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象海豹出现的时刻
¥29.99
这本书是作者的回忆录,记录她陪伴19岁儿子渡过精神危机的经历,写作令她自己得到修复,重建生活。 它带给我们一些思考,对于精神出现问题的孩子而言,他真正需要的是药物,医院,还是家,很多很多的爱和无限的希望?以及更美好生活的答案在哪里? 在妈妈的心里,没有特殊孩子。 经历痛苦,就会理解“拥抱彼此、不要转身离”的意义。我们都有可能遭受创伤,或精神崩溃。有心理问题的孩子和其他人没有什么不同,也许更敏感、更有同理心。他们只是站在了第一线参与这场战斗。 对一个妈妈而言,治愈孩子也是在治愈自己。 妈妈先完成自我建设的课题,把自己当成自己的终生情人,好好照顾自己,好好生活,才能在孩子成长中给予更好的爱与陪伴。


风雨中东路
¥14.99
无数泛黄的文字,客观记录下当时的历史。真实的历史片段,还原中东铁路以及劳工群众的悲惨遭遇。本书图文并茂、史实清楚地记述了中东铁路建设的背景和过程,详细地阐述了中东铁路所蕴藏的巨大历史内涵,着重描写了在复杂的历史背景下中、日、俄三国为争夺铁路控制权展的惊心动魄的斗争。作者以扎实的文笔,配以大量历史照片,娓娓讲述中东铁路饱经风雨的历史,深浅出,将发生在中东铁路上的悲欢离合生动形象地展现在读者眼前,让那段宝贵的历史直达人们心灵深处。


艰难决战
¥11.50
这是一部纪实文学作品,以翔实的资料介绍了日本政府和警方同黑帮组织山口组家族较量的艰难过程。披着所谓“合法存在”的外衣,就可以为所欲为、呼风唤雨?“暴力与犯罪”是任何一个社会都不能容忍的,山口组也不例外,这个“亚洲神秘组织”的构成,正在悄然变化……本书生动地介绍了山口组家族的发展和在日本社会的巨大影响,重描写了警方为了重建社会秩序,稳定社会环境,不惜一切代价同犯罪做斗争的决心和行动。


经典70后:上下
¥101.00
该书为汇编作品,依托《作品》杂志刊登的经典70后评论,收70后代表作家的短篇小说一部、作家论一篇。收录作家有徐则臣、弋舟、阿乙、李浩、田耳、张楚、乔叶、鲁敏、梁鸿、塞壬、黄灯、魏微、盛可以、卢一萍、付秀莹等。作家论的撰写者都是年轻学者,他们破传统作家论的学院八股样式,用偏散文化的、体贴式解读梳理作家的创作脉动。


就这样
¥26.60
这本书收从1994年11月20日到1996年2月29日(杜拉斯逝世于1996年3月3日)杜拉斯重病卧床期间口述或写下的文字,由她后的伴侣扬·安德烈亚收集整理而成。 一本日记,一封情信,一本书。口述的文字,写下的文字,一切都在召唤着情人,亦实亦虚的情人,从文字中走来的情人,与她相伴的情人,注定要离她的情人。这是一个人一生的热望。 过去的人,说过的话,随口而出的玩笑,面对现实,哭泣。沉重的死亡就在眼前,绝望一阵阵涌来,迫近的虚空和失落让人恐惧。就这样,杜拉斯追求极致的写作和人生在这里画上句号。


外面的世界II
¥40.60
本书收录了玛格丽特?杜拉斯1962—1993年间写的报刊文章、序言、书信、随笔,有的已经发表过了,有的从来没有刊行过。有的文章关于当时法国的社会事件,有的是因为一部心爱的电影,一帧看了良久的画作,一次相逢,一夜寂寞。 这些文章看似散乱,其实蕴涵着一种延续。这种延续并不限于时间的先后顺序。它来自主题本身。主题间或许未必真的存在着某种联系,然而它们相互交错,相互回应。 全书所要展现的主题或许就是对法兰西的某种想法吧。一个被展示更多于被讲述的法兰西,这是一个对所有的风都敞的民族。


官鉴之亲情之殇
¥39.90
本书讲述了十四起,因亲情,友情,爱情而发生的刑事案件。作者将真实的*手资料,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真实地再现了案件发生的场景,生动地描绘出犯罪分子一步步走向犯罪的心路历程,以及由此引发的发人深省的血的教训。


同盟山
¥20.40
作者以牧野大地流传的民间故事为依据,重新审视这段历史,以全新的视角,参照史书,重新书写历史和人物风貌,演绎了一群栩栩如生的人物,架构了跌宕起伏的故事。


随记光阴
¥25.99
作者乔海燕出生于1950年代初,他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亲历者,本书中一篇篇故事是作者对那段历史的记忆。 故事中的人物有为朋友而甘愿下乡的好人、躺在戏台下方就为看女演员的裙子里有没有穿内衣的生产队长、在被禁锢的时代仍然保持独立思考的思想者...... 在大时代掀起的狂风巨浪中,他们载沉载浮,没有名字,没有面孔,没有身份,但透过本书的文字,他们的七情六欲、卑鄙高尚、生死悲欢,他们的悲悯、辛酸、无奈、荒诞、希望、有趣,都真实鲜活地呈现给读者,折射出时代的动荡变迁对小人物命运的左右和影响。


昆虫记
¥24.00
《昆虫记》是法布尔心血的结晶,他花费了半个多世纪的时间来观察和研究昆虫,可以说,昆虫的身影贯穿了他的一生,我们也可以把这部著作当作法布尔风格独特的自传。博物学家的严谨、哲学家的沉思、文学家的诗情都能在《昆虫记》中一览无余。本书是“中学生名著整本书阅读”丛书中的一种,以“做一套孩子们真正喜欢的名著”为出版宗旨,从内容到形式方面均充分考虑了孩子们的实际需求。内容方面,坚持整本书阅读的理念,不破坏内容的完整性和结构的连续性之外,为给学生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特邀整本书阅读研究方面的重量级专家、北师大中小学语文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负责人吴欣歆老师组织多地教研员及名师团队,为本书撰写了简明又高屋建瓴的阅读指导,分置于卷首、卷尾,以及以插页形式呈现于正文中。形式方面,参考孩子们喜欢的手账笔记本等产品的设计,以“青春”为关键词。希望孩子们能通过本书,爱上名著,享受阅读的快乐,并读有所获。


解密中国大案10:情劫
¥39.90
本书以报告文学的方式记录了影响当今中国社会的一些重案要案,介绍了犯罪分子的违法犯罪事实,从法律的角度分析了犯罪分子的犯罪动机以及他们给国家和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作者将真实的*手资料,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真实地再现了案件发生的场景,生动地描绘出犯罪分子一步步走向犯罪的心路历程,以及由此引发的发人深省的血的教训。本书为广大法学工作者提供了研究的实际案例,对于完善我国法制建设、提高社会治安具有一定的意义。


史圣司马迁传奇
¥9.99
简介:一本充满逸趣的古史大观,收录了各种有趣的历史事件、人物趣闻和文化现象。让你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感受历史的趣味与魅力。


大案追踪:中国警界传奇
¥9.99
简介:强调历史中的女性力量,讲述古代女性在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的贡献。让你认识到女性在历史中的重要地位,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


奇商吕不韦
¥9.99
简介:介绍古代历史中的传奇人物,他们有的是英雄豪杰,有的是文学巨匠,有的是科学先驱。了解他们的人生故事,感受他们的魅力与精神。


罪案揭秘:中国重大案件实录
¥9.99
简介:介绍古代历史中的风云人物,他们或是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艺术家等。通过他们的生平事迹和成就,展现古代社会的风云变幻和人类的创造力。


生而为女
¥39.99
一直以来,媒体热衷于告诉人们,被“膛手杰克”杀害的人都是妓女,而受害的女性不仅被媒体和大众忽略,更是被歪曲。通过搜罗大量的历史档案、庭审材料、证人证词,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海莉·鲁本霍德为我们还原了5位受害女性丰满而悲苦的一生。被“膛手杰克”杀害的绝非都是妓女,她们之所以被杀害,并非因为不检、道德有污,而是因为她们在错误的时间出现在错误的地方。她们的不幸,仅仅是生而为女。


女性的力量
¥35.99
1999年,“奇迹医生”穆奎格创办潘齐医院。20多年来,他在这家医院救治了5万多名遭受性暴力的女性,她们中有在自己家人面前遭到强暴的,有被带丛林中当作性奴隶的。她们的身心遭到极大的伤害,然后被孤立、被污名化,但她们仍凭着强大的韧性,在这个厌女的国度里顽强地活下去。 在这本充满反思、令人震惊的作品中,穆奎格医生讲述了这些女性的故事。她们每个人都是一束光,刺穿了虚伪的男性气概的面具。同时,也正是这种女性的力量,支撑着他走过动荡不安的两次刚果战争时期,哪怕遭受6次暗杀,仍然坚持帮助这些女性。


重生之旅:白血病女孩的五年
¥47.99
张夸夸,一个“90后”职场女孩,看起来和别人没什么不同。她从没想过年轻时也可能会死,直到27岁生日那天,她被送中心ICU抢救,医生几次建议家人为她准备后事。 摆脱死亡很难,人生没法一下子就变好、变顺。她历经了4次大化疗、8轮维持治疗。病情逐渐好转,但人生的难题并不只有死的威胁,不是活下去就万事大吉了。5年间,身体变差、工作停摆、婚恋无望,她的人生密布着各种困境。 她讲述的不仅是她的“存活奇迹”,更是她的“重生之旅”。人的一生总会遇到低谷,当你感到痛苦、绝望的时候,也许你可以从她的故事中找到解决自己困难的勇气。


伦敦人vs纽约人:口述史大师克莱格·泰勒非虚构经典(共2册)
¥112.99
口述史大师克莱格·泰勒经典非虚构作品,共两册。 《伦敦人:大城市的日与夜》:历时5年,200多次采访,讲述85个普通伦敦人口述的悲喜故事。 《纽约人:我们时代的城市与人》:移居到纽约,历时六年,走遍纽约的大街小巷,对各色人物进行了数百次访谈。 富人和穷人,年轻人和老人,移民和当地人,城市边缘人……所有普通人的声音汇集出这座瞬息万变的城市当下*丰富的细节。


深蓝的故事3:未终局
¥45.99
本书是“深蓝的故事”系列z新作品,叙写了深蓝出警过程中亲历的真实警情。 其中既有“抓住那个跟踪厂花的流氓”“消失的孩子”这样可读性极高的故事:两件时隔多年破获的大案,两位追查多年的办案者,揭的是错综复杂的真相和隐秘的人心;也有对一线民警紧急忙碌工作的聚焦;但更多的是一些绕不妻子、丈夫、父母、子女这些核心身份的看似寻常的小故事:一个从小的“好孩子”是如何走到涉黑被捕,一对成功光鲜的父母又是如何培养出一个疯孩子,曾经的养子是如何变成仇人…… 轮番上演的社会悲喜剧下,是对抉择与人心的步步诘问!


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们
促销价:¥23.80|¥68.00
世界各地的学习有怎样的不同?出现这些差异的原因是什么?美国孩子为什么会在学生评估能力测试(PISA)中成绩落后?那些培养出成绩优异孩子的国家,老师是怎么教的?学生是怎么学的?为了探究这些疑问,《时代》周刊记者里普利跟随三个美国交换生,前往韩国、波兰、芬兰行为期一年的寻访之旅。 ◆学习到深夜的韩国孩子是被动去学,还是自发努力呢? ◆没有竞争的芬兰教育,是怎样培养出不求量、不求优、不求赢却屡屡成绩夺冠的孩子呢? ◆波兰实行延迟分流的政策,处于“下游”的孩子是否能够抓住机会,改变命运呢? 里普利还发现,家庭在孩子的教育中参与度越高,孩子便越可能有更高的排名、更可喜的考试成绩、更得体的行为举止以及更好的考勤记录。学校和家长有多种途径来激发学生的内驱力,比如通过更明智、更有意义、更能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真正效果的考试,通过慷慨给予学生自主安排学习的权利,通过由受过好教育的老师完成更高质量、更具挑战性的教学工作等。 但是,所有这些策略与学生秉承的刻苦努力的信念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