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49元5本 钱均夫传
钱均夫传
吕成冬
¥39.00
 本书运用文献、档案以及图像等史料,按时间顺序叙述了钱均夫从出生、多地求学、为官成事,到培养儿子钱学森、北上安享晚年的一生,再现了其生平事迹、教育事功与教育思想,展现出一个在中国近代史上实践教育救国理念的人物形象。作者经过多年研究写成本书,通过研究人物的小史来反映大时代背景下的教育思想演过程这一大史,史料扎实,图片丰富,考据讲究,内含不少珍贵的文献资料,也有作者通过整理统计资料所得的清晰图表,为相关研究者提供了严谨且生动的人物信息,有较大的社会价值。
49元5本 同盟山
同盟山
赵清川
¥20.40
作者以牧野大地流传的民间故事为依据,重新审视这段历史,以全新的视角,参照史书,重新书写历史和人物风貌,演绎了一群栩栩如生的人物,架构了跌宕起伏的故事。
一周特价2.21-3.9 野色
野色
索南才让
促销价:¥24.99|¥59.00
在某年的放牧转场中,莽撞自大的年轻牧人那仁的一头母牛在路上产犊,艰难地生下了“小妖”——一头长着一双不祥的人眼并且有智慧、能思考的公牛。 小妖的母亲因为生小妖而大出血,被那仁毫不留情地抛弃。小妖为自己的母亲流泪悲伤,为自己的族群深感失望,对自己的身份产生了无比沉痛的思考,并对那仁产生了复杂强烈的仇恨。在不断出走又被寻回的过程中,它渐渐明白了生活的意义不在过去,而是为了当下与未来。 而对那仁来说,和这头牛一同到来的,是自己与好友被卷和远方邂逅的陌生女子之间纠缠不断的情感旋涡中。大地苍茫,原野无边,孤独如影,欲壑难填……
49元5本 大周表情
大周表情
周瑄璞
¥16.80
继《回大周记》出版后,作家周瑄璞再次回到大周村,倾听与记录,感受与思考…… 大周村的一切依然鲜活生动,大周村人却命运各异,百岁老人、女村支书、自主创业者、丧偶的农妇、外出工人……他们的人生际遇、喜怒哀乐勾勒出大周表情,真实而真切,似触手可摸。 作者笔下的大周村,新与旧、变与守在这片土地上激烈交替和碰撞。大周村人从未停止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在大周这片厚重而温暖的土地上,绵绵瓜瓞,生生不息。人民创造火热的生活,作家也由此寻找到了创作的富矿。 描摹大周表情,讲好中国故事。
49元5本 《石语》脞谈
《石语》脞谈
刘衍文
¥20.40
本书是“钱锺书研究文库”丛书之一。 《石语》系钱锺书于1932年阴历除夕与陈衍(石遗)的一次谈话记述。内容为对当时一些文苑翘楚、诗坛名流的文品、人品、性情、爱好的直言不讳的评骘,也不乏对这些学者、文人道德的臧否鉴衡。由于各种原因,直到20世纪末才得以影印面世。因为全篇钱先生用文言写下,加上时隔多年,当时的文坛翘楚、诗界健将对于当下的一般读者来讲,已十分陌生。为此,香港作家林行止建议刘衍文教授写写《石语》,于是有了本书稿。
49元5本 唐诗史话
唐诗史话
金鑫
¥17.10
本书以时间为线索介绍唐代诗歌的发展与变迁,以初、盛、中、晚唐各时期的代表作家、代表作品为切,结合人物生平、文学史重要变化,唐代重大事件等,深浅出对重要作家的主要作品行解读,勾勒出唐代诗歌发展与变迁的历史过程。史料可靠丰富,有最新的研究成果,行文生动有趣可读。
我在美国当精神科医生
我在美国当精神科医生
杨伊德
¥41.88
走18位精神疾病患者鲜活的世界,看见人世百态,体味人间悲喜 在形形色色的人间悲欢和滴滴的人世温情中,照见并疗愈自己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世界上每八个人中, 就有一个人有精神障碍。精神障碍及其导致的社会精神健康问题涵盖精神障碍、心理社会残疾和其他与显著痛苦、功能障碍或自我伤害风险相关的精神状态。 对精神科,社会大众有误解,患者也无所适从,求治时往往摸不清门槛,神经内科往往成为精神病患者寻求帮助的第一科室。精神科其实是非常地气的学科。在精神科,绝大多数临床病例是常见的抑郁症和焦虑症等情绪障碍疾病,真正有精神症状的病患不到临床病例的十分之一。 作者选取了自己从业二十多年中遇到的18个具有代表性的临床故事,带领广大读者走形形色色精神疾病患者的世界去体味他们内心的挣扎以及饱受精神疾病折磨的痛苦的同时,了解心理疾病诊断和治疗的相关知识。在故事中,作者告诉了我们几个常见的临床精神心理疾病的特征、诊断和治疗。同时借助故事里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介绍在不同社会文化制度下,心理精神疾病发生发展、医疗救治规范、社会保障特色、法律人情斗争以及医患及医疗团队间各种各样的矛盾,以引导广大读者改变人们对精神疾病的偏见和误解,加强对自身和他人精神健康的重视和关注,这也许将会改变许多人和无数家庭的命运。
49元5本 “新时代筑高峰”大连原创文艺作品丛书:蓝鲸兵魂
“新时代筑高峰”大连原创文艺作品丛书:蓝鲸兵魂
宋元家
¥39.00
“新时代筑高峰”大连原创文艺作品丛书:蓝鲸兵魂
49元5本 群山回响
群山回响
李英
¥24.99
长篇报告文学《群山回响》书写不断迭代升级的“千万工程”在浙江大地上引领乡村走向美丽、共富的生动实践和丰硕果实,以“浙江之窗”彰显“中国之治”“中国之美”。 作者李英将视线聚焦在浙江广袤的乡村大地上,书写乡村振兴的实践和变革,书写当代农民的期盼和梦想。多年来,他走访浙江山区各县,寻找微小而鲜活的故事,力求真实地反映山区人民为实现共同富裕所付出的努力,解读山区跨越式发展的文化基因和成功密码。 经过长期而深的田野调查,李英积累了详尽丰富的第一手材料。他了解到基层党员干部为山村发展尽心竭力,兴修基础设施,整治居住环境,谋求创新发展。他看到创业青年在山村广阔天地大展才华,让资金、技术等要素加速向山村汇聚,拓展产业格局,为乡村振兴事业注强劲动能。他见识到生态富民、文旅强县的新路,领略到“山海协作”的温度、厚度和宽度。他发现了一场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基层党建多领域的乡村发展新革命,浙江山区各县采取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科学方法,找到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最优解。 作品兼具文学性、思想性和现实性,剖析“千万工程”蕴含的科学思想与方法,共享奋力推“两个先行”历程中的先经验,为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迈向跨越式高质量发展道路提供参考和借鉴的样本,交出了回应时代命题与社会关切的文学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