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49元5本 李斯:一个极端利己主义者的成败(利己也许能获得荣华富贵,过度利己却只能身败名裂!)(读客这本史书真好看文库)
李斯:一个极端利己主义者的成败(利己也许能获得荣华富贵,过度利己却只能身败名裂!)(读客这本史书真好看文库)
苏城育
¥25.99
李斯一生奉行老鼠哲学。一方面,他热衷功名利禄,辅佐秦始皇完成了一统天下的伟业;另一方面,他为一己之私毒杀韩非,参与沙丘政变,终致身败名裂。 老鼠哲学 李斯年轻时在楚国当小吏,职位低微。有一天,他看到茅厕中的老鼠只能吃脏东西,整天担惊受怕;而粮仓中的老鼠有吃不完的谷子,也不会被惊扰。李斯就此悟出了“老鼠哲学”:一个人的成败是由他所处的环境决定的。于是,为了获得施展才能的机会,李斯离楚国,奔赴秦国这个“大粮仓”。 谏逐客书 嬴政下“逐客令”驱逐六国客卿。当时已经跻身朝堂的李斯为了留在秦国,写下《谏逐客书》,陈述了秦国因客而强的事实,成功令嬴政收回成命。他的这一利己行为,既保住了自己的荣华富贵,又帮助秦国广纳天下人才,为秦国实现统一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沙丘之谋 秦始皇在巡游时驾崩。李斯为保住丞相之位,与赵高一起篡改秦始皇遗诏,册立秦二世,并赐死公子扶苏、大将蒙恬。此后,李斯在利己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为了不危及自身,坐视秦二世、赵高杀害忠良。后,李斯也被赵高诬陷谋反,惨遭腰斩,身败名裂。 翻本书,领略利己主义者李斯大起大落的一生。
49元5本 极简明史(11个关键人物、9个关键事件,用极简逻辑理清极复杂明史!一本书理清明朝三百年兴衰)(读客这本史书真好看文库)
极简明史(11个关键人物、9个关键事件,用极简逻辑理清极复杂明史!一本书理清明朝三百年兴衰)(读客这本史书真好看文库)
刘钢
¥25.99
本书作者按时间顺序,通过生动的故事和详实的史实,选取了朱元璋、张居正、魏忠贤等11个历史人物,以及靖难之役、郑和下西洋、土木堡之变等9个历史事件,通过叙述从明太祖朱元璋建国至明朝灭亡期间的关键人物和关键事件来理清明史。 朱元璋建立明朝,通过废丞相、设锦衣卫等一系列措施加强皇权;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了侄子朱允炆的皇位,缔造“永乐盛世”; 郑和率领当时世界上的舰队,七下西洋,将大明的国威传至四海; ............ 李自成攻克北京,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检在煤山自缢而亡,明朝覆灭。 翻本书,带你用极简逻辑理清极复杂明史!
历史比小说还有趣:张宏杰 X 郭德纲等领衔主讲
历史比小说还有趣:张宏杰 X 郭德纲等领衔主讲
郭德纲,张宏杰,袁腾飞
¥438.99
套装共17册,分别为郭论系列(全6册)、张宏杰讲历史系列(共8册)、袁腾飞的《这个历史挺靠谱》系列 德纲口述中国文化通史,未删节版完整收录。历史有冷暖,老郭有故事。 《郭论》:品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观荣辱纷争、死走逃亡。 《捡史》:看中国式社会人情世故。 复盘一场场暗流汹涌的权力游戏,剖析君臣博弈法则,发掘出人性的精妙幽深之处。 《江湖》:郭德纲谈中国式人情社会,点破江湖、官场、商场玄机!一本书教你做人、防人、驭人! 《你要高雅》:讲市井文化:听戏、打牌、挣钱、败家、整容、催婚、随份子……跟着老郭,过一把古代人的生活! 《文史专家》:皇帝败家、公主恨嫁、大臣过节、摸金校尉、公费瞧病……看老郭正儿八经讲野史,妙趣横生说正史! 《我是文学家》:郭德纲品读名著:李白屈原李清照、三国水浒大隋唐……老郭说的,单一个味儿! 知名历史学者张宏杰简读中国史系列: 《简读中国史:世界史坐标下的中国》:本书将中国史放入世界史的大背景之下,理清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以期读者短时间内建立起对中国史的整体概念。同时,用“长时间,远距离,宽视野”的解读方式, QUAN方位呈现中国历史治乱循环背后的内在逻辑与游戏规则 《简读中国史.中国历代腐败背后的权力与财政》:权力游戏与财政法则,制度与制衡,顶层设计和陋规背后透出的赤裸人性,真实而残酷。中国历代腐败的根源都是 的权力控制,不解决权力结构的基盘,就不可能解决腐败问题。 皇权的统治史与官吏的腐败史向来都无法分割。作者聚焦汉唐宋元明清,横纵对比,探讨中国古代社会的皇权统治与官吏生态,为读者清晰呈现一个多角度的中国史脉络。 《乾隆:政治、爱情与性格》:是政治家,是学者,是诗人,是旅行家,是猎人,中国历史ZUI复杂的皇帝的政治、后宫与人生。 《陋规:明清的腐败与反腐败》:本书聚焦明清,以清晰的逻辑和鲜活的细节完整讲述了朱元璋、弘历等人的反腐始末,通过对其背景、历程、结局及影响的阐述,集中探讨了明清两朝深陷腐败泥潭的种种困境。并以“陋规”这一贯穿明清两朝的腐败现象为切入点,再现当时的帝国制度结构以及官场生态,深探明清衰败的根本原因,提出跨越时代的反思。 《中国国民性演变史》:一部全新视角的中国通史,探究国民性格的过去与未来,从根本上理解和改变国人的思想和行为!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从愤青到成功的官员,经历五次耻辱,如何“脱胎换骨”。30岁前后截然不同的曾国藩为广大的青年展示了一个年轻人是如何从理想走向现实 的,极具现实指导意义。 《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一个皇帝:朱元璋;一个篡位者:朱棣;一个清官:海瑞;一个太监:魏忠贤;一个造反者:张献忠;一个叛徒:吴三桂;一个忠臣:郑成功,七个人,七个侧面,组成一幅大明王朝专制集权制度与中国人精神奴化的完整图像。 《这个历史挺靠谱》:本系列开启全民读史新潮流,自问世以来畅销至今,首册为《这个历史挺靠谱:袁腾飞讲中国史.上》,第二册为《这个历史挺靠谱:袁腾飞讲中国史.下》,第三册为《这个历史挺靠谱:袁腾飞讲世界史》
49元5本 万历十五年(四十周年纪念版)精  中华书局出品
万历十五年(四十周年纪念版)精 中华书局出品
[美]黄仁宇著
¥58.80
《先秦政治思想史》是梁启超政治类学术著作之代表,一名“中国圣哲之人生观及其政治哲学”。原为一九二二年梁启超在北京法政专门学校、东南大学等高校讲课之内容。本书不但对先秦政治思想史行了细致的梳理,而且将西方近代政治思想与中国传统思想行比较,也倾注了梁启超忧国忧民的感情,集中体现了梁启超晚年的文化观和政治思想理念。先秦的政治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正如梁启超所说:“所以当时的政治思想,真算得百花齐放、万壑争流。后来从秦汉到清末,二千年间,都不能出其范围。我们若研究过去的政治制度、政治状态,自然时代越发近越发重要;若研究过去的政治思想,仅拿先秦做研究范围,也就够了。”梁启超正是借对先秦思想的发掘,向世人展示中国学术之魅力,这就是此书永恒价值之所在。
49元5本 从考古看中国  中华书局出品
从考古看中国 中华书局出品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编
¥58.80
《六韬》分为六卷,各卷分别以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命名,即所谓“六韬”,各韬之下又分若干篇,凡58篇。此书相传为姜太公所作,后人对此多有质疑。主要内容为太公与文王、武王之间在军事方面的问答对话,反映了早期的战争观,包括战争谋略、作战类型、作战指导、战阵、战备和军事人才的培养等各个方面。宋神宗时期,该书与《孙子兵法》《李卫公问对》《司马法》《三略》《吴子》《尉缭子》六部兵书并列,结集为著名的《武经七书》。此次整理,以《续古逸丛书》所收宋本《武经七书》为底本,以日本文久三年刻施子美《施氏七书讲义》、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陆军印刷所影印明万历刻刘寅《武经七书直解》、明崇祯九年芙蓉馆刻黄献臣《武经宗》、明天启元年刻茅元仪《武备志》、清光绪二年岭南古经阁刻朱墉《武经七书汇解》、清嘉庆十年刻孙星衍《平津馆丛书》等为校本,对全书文字做了细致校勘,并在吸收前人成果基础上对相关字词、文意做了详明注释。书末附录包括《校订银雀山汉简六韬》《校订八角廊汉简六韬》《校订敦煌唐写本六韬残卷》《群书治要节录六韬阴谋》《西夏文译本六韬》《六韬佚文》和《历代六韬真伪考》等,颇具史料参考价值。
49元5本 江河之上——三江源的历史与地理  中华书局出品
江河之上——三江源的历史与地理 中华书局出品
刘东黎著
¥21.60
《三国军事地理与攻防战略》是《三国兵争要地与攻守战略研究》作者宋杰先生推出的新著。本书收录了近年写作的6篇专题,分别探讨了曹操在赤壁之役后的战略防御部署,蜀汉刘备与诸葛亮统治时期z高军政机构的演变,蜀魏战争中的武都,孙策攻占江东的经过与作战方略,孙权统治时期都城、兵力部署与主攻方向的变化,汉末三国战争中的陆口与蒲圻,就当时经济区域、地形、水文及交通状况以及政治力量的分布态势对三国各方攻防路线与用兵策略所起的制约影响作了深考察。
49元5本 经史文存--《南开史学家论丛》第四辑  中华书局出品
经史文存--《南开史学家论丛》第四辑 中华书局出品
赵伯雄著
¥46.80
这是本对晚明时期来华的耶稣会士罗明坚(Michele Ruggieri)行专门研究的著作。罗明坚是早中国内地长期居住的意大利耶稣会士,创造了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多个“”,对中西文化交流有创性的“铺路”之功,通过他不寻常的经历和著述,中西方文化实现初识互动。但是,罗明坚的功绩却被利玛窦等后来中国的传教士的光芒所掩盖,成为“消失者”。本书以“了解之同情”笔触,缕述了他出中国和在中国生活的历史细节,试图从他个人经历,反观利玛窦等相关历史人物和当时的中西方社会,让读者感知个体命运与社会的关联,以及纷呈世相背后的历史逻辑。
49元5本 甘肃文化史(精)  中华书局出品
甘肃文化史(精) 中华书局出品
伏俊琏,周奉真主编
¥58.80
《周易新注》隶属于“新编新注十三经”系列,是对《周易》行校注、解读的一部佳作。本书以《四部丛刊》影宋本王弼《周易注》为底本,以三种宋本、三种简帛本(上海博物馆楚简、阜阳汉简、马王堆帛书)为参校本,吸收阮刻《十三经注疏》中《周易兼义》的校勘成果,参考陆德明《经典释文》、李鼎祚《周易集解》以及历代注家所收异文,行校注。作者首先利用旧注、辞典等做了基础的文字训诂;其次,在解经的过程中,利用其他经传做旁证,以经证经,以传证传,并征引先秦至汉魏时期史传、诸子、文集等材料,行补充完善;再次,对所列各家注释行辨析和发挥,辅以诸多有见地的案语。除校注外,作者在上下经每一卦后还有“疏义”,在保持传统解释的基础上,又尝试设立新的方法论,试图将卦爻辞的内容纳到殷周之际广大的历史背景中,而窥探其背后的国家政教意义。本书既注重学术性,又兼顾普及性,适合不同层次读者的阅读。
中国纪传体文献通论  中华书局出品
中国纪传体文献通论 中华书局出品
王锦贵著
¥66.00
本书收录陕西境内出土并现藏于陕西的代表性碑刻,计838种,采用图文对照的方式对其行整理。碑刻按时代先后排序,上起东汉,下迄明清,对研究历史、文字、书法、艺术等均有较大的价值。每一方碑都著录有高清的图像、说明以及完整的释文,共计图版1千余幅,配有放大的细节图,辅以按语以及必要的校勘记。碑刻说明中则记录有碑的刻立时间、材质形制、书体、纹饰、流传存藏等,对读者了解该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域外汉籍研究集刊(第二十二辑)  中华书局出品
域外汉籍研究集刊(第二十二辑) 中华书局出品
卞东波编
¥82.80
沈曾植(1850—1922),字子培,号乙庵,晚号寐叟。浙江嘉兴人。光绪六年士,官至安徽提学使、署理安徽布政使。沈曾植在清末民初学界声望极高,为清末书坛巨匠,博古通今,学贯中西,受到王国维、内藤湖南、伯希和等中外大家推崇。 本书据沈曾植题跋原件或真迹影印件整理,无真迹则据抄本、排印本及其他文献著录,并校对底本。分群书题跋、金石题跋、书画题跋三类,共收551首801篇,较中华书局2016版《海日楼书目题跋五种》增收28%。除增补外,校订2016版文字、标、专名线错误,完善案语内容,使《海日楼题跋集》成为近年来z完善的整理本,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49元5本 远采诸邻——复旦文史讲堂之九  中华书局出品
远采诸邻——复旦文史讲堂之九 中华书局出品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编
¥45.60
本集刊以学术研究为主,内容主要为域外汉籍中有关语言、文学、历史、宗教、思想研究的学术论文及书评。本辑有韩国汉文学研究、日本汉文学研究、越南汉文学研究、东亚汉文学交流研究四个专题。
49元5本 石学蠡探--山东大学中文专刊  中华书局出品
石学蠡探--山东大学中文专刊 中华书局出品
叶国良著
¥52.80
石学,即“金石学”之“石学”,是研究并运用石刻文献之学。叶国良先生秉屈万里之传,受孔德成之业,研治石学有年,多有建树。叶先生认为石学分为二支,一曰“括例”,总结碑志撰文通例,结合礼俗制度、碑版沿革等,为研治碑学之门径;二曰“考证”,运用石刻资料,补正经史,于治经读史、研究古代社会,裨益甚钜。二者互相为用,不可偏废。 本书为叶国良先生《石学蠡探》与《石学续探》的合编,深论述了东汉官宦冢墓碑额题写职官“题尊”之例,与唐宋以降“题终”不同;石本与传世刻本异文产生的原因、如何互校以及互校的用途;失姓碑志如何考证;韩愈碑志文与前人的异同及对后世的影响,等等。对东汉至清代的诸多碑志逐一做了细致微的考证,兼涉经学、职官、典制、文学、传记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又对元明清十二部总结石例的著述作了评议,具有学术史意义。全书考证精审,括例贯通,对初涉金石学和专门研究者定多启发。 另书中对历代碑志的具体考释,每篇均有提要,概述核心观,提纲挈领,极大提升了考证文章的可读性,写法亦值借鉴。
49元5本 先秦政治思想史--梁启超文集  中华书局出品
先秦政治思想史--梁启超文集 中华书局出品
[民国]梁启超著 俞国林校
¥28.80
《远采诸邻》是“复旦文史讲堂”的第九辑,记录了海内外著名学者欧立德(Mark C. Elliott)、博达伟(David Porter)、田海(Barend ter Haar)、罗柏松(James Robson)、夫马进、陶德民和郑培凯共七位学者在复旦文史研究院举办的八场讲演,内容涉及新清史、比较文学、人类学、宗教史、医疗史、中西交通及戏曲史等多个领域,这不仅体现了各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同时具有yi定的可读性。
49元5本 唐宋休闲生活大观
唐宋休闲生活大观
肖潇
¥19.00
唐宋时期的休闲生活不论是形式、内容,还是其所形成的休闲思想,都是中国古代休闲的典型代表。本书通过对唐、宋700多年的历史进行深入研究和挖掘,向读者介绍唐宋时期民众的休闲方式、休闲特点、休闲文化;并试图在“唐宋变革”的视角下,对人们休闲方式和休闲思想的悄然转变,作一简要阐述。
49元5本 上海之声:二战时期来华犹太流亡者的心声(犹太文丛)
上海之声:二战时期来华犹太流亡者的心声(犹太文丛)
[以色列] 伊爱莲
¥29.99
当希特勒上台,德国军队始席卷欧洲时,近2万名中欧犹太难民逃到了上海。本书收集了犹太难民在登陆中国后数年内创作的信件、日记、诗歌和短篇故事,再现了他们艰难跨越语言文化、信仰体系和民族传统的障碍而努力谋生的心路历程,并揭示了上海犹太社团内部因经济地位、信仰水平和阶级出身的差异而面临的严峻挑战。 本书文字取自档案馆、私人收藏和早已停刊的报刊,不仅是对纳粹大屠杀和流亡文学的充实与丰富,而且为一窥来沪犹太难民的心路历程提供了无可替代的原始文献。编者作为纳粹大屠杀的幸存者,不仅为这些名不见经传的作者补充小传,还结合时代背景给出了自己的解读。书中文字风格多样,或写实,或讽刺,或幽默,或抒情,或移情,或激励人心,读来真切,令人深思。
启蒙时代:人的觉醒与现代秩序的诞生(全三册)
启蒙时代:人的觉醒与现代秩序的诞生(全三册)
[美]彼得·盖伊
¥150.00
“人是自己命运的主宰。”——观念,推动历史改辙18世纪,是启蒙的世纪。从爱丁堡到那不勒斯,从巴黎到柏林,从波士顿到费城,“自由”是这个时代的纲领,它让人倍感欣喜:光荣的独立前景和大展宏图的无限机会向所有人敞了。人类有史以来首次将自信建立在现实基础上,各个阶层的人们自信满满,始相信理性和行动的力量。启蒙哲人们着手设计了各种改造秩序的方案——社会、伦理、科学、艺术、政治、教育……就此,挥别古老的过去,今日世界在他们手中诞生。历史如何在自由观念的冲下改头换面?个人如何在启蒙精神的照耀下主宰命运?现代史学巨擘彼得·盖伊,为我们娓娓道来。
许倬云中国文化三部曲
许倬云中国文化三部曲
许倬云
¥120.40
暂无信息
刚果战争:失败的利维坦与被遗忘的非洲大战
刚果战争:失败的利维坦与被遗忘的非洲大战
贾森·斯特恩斯
¥39.99
20世纪60年代,今天的刚果民主共和国从比利时的殖民压迫下获得解放,启了民族独立的纪元。然而,这个面积与西欧相当的矿业大国并未就此走向繁荣。自1996年起,刚果连爆发两场战争,九个非洲国家卷其中,数百万生灵死于非命,无数人流离失所;在延绵数千里的战火中,灭绝人性的屠杀频频发生,孕妇被活活剖腹,平民被成批活埋,五六岁的孩童惨遭性侵…… 但是,这场被称为“非洲世界大战”的浩劫,却鲜见外界关注。它的源头常被简单归结于野蛮落后、道德堕落或西方列强的无耻贪婪,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贾森·斯特恩斯倾尽十年心血,深非洲腹地,采访刚果之乱背后的权力人物与屠杀事件的幸存者,从千头万绪中提炼大量细节,还原这段历史的真实面貌,破世界对刚果与中非地区的刻板印象。在这里,一个人可能既是在战乱中四处逃命的难民,也是散播暴行的罪犯,可能一边心怀救国济民的诚挚理想,一边纵容军队烧杀抢掠。这里没有正与邪的清晰界限,只有复杂叵测、难以逆料的人性。
49元5本 天下泰平:江户时代前期(讲谈社·日本的历史08)
天下泰平:江户时代前期(讲谈社·日本的历史08)
(日)横田冬彦
¥46.80
大坂之阵后半部德川幕府史在此。这里有家康、秀忠、家光、纲吉这几位蕞引人注目、蕞闪亮的将军,有战乱后的太平盛世、代替武力的法律和秩序、代替混乱的社会阶层和结构的确立,还有书籍与知识普遍的流传…… ——清华大学教授刘晓峰 1603年,德川家康在江户设幕府,终结战国群雄割据局面。此后,在幕府存续的264年间,江户成为当时世界上人口蕞多的城市,城市化水平与识字率均位居世界前列。物产与货币、书籍与知识在全国范围内流通;与此同时,森严的社会等级与不时爆发的大饥馑,也在泰平盛世之下涌动,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暗流。 本卷全面刻画了日本历史中蕞长治久安的时代,揭示天下泰平中蕴含的曙光与暗影,展现江户日本的多元浮世。
49元5本 织丰政权与江户幕府:战国时代(讲谈社·日本的历史07)
织丰政权与江户幕府:战国时代(讲谈社·日本的历史07)
(日)池上裕子
¥46.80
这是乱世的尾声,也是两百年和平盛世的先声。自应仁之乱以来,日本列岛上的战火已经燃烧了一百年,伴随着无数旧事物的毁灭,新事物诞生,社会发生转型,无数英雄崛起。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相继掌权,规定了这个时代的发展方向。 织田信长率先兴兵统一天下,建设都市、颁布重商政策,但壮志未酬而身先死;丰臣秀吉取而代之,建立关白政权,实行检地与土地改革,但仅为一代之主;乱世终结于德川家康之手,江户幕府成立,太平盛世到来。同时,民众结成团体反抗威权,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暗中左右着历史的走向。 本卷立足于一个世界格局日益动荡、不同文化圈交往频繁的时代,以国际视野解读三代霸主的行为逻辑,力图还原真实的人物性格,并剖析日本列岛从分裂走向统一的必然性。
49元5本 维新的构想与开展 : 明治时代(讲谈社·日本的历史10)
维新的构想与开展 : 明治时代(讲谈社·日本的历史10)
(日)铃木淳
¥46.80
本书叙述明治维新史,几乎看不到概括性总结和抽象性表述,叙史专题性强,细节详尽如讲故事。中国学人可以看看日本史学家如何叙述这段中国十分关注的日本历史,这对探寻中日差异、理解日本近代以来的思想文化,大有裨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汤重南 1868年,德川幕府倒台,明治天皇在行幸东京的途中,第/一次看见了太平洋。江户时代的天皇几乎从未离京都,更不曾见过外海,明治天皇睿览大洋的一刻,历史的轨道即从“幕末”转向了“明治”。此后二十余年,明治政府自上而下掀起改革浪潮,日本逐步走上近代化的道路,国家的面貌焕然一新,但也埋下诸多隐患。 本卷用维新志士的个体经历穿针引线,全面而立体地呈现了日本由落后岛国跃居亚洲强国的转轨历程。