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坦克基础科技知识(下)
¥5.80
不论什么武器,都是用于攻击的工具,具有威慑和防御的作用,自古具有巨大的神秘性,是广大军事爱好者的*。


主战坦克科技知识(上)
¥9.11
坦克是现代陆上作战的主要武器,具有“陆战之王”的美称,通常装有一门火炮和多门自动武器,有的带有穿甲弹,具有强大的直射火力、高度越野机动性和极强的装甲防护能力和突击能力,主要执行与对方坦克或其他装甲车辆作战,也可以压制、消灭反坦克武器、摧毁工事、歼灭敌方有生力量。


装甲车辆科技知识(上)
¥5.80
军事科学是一门范围广博、内容丰富的综合性科学,它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等众多学科,而军事科学则围绕高科技战争进行,学习现代军事高技术知识,使我们能够了解现代科技前沿,了解武器发展的形势,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并培养我们的忧患意识与爱国意识,使我们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以建设我们强大的国家,用以作为我们强大的精神力量。


舰艇基础科技知识(下)
¥5.80
“青少年必知的舰艇航母科技” 丛书,包括《航空母舰基础科技知识》、《世界航空母舰科技知识》、《舰艇基础科技知识》、《战列舰科技知识》、《巡洋舰科技知识》、《驱逐舰科技知识》、《登陆舰科技知识》、《核潜艇科技知识》、《特种舰艇科技知识》、《特种潜艇科技知识》共10册,每册全面介绍了相应舰艇与航母种类的研制、发展、型号、性能、用途等情况,因此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知识性、科普性和前沿性,不仅是广大读者学习现代舰艇与航母科学知识的*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版本。


战斗机科技知识(下)
¥5.80
军用飞机是直接参加战斗、保障战斗行动和军事训练的飞机总称,是空军的主要技术装备。


歼击机科技知识(上)
¥5.80
军用飞机是直接参加战斗、保障战斗行动和军事训练的飞机总称,是空军的主要技术装备。


强击机科技知识(上)
¥5.80
军用飞机是直接参加战斗、保障战斗行动和军事训练的飞机总称,是空军的主要技术装备。飞机大量用于作战,使战争由平面发展到立体空间,对战略战术和军队组成等产生了重大影响。


特种机科技知识(下)
¥5.80
本书介绍了特种机的研制、发展、型号、性能、用途等情况。


军用直升机科技知识(上)
¥5.80
本书介绍了军用直升机的研制、发展、型号、性能、用途等情况。


地地导弹科技知识(上)
¥17.39
军事科学是一门范围广博、内容丰富的综合性科学,它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等众多学科,而军事科学则围绕高科技战争进行,学习现代军事高技术知识,使我们能够了解现代科技前沿,了解武器发展的形势,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并培养我们的忧患意识与爱国意识,使我们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以建设我们强大的国家,用以作为我们强大的精神力量。


地空导弹科技知识(下)
¥17.39
“青少年高度关注的导弹武器科技”丛书,包括《导弹武器科技知识》、《地地导弹科技知识》、《地空导弹科技知识》、《空地导弹科技知识》、《空空导弹科技知识》、《反舰导弹科技知识》、《舰空导弹科技知识》、《空舰导弹科技知识》、《反坦克导弹科技知识》、《特种导弹科技知识》共10册,每册全面介绍了相应导弹武器种类的研制、发展、型号、性能、用途等情况,因此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知识性、科普性和前沿性,不仅是广大读者学习导弹武器科学知识的*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版本。


二战之谜
¥5.27
历史的魅力就在于它的扑朔迷离,虽然真相永远只有一个,但是在进入历史书中之后,它又产生了不确定性。正是这份不确定,才让“咀嚼”有了味道。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于这段历史,人们会回想起许多难以忘却的人物和惊心动魄的战事,但是引人关注的,还是其中的诸多未解之谜。尽管随着各国保密档案的一步步解密,一些未解之谜得到了进一步揭示,但也许仍有许多历史事件的真相永不可知。比如,希特鞘为什么那么神经质而又丧心病狂?他是如何从一个流浪汉变成战争狂人的?敦刻尔克之战中,德军为何在胜利指日可待之际放走大批英法盟军?苏联为何在对德作战的初期一溃千里……正因为缺失真相,才让后人产生了无限的想象。


战役
¥5.22
次世界大战,不能忘却的纪念,日月如梭,抹不去郊原热血。欧洲大地,纳粹的旗帜飞扬,纳粹的战车驰骋,波兰、挪威、丹麦,瞬息沦亡,比利时、卢森堡、法国,纳款投降。不列颠上空,战鹰搏击;大西洋海上,狼群猖狂;北非沙漠里,两雄相争,气势如虹。战戈东指,红色苏联的英雄们保家卫国,在莫斯科,在斯大林格勒,在列宁格勒,风雪中火炮齐鸣,风雪中杀气如云,风雪中纳粹的骄横不在,正义的天平开始倾斜。在太平洋上,倭寇偷袭珍珠港,抢占东南亚,日本军国主义的癫狂发挥到了极致。世界格局在战争中开始改变,从西里到诺曼底,盟军敲开了纳粹的大门,从库尔斯克到易北河畔,苏联红军节节胜利,第三帝国在硝烟炮火中轰然倒塌。从中途岛到硫磺岛,从菲律宾到冲绳,日本的嚣张不复存在。长崎和广岛的蘑菇云尚未散去,日本军国主义的威风荡然无存。


二战名将
¥5.22
二战是历史上*的武装冲突,将人类的战争艺术提升到了空前的高度。在这一舞台上,名将是其中闪亮的明星。每一位征战沙场的名将都以自己独特的指挥术留名史册。他们或大胆奇诡,创造出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战例;或思维缜密,以无懈可击的战略部署,堂堂正正之师百战不殆;或勇猛顽强,将人类铁血不屈的品质发挥到极致……优秀的统帅可以安邦定国,立不朽之功业,也能挽狂澜于既倒,给后人留下不尽的传奇,更有名将创造出可怕的战争艺术,虽逞凶于一时,终难以阻挡历史的滚滚车轮。 本书拨开历史的烟尘,让十八位二战名将从血漫长天的沙场向您走来。


图解孙子兵法
¥5.00
孙子兵法》,又称《吴孙子兵法》,为春秋末期孙武所著。《孙子兵法》不仅是中国传统兵学的奠基之作,它还开创了人类历史上个完备的军事理论体系,因此也有着“世界古代兵书”的称号。《孙子兵法》是一部兵书,但其影响又不仅限于军事领域。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出现了一股将《孙子兵法》运用于非军事领域的研究热潮。人们从经济学、体育竞技、系统科学等多个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它,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可以这样说,经过数千年的文化积淀,《孙子兵法》在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行动和思维。


世界王牌武器大全集
¥2.00
就像英国军事史学家、《西洋世界军事史》的作者查尔斯·富勒将军所说的:“在人类复杂的政治、军事活动中,那些代表着大工业时代科技文明的技术兵器就是一部活生生的人类现代军事史,它们总是在彼此的对抗中名垂青史。”从M1A1“艾布拉姆斯”和“矮足猛虎”T-72 的海湾恩怨,到“海狼”和“台风”在冷战时期惊心动魄的“猫鼠游戏”;从M16 和AK-47 在越南丛林中的生死较量,到“超级眼镜蛇”AH-1 和“喷火的雌鹿”米-24 在两伊战争中的空中肉搏,几乎在每一种致命武器的背后,都有着一段不可复制的传奇和耐人寻味的秘辛,它们又如同所有剧毒的动物一样都有着艳丽的色彩和独具美感的花纹。


孙子浅说
¥2.00
本书是北洋时期著名军事理论家蒋百里和刘邦骥合作,对《孙子兵法》所作的校释和注解。书中大量引入西方军事思想,着重从整体上阐述孙子的兵学思维。


看得见的二战史(套装共2册)
¥8.71
在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一群人类历*可恶的侵略分子用苍白的狡辩为自己开脱罪责,但在铮铮铁证面前,战犯们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人类终于重新拥抱了和平,无数在战火中殒命的灵 魂得以安息。记住战争之痛,是为了让战争从此远走,不再回头。


看得见的二战史(上)
¥5.22
那是一段战火纷飞的岁月,人类经历了一场历史上规模*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欧洲到北非,从大西洋到太平洋,61个国家、17亿人被拉入了战争的泥沼,5000余万人化作亡魂,4万多亿美元付诸流水,这是人类数千年文明所遭遇的空前劫难。


兵人涂装与场景制作技术指南
¥49.99
《兵人涂装与场景制作技术指南》包括“森林深处的皮卡车”“冰雪中的ISU-152 重型突击炮”“伊拉克沙漠中的M1A1 坦克”三个场景的制作流程,以及苏军、德军、美军等兵人的制作技巧。从车辆的制作到人物的涂装,从场景的设计到制作的步骤,从小到大、由易到难地详细介绍了如何去制作场景中各种常见的故事元素,包含夏日的溪流和植物、冬季的积雪与结冰的河流等。而且在制作过程中,尽可能选择了身边常见的原材料。希望可以通过这本书,给大家在场景制作的过程中带来一些启发。 《兵人涂装与场景制作技术指南》适合对兵人涂装,以及各种陆地场景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目 录 第1 章 森林深处的皮卡车 1.1 车辆制作 1.2 场景制作 1.3 经过涂装后的蚀刻片植物 1.4 人物涂装 第2 章 冰雪中的ISU-152 重型突击炮 2.1 场景构思 2.2 车辆的制作 2.3 车辆介绍 2.4 素组阶段 2.5 旧化阶段 2.6 排气管的旧化 2.7 兵人涂装 2.8 人物上衣涂装 2.9 场景制作流程 第3 章 伊拉克沙漠中的M1A1 坦克 3.1 场景设定的思路 3.2 M1A1 坦克制作过程 3.3 T-54B 坦克制作过程 3.3.1 背景介绍 3.3.2 制作过程 3.3.3 场景制作 第4 章 兵人涂装技巧 4.1 德国军官涂装技巧 4.2 美军士兵涂装技巧 4.3 德军士兵与场景涂装技巧


威廉皇帝的海狼: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潜艇战
¥24.99
1914年8月,世界大战爆发后,在英国皇家海军远程封锁政策的重重围困下,德国耗费大量人力和金钱建立的公海舰队几无用武之地。 为破英国人的围困,德国以刚问世不久的潜艇作为主要海战武器,对以英国为首的协约国集团,展以海上航运线路为主要目标的潜艇贸易战。1917年2月,为彻底败英国,德国施行了无限制潜艇战政策,对所有协约国和中立国商船实施不加警告的攻,计划在5个月内断绝英国航运通道。但是在英国护航体系和多重反潜措施的共同作用下,无限制潜艇战以失败告终。1918年11月,一度称雄海上的德国潜艇部队随着德意志第二帝国一同覆灭。 本书以贯穿世界大战的德国潜艇战为主要线索,结合以英国为首的协约国集团展的一系列反潜措施,全面介绍了德国潜艇技术和战术的发展与演变过程,以及无限制潜艇战的政策渊源与政治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