……幸而友人中有二三好事者还收藏着好些,便去借来选抄,大抵选不到十分之一,计给平伯的信三十五封,给启无的二十五封,废名承代选择,交来十八封,我又删去其一,计十七封。挑选的标准只取其少少有点感情有点事实,文句无大疵谬的便行,其办理公务,或雌黄人物者悉不录。挑选结果仅存此区区,而此区区者又如此无聊,覆阅之后不禁叹息。”


知堂回想录(上) (中国古典文学书系 33)
¥11.00
1960年底,周树人应在港的曹聚仁之邀,既为生计故,又是对人生作一回顾,开始写回想录,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写了约计三十八万字, 1970年5月由香港三育图书文具公司出版,已是作者去世三年之后的事情。1971年1月香港三育图书文具公司即再版。 《知堂回想录》是周作人*后一部作品,也是他毕生篇幅*大的著作。“文中多有跑野马处,或者还跑的不很够,亦未可知。但野马也须在圈子里跑,才有意思,这却极不容易耳。”大致仍旧遵循一己惯常路数,行文风格亦是典型的“知堂体”。《知堂回想录》本拟写至五四为止,末了却将一生经历写出,其中多有过去未介绍者,叙述往事间或移用此前有关作品,又抄引自己多篇文章,从这个意义上讲,谓之“集大成”亦无不可。


知堂文集 (中国古典文学书系 35)
¥10.90
知堂的意义别有说,在集内,兹不赘。我所怕的是能说不能行,究竟我知道些什么呢,有那些话我说得对的呢,实在自己也还不大清楚。打开天窗说亮话,我的自然科学的知识很是有限,大约不过中学程度罢,关于人文科学也是同样的浅尝,无论那一部门都不曾有过系统的研究。求知的心既然不很深,不能成为一个学者,而求道的心更是浅,不配变做一个信徒。我对于信仰,无论各宗各派,只有十分的羡慕,但是做信徒却不知怎的又觉得十分的烦难,或者可以说是因为没有这种天生的福分罢。略略考虑过妇女问题的结果,觉得社会主义是现世*的出路。同时受着遗传观念的迫压,又常有故鬼重来之惧。这些感想比较有点近于玄虚,我至今不晓得怎么发付他。


自己的园地 (中国古典文学书系 39)
¥10.90
1923年初版。*辑《自己的园地》收散文十八篇;第二辑《绿洲》收散文十五篇,另有杂文二十篇。再版时删去杂文,增收《茶话》二十三篇。所收散文作品多为山水小品和随笔,风格冲淡。少数议论散文表达了作者对文艺问题的独到见解。“自己的园地”一辑奠定了周作人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确立了中国新文艺批评的基石。


中国新文学的源流 (中国古典文学书系 37)
¥10.90
《中国新文学源流》是根据周作人的讲演记录稿编成。1932年2至4月,周作人应沈兼士之邀,在辅仁大学讲了八次学,后经整理,交北平人文书店于1932年9月出版。作品内容主要是关于五四新文学运动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的理论的系统总结之作。


知堂乙酉文编 (中国古典文学书系 36)
¥11.00
右散文十七篇,本系《乙酉文编》原稿的一部分,在一九五二年冬天编成后,久藏箧底。三年前曹聚仁先生北游见访,出以相示,承他带至香港,在杂志上发表若干篇,后来集印为一册,即《过去的工作》便是。余下的这一部分,他又为整理出板,就使用这《乙酉文编》的名称。曹先生的种种厚意,实在是很可感谢的。说起乙酉年来,这已经是十五年前的事,社会情形既今昔不同,那么有些感慨牢骚已经失时效,这是要请读者原谅,而在作者却又很引为大幸的。讲到名物和民俗的几篇,在这里或者分量并不多,但是有读者偏爱这些,在解放后我也还写许多简短的,给报刊补白,今年挑选较成片段的,辑了一本《草叶集》,大约在三四月里也可以和读者见面了。 一九六○年二月十六日,知堂记于北京。


知堂回想录(下) (中国古典文学书系 34)
¥10.90
1960年底,周树人应在港的曹聚仁之邀,既为生计故,又是对人生作一回顾,开始写回想录,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写了约计三十八万字, 1970年5月由香港三育图书文具公司出版,已是作者去世三年之后的事情。1971年1月香港三育图书文具公司即再版。 《知堂回想录》是周作人*后一部作品,也是他毕生篇幅*大的著作。“文中多有跑野马处,或者还跑的不很够,亦未可知。但野马也须在圈子里跑,才有意思,这却极不容易耳。”大致仍旧遵循一己惯常路数,行文风格亦是典型的“知堂体”。《知堂回想录》本拟写至五四为止,末了却将一生经历写出,其中多有过去未介绍者,叙述往事间或移用此前有关作品,又抄引自己多篇文章,从这个意义上讲,谓之“集大成”亦无不可。


儿童文学小论 (中国古典文学书系 3)
¥11.00
儿童学以及儿童文学素为周作人所关注,被周作人称为“一种特别的文学活动”。这里边所收的共计十一篇。前四篇都是民国二三年所作,是用文言写的。民国九年北京孔德学校找周作人讲演,就是这第五篇《儿童的文学》。剩下六篇都是十一二三年中所写,从这时候起注意儿童文学的人多起来了,专门研究的人也渐出现。 要研究讨论儿童文学的问题,必须关于人类学民俗学儿童学等有相当的修养,周作人说:“这几篇文章虽然浅薄,但是根据人类学派的学说来看神话的意义,根据儿童心理学来讲童话的应用,这个方向总是不错的,在现今的儿童文学界还不无用处。”


艺术与生活 (中国古典文学书系 28)
¥10.90
《艺术与生活》收录周作人散文二十二篇,是现代著名文学家周作人“*的长篇的论文集”,它确立了其人道主义的思想基调。文学家周作人是以思想家周作人为根本,而思想家周作人的面貌主要就展现在这本书里。此书是“新文学”的奠基作之一,是研究新文学产生及周作人思想的重要材料。


夜读抄 (中国古典文学书系 27)
¥10.90
《夜读抄》周作人作,上海北新书局印行。写作日期是1928年1月3日于北京。全书除“小引”外,还收有文章39篇。 “幼时读古文,见《秋声赋》*句云:“欧阳子方夜读书”,辄涉幻想,仿佛觉得有此一境,瓦屋纸窗,灯檠茗碗,室外有竹有棕榈,后来虽见“红袖添香夜读书”之句,觉得也有趣味,却总不能改变我当初的空想。先父在日,住故乡老屋中,隔窗望邻家竹园,常为言其志愿,欲得一小楼,清闲幽寂,可以读书,但先父侘傺不得意,如卜者所云,“性高于天命薄如纸”,才过本寿,遽以痼疾卒,病室乃更湫隘,窗外天井才及三尺,所云理想的书室仅留其影象于我的胸中而已。”


药味集 (中国古典文学书系 26)
¥11.00
从作者散文创作来看,本书与《夜读集》风格相近,曾于1941年由国际文化振兴会出版单行本。"药味"之命,乃是因为书中所收文章,看似闲适,但是用心品茗却令人颇感苦闷,在苦味中希望能对他人有所裨益,故以此为名。"痛,并快乐着",或许就是本书吸引读者的一大特点。


泽泻集 (中国古典文学书系 31)
¥11.00
近几年来我才学写文章,但是成绩不很佳。因为出身贫贱,幼时没有好好地读过书,后来所学的本业又与文学完全无缘,想来写什么批评文字,非但是身分不相应,也实在是徒劳的事。这个自觉却是不久就得到,近来所写只是感想小篇,但使能够表得出我自己的一部分,便已满足,绝无载道或传法的意思。有友人问及,在这一类随便写的文章里有那几篇是*好的,我惭愧无以应。但是转侧一想,虽然够不上说好,自己觉得比较地中意,能够表出一点当时的情思与趣昧的,也还有三五篇,现在便把他搜集起来,作为“苦雨斋小书”之一。戈尔特堡(IsaacGoldberg)批评蔼理斯(HavelockEllis)说,在他里面有一个叛徒与一个隐士,这句话说得*妙。并不是我想援蔼理斯以自重,我希望在我的趣味之文里也还有叛徒活着。我毫不踌躇地将这册小集同样地荐于中国现代的叛徒与隐士们之前。 至于书名泽泻,那也别无深意,——并不一定用《楚辞》的“筐泽泻以豹鞹兮”的意思,不过因为喜欢这种小草,所以用作书名罢了。在日本的“纹章”里也有泽泻,现在就借用这个图案放在卷首。


药堂杂文 (中国古典文学书系 25)
¥10.90
《药堂杂文》收入周作人一九四○年到一九四三年于沦陷的北平所写文章二十八篇。本书名曰""药堂"",有作者陈一家之感言,供各位读者品味之意。或为一剂苦口良药,或为一杯清暑汤茶,但凭读者品评。


雨天的书 (中国古典文学书系 30)
¥10.90
《雨天的书》收录周作人一九二一年至一九二五年所做散文五十多篇,一九二五年七月五日周作人日记有云:“编理旧稿51篇,为《雨天的书》一卷,拟出板,今日完了,唯序文未写。”同年十二月,《雨天的书》由北京新潮社初版印行。“本书是周作人闲适小品文的代表作之一,其中《故乡的野菜》《喝茶》《苍蝇》等名篇历来备受推崇。


永日集 (中国古典文学书系 29)
¥10.90
《永日集》周作人著。北新书局,“苦雨斋小书”之四。一九二九年五月初版。 “民国十七年是年成不很好的年头儿。虽然有闲似地住在北京,却无闲去住温泉,做不出什么大文章。一总收在这小册子里,还不到全部的三分之二,其一小半乃是十七年以前所写的东西。 有五篇是翻译。有人或要不赞成,以为翻译不该与自作的文章收在一起。这句话自然言之成理。但我有一种偏见,文字本是由我经手,意思则是我所喜欢的,要想而想不到,欲说而说不出的东西,固然并不想霸占,觉得未始不可借用。正如大家引用所佩服的古人成句一样,我便来整章整节地引用罢了。这些译文我可以声明一句,在这集内是*值得读的文字,我现在只恨译得太少。在自己的文章中只有一篇《忒罗亚的妇女》觉得较好,这篇戏曲的原文实在也值得全译。 我在文章中所谈的总还是不出文学和时事这两个题目。关于文学我的意见恐怕如不是老朽也是外行的,——其实外行我原是的。我的意思说在《大黑狼的故事序》里,虽然谷万川君就不佩服。至于时事到现在决不谈了,已详《闭户读书论》中,兹不赘。”


全唐诗
¥10.90
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世界上许多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全唐诗》是清朝初年编修的汇集唐代诗歌的总集,是中国规模*大的一部诗歌总集。彭定求、沈三曾、杨中讷、汪士鋐、汪绎、俞梅、徐树本、车鼎晋、潘从律、查嗣瑮10人奉敕编校,“得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凡二千二百余人”,共计900卷。


苏东坡全集
¥10.90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