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功能材料图传
功能材料图传
郝士明 编著
¥65.00
《功能材料图传》是关于材料发展史的科普图书。功能材料是1965年才由材料总体中独立出来的一个特殊群体,它以具有物理、化学、能量、信息、生物医学等各种特殊性能为特。它的出现,使材料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更加突出,更加被人类寄以对未来发展的期望。但是,功能材料的历史却并非从1965年始。本书详细回顾了功能材料从无到有的过程,它初的源头是中国古代对天然磁铁矿的应用。但人造功能材料的发端则始于意大利的伽利略。本书从光学、电磁学、智能、信息、能源、生物医用、分离功能等几个大方面介绍了功能材料的发展演变过程,及其在人类文明步中的作用。本书以莫顿1965年提出功能材料概念为标志,划分为“前传”和“本传”,而对21世纪初的突出发展以及对今后的展望,则列“后传”,力图清晰显现这个发展过程的时间坐标。此外,本书也力图明确展示在功能材料发展过程中,科学家、工程师、工匠等人物的个体形象和具体作用,体现个人与历史的特定关联,以弥补普通科技读物的缺失。为展示全部事件的时序,书中设置了年表,以有助于求得事件的逻辑联系和相关规律。   各行业高中以上程度的读者都能很好地理解本书的内容。
49元5本 生命课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生命课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夏晋祥
¥17.91
本书作者是我国生命课堂理论的首创者和实践的主要拓展者。本书从生命课堂的历史、现实与未来,生命课堂的内涵、本质与特征,生命课堂与课程建设、校园文化及家庭教育等问题行了全面深刻的论述,是我国*部全面系统介绍生命课堂理论与实践的著作。
49元5本 对偶空间简史
对偶空间简史
冯丽霞
¥23.99
对偶空间理论是泛函分析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泛函分析历史的重要篇章之一。本书通过历史分析和文献考证的方法,以“积分方程的求解”为主线,对对偶空间理论形成的历史脉络行了较为深与细致的研究。全书在相关原始文献和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希尔伯特、里斯、黑利、汉恩和巴拿赫等重要数学家的相关工作行了详细的重构还原和恰当的分析论证,挖掘了孕育在这些数学家工作中的深邃思想,如希尔伯特求解积分方程的代数化方法,里斯具体对偶空间的产生,黑利、汉恩、巴拿赫抽象对偶空间理论的形成等,探究了这一理论产生过程中重要数学家之间的思想传承和突破。
自然的体系(全两卷)(试读本)
自然的体系(全两卷)(试读本)
(法)霍尔巴赫 著,管士滨 译
免费
《自然的体系》是一部纯粹的哲学著作,但又绝不是一部塞满艰深晦涩的奇特术语的不可思议的天书。它是通俗易懂的、情文并茂的、有血有肉的。它是一个生活在十八世纪法国革命前夕的步思想家思想情感的真实反映。作者对当时的暴政和宗教所表现的强烈的憎恨、对备受压迫和愚弄的不幸的广大人民所流露出的深厚的悲悯心情,使人受到感动;而且人们也几乎透过字面隐隐听到革命的战斗号召,从字里行间嗅到强烈的革命气息。《自然的体系》这部书所具有的这种独特的魅力,也许正是另一种原因,使得统治阶级读了感到惊惶失措、寝食不安,步的人民读了感到欢欣鼓舞、勇气倍增的缘故吧。
科学在现代文明中的地位(试读本)
科学在现代文明中的地位(试读本)
(美)凡勃伦 著,张林,张天龙 译
免费
在本书的篇论文“科学在现代文明中的地位”中,凡勃伦质疑科学在现代文明中至高无上的地位。凡勃伦认为,在现代文明中,人们把科学抬高到“神灵园囿中的生命之树”、“神灵房舍中的闪电之光”的地位,盲目崇。现代文明以及现代科学的特征是注重实际,是功利性、目的论的。但在人类发展史上,科学或者知识却并非如此。
知识的拱门(试读本)
知识的拱门(试读本)
(澳)奥尔德罗伊德 著,顾犇 等译
免费
  该书用通俗的语言讲述科学哲学的发展,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一直到80年代。   全书分10章,包括:古代传统、新科学的哲学、经验主义和新科学的哲学的问题、事实和理论、19世纪的实证主义、逻辑学和逻辑经验主义、新物理学及其对科学哲学的影响、反对归纳主义、作为动态社会系统的科学、结论、参考文献。
科学的双刃剑(试读本)
科学的双刃剑(试读本)
杨建邺 著
免费
科学,作为推动人类文明程的力量,长期影响着人类韵生活、思想和行为方式。正如古老的谚语所说:“每一个硬币都有它的正反两面。”科学也不例外。通过科学,人们可以探索世界、认识自然,而改善生活;通过科学,人们也可以摧毁物质、破坏生态,甚至危及生命。通过无数天才科学家前赴后继的努力所发现的原子能,从它的奥秘被揭示后。便在战争的阴霾下成长。原子能促了原子弹的诞生。终导致了广岛和长崎的灾难。回顾这样一个历程,有利于人们反思自己的行为,从而全面地认识科学,理性地看待诺贝尔奖这个科学的桂冠。
科学与方法(试读本)
科学与方法(试读本)
(法)彭加勒 著,李醒民 译
免费
《科学与方法》除“引言”和“总结论”外,共有四编十四章。“引言”概述了全书的基旨和内容,使读者一始就对作者的意图和总体架构一目了然。编围绕与“科学和科学家”有关的问题展论述。本编除全书精彩的两章(下面将述及)外,第二章“数学的未来”通过数学的历史和现状的考察,对数学各分支的未来做了某些预见;该章对数学和物理学的关系、反功利主义、事实及其选择、思维经济、数学美、严格性、语言革新的意义等问题的论述也令人瞩目。第四章“偶然性”讨论了偶然性的定义、关于偶然性的三种方式或三种观、概率计算等论题,彭加勒作为混沌学先驱的形象在对偶然性之一的分析中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 第二编“数学推理”共有五章。章“空间的相对性”在批判了空虚空间和*空间的基础上,着力探讨了空间相对性的几种涵义、空间有三维的原因;彭加勒的空间概念基本上是直觉主义的,他认为人的空间直觉既不是先验的,也不是经验的,而在较大程度上是种族的遗传积淀——这是20世纪70年代兴旺的化认识论的萌芽!第二章“数学定义和教学”实际上讨论了数学中的抽象定义和形象定义,逻辑和直觉在数学及其教学中的职分,并就算术、几何学和力学中的定义和教学问题具体加以分析和讨论。第三章“数学和逻辑”集中讨论了康托尔、库蒂拉特、希尔伯特、皮亚诺、布拉利-福尔蒂等著名数学家的数学思想和逻辑斯蒂;作为一位数学直觉主义的代表人物,彭加勒对逻辑主义颇多微词,例如他揶揄库蒂拉特对1的定义是“滥用语言资源”,讥讽布拉利-福尔蒂关于1的“定义十分适合于把数1的观念给予从来也没有听说过它的人”。第四章“新逻辑”着剖析并部分肯定了罗素的命题逻辑、库蒂拉特的序数理论、希尔伯特的逻辑和有理几何学,揭示了全归纳原理的涵义和功能。第五章“逻辑学家的*成果”,依次讨论了逻辑斯谛的确实可靠、矛盾的特许权、对整数定义的两个反对理由、康托尔二律背反、罗素命名的三种理论、归纳原理的证明、策默罗假定等。彭加勒批评说,逻辑斯谛并未像其自诩的那样给发明提供“高跷和翅膀”,它给我们的只不过是“幼儿学步用的牵引带”。 第三编“新力学”共有三章。其中章“力学和镭”就物理学当时的几个前沿领域或问题加以评论,阐明了作者本人的洞察和见解。第二章“力学和光学”讨论了光行差、相对性原理、反作用原理、惯性原理、加速度波等饶有兴味的问题。第三章“新力学和天文学”则涉及万有引力、水星近日的动、勒萨热理论;在彭加勒、看来,新力学还只是“奢侈品”。 第四编“天文科学”仅有两章。章“银河与气体理论”把恒星的集合与气体分子的集合加以类比,认为气体运动论也在某种程度上为天文学家提供了模型;在这里,彭加勒还提出了宇宙中存在暗物质的问题。第二章“法国的大地测量学”是一篇妙趣横生的学科简史;人们不难从中领悟到,科学探索不仅需要敏锐的头脑和非凡的智力,而且也需要坚忍不拔的意志、百折不回的决心、吃苦耐劳的品格和无所畏惧的献身精神。
中国古代科技史话(试读本)
中国古代科技史话(试读本)
金秋鹏 著
免费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古代世界曾经辉煌灿烂的文明国家,多数没有能够继续维持下去,有的中断了,有的随着文化重心的转移而转移到另外的地区。唯有中国这个国家,既古老又年轻。从原始社会到形成国家,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五千年以上。中国和中国文化屹立于世界之林,一脉相承,历史而弥新。
信息化十讲(试读本)
信息化十讲(试读本)
邹生 主编
免费
以信息技术为主要驱动力的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对全球范围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军事等各个领域不断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本书采用讲座的形式,理论联系实际,思想性、前瞻性、知识性相结合,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信息化的相关概念、内容体系、发展趋势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并从信息化建设者的角度讨论信息化在哪些领域有些什么样的应用以及应该如何去推这些应用。 全书共分十讲,除了包括信息技术和信息化综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数字鸿沟、农村信息化、信息安全管理等专题以外,还对近年来发展的一些新领域,如RFID、物联网、无线城市、泛在网络、信息化发展水平测度和经济绩效评估等做了深浅出、通俗易懂的介绍。 本书适合各级党政机关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以及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群众阅读和参考。
中国古代著名科学典籍(试读本)
中国古代著名科学典籍(试读本)
屈宝坤 著
免费
本丛书的前身有110个专题,涉及历史文化的各个方面,由商务印书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现由编委会对类目重新加以调整,确定了类古、史地、思想、文化、教育、科技、军事、经济、文艺、体育十个门类,共100个专题,由商务印书馆独家出版。每个专题也由原先的五万多字扩大为八万字左右,内容更为丰富,叙述较前详备,希望这套丛书能多角度、多层次地反映中国文化的主流与特,读者能够从中认识文化的基本面貌、了解中华民族的精神所系,这就是编者的*愿望。
49元5本 论信息
论信息
杨学山
¥15.99
本书的目的就是明确信息定义,揭示信息发生发展规律。本书共六章,章给出了信息的定义和属性,第二章归纳信息的各种运动形态,第三章介绍基于含义的信息结构,第四章讨论信息的增长过程及规律,第五章阐述信息的独特的不同于物质和生命的发展逻辑,第六章介绍信息空间及其与物理空间、生命空间的关系,勾画了由物理空间、生命空间和信息空间构成的宇宙的发展图像。
博物志
博物志
布丰
¥9.59
布丰是与孟德斯鸠、伏尔泰和卢梭齐名的法国启蒙时代四巨人之一。他倾40年心血完成了36卷博物学巨著《博物志》。《博物志》用生动的语言勾勒出地球的演变历史和各种生物的形态、习性,是那个时代首批试图用宗教之外的原因来解释大自然的著作之一。本书精选布丰关于地球形成的开创性理论和他描绘各种动物形象的优美散文,并从法文原著直接译出。通过这些文章,我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勃勃生机,感受到布丰对博物学的无比热爱和他勇于探索的精神。
最后的沉思(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最后的沉思(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彭加勒]
¥31.00
心态、细节、好习惯,本书从这三个方面手,为你提供拥有良好心态、重视细节、培养好习惯的方法和技巧。希望你读后有所感、有所悟,祝愿你拥有成功的智慧,并能在人群中脱颖而出。
牛顿研究(科学史译丛)
牛顿研究(科学史译丛)
[法]亚历山大·柯瓦雷 著,张卜天 译
¥31.60
本书是关于17世纪科学革命和牛顿的经典研究,也是科学思想史学派的领袖人物亚历山大·柯瓦雷生前审订出版的后一部著作。书中的七篇文章从不同方面研究了牛顿的科学思想,深剖析了牛顿在建立概念体系过程中所付出的巨大努力,以及这位科学巨人复杂性情的方方面面。其中篇文章《牛顿综合的意义》更是科学史领域的不朽名篇。
爱因斯坦文集(增补本)(第一卷)
爱因斯坦文集(增补本)(第一卷)
许良英 李宝恒 赵中立 范贷年 编译
¥29.00
  爱因斯坦生长在物理学急剧变革的时期,通过以他为代表的一代物理学家的努力,物理学的发展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由伽利略和牛顿建立的古典物理学理论体系,经历了将近二百年的发展,到十九世纪中叶,由于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发现,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的建立,特别是由于法拉第和麦克斯韦在电磁学上的发现,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些成就,使得当时不少物理学家认为,物理学领域中原则性的理论问题都已经解决了,留给后人的,只能在细节方面作些补充和发展。可是,历史的程恰恰相反,踵而来的却是一系列古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新现象:以太漂移实验、元素的放射性、电子运动、黑体辐射、光电效应,等等。
能量守恒原理的历史和根源
能量守恒原理的历史和根源
(奥)马赫 著,李醒民 译
¥6.00
《能量守恒定律的历史和根源》是马赫早的力学史评著作,展现了马赫的天才的、超越时代的思想。它预期了马赫在其他书中的几乎所有思想,对透彻理解马赫的工作是须臾不可或缺的。它既包含一般能量学的要,对自然科学和历史的一些事实的沉思,而且也以尽可能以概括的形式论述了马赫今后要继续探讨的科学哲学课题:科学理论的意义和作用,生理学和感觉心理学对认识论的重要性,思维经济原理,牛顿力学的缺陷,原子论的无结果,对古典的因果关系的批判,物理还原论,力学自然观,物质论(唯物论)以及一切形而上学的臆测形式。普朗克(M. Planck)在做博士论文前就读过这本书,内在论哲学家勒克莱尔(A.Leclair)在1879年的著作中甚至称马赫的书是“革命的”。
49元5本 不可思议的科技史:《科学美国人》记录的400个精彩瞬间
不可思议的科技史:《科学美国人》记录的400个精彩瞬间
《环球科学》杂志社;外研社科学出版工作室
¥13.95
《不可思议的科技史》带领我们回顾科学发展的三个传奇时代,启一段有趣的探寻之旅。通过节选150、100和50年前《科学美国人》的珍贵文章,见证那时人们的智慧与灵感。*部分 步工业时代(150年前):*次工业革命即将完成之际,新的生产工具、交通工具层出不穷,技术的步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工业化的画卷已经展。第二部分 科技腾飞的年代(100年前):第二次科技革命即将完成,科学与技术的结合使其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直动力,生产方式的电气化促成了一大批重要发明的出现,自然科学发生了突破性展,一扇新时代的大门正在等待着人们启。第三部分 影响空前的科技推动力(50年前):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科学始了飞速发展,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学、医学都有一系列重大发现,人们被带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从封闭世界到无限宇宙
从封闭世界到无限宇宙
[法]亚历山大·柯瓦雷
¥24.00
本书是一部经典的科学史名著,作者为科学思想史学派的创始人亚历山大?柯瓦雷。本书认为,人类的思想在16、17世纪经历了一场深刻的革命,这场革命彻底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框架和模式,使古代那个秩序井然、有限封闭的世界(cosmos)*终变成了均一无限的宇宙(universe),也使价值世界同事实世界完全分离来。近代科学和哲学既是这场革命的根源又是它的成果,近代科学史和哲学史必须相互参照来研究。
49元5本 科学艺术传承创新:科学与艺术融合之路
科学艺术传承创新:科学与艺术融合之路
北京联合大学
¥20.40
艺术与科学是相互影响的。艺术力图逼真描摹物象世界的光影特征和空间关系;科学则用语言、定理和公式来说明这个物象世界的内在结构和变化的规则。两者都试图真实地重构世界,只不过手段和媒介不同。将科学知识运用于艺术创作,艺术创作中就会包含丰富的科学思想。艺术与技术的相互融合是艺术与技术发展的重要前提。本书包括综述科学与艺术的关系、新媒体(科学与艺术的融合体)推文化传播、数字科普是科学与艺术融合的新型科技传播模式、数字博物馆体现了科学与艺术的融合、科学与艺术融合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以及利用数字技术实现科学与艺术的融合等专题。
49元5本 科技预见未来
科技预见未来
李睿深
¥23.99
本书是一本高度浓缩的介绍当前科技热的科普读物,内容涵盖了虚拟现实技术、自动驾驶技术、机器人技术、量子技术、区块技术、基因编辑技术、网络技术、碳捕捉技术、神经形态技术、3D印、无人机技术、新能源互联网等高新技术。既简明扼要介绍了相关技术的内涵,又分析了这些技术对未来经济、产业和社会的影响。以期为读者如何分析行业发展状况,如何判断哪些行业是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起到抛砖引玉的启迪。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